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孙悟空和九头虫用非常相似的手段,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导读:《西游记》中的舍利子是一件非常稀有的宝物,不仅祭赛国的僧人和国王对它非常重视,就连身为妖怪的九头虫都对这件宝贝垂涎三尺。甚至孙悟空也为此物费尽周折,与九头虫展开了一场非常激烈的争夺战。

为了这件宝贝,许多人都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比如金光寺的僧人们,由于丢失舍利子而被国王重重处罚,在对方的严刑拷打之下死伤过半。还有碧波潭的老龙王,也因为这件事情搞得家破人亡,几乎被孙悟空灭族。这些人都是这场斗争中的受害者,是九头虫的贪心,让他们遭受了如此大难

孙悟空和九头虫用非常相似的手段,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然而不论是祭赛国国的和尚,还是碧波潭的龙王,都不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因为真正的主要人物是偷走舍利子的九头虫,以及负责寻回宝物的孙悟空。在他们两个人的较量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了精彩的打斗,和勾心斗角的阴谋。其实在这件事情中,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同时也涉及到了对于人性的思考。

孙悟空和九头虫在争夺舍利子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行为,纷纷暴露了自己的本性。有贪得无厌的内心欲望,也有坚持正义的慈悲心肠,有被利益蒙蔽双眼的殊死挣扎,也有兵不厌诈的灵活策略。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交锋,用非常相似的手段,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在正义的驱使之下,孙悟空踏上了寻找舍利子的道路

根据《西游记》原著中的介绍,这一颗舍利子原本存放在祭赛国金光寺的宝塔之上,每天都会散发出祥瑞的光芒,照耀着四面八方。而且它所散发出的光芒,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作用,比如金光寺的和尚曾经这样介绍:

“我这金光寺,自来宝塔上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万里有人曾见;昼喷彩气,四国无不同瞻。故此以为天府神京,四夷朝贡。”

由此可见舍利子简直就是整个祭赛国的支柱,支撑着整个国家的运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祭赛国王才会对这件宝贝非常看重。

孙悟空和九头虫用非常相似的手段,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但是俗话说得好:“树大招风。”对于比较稀有的东西,人们总是有着十分强烈的占有,甚至有人会在贪心的作用之下,通过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一些东西。《西游记》中的九头虫便是如此,他见财起意盯上了这颗舍利子,并且联合碧波潭的老龙王,在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十分恐怖的血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二人趁乱偷走了宝贝,将之隐藏在龙宫当中。

然而他们的举动却给祭赛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失去宝物的祭赛国,渐渐没有了往日的盛况,周边的那些国家也逐渐不再表示臣服,更有甚者还要兴兵作乱。此时的祭赛国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与此同时也让人明白了,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事物究竟有多么脆弱。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有能力应对任何麻烦。像祭赛国这样的状态,根本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可是祭赛国王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道理,依然把所有心思都放在舍利子上。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他对金光寺的和尚们百般逼迫,认为是这些人私藏了宝物。可是和尚们也是有苦难言,根本不知道宝物的去向,更无力挽救自己所面临的危局。

他们就这样在国王的误解之下,日复一日的苦苦煎熬,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倒下,有些人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人生中最绝望的时刻,也是希望即将到来之际。

唐僧师徒四人的出现,让这些和尚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孙悟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神通,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于是和尚们开始苦苦哀求,唐僧师徒能够大发慈悲,伸出援助之手。

面对如此悲惨的遭遇,孙悟空于心不忍,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决定把这件事情揽在自己的身上。唐僧也准备亲自去找祭赛国王,和对方当面理论一番,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也好还这些人一个清白。

孙悟空和九头虫用非常相似的手段,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唐僧师徒无疑站在了正义的立场,以慈悲为怀的角度出发,要把真相查个水落石出。怀着这样的目的,孙悟空跟随唐僧一起登上了那座宝塔,又恰好在这里遇见了两个来自于碧波潭的妖怪,得知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莽撞行动,将两个妖怪打死,而是特地留下了活口,来作为说明一切的证据。在这种当机立断的时候,依然能够采取如此周密的处理方式,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效仿的行为。而且与此同时,他的本性也正在慢慢显露出来,只是显露的还不太完整。

第二天一早,唐僧师徒就带着两个妖怪,向祭赛国王说明了一切。在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国王又惊又喜,虽然知道了宝贝的下落,但是他却又担心自己的手下无人是那妖怪的对手,难以将宝物取回。不过他所面临的难题在孙悟空看来,却并不是什么难事。

为了拯救金光寺的和尚,也为了自己师徒四人能够顺利通过这个地方,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找舍利子的道路,他与九头虫的夺宝之战,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孙悟空在这一段情节中,表现出了自己善良和勇敢的本性,承担起了作为佛门弟子的责任。

自恃骁勇的九头虫,表现出了和孙悟空相似的勇敢态度

孙悟空带着猪八戒从祭赛国出发,一路赶到了乱石山碧波潭,对老龙王一家发起了挑战,威胁他们交出舍利子。并且撂下了一番十分有气场的狠话,扬言要扫平整个龙宫。

孙悟空和九头虫用非常相似的手段,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九头虫并没有像老龙王一样慌乱,反倒表现得十分镇定。他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信心,完全不曾将来人放在眼里,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这一切。

