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众生相:有人坐不上复工专列,有人害怕疫情不敢出门,有的复工了却复不了产


"盼与抢!求贤若渴地盼,披星戴月地抢!"浙江宁波慈溪市官员唐敏在朋友圈晒出的一张图下作了说明。暗夜来临,两个带着口罩的志愿者在风中,拉着一条横幅"慈溪欢迎你回家",等着马上要到站的列车,横幅下面落款是慈溪市人民政府。

2月21日晚6点44分,贵州籍返回慈溪的员工王之琴刚下高铁,眼前情景令她惊奇: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和一众官员早已等候在此,欢迎他们这些返回慈溪的务工人员,向他们致以"第二故乡"的亲切问候,并送上防疫物资。

王之琴坐的列车是慈溪市政府专门向上海铁路局申请的"复工专列",从贵阳始发,沿线一路都有各地县、市政府部门官员组织务工人员上车。有的县市官员还随车护送,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原本能坐上千人的专列只承载了527人。


复工众生相:有人坐不上复工专列,有人害怕疫情不敢出门,有的复工了却复不了产


她和来自贵州各地的工友们一下火车,高举着红牌的慈溪各个街道乡镇的官员便满脸笑容地迎上来,这是从未有过的礼遇。高铁站下来,街道和企业负责人引导他们坐上20辆大巴,大巴车分别将他们送回到各自熟悉的工厂。过完漫长的春节假期后,王之琴终于恢复了她盼望已久的上班生活。

像王之琴这样报名坐上复工专列的,还是幸运的。贵州天柱县就业局局长蒋桂平现在有些发愁,到22日为止,天柱县已经有200来人报名想坐到杭州的复工专列,但因为前期报名的人太多,黔东南州给天柱县的指标已经没有了。

坐不上专列的想购票自行前往,但国内不少地区的铁路班次尚未恢复,长途省际班车还没有开通。"有老百姓给我打电话说,口袋里钱包已经瘪了,再不去打工,不行了,老人要吃药,娃儿马上也要开学了。"蒋桂平说起来,颇有些有心无力。


村广播一边播疫情防控,一边播复工免费专列信息


贵州丹寨县人社局的龙兴海,元宵节前接到杭州来电,对方是杭州人社局的,准备开几趟贵州返杭的专列,让他帮忙张罗联系。丹寨是贵州黔东南州下辖的一个山区小县,总人口17万多人,每年到浙江务工有4、5千人。

丹寨县到杭州地区务工人员大概有几百人,主要集中在杭州富阳区和萧山区,以建筑工和制造业流水线操作工为主。龙兴海跟县长汇报后,县里领导很重视。元宵节开始,丹寨县村村通广播除了播放正常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讯,又插播一则复工通知,告知去杭州务工人员正月十五后可以到县里报名,广播员还特地告知,此趟复工专列完全免费。

"连着播了几天,结果第一趟专列,才来了2个人报名。"龙兴海说,这个情况多少有点尴尬。黔东南州是浙江杭州市的对口帮扶地区,这次杭州主动联系铁路部门开通了贵州、成都始发的6趟复工专列,意在帮扶黔东南州人民早日脱贫致富。除了丹寨外,黔东南州也给下属16个县市区分配了复工指标。

县人社局的人跑了好几个地方,面对面地动员,有几个年轻人表情有点犹豫,迟疑半响,掏出了心里话,"浙江属于新冠疫情严重区域,怕染上新冠肺炎,想过段时间再说。"

"目前还有很多省份将浙江视为较高风险地区,当地居民返回浙江存在较多困难。"浙江宁波市一位基层官员直言,新冠疫情给各省造成的负面心理阴影还未消除。浙江疫情排名一度跃居全国第二,但以温州地区输入性病患为主,2月上旬以后,全省防控形势渐趋稳定。

2月23日中午,浙江再次更新疫情地图,"较高风险"的县(市区)为2个,"中风险"的5个,"较低风险"的8个,"低风险"的75个,整个省过半设区市全域进入"绿区"。


复工众生相:有人坐不上复工专列,有人害怕疫情不敢出门,有的复工了却复不了产


但在近一月的防控时期里,因为疫情程度不同,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和民众之间多少存在着这样微妙的心理变化:"你怕人家(传染),人家更怕你!"

