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1月30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發出《致全國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的倡議書》,倡議全國美術家與美術工作者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謳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最美中國人。倡議發出之後,廣大藝術家積極響應,用藝術作品表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疫區人民和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共抗疫情、戰勝疫情的決心。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字一樹、齋號日知齋,客座教授、研究員。現為中共龍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龍海市行政學校常務副校長。兼職中國散文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楹聯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福建省民俗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楹聯學會副會長,龍海市海絲文化研究會會長、龍海市詩詞楹聯學會會長,人民大學書畫創作院特聘教授、廈門大學客座教授、閩南師大客座教授等。自幼酷愛文學、書畫、盆景等藝術,並長期執著追求,1999年9月被中國文聯命名為“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2010年被評為“中國書壇最具影響力十大評論家”, 2017年8月被評為“一帶一路文化使者”。先後應邀到省委黨校、廈門大學、理工學院、閩南師大、嘉庚學院、漳州黨校、漳州開發區及《芝山講壇》等單位開講海絲文化、閩南文化、民俗文化、閩臺文化、宗教文化、書法藝術專題講座。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筆墨熔鑄精神世界

——江智猛書法藝術印象

高慶春

漳州地區是人傑地靈的所在,自古以來就多有文人雅士。江智猛生於斯長於斯,受到良好文化氛圍的薰陶,對書法藝術有著摯愛和不懈的追求,又兼修詩文楹聯。近年來,智猛先後取得了不俗的藝術成果。總的感覺他的書體全面,注重綜合修煉,是一位文人式的書法家。特別是全國首屆篆書展他的作品獲獎,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從那以後,智猛在篆書上下工夫研習,不斷地有新作品面世,在一些展覽和活動上亮相。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篆書作為古文字書體確實不容易寫好,首先要講究對古文字的尊重和篆書藝術規律的把握。智猛虔心地研究、虔誠地書寫、虛心地求教。在實踐的過程中並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融入個人的理解,特別是在筆法上、結構上,乃至章法上都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篆書既有古典的味道又有個性化的創造,是鮮活生動的、新穎活潑的篆書。書法藝術傳統的海洋博大精深、資源豐富,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精華都拿來用,如果從這些精華里選取一小部分、一點東西為我所用,其實也是學習成功的標誌。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幾年前,江智猛的篆書作品在首屆全國篆書展上獲得提名獎,那次展覽競爭很激烈,那件作品是兼容大篆、甲骨等多種元素融為一體,綜合了很多傳統的藝術元素,同時又有自己率意、鮮活的筆調,在眾多的參展作品中還是較突出的。由篆書輻射到其他無論何種書體,他都有自己的取法和審美意識,我認為這方面他是睿智的,有自己的原則和藝術追求。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沈鵬先生在關於原創性的獨到見解影響了當代一大批中青年的作者。沈先生提出的“弘揚原創、尊重個性、書內書外、藝道迸進”的十六字方針是沈老書學思想的精華。對此智猛也有自己的理解。特別是對於“書內書外、藝道迸進”這方面,智猛是既注重書法本體的實踐,同時又在自身修養上很下功夫,除了詩詞、楹聯他所擅長的文學方面,他還在人生藝術實踐上、在對藝術的感悟上也都用心來體悟,從而豐富自身的書法藝術創作。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智猛也涉及了隸書以及行草書,發揮篆籀筆法的厚重、古拙、朴茂的基本的特點,輻射延伸到其他書體上,表現出來既尊重傳統規律,又有個性化的創造和鮮活個性元素。我認為他當下的狀態是符合學習傳統過程中的藝術規律。智猛筆下的書法,不僅僅是技法的一個再現,更多的是融合了對人生、對社會、對藝術理解的筆墨再現。從而,將筆墨折射到書法作品裡。我覺得從這個方面看,江智猛的書法藝術也代表了當今中青年的一種書學態度和藝術追求的方向。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古人所謂的書法就是自身修養的一種補充和再現,寫字是作為餘事、樂事,智猛也持此觀點。其實書法藝術原本是文人修煉的,乃至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創作”這個詞既有我們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和理解,又有它的負面,過於強調筆墨的表現,往往作品安排的痕跡、人為的痕跡過多,絕非上品,應引以為戒。古人所謂功夫在書外、藝外求藝、書外求法,往往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智猛正值人生中最好的階段。相信,通過不斷的藝術實踐,對藝術的感悟、對生活的感悟、文學修養的積累,不斷充實變化為書法藝術內涵,智猛的書法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也祝願他能夠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獻給社會。

