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假设本次新型肺炎强度的传染病出现在古代,后果会是什么样?

科技服务那些事儿


后果是有三分之一人感染后不治身亡,三分之二的人病后治愈,产生抗体,得以生存延续。


Luoyu513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如果本次新冠病毒出现在古代,后果将会怎样?那我们就要看出现在哪一朝代,下面我就列举几个吧:

如果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那时候有神医扁鹊啊!扁鹊师承长桑君,有透视眼功能,还从师傅那里得到奇书,专治各种疑难杂症。

新冠病毒要是出现在这一时期,扁鹊站在大街上一眼扫过去就可以知道谁有病,确诊率100%,然后再用长桑君传授的方法医治。

当然,扁鹊虽然出现在《史记》里,但该人物存在争议,可能历史上没这个人,也可能他只是当时医生的代号,不管怎样,他有透视眼肯定是假的!

如果出现在汉朝,这个病也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但有张仲景在,他应该会想办法医治。张仲景一生经历过多次疫情,他的亲人也在瘟疫中去世,这激励了他苦心钻研医学的决心,写下了医书《伤寒论》,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之作!

如果出现在三国时期,虽然有华佗在世,也是束手无策!华佗擅长外科,新冠属于呼吸道传染,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他的麻沸散也没有用武之地。

如果出现在唐朝,孙思邈一定会想办法配制药方,至于能否成功就不好说,因为这只是如果。孙思邈对麻风病很有研究,虽然也属于烈性传染病,但新冠的发病时间更短。

以上都是如果,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人类随着历史发展不断进化,不断提升自己,病毒也是一样。

甲型流感每10—15年就会有一次大范围的流行,这就是病毒的变异。现代的病毒来到古代,对于任何一位古人都是致命打击,因为他们身体对这些病毒的免疫性会更差!同样,古代的一些未知病毒如果感染到现代人,也会造成致命伤害。

古训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天我们的医学技术都是建立在古代医学基础上的,每个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只会面对当代的病毒,也会因此研发出相应的对策。人类无法穿越,病毒也同样无法穿越!


水煮汗青


在古代有很多次的传染病,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瘟疫”。

按照古代的医疗条件是不可能知道病毒的类型及结构,在明末的时候才有了吴又可所提出的“戾气”之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发现了瘟疫的传播途径。

在古代发现这样的传染病,帝王的做法很多。

第一,封锁疫区,尤其要封锁到京城的道路。这个方法很多时候都采用过,比如在明末的瘟疫吴又可就采取了分区隔离的措施。

第二,由于交通不便利,只会造成更小局部的爆发,比如一个村,或者一个镇。新冠病毒通常为5天左右,若免疫力不足或者不能就是干预治疗,恐怕会病情恶化,最后死亡。

第三,若是一个残忍的统治者,会选择把所有的感染者全部杀掉,消灭传染源。

第四,朝廷组织全国医生,包括皇宫的御医到疫区救治。皇帝为了稳定民心,会下诏自省。

古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只会局部的爆发,最多会延申到一个州府,全国性的是不太可能。况且重要的是中药的效用是非常好的,从这次疫情来看,中药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西医和中医的对话

西医:天啊,这是新型病毒

中医:这是瘟疫,古代都有过。

西医:要分析他的结构类型。

中医:我在喝中药。

西医:你药的成分复杂不科学,我要用现有的药试着治疗。

中医:我在喝中药。

西医:你还没有分析病理及临床试验,常规药没用,需要开发新药。

中医:我在喝中药,不咳,不烧了。

西医:我们已经分析了病因,一定能研发出新药。

中医:我要出院了,你继续研究。

西医:这不科学啊。

非常有趣的对话,这次疫情展示了中医的实战水平。老祖宗的东西还是非常好的,要宝贝似的保护着。

我是曹城少年,我们共抗疫情,云开雾散时,共踏青赏花。


曹城少年


假设本次新型肺炎强度的传染病出现在古代,后果会是什么样?

COVID-19如果发生在大航海之前,将会席卷亚欧非大陆;发生在大航海之后,将席卷全球。

疾病所到之处,全部人口的5、6成被感染,被感染者死亡率超过30%。

而且这还是极其保守的估计。

为什么这么说呢?

