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大武汉 疫情中的思考》

武汉市封城已经有一个月了,这段日子里每一个武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疫情早点过去,特别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这次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传人造成的每天确诊病例数令人吃惊,很多人只是普通感冒发热去医院被交叉感染了,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好自己,必需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不要给家人和社会添麻烦了。

关于新冠病毒的来源还有待专家探讨,但发源于经营野生动物的海鲜市场,这个观点多数人还是比较认同的,相信以后会有权威性的结论的。作为武汉市辖区的普通一员(我是黄陂区罗汉街道的农民),我在此阐述一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我不是医务工作者更不是专家,希望大家多多包容。

有一句话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次疫情从理论上讲绝非是突发事件,肯定存在着必然性。2019年留给我印象较深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持续时间长达几个月,干旱范围广,整个湖北省出现了全面干旱。只是现在国家的经济大方向主要服务于城市,所以这场干旱似乎对经济影响不大,以至媒体并没有以“旱灾”来报道,也很快被人们淡忘了。这几天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来自气象部门的资料定义了2019年的干旱~这是一次较大范围的干旱,湖北省自己周边省份的持续干旱区域形成一个 “华中干旱带”!而武汉市正好处于旱情最重的干旱中心!在去年国庆期间,我到过附近的水库,德利水库、院基水库和泥河水库,水位都在死水位以下很低的地方。当时我们这边的水塘基本上见底了,甚至出现了拿自来水浇菜浇水稻的情况,罗汉街道的自来水就是来自于泥河水库。

《大武汉 疫情中的思考》

而每年十月份开始秋播的油菜和稍后的小麦都因为干旱,没能种下去,现在田地里原本可以看到了一片青葱,和不久就应该看到的油菜花,都因为这场干旱而被抹杀掉95%以上。前两天在菜地里看见几个蜜蜂在飞,但是它们的“命运”因为去年的干旱注定会变得“多舛”!蜜蜂还只是大自然的生态链中的“冰山一角”!其它的深层次的影响也只有生物学家等专业性的人才能搞清楚。

何况!病毒并不是今年刚冒出来的,病毒一直都存在于自然界。2003年起源于广东的非典,其病毒就没有被完全消灭。也许一场干旱并不是此次武汉“大围城”的主要原因,但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股诱导因素!恰巧2002年的广东省区域干旱也很严重,第二年广东省就爆发了非典,网络上都可以查到的。现在没有专家能肯定的告诉你 哪一天在海鲜市场哪一只蝙蝠竹鼠或穿山甲身上的病毒,是这次新冠病毒的起源。同样,医院确诊的0#或1#患者并不具备病毒的追溯意义,顶多只能算是首批确诊病例。因为病毒一直都存在于自然界,准确的说是存在于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身上。多数时候跟人类“和谐相处”,只有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发生了某些变异,演变成动物传染人的情况,所以让我们遭遇过非典,又在武汉爆发了新冠!

海鲜市场并不是疫情的发源地,那几只野生动物也不是始作俑者,它们只是导致这场灾难中的一环。疫情在医护工作者的拼命抵抗中会被战胜,但是病毒存在的现状短期内是人类改变不了的!我们也不能灰心,以后随着医学的进步,环境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消费素质的提高,以及城市管理的优化,一定会避免今天这种灾难的发生!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