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我在桥峪工地蒸“杠子馍”——华县东赵北沙连贾会侠

杜明科推荐

我是桥峪炊事兵

作者 贾会侠

我初中毕业后的1970年——1972年这段时间,每当我回忆起我人生走向社会的良好开端,心里就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时我还是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十六、七岁小姑娘,有幸参加了县大型水利工程,那就是桥峪水库建设工程。

回想起那火红的年代,大家都是从各个乡镇,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的拉着架子车和行李,步行来的桥峪水库工地。在桥峪水库工地以军队为编制,半军事化管理,也就是连排编制。我那时担任东赵北沙女子民兵排长、宣传员。

在修水库期间,刚出学校门的我,就在工地上给架子车装土,时间长了,手上磨的都是血泡,相当的疼,我就在手上裹上小手帕。后来,连长安排我在食堂为大家做饭,并送到工地。当时我年龄小,工地上那个惊险的场面,让我害怕了好长时间。

我回家换衣服时,我告诉了父亲工地上特别危险,我害怕,不想去了。我还把送饭时被土块砸脚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贾治平是当年“中条山战役”的抗战老兵,他老人家鼓励我:“女子,你是民兵排长、宣传员,你一定要坚持下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听了父亲的话,我又回到了工地。看到大堤上贴着醒目的标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顿时我又被眼前战友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鼓舞!火热的劳动场面,火热的青春。

我在桥峪工地蒸“杠子馍”——华县东赵北沙连贾会侠

我把这里当成是一场没硝烟的战斗,在这个战场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青年,他们光荣的加入了“共产主义共青团”。流血、流汗、不流泪,我和我的战友们融为一体,这就是“桥峪精神”。

思想上有了变化,行动上就有了自觉性。为了能让大家吃上热乎的饭菜,我经常就绕近道、走小路,小路很难走,高低不平,担子把肩膀压得红肿红肿的。

有一次送饭走到半路,一个碗大的土块掉下来,砸到我的脚上,我疼的都哭了,差点倒下,我硬忍着痛,两只手紧紧抓住担子,才使饭菜没有洒落,安全送到工地。

每当我看到大家吃着大烩菜,杠子馍时,我心中就有说不尽的喜悦。

建设桥峪水库锻炼了我的胆量,磨练了我克服困难的意志,“桥峪精神”激励着我和我的战友们在水库和后来的各条战线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通过修建桥峪水库艰苦的锻炼,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我在农村担任过女民兵排长、宣传员、我在大队“两委会”担任委员。在水库三年后,我被招工到西仪二分厂,担任播音员、门市部出纳。

1995年我参加了上级情报处、省技术监督局考核,获得了省级鉴定员证书。在2000年国家计量局“计量答卷”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获得了日本尼康照相机的奖励。2016年8月14日,我作为嘉宾参加了华州区组织的“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大型文艺联谊会。

二O一六年金秋十月,当年桥峪水库建设者的先进代表杜明科同志,从新疆回到了故里华州区。在区政府,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在杜明科和部分当年修建桥峪水库建设者们的努力下,二十五日,在华州区“味美鑫”饭店举行了当年桥峪水库建设者(部分人员)的联谊会。二十六日,又到桥峪水库参加了由华州区领导、水利局领导和桥峪水库灌区主任、灌区职工参加的座谈会。

旧地重游,真是感慨万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每一位当年的水库建设者都已到了花甲之年,但是我们都不会忘记我是“桥峪人”!

我们华州区是革命老区,桥峪水库又是巨大的修建工程,凝聚着我们华州儿女的心血。我坚信“桥峪精神”将会在我们华州区,乃至全省发扬光大。我祝当年修建桥峪水库的建设者幸福快乐!

我现在是一个拥有九口人的大家庭,我和我的老伴、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个孙女、两个孙子。我的家训是: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桥峪水库的各位建设者,让我们努力将“桥峪精神”代代传承!

【个人简介】:贾会侠,桥峪水库东赵营北沙连宣传员、炊事员,北沙连第一民兵排排长。曾任大队革委会委员,后招工到西仪二分厂。曾任厂播音员(有播音员证),为华县第四届团代会播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