流行病学家:COVID-19是1918年大流感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

最近很多人都在历数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大的烈性传染病,即所谓瘟疫。

其中,对人类造成最大灾难的是19世纪的天花,据估计总共造成了3到5亿人口的死亡。

其次,就是1918年大流感,造成约5000万到1亿人口死亡。

天花和流感大流行之所以可以造成最深重的灾难,首先在于他们都是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都具有极其强烈的传染性;其次在于高死亡率,其中重症天花的死亡率可以高达30%。

基于早期表现出来的流行病学特征,有科学家认为,COVID-19是1918年大流感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

原因在于其极其强悍的传播强度和非常高的死亡率。

COVID-19的传播强度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有关COVID-19的传播强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多数人都搬出R0这个指标,并根据开始阶段有人给出的1.2到2.4的R0值说COVID-19的传播强度并不高。

但是,随着资料的积累,对COVID-19传播强度的R0估值逐步走高,现在一般认为在4.5到6.5之间。

事实上,人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资料都是在一定程度的隔离措施下的结果。

而原本意义上的R0是指,将一个患者放进一群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传染病(普遍易感)人中可以直接传染上的第二代病人的数量。

也就是相当于古代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最开始的传染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的R0势必远远高于基于目前资料所估算出的数值。

换言之,COVID-19真实的R0值应该显著高于4.5~6.5。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短短的不到1个月的时间,武汉市内患者数量暴增,导致全国医疗资源第三的武汉医疗系统被挤爆,陷入瘫痪。

即使在全国援助3万多名医务人员,快速建立了2座专业医院,并又建立20所“方舱医院”的情况下,直到最近几天才基本清理完成积压的病例。

而且,这还是早在1月20号左右武汉已经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1月20号之前,COVID-19在武汉市内的传播可以近似反映古代的“纯自然状态”的传染情况。

当然,古代的人口密度远远没有武汉市内高,传播强度上可以大打折扣。

另一个可以接近反映COVID-19自然传播的例子是“钻石公主号”邮轮事件。

该邮轮的“0号病人”似乎是1月25日下船的1位80岁香港男子,后来被确诊患上COVID-19。邮轮在2月3日获悉后,于2月5日正式整体隔离,到2月18日为期14天的隔离期满,3711人中有621人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感染率超过16%。

19日后,部分检测阴性的人陆续允许下船,有的被接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仍不断有人被确诊,目前确诊总数超过了700人,总感染率接近了20%。

不要忘了,这是在一定程度的隔离状态下,在有限的接触时间内造成的传播。

如果搁在自然状态下,感染率必然远远高于这个20%。

科学家根据经验和数学模型推论,COVID-19在自然状态下在自然人口中的感染率应该不低于全新毒株造成的流感大流行的50~·60%。

COVID-19的致死率

有关COVID-19的致死率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算法,就是死亡例数除以确诊总例数,人们因此得出结论说,COVID-19的致死率很低,只有不到2%。

当然,随着时间推移,死亡例数的增加,致死率也逐渐升高。

按照这个算法,目前我国COVID-19的死亡率为3.43%。

但是,这个算法是非常错误的。

死亡率的计算,所使用的人群(即分母)有两个要素来界定,一个是特定人群,一个是一定时间界限,比如年死亡率。

如果COVID-19能像SARS那样最终消失,那么最终的死亡率就是死亡人数与最终确诊人数的比值。

如果COVID-19不会消失,那么,可以计算阶段死亡率。计算的方法应该是某个阶段内死亡的人数与这个阶段内所有走完整个病程的总人数的比值。

由于COVID-19的结局只有两个,死亡或痊愈。

因此,如果计算到目前为止的COVID-19的死亡率,应该是死亡人数与死亡人数和痊愈人数之和的比值。

截止2月24日24时,全国累计死亡2666例,累计痊愈27323例,那么阶段性死亡率为8.89%——2666/(2666+27323)。

而由于全国除武汉以外其他地区极高标准的早期筛查,湖北以外大多数病例得到了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因此,全国目前8.89%的阶段性死亡率远远低于COVID-19的自然死亡率。

如果单独计算武汉市的死亡率,或者与自然死亡率更接近一些。

截止2月24日24时,武汉累积死亡2043例,痊愈10337例,那么其阶段死亡率就是16.5%。

即使考虑到武汉市医疗系统一度被挤爆瘫痪,但是毕竟有很大部分患者从开始就得到了现代医学的治疗,加之后期全国的支援,更使得所有患者得到了治疗。

因此,武汉市目前的死亡率仍远远低于COVID-19的自然死亡率。

实际上,在古代医疗条件下,COVID-19的所有重症除了极少数能自己挺过来,结局几乎都是死亡——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表现的病症,古代不可有任何方法提供任何帮助。

