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挖沙山上的马尾松?如何提高成活率?

一二三49867606


马尾松,又叫做山松、青松等,在我国分布范围比较广,制作盆景的素材也相对比较丰富,是制作盆景的优选材料。但是,众所周知,对于松树类树桩盆景来说,养护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移活松树,树树能移,由此可见一斑。因此要想把山松移栽成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也不是不能移栽,需要盆友有丰富的经验来进行处理才可以,具体在移栽山松时需要遵守以下几点。

1、移栽时间

对于大部分杂木类盆景来说,移栽时间大多是在春季,但是山松是一个例外,它移栽时间在冬季的11月份以后,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前。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移栽呢?还要从山松的生理特点来说起,山松的体内有大量的树脂,也就是树液,冬季的时候会进入休眠期,此时它的树液流动性比较小,这个时候移栽,树液流失会比较少,移栽的成活率也就会更高一些。

在清明节前,山松还处于半休眠期,树液流动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流动还比较慢,此时移栽,树液流出量也比较少,而且马上就到萌芽期,有利于伤口的恢复。因此在冬季到春季清明节以前,这个时间段移栽山松的成活率会更高一些。

2、野外选桩

在选择山松桩材时,要选择比较健壮的、枝干曲折奇特的、比较粗矮的老桩。对于一些本来就长势不良的桩材,是不建议采挖或者移植的。

植株的健壮与否,不但是影响着移栽后的成活率,还关系着它的寿命能会更长。造型的模样就更容易理解了,这就是未来的底板,只有好的素材老桩,才能有机会成长成更美观的造型模样,包括创作阶段造型方面的处理。不但是能够省下不少的麻烦,也能大大缩短山松盆景成型的时间。

3、挖树桩

在采挖以前,要先清理一下山松表面周围的浮土,观察树根的走向,然后在主根比较多的一边开始挖。这样,能够尽可能的给根系更好的保护,利于后期缓苗过程中的成活率。

当挖到适当的深度时,将主根截断,根部的伤口处要处理平整,处理成截口状,为了防止树液过多的流出,造成伤口溃烂,要在截根后及时涂抹愈合剂。从山松的周围不断往下深挖,逐渐向中心收拢,要注意保护好土球。在挖出树桩后,可以用麻绳包裹一下土球,以防土球松散脱落,伤到须根。

在采挖好树桩后,要及时的运输,在运输时,要注意保护好山松,尽量避免一些大的磕碰。

4、栽种

对于那些到了栽种地的老桩,在栽种前,要先修剪一下,剪去一些多余枝、枯病枝。在修剪后,要把伤口处理平滑,然后涂抹伤口愈合剂,以免树液流出过多,造成伤口腐烂,或者树桩脱水,都是会影响松树的成活的。

在栽种时,土壤要给它使用原土和河沙混合配制,这样的土壤疏松透气,而且可以使松树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有利于移栽的成活。

在栽种前可以先少浇一些水,让土壤呈潮湿的状态,在栽种好以后,就不要浇水了。要想给它补充水分,可以通过喷水的方式来补充。在栽种好两天左右,伤口处不流树液以后,再给它浇定根水。然后用塑料薄摸把山松套住,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期间可以采取喷水的方式补充水分,有利于山松移栽后的缓苗成活。差不多10天左右,等山松缓苗成活,就可以取下塑料薄膜,正常浇水,根据土壤的情况,见干见湿。

通过以上的步骤,山松基本可以移栽成活,等到成活后,盆友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养护工作了。然后还可以结合盆友的喜好,给它进行造型,把山松变成盆友想要的样子,让它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以上仅为个人的一些了解,根据地域、环境等各种条件的不同,可能也会有所不一样,还望可以慎重,如果,小子说的有不妥的地方,也感谢您可以留言指出,希望对盆友有所帮助。如果您也喜欢盆景,可以关注我。谢谢大家。

农村大曹


一,采挖时注意事项:


