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是否應該讓孩子用古詩詞表達對武漢的關心?

用戶5582815250755


說實在的,這次日本在為武漢疫情捐物的時候包裝箱上寫的一些詩句,很讓人訝異,他們把中國的古漢語研究的很透,我敢說很多的年輕人不是因為日來捐物的包裝箱上寫的這些詩句,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中國古詩裡還有這麼優美的詩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有人可能不知道這些詩句的出處,我也是在查完資料以後,才知道這些詩句的來源以及這些詩句的故事。日本把他本國的古詩詞和中國的古詩詞,運用得爐火純青,可見其對古詩詞的研究,作為中國人實在此面前很汗顏。所以語文老師讓孩子用古詩詞表達對武漢的關心,是在有意培養孩子對古詩詞的熱愛之心,老師也是希望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可以說老師用心良苦,非常理解老師的這份心情。也支持老師的這種教學方法。


墨韻畫映


古詩不是我們平時說的順口溜這麼簡單,他真的能考驗一個人的文字水平,需要非常強的概括能力,試想一下,面對疫情作為人生經驗豐富的你,能作出一首詩嗎?我想絕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是頭腦一遍空白,說幾句順口溜或許可以。

所以我覺得語文老師的這種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趣樂多學習驛站


這涉及到孩子們的古詩文積累和利用書籍網絡蒐集資料的能力。老師這樣做從大的情懷講,引導孩子關注社會關注現實正視疫情,同時引導孩子表達自己。這種做法有值得肯定的一面。畢竟孩子不能在這麼嚴重的疫情面前只讀自己的書不關心外面的現實。當所有人都在抗疫的時候,在可控的情況下讓孩子們面對疫情是可取的!

但是我們也能注意到,在這次疫情中,有很多家長在抗疫一線工作,精力上無法顧及孩子,沒有辦法幫助孩子蒐集資料,放任孩子自己上網又擔心失控。這些英雄家庭的孩子,理應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老師可以通過電話,面對面視頻來指導孩子,這樣會讓一線工作者更安心更放心。

古詩詞的特點是含蓄深沉意蘊深厚,藉助古詩詞表達情感是一種有效的語言訓練形式。這種形式無可厚非。但對於孩子來說引用詩句古文表達對疫情的情感,難度較大,不能全面鋪開全部要求,可以有幾位古詩文功底素養較好的孩子來回答,其他孩子來點評。這樣一來,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容易接受了!




一多醬


我是心月聊教育,不繞彎子,我直接說吧,這個不提倡,但也絕不反對,如果哪個學生能運用古詩詞很恰當的表達對武漢抗擊疫情的關切,傳播正能量,我會給他點贊。

古詩詞的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運用這種表達方式去進行創作,而是讓學生能夠讀懂基本的古典文學,傳承民族文化。

學生如果有興趣拿古詩詞的方式去創造作,或者是習作都不應該打擊,學生有用古詩詞的形式去創作的靈感,說明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有了興趣,應該去正確的引導,甚至鼓勵,因為學生自己在創作表現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我們有什麼理由去幹擾學生的學習呢?


心月聊教育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幾天,你是不是也被這幾句話刷屏了?

被疫情攪得有些恍惚的我們,

這才發現:

漢語原來這麼美,又這麼有力量。

“武漢加油”錚錚有力,是最直白的鼓勵;

“風月同天”優美雋永,是最貼心的共情。

文字之美,美在真誠,美在走心,

所以——

“加油”很好,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亦甚好。

同氣連枝,珍重待春風。

“同氣連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自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珍重待春風”表示人們熬冬盼春的心情,出自《九九消寒圖》。

同情相成,日親日近。

“同情相成”指有共同志趣,利害關係一致的人互相幫助把事情辦好,出自周·姜尚《六韜·武韜·發啟》。“日親日近”指經常在一起就越來越親近,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

