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1812年美英开战的原因?

love肖子希


1812年英美战争,或者叫做美国第2次独立战争。

美国人之所以敢向英国叫板,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属于拿破仑时代,整个欧洲是打成一团,英国也是被拿破仑打得脑袋都大了,根本就顾不上美洲的殖民地。1812年这一年,正是拿破仑最英明神武的时候,拿破仑的军队已经占领了莫斯科。

战争时期的美国,宣布中立,趁机向交战双方卖货,大发战争财。

但是,后来英国宣布封锁欧洲海岸,截获开往法国的船,这其中就有很多是美国货船。拿破仑也宣布,封锁英国海岸,截获开往英国的船,双方在海上相互掐架,美国加在两位大哥里,是深受其害,损失大量货物。于是很多美国商人便鼓动政府开战。

1812年,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美国宣传的方式是进攻加拿大,如果说,英法两个国家都截获美国货船,为什么就单单向英国开战呢?我认为很简单,从感情上来说,美国独立战争能够胜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国的帮忙。

虽然当年帮助美国独立的路易16已经被吊死了,从实际利益上来说,在北美大陆,法国已经完全退出去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了,就是拿破仑卖的。

向法国开战的话,美国根本就没有海军力量能够横渡大西洋去进攻法国。向英国开战就不一样了,可以直接进攻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顺便扩张一下自己的领土。远交近攻,这一套玩法,我们几千年前就玩的很好了。

当时的美国人判断,向加拿大进攻的话,加拿大人会把美国人当解放军。美国人天真的以为,我们经过8年抗战取得了独立,美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现在我们帮助你们加拿大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加拿大人一定会夹道欢迎美国解放军。

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算是彻底打错了,加拿大人不仅没有把美军当解放者,反而殊死抵抗,原因就是,当时说英语的加拿大人主要是忠于英国的保王党。

特别是美国独立以后,美国的保王党大部分都跑到了加拿大,而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虽然说主要是法国人的后裔,谈不上忠于英国国王,但是魁北克的法国人后裔,主要是天主教徒,这些人虽然也不喜欢英国,但是更加反感这些美国的新教徒。

搞笑吧?历史就是这么狗血,当欧洲战场上的法国人和英国人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加拿大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却团结起来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抗击美国解放军的入侵。

在加拿大民兵的抵抗下,战争打了两年,美国军队也没有捞到什么便宜。1814年的时候,拿破仑战败了,这个时候的英国终于能腾出手来派主力军队来北美洲。英国正规军一到,美国立马就扛不住了,美国这帮民兵,小米加步枪,根本就不是英国正规军的对手。

侵略战很快就变成了卫国战,1814年的8月24号,英国军队攻入了美国首都华盛顿,一把火烧掉了美国总统府,把美国白宫烧成了黑宫。

后来,总统府维修的时候就刷成了白色,这就是白宫名字的来源。

美国人一看,解放加拿大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战争打下去也不是办法,干脆和谈吧,美国的第2次独立战争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 这场战争可谓波澜不兴,没有任何改变。因为和谈的结果就是一切照旧。这也是美国独立后第1次对外战争。以不胜不负的和谈结束。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场战争也没有白打,美国国歌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诞生的,美国的一位律师,看着又一次打到家门口的英国军队,望着头顶上落寞的星条旗顿时心潮澎湃,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这就是后来的美国国歌星条旗歌。

市场战争对英国和美国几乎都没什么影响,但是,1812年战争对加拿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促成了加拿大这个国家的形成。面对美国大兵的侵略,加拿大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第1次联合起来保家卫国,大家开始意识到,我们在同一个地方生存,我们可以并肩战斗,加拿大的民族意识开始萌芽。

所以说,战争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像抗日战争,极大的促进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共同认知。

这场战争还深刻影响了一个城市,就是今天的加拿大首都渥太华。

当时的渥太华还只是一个村庄,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人一直担心美国会封锁圣劳伦斯河,因为加拿大中部的5大湖地区,比如多伦多,想要出海,只能通过圣劳伦斯河,而圣劳伦斯河中间的一段就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线,美国有能力随时封锁这条河的运输。

为了防止这件事发生,英国的战争以后,开挖了丽都运河,将五大湖和渥太华河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绕开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地区的圣劳伦斯河,丽都运河的开挖,是渥太华由一个小村庄变成了一个交通枢纽,一跃成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并成为后来的加拿大首都。

