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路社區築牢開放小區“防疫牆”

運河區西環街道光榮路社區,轄區共24個小區,近九成是老舊開放式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光榮路社區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對小區按片區進行重新整合,嚴把出入關口,築牢開放小區的“防疫牆”。


  他們把20多個老舊小區進行整合,通過設立圍擋、製作大門等臨時封閉措施,分別設置卡口,做到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不留死角、不漏盲區,建起了安全屏障,避免病毒傳播。陵園小區片區原有八大處、化工宿舍、公交公司宿舍等9個生活小區、2個單位。他們封堵出口、統一設置檢測點,把關出入人群,“硬核”舉措增強了居民安全感。
  疫情發生以來,光榮路社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陳姝彤和居委會常務副主任朱秀華主動承擔了夜間值班任務。從大年初一至今,她們沒有回過一次家。大家克服防護措施有限、天氣寒冷等困難,拿起登記簿、小喇叭,走上街頭、走進居民樓,和社區一線防疫人員一起,做好進出人員排查登記、疫情宣傳、值守引導、體溫檢測、勸返外賣和其他非小區人員、勸導居民戴口罩等工作。
  光榮路社區的市、區包聯單位和社區支部人員組建了臨時黨支部,成立防疫一線黨員志願服務隊。他們還組建了35個居民微信群,除了轉發一些權威消息、及時闢謠,居民們還可以在群裡反映問題。
  “大家腿勤心細,幫了我們很多忙。雖然身份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站好崗,護好家。”陳姝彤書記說,由於工作需要,她在微信裡一發布招募志願者的信息,立即接到不少電話。

  退伍軍人趙青晨第一個加入社區志願隊伍,從張貼通知、盯守卡口,到為一線人員送開水泡麵、為社區工作拍照,提供了大量義務服務。在校大學生張曼曼當起志願者,每天按時盯守卡口,無論颳風下雨從沒缺過崗。多位不留姓名的志願者為社區送來方便麵、暖貼、測溫儀電池、桶裝水,熱心鄰居為值守人員送來熱餃子、水果、熱水……現在,近30名志願者的身影活躍在防疫工作的各個角落,“織”起暖心的防控“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