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Josir


关于庐山,心里有些记忆,十七岁时去军校,沿長江过九江时,见南岸高处云雾迷茫中显一山峰时隐时现,船上人员告诉这就是庐山,留下深刻印象,很想去看看云雾后面的庐山真面目,中年后两上庐山,游过各景点,头脑里有零碎的印象,但形不成整个庐山的整体印象,常会因苏轼的这首诗而引起思考。

刘旦宅画,

明.沈周画"庐山高"图,此图是沈周41岁时为老师陈宽70岁生曰祝寿作品,以庐山的崇高比喻老师的学问和品德,庐山在江西,陈宽江西人,故以庐山高为画题有特殊意义,此画是沈周重要代表作。


瀚墨寻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这首诗借描写庐山各个不同角度的欣赏效果,深入浅出的表达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那么写诗一向大气磅礴的苏东波为何会写出这样一首哲理小诗呢?其实这首诗是有些独特的创作背景的。

该诗是作者与1084年由谪居的黄州改贬汝州时,路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秀美庐山时所作,当时的诗作有若干首,而这首诗是总结之作,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

其实,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苏东波还处在人生的低谷时期,当时他的官职是汝州团练副史,只是一个从八品的闲职(在宋代这个官职常安排给遭贬谪的官员)。只从1079年的“乌台诗案”后,苏轼劫后余生,对官场已经是意兴阑珊,加上新旧势力的排挤,他仍然对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心有余悸,更加上他身居末流,没有实权,所以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故而此后数年间,苏轼一直寄情山水,无心政治。

难道苏轼真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吗?非也!说实话,苏轼作为当时的文坛名宿,青年才俊,怎么会看不透世事呢,只是他在经历了残酷的“乌台诗案”后,看透了政治官场的尔虞我诈,看透了人心的险恶,他死里逃生。遭此一劫,他不但看透了人生的复杂,而且看透了官场的虚伪,所以,当诗人深处层峦叠嶂的庐山深处时,他看到了错综复杂的山峰,就像错综复杂的官场斗争一样,于是,诗人不禁感叹,发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低吟。

深处人生低谷的他早已经看透世态炎凉,看破荣辱得失,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与江湖,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更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哲学。








月下清溪浣旧裟


第一个问题,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经过九江时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所坐。苏轼曾经多次游览庐山,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稍后附上其他庐山诗),而这首七绝《题西林壁》有似游览庐山之后的总结。

第二个问题,是否“不识庐山真面目”——

首先要说,苏轼曾多次游览庐山,写下很多诗篇。比如《初入庐山三首》,《庐山二胜》,《送蹇道士归庐山》,《故周茂叔先生濂溪》,《送芝上人游庐山》,《过庐山下》,《和庐山上人竹轩》等数首。

其中,苏轼在《庐山二胜(并叙)》的序言中写道:“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佳者作二首。”也就是说,仅仅在此次游览中,苏轼就“识”了庐山面目的“十(之)五六”,再加上其他其他数次游览题诗,是不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这是其一。

其二,苏轼《题西林壁》诗中写到“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苏轼真正“识”得了庐山真面目之后,把当时“不识”的亲身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了出来。这是一种追忆,和最开始游览的亲身体验。就像一位老人对自己的孩子讲人生道理时,现身说法把自己少年不成熟的亲身经历讲述一遍,说当时所以不知道什么什么,是因为什么什么,与此同理!

所以,正是因为现在“识”了,也只有现在真正“识”了,才有资格说出当初所以“不识”之深刻原因。

综合以上两条史实诗作证据和《题西林壁》语句分析,可知苏轼是“识庐山真面目”的!

附其他诗作——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过庐山下

苏轼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芬陀利华510


《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苏轼是以庐山多姿多彩的神奇景观,形象地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而引发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理念。


知人论世、顾及背景。做为朝廷重臣的苏轼,在元丰二(公元1079)年,以讽刺变法新政,诽谤朝廷之罪(史称乌台诗案),于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历尽周折,于元丰七年,又被贬为汝州团练副使。苏轼在去汝州途经庐山时,与友人参寥同登庐山,时值春末夏初,苏轼见识了庐山一时云蒸霞蔚,千山披绸,万峰隐退;一时艳阳高照,千山绘碧,万峰凝翠的壮观景象,感悟到其与人生境遇何其相似的哲学理念。
元丰七年,四十七岁的苏轼已过不惑之年,以在庐山的感受作了十余首诗作,唯独这首《题西林壁》,道出了他看透世事沧桑、识尽官场险恶、悟彻人生真谛的奥秘。