因此,以武汉市COVID-19的重症率来替代古代的自然死亡率可能更进一步接近。

目前,武汉现有确诊病例34691例,其中重症病例7647例,可以得出假定的自然死亡率为22.04%。

因此,估计COVID-19在古代自然状态下的死亡率为30%并不过分。

COVID-19搁到古代,可消灭全部人口中的15~18%

这样,COVID-19搁到大航海之前,可以消灭亚欧非大陆15~18%的人口,搁到大航海后可以消灭全球15~18%的人口。

这还是假定古代具有今天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条件的情况下。

如果考虑进古代饥饿和战争的因素,总的致死率至少会倍增。

总之,搁在古代,一场席卷全球的COVID-19下来,可以消灭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很平常。


挣脱枷锁的囚徒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这次新冠肺炎属于我国划定的乙类传染病,我国古代类似于新冠肺炎或者比这个对人的威胁更大的,也就是说属于甲类传染病的鼠疫、霍乱也多次发生。距今最近的要数1910年由满洲里传入哈尔滨进而席卷整个东北的鼠疫。所以说,这个问题不用假设,他本来就发生过,有的形势比现在还要严峻。

然后,咱们再主要从医疗水平、政府组织能力和人的身体素质做一下对比。

就医疗水平而言,我国只有传统医学也就是中医,没有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正如中医在这次新冠肺炎中的表现,对于防止疫情扩散,患者康复,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中医讲究一人一策、因人施方,中药那时候更不能工业化生产,这是桎梏我国古代应对疫情最大的困难。

古代政府社会统筹组织能力和现在不能相比,同时受交通条件等限制物质和人员调配速度极其缓慢,不可能形成当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格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饮食日渐丰富,营养越来越均衡,古代生产力低下,个人身体素质较低。

以上所述,主要是针对医治患者而言,古代肯定相对于当今更加困难。对于疫情扩散而言,我国古代属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交通能力受限于自身或者牲畜的脚力。这样不同地区人员和物质往来很少,客观上阻止了疫情的扩散,一般只在小范围内形成疫情。


中原一条虫


如果在古代,1.传染没有那么快,人数不会那么多,是高铁.小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快速与便利导致大面积爆发。

2.控制疫情也会较快,因为中国自古都是用中医治疗疾病,而现在基本打压或抑制中医发展。

3.会及时隔离,因为武汉这次发病,最主要:公布太迟.采取隔离措施太迟。12月已经有病历,1月20号,钟南山到武汉后才宣布会人传人,这让病毒传染的时间拉的太长了。

4.古代人口居住密度不会那么高,发病也是零零星星,不会像仙女散花一样:全国爆发或全球爆发……


荣哥游山水


这次的冠状病毒如果发生在古代,那就是一场瘟疫。

古代与咱们现代的应对条件不同,首先古时医疗水平与现代不可同日而语,极其低下、再者古时信息交流不便,往往一个指示传达到地方快则数天,长则按月计算。政府对于民间的执行管控能力低下,面对具有传染性的疫病,只能是听天由命。基本就是靠个人硬挺,挺得住就活,挺不住就死。总结起来就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以古代一旦爆发瘟疫,常常是大面积的染病死亡,十室九空。甚至会使一个国家走到崩溃,覆灭的境地。

比如明朝的灭亡,很大一部分因素就可以归咎于鼠疫。当年明朝灭亡前夕,李自成兵临京城,崇祯皇帝之所以不迁都南方,就是因为京城城高墙厚,固守肯定是没问题,再加上周边勤王之师尚存,京师并不是孤城。但是他们忽略了京师横行的瘟疫,从黎明百姓到军队士兵,瘟疫乃是无差别攻击。被瘟疫肆虐后的京城,面对李自成的大军,根本毫无抵抗力,所以很快便被攻破。

据记载“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在古代,面对瘟疫,虽然我们有《伤寒杂病论》、《肘后方》、《温热论》等一些在瘟疫传染病方面有价值地医学巨著,但总的说来,其治疗难度很大。当然,古人也不是说完全得无能为力。瘟疫虽然没法儿治,但是可以防控。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利,所以人口流动性小,一个地方一旦发生瘟疫,把关隘城门一关,疫情就控制住了,肯定不会发展成全国性的瘟疫。至于治疗那就是吃中药,药能治愈则治愈,如不然,就只能等瘟疫自己消散了。至于染病者能活下多少人,全看病毒有多强。这个时候一定要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体质差异,因为很多人光靠自身免疫力就能顽强的活下来。