早些时候我就想,美国和加拿大这么近,而且都是说英语的国家,都是欧洲人的后裔,为什么不合并成一个国家呢?美国人在刚建国的时候早就这么想过,而且还发动了一场战争,只不过失败了而已。


作家裴纲


1812年开战的美英战争,也叫做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这次战争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美国第一次独立战争不彻底造成的问题引发。要深入分析英美战争,还得先来谈谈英法两大强国殖民北美大陆的争斗史。



一、英、法两国在北美大陆的搏弈。

十五世纪中叶,和法国人一起在北美土地上寻找到亚洲大陆新航线的英国人在哈德孙河口建立据点,英国人随即向北美大陆大量移民,先后在沿东部海岸线地区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但英法两国同时扩张引发了利益冲突,爆发了"七年战争"。这场大规模战争分为两个战场:在欧州,英国和普鲁士(现德国)一起对战法国、奥匈帝国、沙俄组成的势力;在北美战场,英国成功从北大西洋西北岸向北挺进,成功占领魁北克(今加拿大魁北克省),法国则占领蒙特利尔。



1761年,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供给全面占据绝对优势,法国除了少数几个据点外,费尽心血抢夺的殖民地落入英国人手中。战争拖到1763年,后经双方互相取得共识后达成了《巴黎条约》。

这个1763年版的《巴黎条约》,英国人大获全胜:整个蒙特利尔延伸到渥太华一带向北到北冰洋的加拿大全境、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广大地区,全部落入英国人手里。英国同法国在北美大陆博弈占得先机。

二、美国独立战争及其影响。

法国人在1763版《巴黎条约》上受尽屈辱,它是极其不甘心的,它与英国的敌对格局并没有改变。七年战争后,英国殖民者为了找回战争损失,加重对殖民地的北美人民更加沉重的剥削。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人塞谬尔·亚当斯率60名自由之子侨装成印第安商人混到了商船上,把15000镑的茶叶倒入大海,这个反抗英国殖民茶叶垄断的事件,揭开了美国人民独立战争的序幕。1775年4月19日,800名英国殖民者轻步兵在去往莱克星顿的途中与北美民兵发生武装冲突,被打死打伤284名之多,余下者狼狈逃回波士顿。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爆发。



1777年1月3日,乔治·华盛顿率领的北美联军在普林斯顿以仅40多人伤亡的轻微损员大败以查尔斯.沃玛德率领英国黑森军,鼓舞了美军作战时巨大士气。随后,美军一鼓作气把英国自加拿大南下的军队包围在萨拉托加,英军弹尽粮绝向美军投降。这一战役彻底扭转美军被动挨打的局面。由于英军在欧洲战场受到法国的牵制,在北美战场同美国的战争是节节败退。

法国人为雪前耻,在这次战争是从幕后跳到前台,公开支持美国人。在"约克大捷"战役中,法美联军1.5万人对8000英军守军合围,迫使英军最终投降。

战争进行到1783年,英军确立的优势消失殆尽,不得不和美国人签定1783版《巴黎和约》,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的独立战争开启了较为民主的资本主义道路模式,也推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进程。

三、美国独立战争后面临的问题,亦即1812年美英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的起因。

不过,由于和约局限性,美国并未解决好中西部的土地问题,也并未解决好奴隶制问题,导致美国南北双方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引发了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和五十年后的南北战争(这是后话)。

前面说过,美国独立,只是最开始的13个州。1783年后,英国虽然把东部大西洋沿岸的土地逐步划归美国,但是,丟失13个州的殖民地也算切肤之痛。所以,英国人并未真正实施1783版的《巴黎条约》,他们拒绝移交西部军事要塞,武装当地印第安人,侵扰美国中西部边境。



面对西部地区和"五大湖"(今美加交界的苏必称尔湖、休伦湖、密歇根、伊利湖、安大略湖)地区沃野千里的国土,美国人自然是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美国独立战争后,"五大湖"以北的广大富饶的加拿大地区还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13州内的奴隶制度和黑人的地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它们成了英军可以利用的对象,成了英国人的秘密武装。感觉到英国人的实实在在的威胁,美国J·麦迪逊政府有识之士的设想是,要在武装解放加拿大,将英国人彻底逐出北美大陆,于是对英宣战。

