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要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需要读什么样的书?

鹏友程


需要读一些我们传统文学像《弟子规》《三字经》《四书》《五经》《道德经》《礼》《论语》等等

也可以读一些世界名著。

我觉得更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的表现和根于内心的善良

……


了了茶事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提问者说;要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要读什么样的书。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有好多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有说要看论语的,因为半部论语治天下。有说要阅读四大名著的,因为那是精华。有建议读著名作家的书……。

说法很多,但在我看来基本没有说到点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文化与修养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有搞明白了文化与修养是什么,才能谈得上去学习进步与提高。

什么是文化

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彖传上讲:“刚柔交错,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就词的释意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

人类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物质文化遗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传就可以从一个方面简单说明文化含义。一个小技能,一项小发明也是文化。

什么是修养

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原指道家的修炼养性等。是修行后的表象,修行是对内心思想和行为的克制与改造,通过修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修为是修行的程度,而修养只是表象。

1、修养语出唐吕岩《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目的是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2、学习积累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能达到的一定水平。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说:“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

3、指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4、智力,性格。

曾经有人把修养总结成四个字,干净,安静。我认为很有道理。

个人卫生搞好了也是对于他人,社会的一种尊重。

思想上,行为上,言语上干净了,安静了,不麻烦,不影响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那么我认为基本的修养也到了。

相信看到这里对于文化与修养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了。应该会理解到好多文化与修养不是能够从书上获得的。绝不是看了那几本书就能一下子提高自己的文化与修养的。

文化与修养是植根于我们的历史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与修养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痛苦的过程。

书在提高自己的文化与修养里的作用

想要快速提高文化素养,跟想要快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一样难不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可以先试着看一些简单的思考性的书。

读书,总是处于一种模糊的夸大状态里。就如同喝水一般,喝水对身体好。但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喝的水是干净的水还是污水。如果是污水,你只会越喝身体越差。

读书,你需要分得清好的与坏的。若总是看一些没水平的内容,你就会很容易跟着没水平。好的书,自然容易提高你的心境。

读书,书也需要区分。有些书是思想性的,它可以提高你的心境。有些好书是娱乐性的,它基本上只能让你放松一下。

在你准备读书前首先要加强你的语文理解水平和思维分析能力。如果语文理解水平很低那么怎么理解书中传达的思想。如果思维分析能力很弱的话怎么辨别书中的精华糟粕。所以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与分辨能力。培养爱好阅读的习惯。不要功利心太强。指望着一下就提高水平。

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个人是这么建议的。

一是文化方面的书,包括大学语文,高中语文一些经典的课文,包括梁启超,茅盾,巴金,鲁迅,林语堂,老舍,沈从文,钱钟书,现代名家如贾平凹,路遥,余秋雨等人的书。

二是历史方面的书,包括史记,三国志,明朝哪些事,名人回忆录,名人传记。

三是外国文学,可以先阅读一些欧洲的短篇小说培养爱好,比如莫泊桑,契科夫,欧.亨利等人的优秀短篇小说。会对人性的善恶有充分了解。其他如巴黎圣母院,幻灭,悲惨人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

四是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我倾向读和现在经济改革有关的书,包括吳敬琏,厉有为,周其仁,许小年等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专著。

五是关于中国古文化如儒,道,佛教方面的基本面的书。

但是要记得读书不是提高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必要条件和快速通道。

拉拉杂杂写了许多,还是希望能帮到你。

谢谢阅读,欢迎讨论。


聿远


  想让自身提高文化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读书虽有帮助,但也得读对书,读懂书,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有益于身心。若是急于求成,盲目乱读,那是浪费时间。\r

  首先,我建议你读论语,道德经这两部。\r

  第一,文化修养和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另外书也不要太多太杂,这么反而会影响自身的思维。论语是孔子门徒总结的一部书,包含孔子的智慧结晶,是文化中的瑰宝。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天堂,礼仪之邦,要想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论语是不二之选。论语的可读性,实用性,在文化方面非常有用,比如吾日三省吾身,说的是每天我自己都要反省三遍,有朋自远方来,说的是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该高兴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说的是要互相学习。这些,都突出了礼仪文化。这本书非常接地气,也容易理解,是打文化基础的良书,读的时候,不仅能了解儒家文化,还能让自己养好生活的习惯。\r

  再说道德经,这是春秋时道家老子的著作,讲的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这本书相对而言比较有深度,但可以配合注释看,书中讲诉了关于人生的道理,大到世界宇宙,小到动物植物。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又或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些经典都足以让人思考。通过道德经,你思考了,学习了,明白了,你才能将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一个层次。因为文化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息息相关,我们人类的文化,也是从自然那里探索来的。从自然入手,了解文化,那是事半功倍。\r