简而言之,古人对瘟疫的控制手段,就是简单的“防”和“堵”。没有更好的办法。

比如“隔离”,这种办法至今都是防控传染病的最有效办法。因为“隔离”是阻断了病毒的传播,没有病毒传播,自然就不会被传染。那么接下了就只需要去治疗已经被感染上的病人。

早在东汉时期,医者们就意识到,面对瘟疫,首先需要把病人隔离起来。

当然,除了隔离还有消毒,现代社会又消毒水、喷雾等等措施,相对要更方便。而古代虽然也有消毒办法,但效果相对就要差上许多了。比如古人会用生石灰、或者焚烧感染者尸体地办法。

总的来说,古代只要遇上瘟疫,那基本就是一场浩劫。当然,其实在咱们现代,瘟疫同样也是一个大难题。一旦遇上致死性、变异性强地新型病毒,我们采取的其实也都只是“防控”为主,治疗为辅的办法。


落落笑笑生


大家好,我是历史爱好者逆旅行人NL,关于您的问题,根据我对历史以往了解以及收集资料,如果本次新冠肺炎强度的传染病出古代,后果会发生什么?

相信大家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少年康熙》,其中有一段这样记载,由于连续几个月的大雨,导致河北一带发生瘟疫,朝廷置之不理,错过了封城的最好时机,导致瘟疫蔓延至当时的都城,连宫内定南王孔四贞姑姑都染上了瘟疫,情况十分危机,后来,在洋人汤若望的帮助下,瘟疫才有所控制。由此看来,在古代医学不发达的年代,如果遇上高强度的瘟疫,相比会是一副非常惨的景象。

在古代,相关已经又记载:"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可见古代瘟疫传染有多么严重。

西方有关瘟疫的描述,最为严重的就是震惊欧洲,谈病变色的"黑死病",当时每周死亡高达2000多人,结果最后,这次传染病导致整整一亿人失去生命,直接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弱。

所以,在医学并不发达的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瘟疫所造成的危害非常巨大,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所以,古代对瘟疫的认识不断加大,也有一定的应对之策。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和其他小伙伴,出门在外,一定要讲卫生,戴口罩哦!


逆旅行人NL


如果本次新型肺炎出在中代后果会相当严重的,会大面积暴发,死人会无数。这是因为:

一,社会制度决定的。封建社会是私有制,统治阶级关心的是自己的统治,并不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如果一旦出现瘟疫,虽然也来取封闭疫区等措施,目的只是防止疫情扩散,而被封闭起来的疫区百姓和等死差不多。

二,古代医疗资源缺乏。

古代沒有医院,就靠民间为数不多的郎中治病,一但遇到暴发瘟疫,数量不多的民间郎中就捉襟见肘了,那里能应付了这么多病人。

三,百姓贫穷,看不起病。

古代百姓中贫困人口太多,得病没钱治,就靠熬,能熬过灾难就熬,熬不过沒办法,也就是只有等死。

古代的瘟疫多是病菌传染,传染力较差,新型肺炎是病毒传染,象今天这种传染强度,真是发生在古代后果不堪设想。


本昌谈历史


假设本次新型肺炎强度的传染病出现在古代会发生什么情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①首先并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传播的地区这么广。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地区与地区之间交流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人口交流也不像如今这般密集,因此当这样的传染病发生了,一般都会在发生的地区里面传播。

②其次并不会像我们传播的这么快。原因是一样的,古代的交通不发达,假设有一个病人被感染上了,他从一个地区要到另一个地区,那么可能要走上好几个月。等到那个时候说不定疫情已经散了或者说被感染的这个人已经死了。

③古代的政府也会实施相关的措施。当某一个地区爆发瘟疫,古代的王朝也并不会什么事情不做,他们同样会将人员进行隔离,掩埋深处或者焚烧那些已经感染的尸体。甚至还会进行封城的措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对于瘟疫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也知道要阻止瘟疫的传播。

④古代的人也会去治疗这种传染性的瘟疫。我们可以在很多史书上看到中国古代有文艺的记载,同样也有很多的中医治好瘟疫的记载,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瘟疫也是有一定的治疗方法的。但是他们的治疗手段肯定没有现在这么高超,发达。

⑤古代人可能会认为是上天降下难。由于古人比较迷信,他们一般出现这种瘟疫性的情况,将会开始祭祀上天,比如皇帝甚至会发布罪己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