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江湖,在賈樟柯的鏡頭裡,廖凡的臉上,趙濤的心中。

張曉迪


中國有兩位五次提名戛納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的導演,一位是陳凱歌,一位是賈樟柯,若說陳凱歌是出身世家,根正苗紅,賈樟柯則是從泥土裡長起來的,從山西走向世界,又從世界迴歸山西,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片江湖。

2018年,賈樟柯攜最新電影《江湖兒女》第五次提名戛納金棕櫚,他頗費了一番工夫,向外國人解釋究竟什麼是“江湖”。

江湖是不管汾酒、茅臺,不管清香、醬香,統統倒進一個臉盆,每人舀一杯說“幹了”;江湖是跟著大哥有肉吃;是仗義、是講究、是一往情深、也是難逃孤獨;江湖上的人遲早是個死,有槍的人死得更快。

秩序之外、規則之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江湖兒女,致敬自己


這次的故事從2001年的山西大同講起,模特巧巧跟著斌哥混江湖,人人都喊她一聲“大嫂”,斌哥帶巧巧入局,教她舉起了槍,告訴她,“咱們是哪種人,江湖上的人。”

“20年了,最讓我著迷的還是江湖。”這是賈樟柯2018年1月1日寫在自己微博上的一段話。

而關於江湖大哥,在《江湖兒女》中賈樟柯呈現出不同的一面。

在小縣城中度過自己前23年的賈樟柯,對那種小鎮大哥印象深刻,他曾回憶自己小時候一次因為下大雨路面積水很深,當他躊躇時,一個“大哥”把他拎起來夾在胳膊底下,趟過那段路,那就是他最初崇拜的大哥的樣子。

但到了賈樟柯大學的時候,一次暑假他在老家的街道上又遇到那位“大哥”,“大哥”已是人到中年,穿著跨欄背心蹲在樹蔭地上吃麵,歲月將“大哥”變成了“大叔”。

再到拍攝《山河故人》的時候,賈樟柯見到自己的一個老朋友,曾經能打能拼,但是後來卻中風只能靠住拐走路,他把這兩個真實的人物結合起來,融入到了《江湖兒女》中斌哥的身上。

故事源起大哥,但這一次的電影落腳點卻在女人——大嫂。

《江湖兒女》中斌哥給了巧巧面子,給了她江湖身份,卻不給她一套房子,更不願給她一個家,甚至,後來狠心拋棄了她。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當半生闖蕩的斌哥江湖落敗、中風癱瘓,巧巧把他接到自己身邊,斌哥問巧巧恨他吧,巧巧說無情也就不恨了,但江湖上的人還要講究個義字。

關於“義”,巧巧告訴斌哥,“你已經不是江湖上的人了,你不懂。”

斌哥把巧巧帶進江湖,但“江湖”最後卻只留在了巧巧心裡。

在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到很多賈樟柯過去作品的影子,趙濤飾演的模特巧巧,和《任逍遙》中巧巧的名字、造型、身份都一模一樣。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江湖兒女》中的巧巧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任逍遙》中的巧巧


她在斌哥被打,奄奄一息之際,拿起手槍,咔咔兩聲上膛,舉起,咚一聲開槍,乾脆猶如俠女,就像《天註定》中揮刀的小玉。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江湖兒女》中的巧巧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天註定》中的小玉


從牢裡出來後,巧巧隻身一人去重慶找斌哥,亦如那個《三峽好人》中到重慶找丈夫當面要個說法的沈紅。連衣服和頭髮都一模一樣。而且,巧巧在途中遇到一個滿嘴跑火車的克拉瑪依男子,巧巧告訴他,自己見過飛碟。《江湖兒女》中沒有拍攝巧巧看見飛碟的鏡頭,這個鏡頭是《三峽好人》裡沈紅的經歷。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江湖兒女》中的巧巧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三峽好人》中的沈紅


一頁江湖,串起多少往事,在大家忙著向《教父》致敬,向《亂世佳人》致敬,賈樟柯致敬了自己。

但說到底,賈樟柯致敬的又不是自己,而是這一路以來的“江湖兒女”。


曾經年少愛追夢


斌哥和巧巧從山西出去,最後又回到山西,就像賈樟柯自己,他從山西的一個小縣城出發,又回到山西去,不過他的歸來,不像斌哥那麼慘淡,他滿載榮光。

23歲隻身北上的賈樟柯,不知道當時是否有要橫掃國際舞臺的雄心,促使他邁步的或許就是那句,“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

他30歲就提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40幾歲就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得主,他更是臺灣金馬獎、釜山電影節等各大國際主流電影節的座上賓。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2017年,賈樟柯發起創立平遙國際電影展,他說,“我一直都在世界各大電影節流浪,從來也不是主人。”作為電影人,賈樟柯用二十年建起了一方地盤。他的會客室,高朋滿座,前威尼斯電影節主席、意大利著名電影評論家和史學家馬可·穆勒擔任影展的藝術總監,謝飛、吳宇森、馮小剛等人傾情站臺,立足養育他的土地,面向世界,挖掘培養電影人才。

你可以叫他賈導,也可以稱一聲“大哥”。

在一眾電影前輩都沒有自己的地盤可言時,賈樟柯又說,“這麼多年,我的第一身份其實一直都是投資人。電影於我,完全是出於興趣和熱愛”。是的,他不僅是導演是編劇是出品人,他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商人。那個曾經騎著自行車滿縣城溜達的賈樟柯,投資範圍除了影視,還涉及礦產、風險投資、新媒體等多個領域。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已經飛越千山和萬水的賈樟柯崇拜“大哥”,但從未把自己擺在“大佬”的位置上。如今的他更是住回了汾陽城,跟兒時的夥伴們說著家鄉話拉家常。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在董卿的《朗讀者》中,賈樟柯分享了這樣一個片段,他說有一年自己第一次應同學之邀春節去喝一杯,他們沒有跟自己談任何電影的問題,他們只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要小孩?”那一刻,賈樟柯轉過身去痛哭流涕,因為在北京,沒有一個人問他這個問題。他說,“從小一塊長大的朋友,他會替你算,你現在如果還沒孩子,到你五十歲的時候怎麼辦?”

人生本應五味雜陳,但是在北京的賈樟柯覺得缺了一種味道,就是“親情”。2015年,曾經的追夢少年賈樟柯,搬回了老家。

著迷仍是大佬


賈樟柯回家了,但內心仍是浪子。伴隨著《江湖兒女》,他的人生彷彿又在進行著全新的嘗試。

從前的賈樟柯,主場在海外,“搬回家”的賈樟柯融合了更多的本土氣息。

2015年,他在內地第一部大範圍公映的《山河故人》搬上熒幕,該片的幕後還有Bandai Visual製作、日本北野武事務所這樣的外資注入,到了《江湖兒女》,出品發行方則是大量的本土企業。

賈樟柯也罕見的一站一站跑宣傳,在微博上每天N條信息的為電影拉票。“大家想看最好今明兩天,對發行非常重要,”“70後賈樟柯導演與95後少女楊超越跨越年齡與時代的江湖對話”,一篇篇這樣的信息,著實讓人對賈導又刮目相看。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賈樟柯:江湖二十載,向自己致敬


儘管即將跨入知天命之年,但就像賈樟柯自己所說,山西汾陽轆轆把街5號的小賈,內心仍然住著個浪子,或許哪天就捲起鋪蓋,又去了另一個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