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10岁、13岁两成绩还算好的孩子在一起学习,不断打闹,正常吗?

君行说道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位家长,我认为虽属正常,但要制止。

从年龄段上来说属于正常,10岁,13岁属于少年期,心智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够好,自我独立意识增强,处在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往往会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个小东西就会打闹起来,谁也不服谁,这些行为纯属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所以很正常。

为什么要制止呢,因为这是坏习惯,写作业要求认真,专注,而且要有时间观念,俩孩子一边打闹一边写作业,作业质量有保证吗,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吗,时间久了便会成了习惯,即使一个人写作业也会变得拖拉,不安心。

制止这种做法,家长不要去呵斥,要正确引导,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叛逆期,自我独立意识增强,要求有“独立人格”,自我认为是大人了,不习惯受管束了,家长方法不对会引起反作用。所以要正确引导,或者把他们分开来写作业。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帮到你,有不同意见的欢迎来交流。


让心归零微笑前行666


10岁13岁两个成绩还算好的孩子在一起学习,不断打闹,这很正常。

玩闹是小孩子的天性,学习成绩不错,正常的玩闹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孩子的智力和形体等都是很健康的。

家长看到眼里,急在心上,这也很正常,但是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要强制制止,更不要有呵斥怒骂一类的行为,否则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胆怯谨慎的心理,伤到孩子的健康天性。

不过家长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不做任何的管理,家长要对孩子做适当的引导,这种引导也许只需要家长的几句简单的提醒就行,比如提醒打闹厉害的孩子不要干扰到对方小伙伴的学习,提醒孩子作业还有多少?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醒孩子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学等等。教育孩子做好自律,学习自我管理,能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神,分清楚当时哪些才是需要做的重点任务。

孩子还小,他们的自控能力并不强,家长的正确引导往往只能起一段时间的作用,但是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多次纠正。孩子的好习惯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引导,孩子会逐渐养成集中精神学习、不干扰别人的好习惯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提建议,适当地调整学习和玩闹的时间安排。

告诉孩子,玩的时候就好好玩,学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神学。这些孩子都懂,都能接受,也需要给他们时间慢慢改变,快速成长。


办公自动化E课堂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学习需要成人监督。

正是爱玩闹的年龄,单个学习可以不用看着,自律自主。在一起就相互影响,打闹。

我们美术班在上课时,十几个十多岁的孩子在一起上课,都会认真听课,自己创作,氛围很好。

如果我看大家画得很认真,出去取下东西,不出三分钟就会打闹起来。

但是年龄小的孩子和十五岁以上的基本不会闹。

所以,如果我出去会吩咐大孩子帮着监督,在座位安排上都是男女搭配,年龄分开。


美术程老师


属于正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闹玩耍是一种天性的释放,也是美好生活的碟片记忆。我们常常以成人审视标准和道德绑架的纬度来框架孩子世界的活动,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错位约束,也是对自己的折磨建构。成绩好有共同语言,更有一种彼此理解的生命乐趣,在一起打闹无关大局,只是此时家长可以扮演同龄人的身份与他们一起参与,无意识引导适可而止和安全注意事项。与成绩差的爱在一起打闹一样,人以类聚其实是一种生物属性的社会行为。






新旧二维张力


针对你描述的情况,两个学生的年龄不算大,正是品德,人生价值观养成的良好习惯,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阶段,两个学生成绩较好,表明两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良好,价值取向正确,打闹现象的发生,应给他们订立规则,表明家长的立场,对身心发展有害应制止,积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两个孩子己经很优秀,只需稍加引导,他们会同意家长的正确建议。


等待开花的人


这个很正常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属于儿童的末期进入少年阶段,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开始模拟成人一些行为习惯,两个孩子或多个孩子在一起,更能勾起他们的好动心里,不过他们不再像小时候儿童阶段的打闹,也能听进去家长的教诲。所以是正常的。


用户老尚


很正常,孩子的天性嘛。不打闹才有可能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