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上海的人都认为江浙沪的面食没有山西、陕西的面食有灵魂,你怎么看?

草根维权老薛


事实上,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虽然我是山西人,我依然不会认为,江浙沪的面食没有所谓的“灵魂”。尊重各个地方的美食、寻找美食的闪光点是作为一个热爱美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更何况,这样的尊重有理有据。

 

山西面食重的面食的花样与形式,我们都知道山西面食有几百上千种花样,这是我们山西人自豪的地方。不过,这其实与山西的地理位置、文化都是有很大关系的。

 

山西地处华北,但是自古以来有“表里山河”的称号。形容山西地势险峻,东太行、西吕梁、黄河流经晋陕大峡谷,将黄土高原割裂,并且山西境内多山地,少平原(全山西仅有临猗一处为平川县);再加上山西地处中国北方,四季分明,农作物生长必须遵循四季规律。

 

此为前提。

 

由此,山西人自古以来其实是缺少蔬菜、肉类、鱼类的,尤其是蔬菜,只能吃应季的,夏天的豆角西红柿茄子,冬天只能靠大白菜和土豆度日。这种菜吃多了也腻呀,所以智慧的山西人只能通过把简单面粉,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做出了各种形状,调剂口味。这种技艺一直传到今天,物质丰富以后,禽肉蛋奶蔬菜充足,山西面食自然大放异彩

 

所以,山西面食的花样与形式,是各种原因造就的结果。

 

再说回到江浙沪的面食。我个人在江苏的宿迁待过一个月,在浙江的嘉兴待过一个月,在上海、杭州旅行。无意间去到了你提到的“江浙沪”地区。

 

我同样认为这些地区的面食非常有灵魂,但是灵魂在于“浇头”。你无法将“浇头”与“面食”分开单论,他们本身就是合二为一的。

 

昆山奥灶面,苏式汤面,杭州片川,我都是吃过的。浇头从最平民的爆鱼、大排、大肉、再到辣肉、云吞、葱油拌面,再到土豪吃法的大闸蟹、苏州的三虾面(这个没吃过)。

 

试想一下,这些精致或者粗放的浇头,是不是每一个都注入厨师灵魂的?三虾面到底多难做,你们可以自行查询,就连一个小小的爆鱼面要做好也绝非容易的事。

 

所以总结而言:山西面食的灵魂在面,江浙沪面食的灵魂在于浇头。并无谁优谁劣之分,只有在这样的态度下,才会吃到更多美好的味道。\u2028ps:山西打卤面和桃花面镇楼!




地肥小哥


呵呵,这种提问我都懒得回答,只说一句,除了现在新潮的机器人炒菜煮面以外,只要是人工做出来的食物,都有你所谓的“灵魂”,好吃不好吃是个人口味决定的,其实更恰当的说应该是吃得惯和吃不惯的问题,我上海的,去过北京几次,北京面食也算北方面食吧?那我就想说了“什么玩意儿!!”


龙二叔叔


因为江南属于富庶之地。我们江浙沪吃面。主要在汤头和浇头。可以千变万化。有着食物的各种层次的味觉体验。在这里。浇头是主角。面是次要的。

山西陕西。黄沙漫天。住着窑洞。吃着粗粮。食材的多样性根本无法和江南相比。也体现那里的文化的粗放和随意。既然没有食材。那只有在面上面做文章。因此有biangbiang面。油泼面。蘸水面。刀削面。但无论什么面。都没有浇头。只是在捏面的手法上进行变化。。当然。由于那种地方本身经济不发达。说白了从小也没什么吃的。所以吃着白面都觉得香。将面蘸酱油和辣油。吃起来都觉得像吃到珍馐美馔一样。。

江浙沪和广东在饮食文化上和多样性确实不能比。但相比山西陕西。至少有淮扬和杭帮两大菜系撑着。而杭州片儿川。上海的葱油拌面。昆山奥灶面。东山羊肉面。镇江锅盖面。南京皮肚面都是非常著名的面食。