这就是1812年美英战争的起因。



( 说点题外话,1812年的美英战争,除了美国海军依靠"五大湖"的地缘优势取得领先外,原本以为英国防守松懈的"五大湖"以北地区,美国陆军以多打少并未占得半点便宜。美国人试图在英国人手中开彊拓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不过,战争取得了划时代的意义:双方签定《根特条约》,重新把英国老老实实地固定在1783年《巴黎条约》框架上,英国人的非份之想被战争彻底撕得粉碎。

英国人退出北美大陆,还是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一一1865年4月)结束后两年的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现今美国国土包括阿拉斯加在内的大部领土,都是花钱或武力从其它国家扩张而来。)


平平安安10000


1812年的美英战争,虽然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具体的领土得失,但是由于使美国的国际声望有所提高,彻底摆脱了英国人政治和经济的掣肘,再次提高了美国人的民族自豪和爱国热情,所以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2次独立战争。



战争背景

1775年到1783年的第1次独立战争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实力和大英帝国的实力相差非常悬殊,但最终北美十三州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打败了北美十三州的英军,使英国于1783年被迫签订了巴黎合约,承认了美国的正式独立。即便这个过程中有法国陆军和法国海军的大力支持。第1次独立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也增强了美国人对英国用兵的信心。渐渐的美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北美十三州的地盘,开始计划对外扩张,首先他把矛头直指英国人的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因为加拿大土地肥沃且人口稀少,美国想要以武力吞并,自己把自己当做了加拿大的解放者,以为一旦自己出兵,加拿大人就会弹冠相庆,那么加拿大指日可下,没有了加拿大作为基地,英国人再想干预北美洲的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到时候美国可以出兵西部,一统整个北美洲。


另一方面,英国虽然在1783年正式承认了美国独立,但他并不甘心,所以时时刻刻准备的再度反攻,将美国重新纳为自己的殖民地。于是英国皇家海军在海上大肆封堵美国人的贸易,抓捕美国人的海员,扣押美国人的舰船。在陆地上,英国人大力支持印第安人的军事建设,提供武器弹药对他们进行武装,以达到牵制美国西部军力的目的,但英国人并没有做好真正战争的准备。因为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法国牵动欧洲各国的视线,也牵制了英国人的大部分海陆精锐,英国实际根本无力调集太多兵力增援北美。



尤其是法国在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后,欧洲各个君主国震怒,组织了第1次反法联盟,英国是其中之一。然而前5次反法联盟军在陆地上遭到拿破仑的挫败,反法联盟损失惨重,英国也同样损兵折将。在海上,法兰西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也给英国人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拿破仑甚至计划以舰队击败英国皇家海军,并强行渡过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本土,将英国覆灭,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使拿破仑的幻想破灭。1805年英国皇家海军和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遭遇,爆发惨烈的大决战,英国皇家海军以主将纳尔逊阵亡为代价,重创法西联合舰队,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英国人这才巩固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拿破仑通过前5次反法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欧陆的霸权。并于在1812年率60万大军入侵俄国,由于在1814年遭到了惨重失败,实力大不如前。英国趁机联合沙俄等国兴起第6、第7次反法战争,最终击败了拿破仑波拿巴,将其赶到海岛上。

战争结果

由于美国人的盲目自大,根本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对战争的估计也十分不足,在美国人看来,英国人被拿破仑拖住了脚步,大量的精锐无法动用,在加拿大的英国陆军兵力十分单薄。美国自认为加拿大的解放者,只要自己出兵加拿大人就会举手欢迎。然而加拿大人主要是英国的保王派还有法国人,保王派忠于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曾在美国第1次独立战争中支持英国军队,而在加拿大的法国人是天主教徒,对于美国人的反天主教深为反感,所以在加拿大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共同合作同仇敌恺。
对战争的各种错估使得在战争开始后美国接连遭到挫败,甚至连首府华盛顿都被攻克,总统官邸白宫遭到了焚毁,纳尔逊总统被迫出逃。但是也是在这场战争中,美国破格提拔青年将领,在战争中不断学习英国的先进经验,加强军队建设,终于在中后期取得了大量的陆上胜利,最终使英国同意签订和平条约,这场战争也开启了美国向西部的吞并,印第安土著人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至于英国人对此战并不是特别的在意,因为在1815年英国人在滑铁卢战役中彻底击败了拿破仑波拿巴,将其赶往了海岛,彻底取得了拿破仑战争的胜利,滑铁卢太过耀眼,以至于彻底掩盖了这场美英战争。


