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看似窝囊的两宋,却被美国高校教材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朝代”?

竹篱茆舍墨客


评价一个朝代的好与坏,窝囊或是伟大,主要是看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正因为评价的标准不同,视角不一,所以造就了评价的结果不同。

两宋,确实很窝囊。同时,两宋,特别是北宋,真的算伟大。

为什么如此说呢?

两宋的窝囊,在于国防的“弱”

宋朝,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做了一些大的调整和改革,那就是抬高“文官地位”,贬低“武官地位。”其实,赵匡胤不是有意为之,只是为了国家稳定所作出的举措。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上位,就是武将篡了后汉的位。是在行军途中,下面人拿了一块黄色的旗子,披到了郭威身上,于是,郭威就成了皇帝。

而赵匡胤上位时,下面人如法炮制,只是把黄旗换做了黄袍,于是赵匡胤就把柴荣儿子的江山夺了。

当了皇帝的赵匡胤担心,再出现武将夺江山的事情,于是开始限制武将的权力。自此之后,武将在打仗,但总指挥往往不是将军们,有时候是文官,有时候甚至是太监。

如此一来,宋朝的军事能力越来越弱。

在北宋,军队打不过大辽,甚至被西夏屡屡骚扰。后来,在金国面前更是脆弱的不堪一击。如此,才有了“靖康之耻”。

而到了南宋,先是金国,后是蒙古,排队前来欺负华夏。朝廷不仅不能很好对付,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这样的名将。因此,南宋被灭再正常不过了。

纵观汉人的大一统王朝,有那个王朝如此窝囊过?没有。

所以,从国防来看,两宋真的是窝囊。

两宋的伟大,在于文化和经济的繁荣

北宋时期,全世界四分之一的GDP有华夏贡献,北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这个阶段,北宋的商业非常繁荣,各产业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如铁制品开始大量制造,丝绸等远销海内外。

当时的开封城,是世界第一大都市。而当时的欧洲,发达程度,远不能和北宋相比。

文化方面,那是百花齐放,人才辈出,文人非常受重视。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等文人,哪个不被重视?

北宋时期,不仅是民间兴盛文化诗歌,就连皇帝老儿大多都有两把刷子。就像宋徽宗,就是集大成者,所创的瘦金体独树一帜,画的花鸟,栩栩如生,达到了绝对的名家水平,对古董和收藏,宋徽宗更是别具眼光。

在宋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文人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如果你是个“文化大V”,那就太吃香了,不仅粉丝一堆,而且朝廷也是很重视的。

可以说,北宋是文人的天堂。

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朝代,后人如何评价?那一定会用“伟大”两个字。

不仅是美国高校赞誉两宋的“伟大”,而中国现在的很多文人,说起北宋,都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但,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强大,什么是真正的“伟大”?不仅是要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还应当有超强的国防实力,否则只会被人欺负,被后世称为“窝囊”。


蓝风破晓


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在两宋存在的300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文明的国家”。历史教授杨谓先生:“两宋320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是座顶峰,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领先地位”。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弗兰克:“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为什么窝囊的宋朝能够得到史学家如此高的赞誉?自然有其独到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和史学家们所看的视角不同。我们只看到了宋朝在金,蒙古,西夏等几个国家的侵略下步步退让,重文抑武,导致在战争中屡屡割地赔款,一点也没有汉武帝“寇可往我亦可往”的霸气,万历皇帝“跳梁小丑,虽强必戮”的奋武。甚至北宋灭亡也是因为金人南下导致的靖康之乱,诸多皇室宗亲都被掳掠到北边。堂堂中华,屈辱至此,无疑是一件屈辱的事情。

但如果不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而从其它地方来看,你却发现我们也可以得出和史学家一样的结果,那就是宋代其实很伟大。

首先政治文明化,宋太祖赵匡胤曾经留下祖训“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当年北宋理学大家程颐罗列宋朝超越前代的五件事中就有一件:“百年未尝诛杀大臣”。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宋高宗赵构就曾杀了太学生陈东及名氏欧阳澈,后来又杀了岳飞。但是除了宋高宗以外,其他皇帝对于文人最狠的招也就是流放。

宋朝思想的自由化。宋朝没有明清时代大规模的文字狱,宋朝的文化兼容并蓄,儒家道家释家并行不悖,像苏轼就是集大成者。宋朝还诞生了程朱理学,陈亮的功利主义学歌陆九渊的心学。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