复工专列有的地方遇冷,也有地方供不应求。同为黔东南州的天柱县复工动员做得比较充分,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所有的新媒体手段都使上了。"天柱县就业局局长蒋桂平对《凤凰周刊》记者说,天柱想免费坐专列回杭州打工的人特别多,前两趟一次送走276个。

县里没有高铁站,离的最近是三穗站,乡镇包了专车把人送到高铁站,直到人全部上车为止。

"可能是前面我们输送人数多了的缘故,州里发通知,24、25日那两趟就不给我们名额了。"蒋桂平说,天柱县已经报名坐免费高铁的还有200多人,这下犯了难。天柱县务工人员打工区域也主要在杭州萧山区和富阳区,天柱对口结对的是杭州余杭区,跟富阳和萧山区的政府人员不熟悉,有心求援,但犹豫再三,蒋桂平觉得还是"穷人还不跟富人开口"的好。

"县里合计了下,坐不上高铁的,可能准备用客车把人免费送过去。"蒋桂平说,这只是针对报名坐专列的这部分人,至于还没有报名的,"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天柱县的财政不能跟浙江比,县里如果返工人员多,光用财政补贴有点吃力。


劳务用工大省浙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沿海省市在复工复产方面出手格外大方。杭州有120名干部在黔东南州挂职,2月20日,杭州方面专门包机送这批人到贵州上班,返程后觉得空机浪费,顺便带了147名务工人员回去。

在"五金之都"浙江永康市,常年生活就业的云南镇雄人有11万多,占永康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春节回镇雄过年的有4万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返岗心切,但如何返程存在困难。与此对应的是,永康企业在复工复产时面临用工紧缺的困扰,迫切需要工人返岗。

"不如由政府出面,包车接回他们,尽可能把他们全部接回来。"永康市领导当即决定,派出500辆专车,千里迢迢从云南接返这些务工人员。以每辆车1万元来回油耗、人工费用计,政府基本要贴现500万元补贴资助企业复工。

包机、包车、给奖励补贴……疫情还未停息,浙江各地方政府已在全国率先出台各项优惠措施吸引省外人员来浙务工。春节过后,往年都是企业用工的高峰期,今年新冠疫情使得这波用工荒来的比往年更为剧烈。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各项表现优异的浙江,为何出如此大手笔为企业复工复产出力,背后自有难言的苦衷。


复工众生相:有人坐不上复工专列,有人害怕疫情不敢出门,有的复工了却复不了产


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孟刚在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采访时表示,浙江是劳务用工大省,有近2000万外来务工人员来浙工作,占浙江总用工人数的近50%。没有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整个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

如宁波市鄞州区共有60多万外来人口,而且外省人数占了近一半,2月6日以来,已经返回鄞州的外来人口约为15万任,但鄞州区,总体上回流比例还比较低,一部分企业业务骨干还没有回来。

"浙江前期防控疫情政策实施过严,某种程度上说,多多少少留下一些后遗症。" 浙江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说,在武汉新冠疫情后,因为温州地区输入性疫情的巨大风险,浙江第一时间在全国首个启动一级卫生防控响应,随后各省相继跟进。

上述官员表示,在具体实施中,浙江省内各地区有层层加码迹象,防控过严。比如宁波属中风险城市,按此前规定,外地来宁波人员需要医学隔离7天,但一些下面的县市领导不肯挑担子,"人家7天,我们隔离14天",导致很多务工人员被吓退。

该官员在宁波调研一个打火机企业,有老板反映,贵州那边工人不让出来,觉得浙江是高风险地区。他这几天碰到一个江苏务工人员也说起,老家那边政府不让过来,务工人员到浙江也有点怕的。