龙武骁卫


导读:原因就是美国膨胀了,建国后刚刚从拿破仑手来买到了庞大的路易斯安那州后版图比当初的十三个州几乎拓展了一倍。当时美国高层鹰派横行,认为美国版图应该扩充到太平洋沿岸有可能的话完成吞并加拿大。但是英国在北美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不断资助印第安人来反对美国的向西部的扩张。英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美国趁英国主要精力在欧洲对抗拿破仑建立反法同盟之机,直接入侵加拿大,战争爆发了。


背景分析

美国独立是在英国无可奈何之下才同意的,所以不会放任美国做大。所以一方面认真经营加拿大,一方面对于北美西部的印第安人予以枪支弹药以及给养方面的资助用来反对美国的西部扩张。说白了不想在自己在北美殖民利益受损失。

反观美国志得意满,在庞大的路易斯安那并入美国后狂战欲望更加强烈。加拿大地广人稀,英军驻军不多。况且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区和魁北克,一旦美军突破中个地区那么整个加拿大就会向美国敞开怀抱。入后从加拿大西部出发沿着太平洋沿岸南下一举击溃印第安武装,那么整个北美都会纳入美国的版图。不得不说美国野心勃勃。当时欧洲大陆激战正酣,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和英、俄组织的反法同盟打的正热闹。


英国为切断法国的海外贸易强制美国出口欧洲的货物只能在英国卸货;拿破仑则威胁如果美国敢把物资出口到英国就会报复。美国干脆不在出口欧洲,导致美国对外出口骤降。美国损失惨重。最后还是拿破仑主动取消了禁令,美国对法国大为感激。对英国霸道的出口禁令更是怒火高涨。

也同样是因为欧洲战争,所以英国绝大部分军事力量都在欧洲。加拿大的驻军只有几千人,美国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决定对英宣战。美国上下对战争非常乐观,甚至美国总统杰斐逊曾说当年就会拿下加拿大并把英国势力彻底赶出美洲。


长期的战争过程以及战后影响

美国对战争的预估明显不足,本来应该一鼓而下的加拿大不但没有打下来还没英国和加拿大民兵杀入国内,甚至白宫都被焚毁了。长达三年的战争没有什么成果,最后还是维持原有疆界。

战争的剧本没有按照美国人预计的进行,既没有那么顺利也没有迅速完成。而是生生的打成了拉锯战。但是战争的结果也让美国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改进。由于美国是新立国不久,英国是头号强大帝国,无论如何战争的平局让世界强国开始正视这个新生的国家。客观上提高了美国的知名度。

也就仅此而已,美国自此再也没有打过入侵加拿大的主意。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1812年的美英之战,在历史上又被成为美国的第二次独立战争,有第二次那么必定有第一次,我们来看看第一次的美国独立战争的发起缘由及交战双方,就对第二次的美英之战的爆发,不足为奇了。


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是英国北美殖民地的革命者为了对抗英国极度剥削的经济政策而发起的抵抗运动,后来由于法国的横插一脚diss英国,使得战争愈演愈烈,战争的结果激起了殖民地民众的同仇敌忾,导致了殖民地民众的抵抗运动进化成为了美国的诞生之争,1776年7月4日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虽然美国宣称独立了,但是和英国的争斗并未停止。由于此时的英国和法国打得不可开交,势均力敌的,致使英国对美国下了封锁令,不许美国和欧洲大陆进行贸易往来,还强拉美国人的壮丁来做对付法国人的炮灰。贸易禁令使得美国经济萧条,国内各个阶层矛盾突增。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扩大内需,美国人将矛头瞄准了英国人的殖民地加拿大。此时的加拿大地广人稀,防御稀松平常的。美国人想借此向北扩张,打着解放人类,共建大北美共荣圈的旗号,于1812年向英国宣战了。

你来我往的打了三年,谁也弄不死谁,感觉索然乏味的双方,坐下来签了个条约,握手言和了。


姑臧山鹰


1812年的美英战争,导火索是英方坚持拦截、扣押美国商船,追求其深层次原因,则是领土与经济之争。英国虽然承认了美国独立,但是它在英属加拿大布置众多军队,时刻准备进攻美国,同时它挑唆美国各州独立,鼓动印第安人和美国政府发生冲突,成为美国扩张的阻碍。同时,由于英国的封锁,美国的贸易受到巨大打击,制造业面临破产。此时,和英国关系密切的联邦党人在美国国内失势,主战派共和党人控制政坛,双方再战不可避免。