还有艺术多元化。宋代的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革命之一。从宋代开始,文学更加平民化通俗化。比如宋词在形式上较唐诗就更为灵活自由,不再有五言七言的束缚。

在经济方面,宋代更是冠绝全球。美国史学家墨菲所著的《亚洲史》一书中曾写道“中国在11世纪生产的铁,钢可能比欧洲直到18世纪中叶生产的还多。”,而宋朝采用煤进行冶炼的技术比欧洲要早了700年。

我是头条作者围知历史,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是阿维啊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这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的。

一提起宋朝大家就会马上想起靖康耻,燕云十六州,岳飞壮志难酬,军事外交总给人窝囊的感受,钱穆的观点就是“积贫积弱”。中外角度的不同,在西方汉学家史学家眼里,宋朝的魅力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生前最后 一书《中国新史》第四章的标题就是“中国最伟大的时代:北宋与南宋”。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名著《全球通史》中把宋朝称为“黄金时代”。美国耶鲁大学中国现代史教授史景迁在2000年1月1日《新闻周刊》刊登文章,这样评价宋朝:“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宋朝的首都是世界最先进繁荣的城市。”

在西方人眼里为什么宋朝有这么大的魅力?

一、宋朝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 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 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汉学家卡特在著名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一书中对宋朝赞美不已,“宋代是一个成长烂熟的时期。代抒情诗而起的为渊博的散文、历史编集的巨著、关于自然科学与政治经济科学的著作;就其特色与性质言,除了希腊有一个时期可与媲美外,都非中国其他时期或西方所能梦想得到的。哲学的思考代替了宗教的信仰,当时所产生的位大思想体系(理学),支配着中国直到令日(民国)。在艺术方面,旧日崇高的传统继续发扬,以至于尽善尽美;现存最伟大最优美的绘画,都是宋代传流到今的作品。”

日本科学史界泰斗薮内清(1906—2000)在《中国 科学 文明》中说:“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总之,在这个文化发达的历史潮流中,有许多惊人的成就。甚至有人认为,北宋时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以至近代相比。”

宋朝的文化成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巅峰,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哲学上,儒、道、佛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文学上,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话本又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史学、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艺术,都达到了新的水平。科学技术更是高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都是在宋朝。因此陈寅恪谈到宋代时感叹:“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二、宋朝的商业革命

费正清在与美国历史学家赖肖尔(Edwin O.Reischauer,1910—1990)在合著的《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这样说道:“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评价宋朝:“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在西方人眼里,宋朝的经济发展就是“商业革命”。的确,宋朝在历史上是以商立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时期的交子被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就是元丰三年,宋朝制定的《广州市舶条法》。宋朝海外贸易盛况空前,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开封、杭州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日本学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开拓者加藤繁(1880—1946)在《中国经济史考证》中这样赞美宋朝:“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不用说这种变化,是由于都市人口的增加,它的交通商业的繁盛,它的财富的增大,居民的种种欲望强烈起来的缘故。”

德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1929~)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宋代中国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麦克尼尔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三、宋朝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史学家内藤湖南提出“宋代近世说”,认为 “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 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 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 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历史学家黄仁宇: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中国大历史》)

宋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煤的大量使用,使宋朝冶金业实现了一次革命。宋代的生铁年产量最高达到12.5万吨,而英国1720年的铁产量只有2万吨。因此有经济学家说,“中国在14世纪离工业化只有一步之遥。”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史》)

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孙隆基说:“在我们探讨宋朝是否世界‘近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近代 化’的标准,例如,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与文化的世 俗化、民族国家的成形,以及国际化等等。这一组因素,宋代的中国似乎全部齐备,并且比西方提早500 年。”

四、宋朝的自由宽松福利保障

宋朝的言论自由是中国历史上最宽松的朝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和“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史》中说“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大臣们可以毫无顾忌对皇帝提意见,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包拯给宋仁宗提意见唾沫星子都溅到他的脸上,宋仁宗不得不退步。宋朝的文字狱,几乎没有人因此而被杀头、灭族的,有时风头一过,又官复原职,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就是典型。不像明清那么惨烈,灭族鞭尸都有。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亚洲史》)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是全盛期的北宋都城表现,贩夫走卒穿得都跟当官似的,农民都穿绫罗绸缎,可见宋朝的繁华程度。

