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5G時代,運營商的邊緣計算困局

隨著5G的不斷髮展,未來5G將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新的“5G +邊緣計算+ AI”模式的出現也促使運營商助力垂直行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過,這也給運營商的承載網絡帶來了四大新挑戰。為了構建5G MEC Ready承載網,運營商需要解決六個關鍵問題。

MEC是5G時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

應用本地化(不向園區外傳輸數據)、高帶寬內容分發和低延遲計算本地化都促進了服務內容、應用程序和計算向邊緣的遷移,從而推動了多接入邊緣計算(MEC)的發展和5G核心網下移。

5G時代,運營商的邊緣計算困局

圖1 將服務遷移到邊緣促進了MEC的發展和5G核心網下移
5G核心網採用的是用戶平面功能(UPF)和會話管理功能(SMF)分離的靈活架構。通過這種方式,UPF可以按需靈活部署。一個SMF可以同時管理多個UPF,同時保證5G核心網的高性能。5G為MEC帶來了許多新優勢,包括:

  • 核心網UPF下移到企業園區,以確保關鍵服務數據不出園區,並提供低延遲承載解決方案。運營商可以為每個企業獨立配置UPF,從而為企業用戶定製無線業務。
  • 運營商提供開放、可編程的5G定位、無線通信等5G通信服務功能,企業用戶可以使用並集成到企業服務系統中,企業可以定製自己的5G創新應用程序。
  • 下沉的5G MEC系統與企業網絡直接互連,使分佈在兩個網絡系統上的應用程序能夠實時集成和簡化,並促進定製創新應用程序的開發。


運營商5G MEC承載網絡的四大挑戰

傳統4G承載網,因為流量主要是南北向的,很多運營商採用L2+L3方式,已經不再適合5G MEC流量本地化需求。5G MEC對運營商承載網絡提出了四大新挑戰:

5G時代,運營商的邊緣計算困局

圖2 運營商5G MEC承載網的新挑戰
1.現場MEC(部署在企業園區)是一個新的應用場景,運營商在企業園區內的基站和MEC之間需要有低時延連接,企業重要業務數據不能出園區,這對運營商接入網提出了新的挑戰。
2.5G MEC中UPF的下移導致了5G核心網的業務端口下移(如N4,N6,N9, 5GC OAM等接口),使4G時代原來在骨幹網上的(無線核心網)L3 VPN下移到UPF接入點上;同時UPF的大量分佈式部署,增加了L3 VPN的覆蓋範圍。運營商承載網需要支持L3 VPN下移和覆蓋廣泛的L3 VPN網絡,以適應5G MEC大量部署的新挑戰。
3.MEC的UPF需要與其控制平面(SMF)以及中心雲中5G核心網的管理和控制系統進行通信,並滿足電信雲的高性能通信要求。MEC應用程序可能是數據中心(DC)中雲計算的一部分,並部署在邊緣。他們需要與此雲計算應用程序互連和協作,這給運營商承載網上的邊雲協同帶來了新的挑戰。
4.MEC支持固網和移動網絡上的集成訪問,並提供無縫的固定-移動融合(FMC)服務。承載網需要為MEC提供跨移動和固定承載網絡的連接,以提供MEC與中心雲之間以及MEC之間的服務互通。這對網絡架構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對於同時擁有移動承載城域網和固定承載城域網的運營商。

運營商5G MEC網絡架構模型和網絡建設的六個關鍵問題

5G時代,運營商的邊緣計算困局

圖3 從MEC的角度看運營商承載網架構模型


不同運營商的承載網絡架構是多種多樣的。以下幾節從圖1-3中的MEC角度介紹了承載網絡架構模型。上述5G MEC網絡通信模型要求運營商在構建MEC承載網時解決以下六個關鍵問題:
1.最短MEC接入網:運營商需要為從gNB到MEC UPF的N3接口服務流提供最短的路徑。在現場MEC模式下,需要直接通過園區中的移動承載路由器將N3接口服務流轉發到MEC。除了確保低延遲並節省運營商網絡上的帶寬外,這還確保了企業的關鍵服務數據不會離開園區,如圖4所示。這需要MEC訪問路由器通過最短路徑轉發數據包。為此,要求MEC接入路由器提供必要的路由功能(L3到邊緣)。