千里不辭行路遠,

時光早晚到天涯。

出自唐朝張祜《破陣樂·秋風四面足風沙》,別怕路途遙遠,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勝利就在前方。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出自唐代詩人楊巨源《城東早春》,詩句流露出對春天清光麗景的期盼。這何嘗不是我們對早日戰勝疫情的期盼呢?立春已過,用不了多久,武漢的櫻花就要開了。

天台立本情無隔,

一樹花開兩地芳。

這兩句出自清末近現代初詩人巨贊贈日本僧人的詩,以一樹花開兩地芳香寓指情意不分地域。

若知四海皆兄弟,

何處相逢非故人。

出自南宋詩人陳剛中《陽關詞》,意指五湖四海都是兄弟,無論在何處相逢都該親密,並不一定非要是以前的朋友。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意思是:只要彼此互相瞭解、感情深厚,便沒有距離遠近之分,即使相隔萬里,也如同鄰居一樣親近。

萬人操弓,

共射一招,

招無不中。

出自《呂氏春秋》,意思是:大家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沒有射不中的。當下,全國勠力同心,共同努力,便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急難有情,情有餘兮。

出自唐玄宗李隆基 《鶺鴒頌》,指危難之下見真情,而且真情還很多很多啊。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出自唐朝李白《行路難》,意思是:儘管現在前方困難重重,但早晚我們會乘風破浪,到達理想的彼岸。對於疫情,我們也抱有同樣的信心。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寫給友人白居易的,也作共勉。人事全非,但詩人向前一步,打開了一番敞亮的光景: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一洗傷感低沉,讀罷振奮。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出自《詩經·衛風·木瓜》,意思是:你將木桃贈予我,我拿美玉作為回報。不是為了回報,而是為了長久交好

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出自唐朝張九齡《答陸澧》,意思是:雖然山路崎嶇遙遠,縱使大雪厚積,也要前往拜訪。在這次疫情中,我們也感受到了許多這樣“不辭山路遠”的情誼。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出自唐朝白居易《夜雨》,意思是:我所想的人與我相隔,我日日思念,我所感的事讓我愁腸百結,我夜夜思量。疫情之下的大多數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青藤


只要能表達對武漢的關心,用什麼語言表達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表達的意思傳遞給武漢人民,提振武漢人民對疫情的鬥志,武漢人民會感謝你們對他們的關心。

至於用古詩詞,我認為對日本人民可以用古詩詞來表達我們對他們支援的謝意。因為他們在支援我們的物質上很好的運用了古詩詞表達了對我們的關心與支持。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日本人卻運用的恰到好處。我們不能顯示我們在古詩詞上的無能,必須用古詩詞來很好的表達他們對我們的關心與支持的謝意!


旋風教育


我覺得在我們國家當前上下一心與疫情搏擊的艱難時刻,我們的孩子他們也是經歷者。語文老師孩子用古詩或自寫書文表達對疫情的關心是對的。應該這樣做。讓孩子瞭解時事,讓愛子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為祖國加油,同呼息,共命運!



匆匆那年68981


個人認為作為語文老師有這個想法無可厚非,就像要求學生以這個題材寫篇作文是一個意思,作文的表現形式以古詩詞而已,有兩個好處:

1.讓學生記住此次大事件,在以後的人生經歷中不斷總結思考

2.鍛鍊學生的詞彙量以及創作水平


寶向前衝


當然可以了,大愛是不限形式的,特別是孩子。培養孩子的愛心,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孩子要為武漢加油,朗誦古詩不失為最佳方式。武漢有黃鶴樓,古人寫黃鶴樓的詩文很多,李白寫過,崔顥寫過。孩子可以把他們的詩文大聲朗讀出來,再配l音樂,再輔之以肢體語言,家長錄下來,發到網上去,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作為家長,有這樣的想法太好了。將來你的孩子肯定會大有作為的!


解讀名著a1


小學初中的不必,高中大學的可讓他的試一試,他有判別得當不得當的能力,作為傳承中華文化,培養學生興趣是可的,強求沒必要。(他的應是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