宋朝福利制度更是让人羡慕,元符元年(1098年),宋朝政府颁布了居养法:“诏鳏寡孤独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宋朝还有公共墓地,即漏泽园,用以安葬客死他乡和贫无以葬者。宋朝就懂得必须给贫困人口福利保障,比起欧洲福利制度要早几百年,多人性的王朝。


美国历史家罗兹·墨菲断言:(宋朝)这些进展有可能导致中国发生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并给世界带来它应有的一切深远影响吗?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蒙古人的进犯把这一切都打断了,而以后各个朝代又不可能全面重复宋朝的模式。(《亚洲史》)

宋朝灭亡,元朝建立,宋朝所代表的“近代化早春”就中断了。宋朝的灭亡对日本震撼很大,郑思肖在其《心史·元鞑攻日本败北歌亚序》记载:“日本即古倭也,地在海东,先朝尝入贡,许通商旅。彼近知大宋失国,举国茹素。”也就是说南宋灭亡后,日本举国吃素,跪拜了三天。所以日本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


非常道毕延河


大宋王朝之所以如此受人诟病,源于它“重文轻武”的治国战略。宋以兵变起家,对将军们抱有很大的戒心,所以在军事上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可它的民生经济却是空前的发达,甚至可以说它是封建王朝里最富有的一朝。有刑不上士大夫之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乃是文人天堂。


正所谓有利必有弊,文武失衡导致了徽钦二帝被掳走,成为宋朝历史上无法洗刷得污点。宋人并非不能战,只是将军们的手脚总是被束缚。除去军中之神,开国之祖帝赵匡胤,宋朝便一直处于挨打的状态。赵光义空有雄心万丈,可军事领域和他大哥相比,却差得太远。一心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却又自作聪明,捆住将军们的手脚,最终功败垂成,落魄逃回京师,让有宋一代,都无法将燕云十六州收回。

宋朝第一名将岳飞岳王爷,有直捣黄龙之志,文武全才。只是赵构只想守着那半臂江山,十二道金牌将其召回,含冤而死。千古罪人秦桧至今还跪在岳王庙前,正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逆臣。”

之所以向往宋朝,是因为它空前的繁荣,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让后人动容。它的经济文化立于当时世界的最顶端,百姓富足,国家昌盛。“澶渊之盟”一直被很多人诟病,可有没有人想过,每年的那点岁币不过是毛毛雨,而且是稳赚不赔的。打仗成本太高,粮食、盔甲、刀剑,攻守器械,人力物力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盟约的签订,让两国边境互通,贸易不止,只要贸易不停,那钱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大宋,交的那点保护费都得还回来。这也是宋朝的可爱之处,至少它让百姓免于战火。很多时候,它并非不能与之一战,只是选择了一个很不男人的方法——给钱

宋朝的文人是幸福的,因为这个国家对他们无比的宽容,最差也不过是流放。寇准据说和皇帝据理力争时,皇帝不耐烦想要拂袖而去,却硬是被寇大宰相按在龙椅之上,不耐烦都不行。我们的开封市长包青天大人对着皇帝唾沫横飞,皇帝也得静静的听着,这就是宋朝。它的包容开明让你意想不到,它不是皇帝的一言堂,它是真的在和士大夫们共治天下。

宋朝出文人,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的名字被我们铭记。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辛弃疾、李清照、柳永……那么多的名字,历经千年,还是这么的熠熠生辉。宋朝的读书人都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感觉,就如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如文天祥那最后的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气节。

我也喜欢宋朝,虽然它有那么多的完美,可是它对读书人和百姓很好。


以为年少


要说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大家想到的大都是秦、唐朝等等,但绝对不会将强大二字与宋朝联系在一起。宋朝在众人眼中始终是一个窝囊、憋屈的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宋朝对金、西夏等国的态度非常卑微,完全没有大国的模样。最让我感觉憋屈的就是岳飞成功击败金后,不仅没得到奖赏反而被诛杀,就是因为宋国想要朝大金表态求和。

虽然宋朝在我眼中是极其窝囊的形象,但在美国眼中却恰恰相反,美国高校教材中,宋朝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朝代”,究竟为何导致我们眼中窝囊的宋朝被美国冠上高名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1.宋朝的经济领先世界。

宋朝的军事领域虽然没眼看,但它的轻工业以及科技的发展,在世界都是领先的。先来说说轻工业,当时宋朝工业的生产力在全球可以说是第一,也正是因为生产力发达,带动了朝代的经济发展。再看看科技的发展,宋朝期间发明了火枪、印刷术等等。对美国人来说,美国因为是从印第安人发家的,可以说美国是没有古代史的。所以在对比的时候,美国往往会与欧洲古代史做对比。在宋朝期间,欧洲大陆正好处于非常混乱的时期,更别说经济的增长了,所以两者对比相形见绌。