重图馆馆长


1812年战争是美国的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在1812年到1815年发生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1812年到1813年美国攻击了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到1814年英国在欧洲打败了法国拿破仑,然后增兵北美战场,英国攻占了缅因州,并占领了美国首都华盛顿。但英国在美国南部路易丝安那州战场多场战役失败。1815年双方停战。说起原因也是双方为了抢地盘引起的了。


一生风漂流


1.1783年美国独立,美国为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于1812年同英国进行的战争。

2.在这个阶段,英国正忙于欧洲大陆争夺权,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进攻美洲大陆,这是美国敢于宣战的良机。

3.此次战争美国在政治上处于“主动方”,而英国属于“被动方”不占优势,美国更有利于发动原住民的抗战积极性。

4.外部有法国等国有限支持,也成为美国敢于发动战争的因素。

5.1814年12月24日双方在根特(今比利时境内)签订《根特和约》。英国再次确认1783年《巴黎和约》中规定的美国独立权利和地位,划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和约签订后西部地区仍有战事。1815年杰克逊在新奥尔良再次大败英军,并粉碎“联邦党人”分裂联邦的阴谋,全面结束美英战争。


谋先生的某生


1812年开战的美英战争,也叫做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这次战争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美国第一次独立战争不彻底造成的问题引发。要深入分析英美战争,还得先来谈谈英法两大强国殖民北美大陆的争斗史。

一、英、法两国在北美大陆的搏弈。

十五世纪中叶,和法国人一起在北美土地上寻找到亚洲大陆新航线的英国人在哈德孙河口建立据点,英国人随即向北美大陆大量移民,先后在沿东部海岸线地区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但英法两国同时扩张引发了利益冲突,爆发了"七年战争"。这场大规模战争分为两个战场:在欧州,英国和普鲁士(现德国)一起对战法国、奥匈帝国、沙俄组成的势力;在北美战场,英国成功从北大西洋西北岸向北挺进,成功占领魁北克(今加拿大魁北克省),法国则占领蒙特利尔。

1761年,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供给全面占据绝对优势,法国除了少数几个据点外,费尽心血抢夺的殖民地落入英国人手中。战争拖到1763年,后经双方互相取得共识后达成了《巴黎条约》。

这个1763年版的《巴黎条约》,英国人大获全胜:整个蒙特利尔延伸到渥太华一带向北到北冰洋的加拿大全境、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广大地区,全部落入英国人手里。英国同法国在北美大陆博弈占得先机。

二、美国独立战争及其影响。

法国人在1763版《巴黎条约》上受尽屈辱,它是极其不甘心的,它与英国的敌对格局并没有改变。七年战争后,英国殖民者为了找回战争损失,加重对殖民地的北美人民更加沉重的剥削。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人塞谬尔·亚当斯率60名自由之子侨装成印第安商人混到了商船上,把15000镑的茶叶倒入大海,这个反抗英国殖民茶叶垄断的事件,揭开了美国人民独立战争的序幕。1775年4月19日,800名英国殖民者轻步兵在去往莱克星顿的途中与北美民兵发生武装冲突,被打死打伤284名之多,余下者狼狈逃回波士顿。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爆发。

1777年1月3日,乔治·华盛顿率领的北美联军在普林斯顿以仅40多人伤亡的轻微损员大败以查尔斯.沃玛德率领英国黑森军,鼓舞了美军作战时巨大士气。随后,美军一鼓作气把英国自加拿大南下的军队包围在萨拉托加,英军弹尽粮绝向美军投降。这一战役彻底扭转美军被动挨打的局面。由于英军在欧洲战场受到法国的牵制,在北美战场同美国的战争是节节败退。

法国为雪前耻,在这次战争是从幕后跳到前台,公开支持美国人。在"约克大捷"战役中,法美联军1.5万人对8000英军守军合围,迫使英军最终投降。

战争进行到1783年,英军确立的优势消失殆尽,不得不和美国人签定1783版《巴黎和约》,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的独立战争开启了较为民主的资本主义道路模式,也推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进程。

三、美国独立战争后面临的问题,亦即1812年美英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的起因。

不过,由于和约局限性,美国并未解决好中西部的土地问题,也并未解决好奴隶制问题,导致美国南北双方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引发了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和五十年后的南北战争(这是后话)。