5G時代,運營商的邊緣計算困局

圖4 MEC需要低延遲的接入網


2.低延遲切片:為了滿足MEC應用程序對低延遲、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運營商的承載網需要為企業用戶提供低延遲切片網絡服務。MEC切片網絡包括gNB,移動承載網絡(在gNB和MEC之間)和UPF。即企業業務流到MEC所經過的所有網元。數據包通過的網元越少,切片越簡單,傳輸延遲越短。
3.MEC多點通信:MEC與5G核心網(N4和OAM接口)、MEP管理平臺以及其他MEC間的業務流都是多點對多點通信模式,並且需要L3 VPN支持。MEC承載網絡需要在整個網絡(包括接入網)上提供L3VPN功能;也就是將L3 VPN連接到網絡邊緣。此外,L3 VPN需要跨越多個網段,如城域網和骨幹網。與4G承載網絡相比,MEC承載網絡在網元數量(大量UPF下移)和網絡覆蓋面(從接入到骨幹)都要複雜得多。因此,需要一個靈活而強大的L3 VPN來支持多點通信,如圖5所示。

5G時代,運營商的邊緣計算困局

圖5 跨多個網絡的管理和控制服務接口


4.集成在MEC系統路由器中的通信功能:小型和微型MEC在5G MEC中是常規的。由於成本和通信需求,MEC通常使用一層集成網絡模型(如圖6所示),而數據中心一般使用複雜的多層網絡體系結構。MEC的路由器需要提供所有必需的通信功能,例如MEC中的設備之間的互通,VM之間第2層和第3層的可靠連接,與外部IP網絡(IP RAN)的互通和可靠通信以及邊緣雲協同作用。UPF作為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可以在多個VM上運行,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MEC路由器需要為目前的高性能UPF提供等價的多路徑路由(ECMP),以實現16路徑負載平衡。

5G時代,運營商的邊緣計算困局

圖6 MEC網絡模型


5.邊緣與雲的協同作用:MEC UPF作為5G核心網的一個下沉數據面, MEC中的應用作為雲業務的一個下沉實時處理單元,都需要運營商承載網提供可靠的雲邊通信能力,還需要在自動化部署和運維方面支持邊雲協同。UPF的雲邊協同可以參考電信雲的承載方案。
6.兩個網絡之間的安全互通:運營商MEC網絡需要和企業網互通,讓企業可以把5G通信能力和MEC應用集成到企業的業務系統中。現在一般是通過MEC裡面的路由器來和企業網互通,網絡安全是企業網和運營商網絡都非常關注的問題,需要採用基於防火牆的網絡安全方案。

總結

5G移動通信系統在支持垂直行業方面做了很多改進,如低延遲無線通信、靈活的核心網架構、超級上行等,是區別於4G的最主要特徵。MEC是運營商助力垂直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新模式。MEC是智能在網絡上廣泛分佈的開始,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裡,基於邊緣計算的智能會在網絡上星羅棋佈。4G承載網是基於2C(面向普通手機用戶)思路建設,流量模型是簡單的南北向、無線核心網集中模型,沒有考慮面向垂直行業的MEC網絡需求,因此5G MEC承載網絡建設不是4G網絡的簡單帶寬升級。
原文鏈接:https://www.lightreading.com/partner-perspectives-(sponsored-content)/challenges-and-key-issues-of-constructing-mec-ready-5g-bearer-networks-for-carriers/a/d-id/756933

如果閱讀有收穫,求幫忙擴散文章!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