2.宋朝的制度、理念更精良

宋朝期间实施“重文轻武”的理念,还大力推崇科举制度,越来越多的文人通过科举翻身。而在欧洲因为社会阶层明显,也不存在刻意改变阶层的途径,所以科举制度在美国看来是非常新颖,也是有可取点的。在两宋期间,朝廷对文人的态度非常重视,甚至出现了皇帝和士大夫一起治理国家的局面。因为科举制度被大力推崇,在宋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科举路,这意味着宋朝的教育普及度也大大提高,这也是同时期的欧洲不能相比的。
虽然宋朝对外还是挺窝囊的,但就从这两点看,宋朝在治国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以史正衣冠


宋朝之所以被美国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朝代”,是因为宋朝太符合美国对中国的期望了。美国期望的中国是一个富而不强、分而不裂的中国。中国富而不强,既可以让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又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地位;中国分而不裂,既可以防止中国变成一个大国,又可以防止中国出现大的动乱,到时候咱们就会像韩国、沙特、日本、科威特等国那样成为美国的附庸,非常符合美国的利益最大化。

而宋朝就是那样的一个朝代。

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技术上也有不少成就,而且宋朝皇帝一直遵循宋太祖赵匤胤“不杀议事大臣”的祖训,所以我们看到,宋朝的很多文官哪怕是骂皇帝了,顶多就是被贬官流放,没有几个被杀头的,这非常对美国“言论自由”的胃口。但宋朝的军事能力不行,跟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PK都是败多胜少,最倒霉的时候连首都开封都被攻破了,宋朝皇帝一家老小成了别人的俘虏。

另外,在宋朝的时候,中国并不是统一的。和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大理、吐蕃。这也挺符合美国对中国的期望。所以,美国把宋朝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朝代”只不过是给咱们灌迷魂汤,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是希望我们中国变得跟宋朝那时一样富而不强,分而不裂。

这也如同美国和西方将印度圣雄甘地、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南非总统曼德拉和缅甸资政昂山素季称为当今世界四大圣人一样。你看看,这四大圣人:甘地主张对侵略者“非暴力不合作”,戈尔巴乔夫将苏联弄解体了,曼德拉将南非从发达国家变成了发展中国家,昂山素季对西方言听计从。美国和西方都希望其他国家都以这四大圣人为榜样,向这四大圣人学习,那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血染战旗红


看了很多回答,意外的发现多数回答者跑题严重,避而不谈为什么美国视角独特,反而对两宋成就大谈特谈。

两宋成就是客观存在的,美国人的评价与国人不同却是主观上的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才是回答这个题目的重点。

西方书籍对宋的印象

宋人

在西方汉学家的书籍或者访谈中偶会发现他们对宋给予高度评价,同我国人民和史学家的认知、评价有很大出处。

比如西方书籍中,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认为宋代有夭折的工业革命;

宫崎市定(日)的《概说亚洲史》则认为宋代是夭折的文艺复兴;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曾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估计题主提问是看过以上书籍对宋的正面赞誉。

得到西方学者的认可,对于部分虚荣的国人来讲还是比较受用的,导致容易片面看待问题。

反而这些书籍的作者并不是主攻宋史,像克里斯蒂安提倡Macro-History研究路径,他所著的《大历史》就是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用综合归纳的方法,将史料高度压缩,探究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简单说就是从大的方面分析历史,所以宋史的更多的细节他是不研究的。

而宫崎市定虽以研究宋史为长,但是他的宋史代表作也不是这本《概说亚洲史》,在他的《宫崎市定全集》中有关宋史的研究多是关于宋代的资本运作问题。

我讲这些的原因是因为我想告诉大家,西方学者之所以与我们对待两宋的态度不一样是因为他们与中国学者所处的史学环境、文化和视角不同。

差异原因

中国历史好似一座大山,每一段山路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个朝代都是一段山路。

我们中国学者生活在大山里,对大山的环境自来熟,对每一段山路都熟悉;相反西方学者就是游客,他们偶尔来攀一座山,遇到与他们国家不同的风景就惊讶的大呼“壮观啊!雄伟啊!”