你可以喜欢吃家乡的面。但你没有资格批评别的地区的饮食文化。更何况山西陕西的饮食根本没资格登入大雅之堂。八大菜系中没有一个与你有关。如果这也算有灵魂。那也是不入流的灵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你是哪里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包括城市文化。餐饮文化。对于题主这种沙雕。建议你还是赶快回你老家。住着窑洞吃着带沙的面吧。你这种不懂尊重的人。在江浙沪是不会受欢迎的👎👎👎👎


沪上正气哥


我吃过最恶心的面食就是在山西,说真的我从未吃过这么恶心的面食,山西的面汤竟然是浑的!你能想象嘛?一大碗浑的看不出东西的面食你跟我说有灵魂?一大碗浑的看不出东西的面疙瘩汤跟泔水一样你跟我说有灵魂?江浙沪的面食是以苏式面为主的,汤是汤面是面、端上来面条根根清楚分明,时间放久了面糊了就没人想去吃了。江浙沪的汤面浇头讲究的都要热浇现炒。更别提扬州的茶点,上海的小笼包更是精致的如艺术品。包邮区自古富庶比不得北方会吃?吃饱就行?不要吃美?什么叫灵魂?贫瘠的面疙瘩汤就叫灵魂?我只能说作者自我感觉真好,吃食向来讲究色香味俱全,我不知道这灵魂占了几样,只知道祖祖辈辈的贫瘠已经毁了作者的对美的评价能力。


豆里我最大


吃米的地方的人看到面食也觉得没有灵魂



开心麻瓜c


作为一个山西人,真心感觉首要问题是南方的面能不能称得上面,其次再找灵魂。。。。。简单点就是在南方吃面吃一回后悔一回,还要忍不住再找下一回。谁让我对这一碗面爱的深沉。。。



孤狼独旅1


山西陕西的面其实就是管饱,吃的肚子涨就行了,他们是靠辣或者大蒜来调味道,跟江浙沪用鱼虾🦐肉调鲜味不一样。江浙沪吃的是精致,山陕是吃饱,谈什么灵魂。


10休息时间


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关注「小秀私厨」,定期放送福利哦。

来了上海的人都认为江浙沪的面食没有山西、陕西的面食有灵魂,你怎么看?

作为一个北方人去上海,一开始确实也觉得可能很难吃到美味面食了。但是最意外的是,上海真正好吃的,全是面食,反而没有什么出名的米类食物,比如米粉,就远没有两广地区的米粉制作的那么好,那么出彩。但是面食,完全颠覆我的认知,甚至举得比北方的面食制作的要好很多很多,不是有没有灵魂的事情,一度让我以为炸酱面和大馒头就是面食标准的我,在到了上海才知道面食可以做出那么多种花样。

介绍几种上海面食给你

南翔小笼:在上海,最早征服我的就是南翔小笼包。尤其是用蟹肉和猪肉混合在一起,馅料里面放入肉皮冻的那种灌汤蟹粉小笼包。咬一个口,吸允汤汁,然后把包子蘸着姜丝醋吃到嘴巴里,那种软嫩的面皮包裹着充满了蟹肉香味的肉馅,让你闭上眼睛体会美食带给你的幸福感。

生煎包:没吃过生煎包之前一直以为上海的生煎和北方的水煎包没什么区别。吃过了才知道,水煎包纯粹是为了裹腹,而生煎除了裹腹,还能带给你美食的体验。底部焦脆,面皮柔软,馅料多汁,并不是水煎包能给你的口感和味觉感受。

菜肉馄饨:北方早餐就是包子、油条、豆浆、馄饨,但是我长吃到的都是只有一点点馅料的馄饨,基本上可以以一碗面片儿汤来形容的那种馄饨。但是到上海第一次吃菜肉馄饨的时候吃着比包子馅儿的都不小的菜肉大馄饨,才明白为什么要吧馄饨和面片汤分成两种食物。

香菇油菜包:油菜焯水剁碎,香菇剁碎用猪油炒香,拌在一起做馅料。白白的发面包子里面咬开之后慢慢的馅料,馅料并不咸,就是为了让你去体会那香菇油菜的香和鲜,所以吃起来无比的美味和幸福。从此在不记得北方有什么素馅儿的包子。