事实上他也的确有几分本事,不但和孙悟空打了个不分上下,反倒还把猪八戒生擒活捉,带回了龙宫当中。这一场辉煌的战绩,进一步增加了他的信心,让他觉得事情完全都在掌握之中,不必过多的担心。此时此刻原来的自信已经转变成一种自负,或许这也正是他内心中的本来面目,是一种无法掩饰的本性。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自负的心态,让他放松了警惕,给了孙悟空偷偷解救猪八戒的机会。重获自由的猪八戒,将新仇旧恨全部叠加在了一起,对碧波潭的龙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打乱了原本祥和宁静的局面。老龙王也在这一次混战中,死在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下,整个龙宫之内一片狼藉,可谓愁云惨淡。

但即便如此九头虫依然没有退让的意思,在他看来老龙王之所以会落败身亡,是因为对方技不如人,并不足以引起恐慌。等他把后事料理完之后,就可以重新出战为老龙王报仇雪恨,将那两个不速之客赶尽杀绝,承担起自己作为女婿的责任。

其实这个时候的他,和当初决定寻找舍利子的孙悟空,拥有着比较相似的心态,都是在勇敢地面对眼前的困难。

但是他却并不知晓,自己其实即将大难临头,这个夜晚是留给他最后的宁静时光。自恃骁勇的九头虫,终将迎来他的克星。

两个人虽然看似运用了相同的手段,但是却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

经过新一轮的激战之后,双方都暂时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休战状态。然而在这个时候孙悟空等人却有了意外收获,他们遇上了打猎归来的二郎神。对于二郎神的真正实力,没有人比孙悟空更清楚,当年他们两个人的交锋,可以说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一次战斗。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两个人对彼此有了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

孙悟空和九头虫用非常相似的手段,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因此孙悟空让猪八戒出面留下了二郎神,拉着对方一起对付九头虫。可见他的性格的确十分灵活,对待妖怪的时候,完全不讲究任何道理和规则,只要能够取胜,根本不在乎是否存在以多欺少的行为。

至于九头虫的表现,其实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他被猪八戒引出龙宫以后,面对孙悟空和二郎神等人的围攻没有露出半点惧色,反而还敢主动展开攻击,凭借一己之力和众人对抗。这种勇者无畏的精神虽然非常可嘉,但是却被他用错了地方。

如果一个人的出发点就是一种错误,那么无论如何坚持,最终都无法避免失败的结果。毫无疑问九头虫正在面临着这样的局面,自从他盗取舍利子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犯下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正如《曾广贤文》书中所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可以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但是却应该注重所采取的方式,不能够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不择手段,那样终究会把自己送上绝路。

九头虫最终的下场已经没有任何意外,在众人的合力围攻之下身负重伤,一路向北逃窜。但是他曾经拥有的一切,却全部被他亲手葬送。

赶走九头虫后,孙悟空也彻底展露出了自己的另外一面。他本着兵不厌诈的原则,假扮成对方的模样,来到龙宫之中从万圣宫主的手里骗走了舍利子,并且安排猪八戒趁机打死了除龙婆之外的所有人。至此这件事情终于告一段落,舍利子被送回了金光寺,那些和尚们也得以解脱,师徒四人再次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在这场关于舍利子的较量之中,孙悟空和九头虫都随着事情的发展,逐步暴露出了自己的本性。孙悟空一开始的表现是善良勇敢,不忍心看见别人受苦。而九头虫的表现则是贪得无厌,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但是到最后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却又反了过来,孙悟空为了打败九头虫夺回舍利子,不再注重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做出了以少胜多,欺骗对方的行为。而九头虫也展示出了自己勇敢的一面,不管对手有多么强大,始终都不曾屈服。

孙悟空和九头虫用非常相似的手段,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那么这样看来两个人的性格,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会根据现实情况而改变对待问题的态度,调整处理事情的方式,而且遇到困难的时候,也都会表现出非常勇敢的心态。但是在他们的本性中,却又隐藏着一个极为明显的差异——善与恶,邪与正。

孙悟空的心里存在着善良,所走的是一条充满正义的道路,不论是出发点还是最后的结果,都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着想。但九头虫却正好截然相反,他可以为了一己之私损害整个祭赛国的利益。由于他的贪心作怪,导致金光寺的僧人受苦,老龙王一家惨死,可以说是害人害己。

所以他们两个人才会拥有不同的结局,九头虫最终的失败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邪不胜正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一心向善的人终究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结语

孙悟空和九头虫在争夺舍利子的过程中,纷纷暴露了自己的本性。他们两个人在这件事情中所表现出的性格,虽然看似十分相似,但是却又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从而也造就了两种不同的命运和结局。这是因为两个人的出发点和坚持的立场,处在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即使他们用了相同的手段,但最终的结果却完全没有可比性。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善良的本性,这是一个人立世的根本,也是做人做事最应该坚持的原则。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一个善良美好的出发点,最终就一定可以克服重重困难,迎来充满光明和美好的未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九头虫的事迹,让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人的本性给整个人生带来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