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新警:駐守扶貧村 抗“疫”幹勁足?

“村民們,居家隔離,不出門,不出門,不出門,重要的事說三遍……”連日來,石首市久合垸鄉宜興場村,由市公安局交管局民警陳舒適編寫的疫情防控宣傳語,在村口循環播放著,不僅接地氣,而且念起來朗朗上口。

“95後”新警:駐守扶貧村 抗“疫”幹勁足?


石首市久合垸鄉宜興場村是交管局精準扶貧駐點村,荊州區川店鎮紫荊村是交管局鄉村振興聯點共建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交管局發揮黨組織“衝鋒在前 、示範先行、攻堅克難”的戰鬥堡壘作用,推進疫情防控工作開展。24歲的陳舒適主動請戰,深入線宜興場村 開展駐村防疫工作。

“95後”新警:駐守扶貧村 抗“疫”幹勁足?


“第一次面對如此嚴重地疫情,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的身後有那麼多老黨員、老民警,他們都奮不顧身地衝在前線,我又有什麼理由退縮?”陳舒適說,雖然入警時間不長,但作為一名“95後”新警,有責任、有義務在疫情肆虐的危急時刻,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為此他極力說服父母,奔赴石首。


在宜興場村,共有206名返鄉人員,武漢返鄉59人;紫荊村共有223名返鄉人員,武漢返鄉101人。為方便監測村民體溫,陳舒適為每戶村民發放體溫表,建立包保責任微信群,將所包保的2個組均拉入微信群中,每日收集彙總包保人員體溫信息。

雖是“新警”,陳舒適工作起來卻一絲不苟。遇到對疫情規定不理解的居民,他總會耐心細緻地勸說,督促居民減少聚集活動,並精心製作了疫情防控倡議書,通過交管局駐村工作用車、村廣播,每日在村內巡邏播放,擔當起疫情防控的“宣傳員”。由於村一級防護物資的缺乏,陳舒適所在的工作隊還先後為宜興場和紫荊村送口罩共4200餘個,消毒水7桶,防護服55套以及電子體溫檢測儀等防護物質。

“95後”新警:駐守扶貧村 抗“疫”幹勁足?


受疫情影響,很多外出務工的貧困戶被滯留在家中,在家有農業生產的貧困戶也因採購不到生產物資而憂愁。陳舒適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主動聯繫村扶貧專幹,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採集貧困戶家庭外出務工意願和產業發展需求,允許在不聚集,做好自我防護的條件下做好田間管理,備好春耕生產,對外出務工的貧困戶積極協調,幫助解決返程返崗等事宜。

駐村的工作不輕鬆,但陳舒適卻樂此不疲地在崗位上堅守著。“非典時,我還小,被保護得很好,如今我 成了一名人民警察,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保護好更多的人。”陳舒適用自己的行動驗證了這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