黄鱼面:对于一个吃炸酱面长大的人,从来没想过还能用鱼来做面条。想都没想过,你说吃到的时候能不惊艳吗。

雪菜春笋肉丝面:特别现实了南方材料可选性大的特点,有那么多可以选择的材料来做一碗面。相比我最爱的油泼面,那也是因地制宜,没有材料,菜用辣椒面和盐拌面条。唉,真羡慕南方这方水土,也喜欢这种搭配的吃法。

葱油拌面:葱油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火的不行了,分享葱油面做法的人比比皆是,我就不多介绍了。就拌面而言,除了油泼面,我就喜欢葱油拌面。

上海面食有没有灵魂我不好说,也不知道有没有灵魂的标准是什么。反正我是一个被上海面食征服了灵魂的北方人。现在想吃面几乎不会写想到做一碗炸酱面而是做一碗雪菜肉丝面或者做一碗葱油拌面。


小秀私厨


江浙沪,这个长三角地区的面食,要分具体是什么面食,如果单独说面条本身的话,它的确没有灵魂,充满了机械化气质,因为此地几乎都是机器压面,就是非手工的湿面。这相当于刨丝器刮出来的土豆丝,当然没有灵魂。

但是面食的概念相当宽泛,饺子、馄饨、生煎、锅贴等等都涵盖在面食大类之下。比如上海的生煎包子、南翔小笼灌汤包都是这个地区首屈一指的小吃。

一些老外到上海,或者出差、旅游到上海的,生煎包子那是必吃,都是慕名而来。上海的荠菜肉大馄饨,也非常出名,也是上海民间的标志性面食。绝对有灵魂!

浙江杭州的灌汤包也非常出名,不比上海差,尽管渊源都来自古老的中原。杭州人也喜欢吃饺子,之前有个报道,杭州有个祖籍山东的阿姨,随当年当兵的父亲落户杭州,包的饺子是排队买,而且形成了连锁店。

说到上海的面食,除了南翔小笼和生煎包子是经典代表,那么面条也不能不说。因为整个上海面条在苏式面条的基础上,形成了产业和海派特色。上海的辣肉面、肴肉面、刀鱼汁面、素浇面、大排面都盛行与长三角,也是这个地区的经典面食。面条的吃法,以浇头面取胜。

尤其是刀鱼面,完全的光面,在20年前那是人尽皆知,名气相当响亮。不过近年来,有点没落,特别是福州路的百年老字号“老半斋”被日本人曝光了服务懒散以后,元气大伤。

那么长三角的面食到底有没有灵魂?

如果以面条的吃法和制作形式上来看,采用机器压面作为原料,是没有灵魂的,因为机器压面明显带着机械化的气质。但是为了弥补没有灵魂,江浙沪人民用浇头弥补了一下这个薄弱的环节,说真的,虽然不是手工面,但是浇头面的味道真的不错。

为什么,大家吃过阳春面没有?典型的长三角面食,虽然不是阳春白雪,高高在上,料也不足,但就是这样一碗几乎是光面的汤面,能吃的人欲罢不能,非常清爽,且不油腻。

如果以包子类的制法和制作方式来看,这样的面食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顶尖的,灵魂都冒出了油,且味道极佳。透露着江南地区的玲珑剔透和灵动风采,精致,是大众给这些面食小吃最大众化的气质属性!

北方面食粗犷不失面的本味,南方面食精于拓展延伸,用扬长来避短。北方面条,以手工制面取胜,南方以浇头取胜。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灵魂!


楼兰餐厅老王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不仅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麺食,甚至也能轻松尝到日本、韩国和朝鲜,乃至东南亚的一些麺品。

对于上海人而言,比较容易接受的还是本地麺食,也就是苏州风味的,红汤麺。然后,还有各种辣肉麺、牛蛙麺和鳝丝麺。

至于北方的麺食,说实话会感觉比较口味比较单调一些,味道过咸,不利于身体健康。兰州拉面是在上海接受度最高的北方麺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