02.25 从游说者的圣经——《说难》看游说到底有多难及案例实证

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三教九流”的各种观点都在这里争芳斗艳。特别是在周平王东迁之后,由于周朝的“礼乐崩坏”,周王朝权势逐渐衰弱,于是私学也逐渐兴起。原来求学只能在“官学”里学习知识,如《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官吏即是官吏又是老师,学习知识就得去向这些人学习。而且还不是什么人都有权利去学习的,一般只有王族或者贵族的字弟才有机会进官学学习。

但周平王东迁之后,原来的一些王官便散入了民间,“学在官学府”这种对于知识的垄断从而被打破了,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不分贵贱,学费只是一串“腊肉”就行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知识的人就多了起来,这些人就形成了一个称之为“士”的新阶层。

从游说者的圣经——《说难》看游说到底有多难及案例实证

稷下学宫

士的这个阶层在当时可谓是非当的活跃,而且当时各方诸侯或者是一些大夫都纷纷养士,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

威宣王时喜文学游说之士,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者流七十六人,命曰列大夫,为立馆稷山之下,高门大屋,尊宠之,不治而议论,天下诸侯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是以齐稷下学士,多至数百千人。

当时的“四公子”了,他们养的士动不动就是几千人,吕不韦的“食客”就有“三千人”。春秋战国时代对于这些士来说可谓是最好的时代,诸侯们对于这些士也是十分的宽容,“合著留不合则去”,这些士也是择木而捂。在春秋战国时大家常可以看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种情况,如大家熟悉的商鞅,大魏得不到重用就流到了秦国;吴起在鲁,魏,楚都混过公务员。这些士到处流动就是想找一个平台将自己的治国理念付之实施,而他们要得到这么一个平台,最好的办法就是能游说卿大夫,相国以及各诸侯国的国君,但是游说这可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危险的活,韩非子在总结前人及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后,写下了一篇《说难》,这篇《说难》在笔者看来可谓是从事游说职业的一本圣经。

从游说者的圣经——《说难》看游说到底有多难及案例实证

韩非子剧照

那么游说到底有多难呢,看韩非子在《说难》连用七个“如此者身危”,就可以看出有多难,一不小心游说不成功反倒有性命之忧,通过对《说难》的分析,笔者认为韩非子无非是在以下这两个方面对游说者指了条明路,一是为什么游说这么难,另一个是怎么才能游说成功。

1、我们先说为什么游说这么难,这是因为被游说者的心难以让人知晓

在《说难》的开篇韩非子就说道“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世上什么东西最难以预测,那就是人心了。所以在游说之前必须了解被游说者的心理,以更游说者使用合适的方法去适应他,韩非子列了各种君主的心理以及该如何应对。

申不害应该是个厉害的人物吧,当初他因建议韩昭侯执圭拜见魏惠王结果使得魏国退兵,从此在韩国展露头角。结果第二年考验申不害了不了解韩昭王的心就来了。事情的起因是魏国攻打赵国,因为赵国打了魏国的小弟卫国,这时赵国就向韩国、齐国求救。这时韩昭王就问申不害到底要不要出兵去救赵国,申不害这时根本看不出韩昭王对于此事是什么态度,就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态度。这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了。

从游说者的圣经——《说难》看游说到底有多难及案例实证

申不害剧照

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晃曰:“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必用,尽忠而已矣。”二人各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说以言于王,王大说之。《战国策·韩一魏之围邯郸》

但申不害就是聪明,他先来了个“此事重大,容我再仔细想想”,然后为了搞清韩昭王到底是倾向是救赵呢还是不救呢,他找来了两个“拖”赵卓和韩晃,说你们两个可是国之辨士时,为人臣者,当说的必须要说呀,不管有没有用,但一定要尽忠。这两人于是纷纷向韩昭王进谏,申不害根据韩昭王听两人进谏时来揣测韩昭王的态度,最终判断韩昭王还是倾向于出兵救赵国,于是向韩昭王建议出兵救赵,韩昭王大悦,这就有了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围魏救赵”。

所以大家看,就连申不害这种以“术治”闻名的人,有时都搞不懂君王的心理,还要通过旁敲侧击来打探“被游说者”的心理,这才敢提出合符君王的建议。因为申不害太知道人心了,如果不了解君上的心理,盲目的进行建义游说,这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说不定戳中了君王心里的黑暗处,那真的就是去送死了。

2、如何才能获得游说成功

要懂得游说的艺术于,懂得粉饰进说对象自夸之事而掩盖他所自耻之事,通过这种的相处获得君主的信任,这时就可以展现自己的智慧,然后不被上位者怀疑,可以据理力争而不被获罪。

前面韩非子列了很多种君主的心理及怎么应对,但在怎么才能了解得被说者心理方面却没有指明,但是《鬼谷子》中却说了: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鬼谷子说,如果被游说者开口了,那么就是他的心思被拨动了,这个时候说者应该默默地听,因为这样静下心来才能体察到对方的真实意图。然后反复的求证,这样必然就会得到对方的真实想法。

从游说者的圣经——《说难》看游说到底有多难及案例实证

范雎剧照

范雎在被须贾陷害后,诈死得以逃脱,然后求见秦王的谒者王稽,王稽将他藏在车中带回秦国,然后向秦王推荐了他,秦王在离宫接见了范雎。

雎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雎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

范雎假装不知道是秦王来了,对于驱赶他的宦官说秦国哪里有什么大王,只有秦国只有王太后和穰侯而已。其实这句话是说给秦王听的,而且这也是当时秦国的实情。秦国当时的情况是穰侯和太后等宗室势力掌权,并且他们并没有归权给秦王的意思,但是秦昭王却是有自己的雄心,早就想把权柄夺过来。但是范雎对于秦昭王心里却没有底,于是故意设下套来试探秦昭王。

结果秦王没有太听明白,于是就屏退左右,跪下来请教范雎,这就是做到了“人言者,动也”,秦王之所之这样就是因为他动心了。但范雎却没有立马陈说,而是“唯唯”三次,所谓“唯唯”其实就是含糊不清,范雎之所之这么做就是要做到“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于是直到秦昭王说难道先生真不想教我吗,范雎才说我只不过是一个落难之人,而且与大王又没有什么交情(交疏于王),而我所将要陈说的事就是纠正您失误的大事,而且还关乎到您的骨肉亲人,因为我不知道大王真心,所以才会“唯唯”三次。

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王亦拜。

于是范雎得到了秦昭王的信任,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秦昭王拜范雎为相,在“远交近攻”的战略下秦国“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从游说者的圣经——《说难》看游说到底有多难及案例实证

秦昭王剧照

所以《说难》之难在难以明察被说者的心理,而游说成功的要领在于懂得粉饰进说对象自夸之事而掩盖他所自耻之事,由此获得对方的信任,从而不被怀疑而又能畅所欲言,据理力争而不会被怪罪,那么这样才能辅助君主成就伟业,所以《说难》不难,《说难》也不易。



关注我,史你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