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吳用相比,誰更厲害?為什麼?

絕世神僧大輪明王


吳用是《水滸傳》裡的虛擬人物,自號“加亮先生”,很有幾分與諸葛亮隔空相比的意思。但是無論是《三國演義》中被神話的諸葛亮還是正史中的諸葛亮,都全方位吊打吳用。


比格局

諸葛亮一生都在為匡扶漢室而勞心勞力,他輔佐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並身居宰相之職,將蜀地治理地井井有條。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又成為託孤大臣,劉禪也喊他“相父”,成為蜀漢的靈魂核心人物。

雖然六出祁山都沒有取得成功,最終病逝於五丈原。但是終其一生,諸葛亮都在用生命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終成為萬世之楷模,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


如果說諸葛亮做到了一個割據政權的宰相,力圖統一中國,吳用就是徹頭徹尾的小打小鬧。本質上,梁山充其量就是一群山大王,只有幾萬兵馬,依靠地利打退了朝廷的幾次進攻而已。


雖然被宋廷招安後,梁山一夥人身份被洗白,但是事實證明也只是高俅等人的驅虎吞狼之計。吳用後來被封了一個武勝軍承宣使,聽著挺唬人,也只是一個正四品的虛銜而已,這樣的小格局,如何能比諸葛孔明相比?

比謀略

諸葛亮被稱為臥龍先生,吳用號稱智多星,二人都是以足智多謀著稱。但是兩相比較,就會發現二人的謀略是雲泥之別。


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就以隆中對為劉備指明瞭三分天下之路。事實證明,劉備先後奪取荊州和益州,天下已成三足鼎立之勢,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至於後來關羽丟荊州,蜀漢僅以益州對抗曹魏,實非孔明之過。


吳用自始至終,未能給梁山提出一個可行的戰略規劃。最終,梁山等人的悲慘結局,也足以印證吳用著實“無用”矣。


大的戰略層面比不過,小的謀略方面,吳用也是被諸葛亮完爆。偽造蔡京書信時候出的紕漏,放走高俅之後的馬後炮,都說明了吳用謀事不周。打祝家莊、曾頭市以及大名府等,吳用只有一招,通過內應裡應外合,頗有黔驢技窮之感。


反觀諸葛亮,不管是赤壁之戰時,說服孫權聯合劉備抗曹,還是獻計平定荊州四郡,乃至於病死後嚇退司馬懿,都能看出他的智計超群,而他的八陣圖更是成為千古傳說,為歷代世人所推崇。


若是《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更是有驚天地泣鬼神之才,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等等光輝事蹟比比皆是,除了用錯了馬謖之外,稱得上算無遺策。

所以不管是大的戰略還是小的謀劃,諸葛亮都遠勝於吳用。


比道德

諸葛亮一生品行高潔。他的《誡子書》中的“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成為後人修身立志的座右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則是他一生的寫照。


諸葛亮死時家裡只有800株桑樹和15頃土地,甚至在臨死前,也吩咐了下葬一切從簡。蜀漢多地上書請為諸葛亮立廟,百姓也紛紛在道路兩旁私自祭奠他。而他的兒子和孫子,也一同為了蜀漢戰死在沙場,沒有辱沒他的名聲。


反觀吳用,毒計百出,根本沒有道德約束。最典型的就是為了逼朱仝上山,故意唆使李逵殺害一個四歲的小孩。為了騙盧俊義上山,在他家題反詩,害得盧俊義後來家破人亡,不得不逼上梁山。

總結

比格局、比謀略、比道德,吳用與諸葛亮實在是差得太遠。諸葛亮是大智慧,吳用只能說是小聰明。前者是人們心中智慧的化身,後者只是結局悲慘的梁山好漢中的一員,甚至不如武松、魯智深等角色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