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裡,一個重複了無數次的動作

沒有人是座孤島。

只要生活著,就是從一處喧囂通往另一處喧囂。只不過有時候人聲鼎沸,有時候靜謐無聲。

每個人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真實而有力。

●●●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謝謝護士媽媽。”

2月22日,紹興市中心醫院一名2歲的“小病號”病癒出院,感染三病區護士長曹玲玲按慣例送病人出門,剛打算揮手告別,小男孩向她突然鞠了一躬,曹玲玲立馬還禮。這一刻,湊巧被一旁的其他醫護人員給拍了下來。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

●●●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百年前,時任浙醫二院前身廣濟醫院院長的英國人梅滕更醫師,查房時與小患者相互施禮。

歷史在重演,仁心皆不變。溫馨瞬間重現,有網友留言:願醫者與患者之間的尊重與關愛如這般代代相傳。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謝謝你們。”

2月20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門口,這位年輕男子鞠躬的方向,站著來送他離開的重慶市支援湖北第三批醫療隊的隊員。這是2月4日重慶市支援湖北第三批醫療隊進駐醫院接管病區以來的第一位治癒患者。

揹著包走向等待接自己回家的出租車時,看見站在出租車旁的醫療隊隊員們,他突然停下腳步,向醫療隊員們所在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謝謝你們!”隨後才上車離開。

他的主治醫師,重慶市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姚勇剛在自己朋友圈中感慨,“您的一鞠躬,讓我們感到了慰藉。當您們都出院回家,而我們也能回家。”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想最後看一眼母親。”

2月11日下午,火神山醫院護士吳亞玲的母親突發主動脈夾層破裂,在雲南昆明過世。在抗疫一線的吳亞玲得知這個消息淚如雨下。

翌日上午,母親的遺體火化,仍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吳亞玲連通了家人的微信。她說,想最後看一眼母親,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這是悼念母親的方式。

姑娘振作,媽媽“看見”了。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醫務人員鞠躬的那一刻,

我們都流淚了。”

七雙手,兩班倒,每天給醫生護士送500杯免費咖啡……

武漢這家名叫Wakanda的咖啡店,從武漢實行交通管制起,開始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送免費咖啡,一直堅持到今天。

他們之中既有武漢本地人,也有外地人,還有一名來自伊朗的咖啡師西納。他們每天從早上9點多開始做準備工作,需要在兩三個小時內完成兩三百杯咖啡的製作。但是,他們會在每個咖啡杯上手寫祝福語:“向您致敬”“您最可愛”“感恩有您”等等。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主理人田亞珍說,“有一次有兩位醫生和三名志願者一起來接咖啡,按照約定流程接完咖啡之後,五名醫護人員突然齊刷刷的向著我們鞠躬,那一刻我瞬間淚目。我們也趕緊給他們鞠躬,千言萬語卻不能說,相比於做幾杯咖啡,醫生才是真正的戰士,他們的危險、辛苦我們不及十分之一。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不少網友知道咖啡店的做法後頗受感動,立刻下單“雲品嚐”咖啡請醫護人員喝咖啡,還紛紛表示,等疫情結束,一定要去打卡這杯“武漢拿鐵”!

一群咖啡人的堅持,也是一群普通人的俠義。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武漢的櫻花特別美,等到疫情消除,我一定要去看看。

2月8日,東京燈會滿月祭上,一個14歲的日本女孩身穿紅色中國旗袍,在寒風中抱著募捐箱,不斷向路人深深鞠躬。

在她身後的展臺上,貼著一行醒目的標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這個日本女孩名叫小美,是一名初二學生,小時候曾隨媽媽在大連生活過兩個月,印象裡的中國很美,中國朋友們也很友好。

●●●

謝謝每一個“你”

給了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

· 群星獻唱,“福州造”抗疫歌曲登上央視!

· 你看陽光,沉睡的城市正在甦醒

· 福州鐵路人:下一趟目的地是春暖花開!

这些日子里,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