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

靈智學君


如何進入思維靜止的境界?。只有一種可能,人去世了,思維也就靜止了。活人永遠不可能思維靜止。我們知道,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思維,物質決精神。客觀世界每時每刻,千變萬化,自然物質永遠處於運動之中,正因為沒有靜止的客觀世界,又何來的主觀上思維的靜止。因此,所謂進入思維靜止境界,不可能!


老兵4200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兩種很有效的。

第1種:人在死了以後,你的思維一定靜止,境界一定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第2種:一定是你正在追求這一種。那裡對你充滿著誘惑,或者你聽到那裡有召喚你的聲音。不然你就不會關心為什麼要讓思維靜止。思維靜止的這種境界,那我們可以認同為一是活人死去。二是不受紅塵感染。六根清淨盡到純而又淨的冥想狀態。達到虛無無我狀態。也就是人們傳說中的另外一個天界,首先你要求方法。要先清空自己的心。能夠達到靜。不受世俗所擾。不為凡塵所憂。與世無爭。在這個時間裡你靜坐不去思維。二是你要清空你的腦。因為腦在思維。這種狀態一定要是虛空的。或者是睡眠的。他已經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控制,隨意遊蕩。空空如也。但怎麼可能呢?只要你的肉身存在。精氣神還在。你的思維就必須動起來。要不動了三魂七魄一走。你就死亡了。所以說追求思維靜止是個偽命題。誰也做不到。清靜無為。一心向善。可以了,沒有必要去追求那種高不可及的虛空。


靜鶴佳音520


用我的一篇國學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

修心達寧靜致遠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當今社會,我們很多人的肉體在物慾橫流之中,精神和靈魂飄在文化雜草之上 。清涼文益禪師說: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鬧。欲免心中鬧,但知看古教。禪師這裡提到的古教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知識不能長久遺傳,按規律來講,知識信息內容二十多年就有一次更新。而智慧可以長久遺傳。我們應該在國學中感悟智慧,用智慧修得一顆寧靜之心。

我們為什麼不能修到心如止水,達到恬靜、雅靜、平靜、清靜的境界。是因為我們遠離了道,我們的行為有悖自然法則。我們的內心沒有對規律徹悟和認知。裡講:反者,道之動。道是運動變化的,也就是說,世上萬物是瞬息萬變的。我們很多人想永久佔有一些私有東西,一旦失去,便失望惆悵。按道家的思維這就是用個體和整體對抗,忽視了事物的運動變化性。今天擁有的東西明天失去有時候很正常。今天是我的,明天是別人的有時候是很自然的。如果深知事物變化性和運動性,心態就會自然,心中的一份平靜自然修得。

我們修心達到寧靜,是想獲得一種靜態。因為靜態是生命功能的一種狀態。生命的能源是從靜態中獲得的。我們忙碌一天後睡覺休息,因為腦筋不休息是不行的。有人到寺廟跪拜禱告,心裡感到少有的寧靜。生病到醫院主要不是藥物把你的病治癒,而是你得到休息,調養好的。所謂三分治,七分養就是這個道理。說:歸根曰靜,靜曰覆命。就是說萬物生命迴歸到根才是靜,能靜才回歸生命。從老子的智慧來看修心達到靜態可以用八個字: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把自己的身體活動的功能寧靜下來,完全恢復到嬰兒的狀態,腦筋是清楚的,是快樂的。

修心達到靜態,是一種智慧。因為靜涵蓋了很多無窮的力量,我們要學到靜的功夫,這是最高境界,它會使我們時時反省觀照自己,並且不加任何判斷的觀照自己。在認知世界過程中,不要用眼睛觀察事物,要用智慧。因為用智慧可以看到事物兩個方面。看問題全面時我們會做到很客觀,很客觀我們就會感到:事物自然是必然、必然是自然的這一規律。例如,我們欣賞一種植物的葉子,秋天到了,葉子必然落下,但它又是一種自然現象。知道必然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必然這一規律後,我們便不會為落葉長時間惆悵不已。

用心修靜儒、釋、道都提出了修身妙法。儒家講慎獨,道家講心齋坐忘,佛家講觀自在。在茶道中講究“和靜怡真”,把‘靜’做為達到‘心齋坐忘'的必由之路。佛學中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談到心齋,子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那麼‘心’怎麼能靜下來?聽止於耳,耳朵不起作用。聽覺停止了,和外界脫離了關係,入定去了。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這個氣就是‘息’,‘息'是什麼?實際上我們一呼一吸之間,有很短一段是不呼吸的,這個之間很難把握,這個叫‘息’。我們一般人,耳朵都向外面聽聲音。“心止於符”是心裡面什麼念頭也不動,自然和‘道’符合了。也就是與天心符合。“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這個時候呼吸之氣是空靈的,身心內外一片虛靈。“待物”表明外界事物依舊存在。‘虛’是內心虛靈,能做到內心意識不動,心靈很凝定,耳根不向外聽了,完全返之內在。這就是真正的‘心齋’。

真的靜態,是身心徹底的寧靜。這種狀態是人沒有思想,不是睡眠,身體還要健康。如果當你想靜下來思想還是混亂,說明你可能進入病態狀況了。


張清義聊家教


佛法:唸佛、參禪、誦經、持咒等等,依法修行,自可有不可思議收穫、利益


書香居


本生要進去也是一個執念。有執念就進不去


人生從此改變


理論上講思維是不可能靜止的,因為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活躍著。

從人的感受上說,在睡得比較沉,深度睡眠的時候意識最薄弱,大腦也會得到一定的休息


南公懿


呼吸吐納,獨立守神,可以練習太極樁,五禽戲,八段錦


凝視明天的世界


睡覺。酒精麻醉,還有劇烈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