作者高慶春:

中國書協理事

中國書協培訓中心主任

西泠印社理事

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副主任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書法家江智猛

江智猛作品


創作感言

《略論“書法餘事也”》

——學書之路隨想

江智猛

孔夫子曰:“志於道,據於得,依於仁,遊於藝”。自古以來的書法名家、文化名人抱著以書法為餘事的態度,很少有人把書法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或最後歸宿。正如明末著名民族英雄、文化鉅子黃道周認為:“書法只是他學問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關心的小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第一要務,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之事業。對於一般人而言,學習書法是工作之餘的事。也就是說書法不宜作為本業,還要有其他的事業作為立身之本。竊以為,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信息化時代,辦公自動化電子文檔的出現,毛筆的實用性書寫被電腦、微信或其它網絡形式所代替,人們手工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書法的傳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歷史變革與環境考驗。幾千年的傳統漢字書寫受到根本性的衝擊,再加上優秀傳統文化也在百餘年間被西學和新知全面取代,漢字書寫的文化背景與文化依託正在缺失與棄絕。因此,當代有志於書法者要抓住新時代的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歷史機遇,迴歸、復興傳統漢字書寫,提高書法的藝術性、傳承性、民族性,讓書法走向一條純粹的專業化道路,為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精粹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當然,書法雖非一門獨立的藝術,它有太多的依託性,它依託於其他行當而生存著。“書法餘事也”,這裡說的“餘事”,本人理解是:工作之餘,學習之餘,餘者娛也。歷史上有“無意為詩境乃真”的許多例子,譬如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書法作品師古而不泥,盡得神髓,具有引人入勝、兼學並蓄、廣採博取、汪洋恣肆、驚天動地的個性魅力,獨創毛體;郭沫若曾評價魯迅先生“無意為書而成大家”。于右任先生說:“有志者應以造福人類為己任,詩文書法,皆餘事耳,然餘事亦須卓然自立。”今天,中國書法無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從事書法工作的隊伍、活動空前的繁榮。書家人才輩出、書法流傳不絕、書體豐富多彩、書壇生機盎然。書法從傳統文人閒暇之餘的雅玩清賞逐漸向專業化、職業化轉變,從書齋走向展廳、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同時,也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急功近利、欺名盜世、庸俗吹捧、盲目自傲等不良現象,汙染了書法環境,造成多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習書者雖眾而藝成者寡。

“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學習書法是件快樂的事,是揮灑自己心情的最好方式。我自從愛上書法,再也不感寂寞了。在對傳統書法藝術不間斷的研習、揣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對書法有新的看法和認識——“書有道藝無涯”。愛好書法者應勵志以高眼界,臨池以固其本,讀書以增其華,廣交遊以擴見聞。在將書法作餘事、作閒事時,保持自娛心態,少些私心雜念,多點過程享受,慢慢體悟書法學習中經歲月積澱、飽經滄桑的藝術人生。一是,要有一份執著心。要有興趣和愛好,保存一種割捨不了的情懷,一如既往,永不懈怠;二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多臨多看多練多思,有一定量的積累,才有一定質的飛躍;三是,找準一個適合方向。要選好字帖,定準目標,在“專”、“博”上下功夫;四是,需要一定文化修為。書法離不開文學滋養,傳統文化是書家基礎課,精品力作是可以用文化的高度來衡量的藝術;五是,要有一種品味。這裡強調的是“人品”、“文品”要皆佳。做事和做學問一樣,都要求如何做人。每幅書法作品是書家精神與藝術高度融合的體現,具有靈魂厚度的智慧。切記勿要學其筆墨、忽視人品,臨其表象、缺失個性。通過學習、思索與鑑賞書法,讓靈魂更加高貴。正如蘇東坡語:“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