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柏林往事:茫然的李安,被寵愛的賈樟柯

1993年,一個春寒料峭的晚上,李安正在旅館睡覺,床頭的電話鈴響了。

他伸手去接,電話那頭傳來粗重的喘氣聲:“我們得金熊獎了,跟大陸的《香魂女》一起得!”

“這樣啊”李安答道,然後就把電話掛了。

放下電話,他第一個想到了供養了自己六年的太太。於是打電話到家裡,剛好是美國清晨五點多,被吵醒的太太顯然很不爽。

李安:“我們拿金熊獎了!”

太太:“哦!”

李安:“跟大陸一起拿!”

太太問:“沒有別國參加嗎?”

李安:“有,有。”

然後太太就掛上了,李安繼續睡覺。

早上,同伴因為得獎歡呼雀躍的時候,李安發著呆,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像《畢業生》中達斯汀·霍夫曼轟轟烈烈搶回新娘後,一臉茫然地坐在車尾發呆。他心裡想,往後的人生都要因此而改變了,真擔心接踵而至的掌聲、曝光與更大的壓力,不知該如何面對。

柏林往事:茫然的李安,被寵愛的賈樟柯

白天,一直茫然的李安,到了晚上頒獎時才有感覺。

頒獎當晚,天上還飄著雪。李安一到,鎂光燈閃個不停,中外媒體一擁而上,把他圍住。一位臺灣的官員見到這陣勢,一上來就把李安身上的灰綠色破雪衣刷地一扒,然後把他自己身上的呢子大衣往李安身上一披。之後李安走紅地毯、接著在會場門口的臺子上接受德國國家電視臺專訪時,就多虧他這件大衣撐門面了。

柏林往事:茫然的李安,被寵愛的賈樟柯

(李安的“戰衣”,1992年第一次帶著《推手》去柏林時,李安就穿著它。)

典禮結束後,同拿金熊獎的《香魂女》和《喜宴》的兩岸的電影人們歡聚一堂,共慶得獎。

因為獲獎,《喜宴》開拓了國際市場,口碑與票房齊飛。這是李安的第二部電影,也是李安第一部賺錢的電影,對他以後的電影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

這一切,李安不得不感謝柏林影展。他說:“我第一次參加國際影展就是去柏林,發跡也自柏林開始。”

對柏林有同樣情感的,除了李安,還有一位汾陽小子。

柏林往事:茫然的李安,被寵愛的賈樟柯

1997年,賈樟柯回老家山西汾陽過春節。

目睹了在經濟變革大潮衝擊下悄然改變的縣城,他寫了劇本《小武》。

第二年,賈樟柯帶著劇本和香港製片給的錢,去北京柯達營業部買16mm膠片。

到了店裡,柯達的經理漫不經心地問:你是北京電影學院的?他說:是。經理問:你們的短片是講什麼故事的?賈說:我們要拍長片。經理抬起頭,吃驚地說:長片?這點膠片夠拍長片?賈回答:我們能克服。然後就是沉默。

當他們要離開的時候,柯達經理叫住了他們,他說:這樣吧,我個人出錢送你們5本膠片,希望你們順利。

5本16mm四百尺的膠片,意味著可以多拍55分鐘左右的素材。直到今天賈樟柯都不知道這位經理的名字,但會常常會想起他,他讓賈樟柯相信:如果我們視電影為一項嚴肅而正義的事業,我們會得到幫助、克服困難。

柏林往事:茫然的李安,被寵愛的賈樟柯

《小武》拍出來後,香港製片建議:可以給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寄個VHS錄像帶,試試運氣。

三個月後,賈樟柯收到邀請,借了錢,揣了本《英語900句》一個人奔赴柏林。坐在飛機上的賈樟柯全無睡意,還在為自己前途未知的電影路焦慮。

幾經周折,最後到了柏林機場。“論壇”單元的工作人員直接把他送到了“論壇”單元的辦公室。

人群中,賈樟柯一眼認出了“論壇”單元的主席Gregor 先生,他拉著賈樟柯的手說了很多話。隨後很多人圍過來,你一言我一語,賈樟柯一句也聽不懂,但他懂得他們的熱情和關心。

那時候,他只記著一個英語單詞:OK——無論大家說什麼,他都只會回答:OK!當時,人們給他一個外號:Mr.OK.

那年,這位Mr.OK的第一部電影《小武》在柏林電影節獲得了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和沃爾福岡·施多德獎。

對於28歲的賈樟柯來說,這意味著他的電影道路可以走下去。

22年後,賈樟柯帶著他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再次出現在柏林電影節。


柏林往事:茫然的李安,被寵愛的賈樟柯

張靚蓓、李安《十年一覺電影夢》

賈樟柯《Mr.Ok 來到柏林》

喜歡,請關注 “時空記1994” ,不定期更新影評、書評、樂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