所以说,西方学者对待宋史,不像本土学者那样细致,确切,但是他们却能走出一些传统中国史学认知的概念,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用整个世界文明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宋史在整个中国史的地位和变革作用。


另外,两宋时,西方处于暗黑中世纪,他们在看待宋史时更能和西方同时代历史形成对比,他们更容易看到宋朝时江南经济的腾飞、市场经济的运作、程朱理学的精妙、诗词歌画的绝美、范王改革的进步,而不是其国力的衰微、少数民族关系的变化以及内部权力结构的混乱等。

所以对于西方学者的赞誉,不必过度评说,只是看待的视角不同而已。


笔白书雄


宋朝,一直以来都给人一种憋屈的感觉,老是被人欺负,先是辽国,后是金国,最后是蒙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与辽国打,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双方互有胜负,勉强算是留住了面子。


与金国打,颜面尽失,丢人丢到家了,靖康之耻,连宋徽宗、宋钦宗都被掳走了,与徽钦二帝一同被掳走的,还有数之不尽的财宝,成千上万的美女,汴京成了一座空城。

这还没完,金国又一路南下,宋高宗急急如丧家之犬,最后沉船逃到了舟山海里,差一点就喂了鲨鱼。

想我泱泱大国,何曾受国如此屈辱?宋朝之前的唐朝,何其强大,何其兴盛,之前都是汉人追着匈奴满草原乱跑,现在匈奴追着汉人满中国乱跑。

汉人能不憋屈吗?能不感到屈辱吗?能不感到窝囊吗?不过,现在讲的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中国屈辱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了!


宋朝除了打仗不行,但经济、文化决对是首屈一指的,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说:

在两宋存在的300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沿,是当时最为先进,最文明的国家。

著名史学家陈寅格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此言不假,宋朝思想开放,文化自由,文化兼容并蓄,儒家、道家、释家百花齐放,文化名人比比皆是,如苏轼、范仲淹、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碾压清朝整个朝代。

宋朝经济非常发达,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测算,以1990年美元为基准,北宋人均GDP450美元,南宋600美元,而中世纪的欧洲,仅为439美元。


不过,宋朝强大的经济实力,辉煌的文化实力,并未转化称强大的军事实力,以至于处处挨打,处处受气。

至于美国高校称“宋朝是中国最伟大的王朝”其实有失偏颇,在中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王朝是唐朝,因为唐朝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方位的强大。

美国之所以如此宣传,是故意歪曲中国历史,是对中国历史指手画脚,其用心十分险恶,它希望中国可以搞经济,可以搞文化,军事嘛,就不要搞了!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军事后盾,根本没人把你当回事。


一半秋色


宋朝不是看似窝囊而是实实在在地很窝囊,国土长期被外族占领还得给人家岁币,到后来连皇帝父子都被人家掳掠走了,南宋更是叫人家爹了,这样的朝代简直窝囊到家了,仅次于亡国了。至于把宋朝经济发达作为伟大的理由,照这个逻辑你也可以把海湾石油富国称赞为伟大的国家,只不过地球绝大多数都不会同意。

美国人评价中国的朝代是否伟大有什么意义呢?中国的历史自然是以中国人的感受和理解为标准。


情系家国2008


我认为美国将两宋列为伟大的朝代是有阴谋的,他们在搞颜色革命,从文化上影响中国人。两宋引以为傲的事情是经济发达,窝囊的事情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两宋就是一头肥猪,辽,夏,金,蒙古都可以从两宋身上割肉。美国人称赞两宋,就是想影响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弱化军队建设,让中国经济最终成为美国的嫁衣裳!

宋朝从建立开始,就在打压军队,提倡文化,发展经济。宋朝统治者认为经济好了,人民富裕了,就不会造反了,江山就稳固了。殊不知在这种思维指导下,宋朝贪官污吏横行,百姓依然过得不好,农民起义依然存在。由于宋朝自废武功,对外战争总处在战略弱势上,辽、金都可以完虐宋朝,杀人放火后还可以拿一大笔赔款走!

宋朝废武倡文的后果就是娱乐文化繁荣,皇帝百官只晓得享受生活,鱼肉百姓,而不知道富国强军收复失地。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宋朝虽然有少部分爱国将领和文人,但整体而言宋朝是文贪武嬉,精气神严重缺乏。兵魂销尽国魄空,说的就是两宋!

汉、唐才是中国最伟大的两个朝代,文武并重,经济发达,军队强大!中国九个大统一皇朝,值得国人骄傲的就是汉唐,宋朝并不违大,它只是一个反面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