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脉相承,“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个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主观理念上的弊端;一个表现了一个政治家不畏一切,高瞻远瞩的英雄气概。乌台诗案,岂不是主观上的误断和摘章断句的构陷,一贬再贬,岂不像这缠绵悱恻的烟雾,使人陷入政治的漩涡无力自拔。


黄土情愫


《题西林壁》是中国古代哲理诗的代表之作,其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这首诗有两个版本。其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书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东坡的《题西林壁》与同时代的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有异曲同工之妙。《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安石的诗积极进取,从正面入手,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从反面入手,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首诗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题西林壁》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好友参寥同游庐山。因为兴致高昂、加上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多首诗歌。《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题西林壁》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全诗把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全诗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游国恩说: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以上是个人看法,谢谢。


良知修行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贬黄州几年以后,再次迁谪至汝州时,路过九江游庐山时写下的一首著名的诗作。

这首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宋诗”以“说理”为特色的一种诗风。我们知道自从古人提出了诗歌是抒发内心的情感或是志向这一概念之后,历代著名诗家几乎都是遵从这种原则在作诗。不过到了宋代以后,可能是宋人认为延续了上千年的这种写诗传统太过于陈词滥调了,也可能是宋代的“理学”学说过于强大的原因,宋人写诗喜欢加入一点不同以往的以诗说理的“理趣”成分,这与宋以前的诗,特别是唐诗以“情韵”取胜是有很大不同的。象这首诗中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朱夫子那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由源头活水来”都能明显的感到这种以诗说理的不同之处。

宋诗虽然数量也很可观,有些也不乏可称之为精品(比如苏轼这首诗),但从整体上说,它跟唐诗还不是一个档次,宋人的巅峰之作在于被人视为诗余的“词”,而不在诗。这也许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使然吧。

至于苏轼到底识不识庐山的真面目,其实感觉并不主要,他只不过是想通过诗作来告诉我们一个看待问题的道理,这跟诗究竟是通过抒情、还是言志来告诉你道理这个目的,也没有多大不同。

(喜欢这个回答给个赞吧)


他山之石5457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游庐山时所作,此时的苏轼已经历了王安石变法、“乌台诗案”等重创,这首诗是很有哲理的,可以解释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从不同角度看见的庐山,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高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固有圈子,不要片面的看待问题,要多角度考虑问题



紫陌看花始此回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到了宋代,诗歌的发展稍逊于唐。宋诗侧重于理,词侧重于情。而苏大学士这首诗则是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自己身处庙堂而不知其凶险,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却并非苏大学士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剑胆琴心0718


《题西林壁》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其中的一首。

该诗重理趣,可以说是一首哲思诗。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现代诗中,卞之琳有一首《断章》断章 ,可对照苏轼这首诗阅读。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作于1935年)




一路红眼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的苏轼,终于重新进入了宋神宗的视线,一封手诏“人才实难,弗忍终弃”,而量移汝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

正月二十五日,苏轼离开黄州,四月二十四日,在好友刘格与和尚参廖的陪伴下,游玩庐山。在游览之前,苏轼还说起,此次为了好好放松,“发意不欲作诗”,但是,苏轼游山的消息不胫而走,所到之处,粉丝们都纷纷前来致意,苏轼也就来了兴致,脱口吟到: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其二)

秀美的庐山高耸入云,缭绕变幻的云雾将它轻轻遮蔽,宛若一位娇羞的美女,总是不肯露出她的容颜。如果要看清这庐山真面目,还得多来几趟,方能得到她的信任,与她百般亲近。

半月之后,在东林寺长老常总和尚的陪同下,苏轼又游览了西林寺,此时的苏轼已经不再像刚来庐山时,觉得庐山“不相亲”,但却依然能感觉到她的神秘莫测。同一座山峰,同一种景物,但身处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来观察,竟然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

于是,兴之所至的苏东坡在下山之前在西林寺壁上题诗一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算是苏轼庐山之行的一个总结,在前面的诗中,苏轼说“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强调反复体验认识真相的重要性。可这次来却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强调的是要跳出局部,通观全局,从整体来认识事物的真相?

换言之,经历了“乌台诗案”生死的苏轼,通过在黄州五年的生活经历,对事物的发展和生活的感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此时他认识到身在局中以我观物,往往因困于其中而不能通达全局。

就像这庐山,身在其中,往往见林不见山,而丝毫不能觉察出庐山之美了。

事实上,这也是苏轼的自我反省,过去之所以落得那样的下场,不就是因为自己跳不出来太过执着么,如果能看的开一些,置身事外,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