 建议你读道德经的时候,可以把论语结合起来一起看,将文化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感受。这个方法如果使用恰当,我相信对你的文化提升一定是如虎添翼。\r

  最后总结一下,千万不要着急,不要多去乱看书,不要去刻意吹毛求疵,要看中国文化的古典名著。\r

  你自己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天学懂一点,就算找到好书了,也不能急于求成。\r

  因为只有把基础打牢固了,才能保证文化素养提升,否则只是徒有其表。\r

  以上就是我对你的建议,你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顺便在参考别人的答案,多对比,多阅读,总结出能让自己理解的好方法。\r

  \r

  \r

  




我要上去


个人建议先熟读“四书五经”以修德;熟读儒家经典以修智,熟读历史,通晓古人的一些做法,了解他们的得失以正行,学习才能技艺以富身,学习艺术以增加修养;

《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实,这面讲求的是,在了解自然及身边的一切情况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心,其实不论做什么,修心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心正了,你做人做事才能正,对人对事对物的判断才不会产生偏差。

其实在金庸的小说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桥段,某人因为某件事,而被师傅判定为此人心术不正,从此他便不再把绝对武功传授给这个人,因为如果传授给他的话,就没有人能治得了他。

其实在咱们中国古代的时候,往往一些技术大师都会这么做,在传授一些绝世技艺的时候,往往会先看这个人心是否好,是否正,比如墨子制作出飞鸟,可以依靠动力在天上飞很久,华佗在入狱的时候,把绝学传授给了精心照料他的狱卒。个人认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是学习的根本。


大胖子爸爸


文化修养是一个功夫活,非一朝一夕之功,不仅要读书,还要需要深刻领会,根植于心。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果你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你就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类文学作品开始,然后再去读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然后再去读国外的一些名著,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但是这样可能难度较大,而且也不可能全都能理解了。再则现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不可能那么悠闲地去阅读,所以不推荐这种读书法。

那么怎么才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呢?愚以为可从以下五点入手:

一、读四书。四书是儒家经典,而且篇幅都不是很大,容易读,但是内涵比较丰富。如果能边读边领会,定会受益匪浅。

二、读唐诗宋词。在领会其优美意境的同时,记取一些经典名句,在写作或者谈话中可以引用,文笔和谈吐的文采。

三、读四大名著。我认为只读一部《红楼梦》就可以了。这部伟大的小说之所以被誉为百科全书,不是浪得虚名的,所以应细读。

四、读综合性的杂志。这是一个比较快速获得知识的办法,因为综合性杂志上刊登的都是经过过滤遴选出来的好文章,知识性、趣味性兼具。再说读杂志随时随地可读,比较灵活。

五、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的名言警句,好的片段,记下来,以后可以翻阅品味,也可以摘抄引用。

读这些书,还有一点,就是可以交叉阅读,比如你在四书的时候,可以只读一个章节就放下,再去读几首唐诗或者翻阅一本杂志。总之读书可以灵活机动,不必一本书读到底,关键是要把其中精华记下来,领会透,才能化为自己的修养。

(附:笔者的读书笔记)





尊前谈笑


文化修养是心境的反应,心境的反应取决于你受到过的影响。

若你不喜欢读书的话,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耐心,觉得深度思考是一件疲累的事情。此时你需要提高的是心态了。

你需要知道的是,文化修养高的人,遍地都是读书人。因为读书算是一件可以做深层次思考的事情。越能深层次思考的人,心态越可能是安稳的。就好像越能经常运动的人,身体条件就越强一样。

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影响你的话,或许提高文化修养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了。

想要快速提高文化修养,跟想要快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一样难,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可以先试着看一些简单的思考性的书。

读书,总是处于一种模糊的夸大状态里。就如同喝水一般,喝水对身体好。但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喝的水是干净的水还是污水。如果是污水,你只会越喝身体越差。

读书,你需要分得清好的与坏的。若总是看一些没水平的内容,你就会很容易跟着没水平。好的书,自然容易提高你的心境。

不过,这些好的书也需要区分。有些书是思想性的,它可以提高你的心境。有些好书是娱乐性的,它基本上只能让你放松一下。

文化修养表现的是一种习惯,想要更换习惯,需要的是长时间的一点点改变。

因为习惯,是扎根的东西,扎根越深,越难拔出。


陋室杂说


要想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古今中外的书籍都应该有所涉猎。下面抛砖引玉,列举部分著作。

1、古代书籍推荐

《周易》、《论语》、《道德经》、《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诗经》、《纳兰词》、《古文观止》、四大名著等等。

2、现代书籍推荐

《平凡的世界》、《围城》、《活着》、《边城》、《四世同堂》、《冰心散文集》、《呐喊》等等。

3、外国书籍推荐

《圣经》、《红与黑》、《悲惨世界》、《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有话郝浩说


知大道,而行其道,就是有修养的人,知而不行,汝知又何!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知道道理又有何用,你得行动。就如骗子知道再多的道理也是没用的,因为他依旧做骗子,他没有行大道之心!





