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雷神山的赤壁援建者:“我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沒有時間概念,實在乏了合衣就地躺會。辛苦,但更多的是激情,大家都拼盡全力,爭分奪秒,因為建設進度就是生命的希望。”回想起參加雷神山醫院的援建的那些天,赤壁市官塘驛鎮雙坵村村民羅成這樣說道。

雷神山的赤壁援建者:“我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月8日晚,接近零點,羅成和工友還在繼續奮戰

連續奮戰13天后,雷神山醫院水電安裝完成。2月14日,羅成與官塘驛鎮雙坵村、大貴村一起9位村民,從雷神山援建現場回到赤壁,接受隔離觀察。

今年34歲的羅成,是一名水電安裝工,所在的勞務公司為中建三局提供勞務派遣。羅成一直在深圳工作,父母妻子和兩個孩子在老家赤壁。今年春節回鄉過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羅成接到公司電話,希望手藝過硬的他,能帶上另外8名同在官塘驛鎮的水電工前往武漢,援建雷神山醫院。

羅成沒想到,最先對這通電話做出反應的是他的妻子:“去!一定要去,你手藝好,大家都相信你。”

儘管家人都支持羅成去武漢援建雷神山醫院,但言語間處處透露著說不出的擔憂。這些,都被6歲的女兒聽在心裡,女兒問羅成,這個病毒是不是妖怪,大家都很害怕它。羅成告訴女兒,是妖怪,爸爸現在就去打倒妖怪,大家就不用害怕了。

雷神山的赤壁援建者:“我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到達雷神山的第一時間,羅成便和“戰友”投入了戰場

1月31日,羅成和4位“戰友”先行前往武漢,隨後羅成弟弟將另外4名水電工送至武漢。到達建設現場,羅成最先接到的任務是,建設10個低壓櫃,9天時間完成送電。在羅成看來,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常情況下,10個低壓櫃需要40天左右完成。

“最難的時候不是累,是覺得拼了命都完不成的時候。”羅成說,“參建單位很多,工程很複雜,一環緊扣一環,這一環完不成會影響到其它單位施工,影響整個進度。”那幾天,他和工友們每天睡覺時間不到4個小時。實在乏了就合衣而睡,沒有時間去感受身體的疲倦,為搶建雷神山醫院拼盡全力,爭分奪秒完成任務是他們唯一的信念與目標。

“大家都不認識,但每個工序都默契配合。沒有誰覺得某一個任務應該由誰來做,現場只有齊心協力和分秒必爭。因為大家知道,這是在和時間賽跑,每早一分鐘完工就能從病魔手中挽救更多的生命。”

羅成說,電纜線一盤接著一盤運來,叉車不停的轉運到指定位置架起,五六十人合作把電纜拉出來按8字盤好在地上,緊接著七八十人按編號一頭拉低壓櫃一頭拉到動力櫃……測試好馬上送電。所有的步驟銜接緊湊,井然有序。

就這樣,在雷神山,“羅成”們連續奮戰8天,完成了10個低壓櫃的建設任務。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約定時間還提前一天。而在這之後,羅成他們主動留在了雷神山繼續援建,直至雷神山醫院水電工程安裝全面完成。

2月14日,羅成和8個“戰友”返回赤壁進入醫學隔離點,分別做了CT和核酸檢測。醫學隔離期間,羅成建了個群,分開在9個房間隔離的“戰友”,在群裡除了相互關注身體情況外,也時刻關注外面的疫情動態。

2月18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首批兩名治癒患者出院。這個消息令他們很是興奮。

羅成說,參加雷神山醫院援建,他感到很光榮,這也將是他一輩子最難忘的經歷。14天的隔離期就快滿了,現在一個好消息接著一個好消息傳來。而他最想回村裡見父母妻子和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