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大竹縣人民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成員李小霞的戰“疫”日記

達州大竹縣人民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成員李小霞的戰“疫”日記

李小霞

四川新聞網達州2月21日訊(李小霞)2月15日,來到武漢的第三天,武漢下著大雪,天氣很冷。今天是我在武漢的第一次上班,上班時間晚上20:00。一開始,我們對環境不瞭解,所以需要預留足夠的時間來穿防護服,因此,我們18:00在酒店就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然後帶上個人防護物資從酒店大廳出發,約15分鐘車程便到達武漢市協和醫院腫瘤中心。

來到劃分好的清潔區,按照規範動作穿好防護服,穿好了之後再相互仔細檢查。這裡的老師要求很嚴格,檢查的時候不會漏過每一個細節。穿好防護服,我感覺自己就像老年人一樣,動作笨拙、耳朵聽不清、說話聲音小、呼吸困難……種種不適,都需要自我調節和適應。

隨後,我們跟著隊伍到達十樓病房。組長按照我們的資歷情況分配病人,我被分到八、九號病房,共6個病人。上一班的護士給我交待病情,說八號病房的81床胃疼,83床自我感覺不舒服,要求吸氧。我進入病房後,便開始查看病人情況,跟她們打招呼,作自我介紹。

深夜23:10,病房呼叫器響了,是83床的一位妹妹。我立馬到病床旁查看情況,她跟我自述心率120次每分,呼吸困難,要求吸氧。當時,我看她的呼吸情況,不像呼吸困難的症狀,所以我先安撫她別緊張,然後拿出測氧飽和探頭,給她測量。心率101次/分,指氧飽和度百分之98,數了一下呼吸24次每分。我馬上跟她解說重症的標準,告訴她各種參數值在安全範圍內,讓她不要緊張,不要玩手機,好好休息增加身體的抵抗力,爭取早日打敗病毒。

病房裡的病人都很好,每次給他們做完操作之後他們都會跟我說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實際上,他們病情不是很重,但是心理壓力比較大。多年ICU工作經驗告誡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用更多的耐心去關心他們,在做好安全防護的條件下,我們要經常和病人進行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給予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

7個小時後,終於可以脫下防護裝備,這個時候,鼻樑、前額、耳後皮膚及頭皮一陣陣的疼痛……洗澡後頭皮疼痛未緩解,讓同事查看,才發現疼的地方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壓瘡。

從病區一路駛向酒店,我注視著車窗外,看著空寂的街道,相信武漢這個英雄的城市,有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竭力支援,有醫務工作者的奮力拼搏,一定會很快戰勝這次疫情!(本文作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