马骝妹与叉烧仔


首先要有语文功底,掌握足够的词汇,熟悉语法、文法,能读懂书,这是基础,不然再好的书你也读不进去吧。

然后才是读什么样的书,要有文化修养必须博览群书,除了文学作品,还要典籍、工具书、名人书信等。世界上的书籍浩如烟海,几辈子也读不完。古代有经史子集,近代有四大名著等,现代有胡适、鲁迅、巴金、老舍、张爱玲等大家的作品,当然还有海量国外名著。

网络上有人推荐人生必读60本书,供你参考:1、孔丘《论语》2、《圣经》3、达尔文《物种起源》4、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5、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君主论》6、司马迁《史记》7、孙武《孙子兵法》8、罗贯中《三国演义》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10、施耐庵《水浒传》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3、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14、司汤达《红与黑》1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16、雨果《悲惨世界》17、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8、海明威《老人与海》19、亚当·斯密《国富论》20、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2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3、吴承恩《西游记》24、鲁迅《呐喊》25、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26、李时珍《本草纲目》27、法布尔《昆虫记》28、张爱玲《倾城之恋》29、《一千零一夜》30、塞万提斯《堂吉诃德》31、卡夫卡《变形记》32、泰戈尔《吉檀迦利》33、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34、莎士比亚《哈姆雷特》35、夏洛蒂·勃朗特《简爱》36、曹禺《雷雨》37、亚历山大·小仲马《茶花女》38、但丁《神曲》39、弗洛伊德《梦的解析》40、川端康成《雪国》41、沈从文《边城》42、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43、列夫·托尔斯泰《复活》44、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45、老舍《四世同堂》46、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47、钱钟书《围城》48、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49、王实甫《西厢记》50、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51、亨利·梭罗《瓦尔登湖》52、霍达《穆斯林的葬礼》53、冰心《冰心散文集》54、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55、李泽厚《美的历程》56、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57、《伊索寓言》58、余华《活着》59、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60、史铁生《我与地坛》。


野农桑人


想成为文化修养高的人,若从读书的角度言,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从没有人读了一本书或某几种书修养就高了。当下社会流行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显见是缺乏营养的。我给中文系学生说,想提高修养,当然是读书,而且是安静读书。所读之书最好拉开一定的时代距离。年轻人多喜欢故事类书,所以读书的门径很重要。我会给他们推荐民国亲历者所写传记书,读者易于感动和接受。

作家毛彦文写的《往事》就是很好的书。毛彦文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本《往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无过于记叙她与他表哥朱君毅的爱情经历。对毛彦文而言,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她想好好相爱,朱君毅则始乱终弃。毛彦文自比家乡的一条河流“须水”,须水旁边便是郎山,自誓“须水郎山,亘古不变”。最后结果是毛彦文嫁给大自己三十岁的熊希龄,书中写道:

你给我的教训太惨痛了,从此我失去对男人的信心,更否决了爱情的存在,和你分手后近十年间,虽不乏有人追求,我竟一概拒绝。理由是:以你我从小相爱,又在同一个环境中长大,你尚见异思迁,中途变心,偶然认识的人,何能可靠。如与年相若者结合,他不会和你一样嫌我年事大了吗?你长我四岁,尚振振有词,要娶十七八岁的少女为配偶。其实自我情窦初开,以迄于彼此决裂时,三十余年来,全部精神与爱都为你一人所占有,换言之,我二十余年来只认识一个男人,我的青春是在你占有期间消逝的!

有了这个惨酷经验,我对于婚事具有极大戒心,以致久延不决。青春逝去,年越三十许,不能不找一归宿。适于此时,熊秉三先生因朱夫人已逝世四年,拟续弦,托人向我议婚。当时反常心理告诉我,长我几乎一倍的长者,将永不变心,也不会考虑年龄,况且熊氏慈祥体贴,托以终身,不致有中途仳离的危险。我没有想到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在数小时便可毁灭。这是我生命过程中的另一幕悲剧!

你是我一生遭遇的创造者,是功是过,无从说起,倘我不自幼坠入你的情网,方氏婚事定成事实。我也许会儿女成行,浑浑噩噩过一生平凡而自视为幸福的生活。倘没有你的影响,我也许不会受高等教育,更无论留学,倘不认识你,我也许不会孤零零终身,坎坷一世。

假如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读者阅读这部自传,我相信会对毛彦文深表同情。

假如循着门径和良好的取法,日积月累,必有所成。文化修养也会自然提升。但不能急于求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