第一,在采挖沙山上的马尾松时,注意选择二十年生以下小树,由于树体小,根系也比较小,采挖难度就小一些。

第二,尽管是沙山在采挖时要带原土,带土球。由于马尾松的根系不是太发达,毛根细根生长缓慢。要移植到新的环境条件下,如果带原土后能够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生长,提高成活率。

第三,在采挖时一定注意保护根系,特别是它的毛根细根,它的毛根细根比较少,并且生长慢,采挖时不要损伤最好,有利于马尾松成活。

第四,采挖时间,一般在秋季马尾松进入休眠状态时采挖为好。


二,在栽植时注意事项:

移栽的环境条件要求:向阳地块;温暖湿润气候;酸性粘质壤土,但不耐盐碱,在钙质土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能在瘠薄的红壤、石砾土和湿润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生长。栽植时间在秋季或春季都可以,但以秋季栽植最好。根据马尾松的这些特性栽植,成活率肯定提高很多。


老姚谈植物


很高兴为大家分享马尾松的移栽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要想把山上的一些马尾松移栽到城市里来,上盆后摆放到一些公园等公共场所,一来绿化环境,二来给城市增添活力,让人们在闲暇之余也能欣赏到美如画的盆景。

马尾松是一种较特别的植物,如果用普通方法移栽,那么成活率不到一半,要让马尾松下山后成活率大大提高,关键在挖马尾松时要做好“这1步”,这1步做好后,下山就能马上上花盆养殖,几乎棵棵都能成活。

要做的“这1步”是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把要挖下山的马尾松周围表层土小心慢挖开,要像考古挖掘一样轻抠慢挖,不可伤害到表层的根系,挖下去约10多公分,看到有不少根系时就差不多了,万不可把这些根挖断!

这时就要做“这1步”了,把马尾松的主根剪断,然后用泥土把剪口堵上,找些肥沃的土来把刚挖的坑填实,表层盖一层塑料膜保温保湿更好,把对造型无用的松枝全剪掉,剪口处要用泥土涂抹伤口,防止树液大量外流,影响马尾松愈合,最后收工回家!

到这里,有些朋友就糊涂了,难道不挖了吗?马尾松半年后入秋了才能来挖,这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让主根愈合,在剪断的主根周围长出不少侧根,半年后来挖时土球不用挖多大,直径30-40公分就行,保护好土球,下山就可直接上盆养护,由于主根周围长出了不少侧根,所以既便是采挖时破坏到了老侧根对山松的成活影响也不大。

这样挖下山的马尾松,后期只需要做好通风、给它充足光照,经常给桩喷水保湿,几乎养一棵就能活一棵。






盐都乡野小子


马尾松这种树,在南方常见,叶为披针形,不易消耗水分,故而耐旱,喜生于山脊处,抗风力特强,植株主根向下生长,最深达2米以上。

挖取马尾松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于秋后挖取,由于在沙山上挖取,可见沙粒很多,不易保持土质水分。

现以直接为5厘米的马尾松为例,在主干外20厘米处,挖一园形沟,深度40厘米,宽度20厘米,然后填上红泥土,浇上足量的水,再覆盖一层松针叶和腐殖土,以保持水分不易蒸发,使植株健康生长,同时剪断一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消耗。

第二步

于次年清明时节挖取,在马尾松半径外40厘米处挖一圆形沟,宽度可达50厘米,深度50厘米,然后挖断主根,再用干草包扎植株土球即可。

种植时必须轻抬轻放,以确保马尾松能正常生长。


传道子


这不就是做盆景吗?建议选择小一点,造型独特,土层深厚开挖,在开挖前一定尽可能把土夯实,使土与树根连在一起,这样挖出树根才能带到泥土,相对来说,成活率会高些。


安徽巢湖记忆


挖小的,根系发达。一成活,带土球。


用户60913173661


挖马尾松应选择好挖掘树木,尽量不要太大,挖掘是,不能伤害到树根,尽量保持根须完好,而且要有定量的土壤附着在上面。一般选择比较小的树木成活率更高,树苗最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