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农民靠种地有余钱去旅游吗?

豫东一农夫


在农村靠一亩三分地来养家糊口的村民,有几个去旅游过的,没有。他们都是靠种田种地,一亩多地种粮出来的粮食,现在市场价稻谷1.2元斤,一亩也只能收入几千到一万,出去稻谷种和化肥农药,还不算插秧和割稻谷的工钱,一年包括喂猪和喂鸡鸭的收入,不会超过1万5的纯收入,还谈什么去旅游。

我一直在外打工,去年五六月份回过老家一次,我们那里三天赶一场,每逢三六九赶场,逢赶场有几班农用客车到镇上,每人上街一次给师机三元车费,对于在外打工和当老板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少吃一包香烟,少吃一瓶皮酒,就可以坐一次车。但对于农村的阿婆大爷和农民伯伯,是舍不得,十多里路一趟也不愿坐车,走路。他(她)们算过这样笔帐,一趟3元,来回六元。一个月有十次赶场,一个月有六十元。六十元卖谷子要五十斤,买盐巴和油要吃一段时间。他们把钱当生命还保贵,怎么舍得去旅游呢?

现在国家富了,农民也有质补,和每月养老金,大家日子是红红火火。用钱也舍不得。大家有同感吗?在下方留言,这也是我的真心话


风和沙277


不会!一没余钱,二没时间,三舍不得花劳动血汗钱。四娶媳妇,五治病养老。农民最干净,也最艰辛,最值得尊重。


叶子155421295


不清楚南方的农耕情况,不便乱说。但在北方,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不会在五一选择出游的,哪怕是郊游。

原因简单,一是五月正是北方的农忙季节,各种忙、各种累…有时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都不过分。因为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黄金季节,“播种”的是希望,是期盼,所以沒有人会停下手中农活去旅行的。

二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农村富裕了,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使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城市的生活水平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三是农民是看天吃饭的,收入跟天气有关,稳定性差,所以即使有点钱也不敢花,况且春耕投入较大,使不少家庭的经济己捉襟见肘了,哪里还没有闲钱去旅游消费。不过农闲时比如冬季,农民自行组团或随团出行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可以说,开发农村、农民的旅游资源还是大有前途的。





三木C先生


普通农民,靠种一亩三分地,能解决温饱,已经心满意足,那还有钱去游山玩水,那简真是天方夜谈,黄梁美梦。

我们老家,有一老人,一辈子连县城都未去过,去年身患不治之症,对儿女提出一个最后要求:找辆车,带他到县城去一趟,看一看城市景色,死也闭眼。儿女们伤心痛首,找亲友借来一辆面包车,全家人陪着他去县城,进商场,逛公园,游风光带,看一场大电影,吃一顿大餐…老人感叹地说:还是城里好,若有来世,也托生到城里…

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永这困在农村,永远无钱去旅游!





顽皮的小老头


"有″少部分村官和地霸它们来钱容易!但真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免车费他都不会进景点游,因为他们的钱来之不易。我快六十的木工后来做工地模板工,半农的农民家有十几亩地又承包别人几亩一起也就二十来亩,老婆在家照看三个孩子上学,我过年、农忙回家农闲隧工地打工,大小城市跑了十来个没进过一个要钱的景区什么名胜古籍一级保护动物圆只要你要钱都和我无关!后来有手机了最多是跑到院门外看看,拍个照片发给老婆一起欣赏,老婆让到里看看我说好下次再来了一定到里面!为什么?农民工不懂风景欢乐赏识吗?现在三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在武汉买房子了,给我们老俩买的旅游年卡,每个星期开车代我们出去玩,还说明年省外和国外去玩!我和老婆说中国钱在中国甪可以,不应流花外国坚决不去外国!儿女说好好好听你们的中国农民工爱国又勤劳!这是为什么?


赵良合


这个问题真扯淡,我是农民,最有话语权。自从土地承包制,我和两个孩子十几年来一直没土地,对,我是土地在娘家,可孩子是本村的人呀!也不给分田,我一家六口人,老公婆婆有地,公公是工人没地,每人2.1亩,共4.2亩地,你说我们再不出来打工创创,拿啥养家?就凭那4.2亩地吗?就是地里种金子,现在社会消费水平,都没办法养一家老小,我和老公结婚十几年一直在外,就为了生活一直打拼,那有时间潇洒旅游?


充满阳光的靓丽人生


说起来很惭愧,农民种粮有余钱我还是在网上头一次听说,还去旅游,可能到今天为止在遍远山区还有很多老人连火车都没有见过,他们和黄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为了把自己的儿女养大成人,至今忍然是紧吧吧的过着度日如年的日子,谈何旅游。


来去自由176758944


农民现在和以往也不同了,老一辈的农民肯定很少会去旅游的。但80后的农民却大不一样了,就我们这边来讲吧,小两口种着十几响地,县城里有楼房,是为孩子上学买的,爷爷奶奶陪读,买的小汽车,镇上乡下跑起来方便,孩子放假时,赶上农闲,大部分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出去玩,见见世面,有条件的去远点的地方,没条件的也会选离家近的地去玩儿,不会像城里人那样经常去,但每年会去一次,主要是为了陪孩子。

我一同学女的就喜欢旅游,农忙时起早贪黑的干,闲时一家人天南海北都去,连香港三亚都去过了。所以说80后的农民也是有个性的新型农民,能挣也会花!




四叶菜儿


从我记事起家里便在种地,玉米小麦种过,棉花种过,辣椒种过,收入却是不堪入目,别说出去旅游了,花钱稍微大手大脚一点,或者老人生个大病什么的,绝对是要倾家荡产的节奏。

这几年情况有些好转,父母有工作,空闲时间打理农田,倒也算是小康。但是多年积累下的省吃俭用的习惯,更不能支持他们出门远游。我曾要求过他们来我这边玩,有山有水,每次被拒绝的理由都是:我们走了家里的地谁管,家里有事怎么办。我多次劝说无果。

总之,除非是种地大户,朴实的农民一般是不会花大钱出门远游的。(后面附几张家乡雪景图)

农民现在和以往也不同了,老一辈的农民肯定很少会去旅游的。但80后的农民却大不一样了,就我们这边来讲吧,小两口种着十几响地,县城里有楼房,是为孩子上学买的,爷爷奶奶陪读,买的小汽车,镇上乡下跑起来方便,孩子放假时,赶上农闲,大部分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出去玩,见见世面,有条件的去远点的地方,没条件的也会选离家近的地去玩儿,不会像城里人那样经常去,但每年会去一次,主要是为了陪孩子。

我一同学女的就喜欢旅游,农忙时起早贪黑的干,闲时一家人天南海北都去,连香港三亚都去过了。所以说80后的农民也是有个性的新型农民,能挣也会花!


阿杰乡村生活记


不知道你说的普通农民,指的是具体哪里的农民。

就我接触到的河南普通农民,一家人一共就几亩地,每年种地需要的种子,农药,化肥,灌溉,收割,都需要花钱。

每年种下来,留下口粮,卖掉一部分粮食,基本上没有什么结余,甚至还赔钱。就算某一年收成好,可能有余钱,也会攒着以备不时之需。

不要说出去旅游了,有一部分年纪大的,去趟县城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所以才有这麽多年轻人出去打工挣钱,一两个月的工资,甚至比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还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