在省会杭州,疫情防控政策的扭转,也不过仅一周多时间。早些时候,不少陆续返回复工的城市白领和普通打工者们,回到所租住小区,均被物业保安拒之门外。杭州各街道、小区各自为战、各自为政排斥省外低风险区域务工人员返杭的诸多事件一度上了热搜。比较典型的是,一位外省女孩回到杭州,却进不去小区房间,被迫在街上游荡露宿一晚。

如同料峭的春寒,情势的转变也似乎只在旦夕瞬间。在中央定调由主抓疫情防控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久,浙江省委很快果断出台措施,下架各种排斥低风险省市来杭州务工人员的土规矩,明确提出"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确保完成今年既定的目标任务,地方政府随即纷纷跟上,鼓励企业复工复产的各类政策迭出。


有调研显示,半数复工不能复产


"专列、包车,对浙江来说,不算新鲜事儿。在我看来,一趟专列300多人,来自一个省的各个地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上海铁路部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他的很多朋友都是在长三角地区做企业的,都觉得这是政府部门的一种态度。

浙江省发改委发改委主任孟刚在前述采访中也表示,鉴于今年因为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地方政府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包车等方式从劳务来源重点地区接务工人员,重点是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生产、外贸订单企业生产、产业链的关键配套企业生产等急需工种、急需岗位的用工来源问题。

孟说,这是浙江政府、企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一个举措,政府也会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的发展。

从各地政府的复工复产的举措来看,与医药化工相关,上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以及纳税大户被列为第一波重点扶持企业,小微企业和个私业主,虽享受点减免租金和推迟缴纳社保等政策,但总体受益不大,很多仍处困境之中。

《浙商》杂志近期联合一家数据调查公司对以浙商为主的小微企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行业来看,餐饮、娱乐、旅游、服装、纺织、皮革等与线下密切相关的行业受疫情影响最大。从企业来看,有90.22%企业预计今年营收比去年同期减少10%以上,有78.14%的企业账上资金撑不过3个月,还有13.49%的企业即使能撑过3个月,但也撑不过半年。

大手笔地出台复工复产政策后不久,沿海多个地方政府纷纷表示复工率大幅上升,有的声称已达到80%以上,有的有95%多。山东青岛市政府则对外宣称企业的复工率已达100%。宁波的一位基层官员在调研时发现,很高的复工率背后有不少水分。


复工众生相:有人坐不上复工专列,有人害怕疫情不敢出门,有的复工了却复不了产


"企业复工复产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后,我调研了几家工厂,上报政府字面上的复工率都在90%以上,其实也就是登记个表格,来几个员工也算复工了,真实的开工率却一半都不到。"这位官员表示,"复工不复产"几乎成为当前一个普遍现象,许多企业虽然通过了复工申请,产能利用率仍然有限。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链不畅通。政府虽然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打通上下游,很多企业的供应链涉及浙江以外,甚至海内外的上下游企业,因此复工后的企业整体效果比较有限。

企业用电量是鉴定复工复产率的真实数字,上述官员调研时发现,以制造业见长的宁波市企业近期用电量只有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政策形势虽然每天都在变化,但总的事实是,企业复工复产率不容乐观。"他表示,就像疫情防控要全国一盘棋,其实复工复产抓经济建设,更是要如此。

近期,湖北以外的各省相继陆续出台各项措施,解除省市县公路的层层设卡,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铺平道路。而铁路运力的变化,也是眼下最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窗口。

"从2月20日开始,铁路运力每天都在盘整,在做增量。"上海铁路系统有人士告诉记者,要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况,肯定要一段时间,"因为这也不是完全由铁路系统直接把握的。铁路部门是在被动执行,全国各地情况每天在不停地变化,在慢慢地放松管控,在谨慎中摸索前进。"

"目前最大的利好,就是疫情的全面管控,只有彻底关上新冠疫情病毒传播的闸门,整个社会才能回复到正常的状态之中。"他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