前面说过,美国独立,只是最开始的13个州。1783年后,英国虽然把东部大西洋沿岸的土地逐步划归美国,但是,丟失13个州的殖民地也算切肤之痛。所以,英国人并未真正实施1783版的《巴黎条约》,他们拒绝移交西部军事要塞,武装当地印第安人,侵扰美国中西部边境。

面对西部地区和"五大湖"(今美加交界的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地区沃野千里的国土,美国人自然是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美国独立战争后,"五大湖"以北的广大富饶的加拿大地区还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13州内的奴隶制度和黑人的地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它们成了英军可以利用的对象,成了英国人的秘密武装。感觉到英国人的实实在在的威胁,美国J·麦迪逊政府有识之士的设想是,要在武装解放加拿大,将英国人彻底逐出北美大陆,于是对英宣战。

这就是1812年美英战争的起因。

( 说点题外话,1812年的美英战争,除了美国海军依靠"五大湖"的地缘优势取得领先外,原本以为英国防守松懈的"五大湖"以北地区,美国陆军以多打少并未占得半点便宜。美国人试图在英国人手中开彊拓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不过,战争取得了划时代的意义:双方签定《根特条约》,重新把英国老老实实地固定在1783年《巴黎条约》框架上,英国人的非份之想被战争彻底撕得粉碎。

英国人退出北美大陆,还是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一一1865年4月)结束后两年的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现今美国国土包括阿拉斯加在内的大部领土,都是花钱或武力从其它国家扩张而来。)







夏世平


因为美国独立后,英国一直妄图夺回殖民地,同时美国也想夺取西部和英国控制的加拿大。于是1812年6月18日美国对英宣战。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也称为1812年战争(War of 1812),英国和美国之间的一场不分胜负的战争。1793-1815年英法交战,英国封锁所有法国港口,在公海上拦检他们认为可疑的要前往法国的美国和中立国船只,并强迫美国海员服役。美国要求解除封锁,但英国拒绝,美国遂于1812年6月18日对英宣战。交战中,双方势均力敌,互有胜负。美军入侵加拿大的计划终未实现。在争夺伊利、安大略、山普伦诸湖控制权的海战中,美舰所得有限,虽然夺回底特律城,至1814年夏,英军仍有效控制密西根湖通道,且占领密西西比河北段。美军曾攻占约克(今多伦多),英军则袭取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舰虽骚扰牵制英国贸易,但未能破坏英国的海上控制权及其对美国海岸的封锁。1814年12月24日厌战的双方在比利时签署「根特条约」,恢复战前态势。但是战争的结束防止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因厌弃战争而酝酿的脱离联邦的运动。而且,美军在战争后期取得的胜利、欧战的结束以及摧毁印第安人的抵抗等因素更造成了犹如美国是胜利者的气氛。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但是英国军队的50%兵员是加拿大的民兵。同时,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由于种种原因也卷入了战争。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英国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在欧洲击败法国的拿破仑,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英国占领美国的缅因州,并且一度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但是英国陆军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战场、尚普兰湖战役、巴尔地摩战役、新奥尔良战役中多次遭到挫败,并且海军也遭受败局。1815年双方停战,边界恢复原状。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美之间的主权之争并未停止。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御松懈。美国欲向北扩张,并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将美国军队视为解放者。

1812年,美国卸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今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进,向哈利法克斯进攻,最终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美国必须控制整个北美洲大陆的信念后来被称为美国的“昭昭天命”。但是英国也有战略优势。在圣劳伦斯河边界地区,北岸的加拿大一侧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比南岸的美国高出两倍。

美国声称大英帝国在以下三个方面侵犯其主权:

1、英国不遵守美国独立战争后双方1783年达成的巴黎条约:拒绝移交西部地区军事要塞,并且武装印第安人,威胁美国的西部边陲;

2、英国皇家海军拦截美国商船追捕逃兵,强征美国海员入伍——这些人虽然出生于英国,但已归化为美国公民;

3、英法之间的拿破仑战争导致的贸易禁运,使上百艘美国商船被皇家海军扣押,美国的中立国地位未被尊重;

1811年,美国众议院的鹰派议员鼓动战争。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向国会发表演讲后,国会投票宣战。有趣的是,英国为了避免对美战争而解除贸易禁运的消息在开战以后才姗姗来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