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国企工作者压力巨大,这几年不断考证,整天上班学习,下班学习,是不是不正常了?

老怪山水


我的观点;30岁在国企工作,压力巨大是正常的,说明你不像温水里面的青蛙;如果你是考和工作相关的证书,是正常的,如果你考和工作无关的证书,则是不正常的;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是正常的,但是整天学习,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学习,则是不正常的。

我非常理解题主的心情,人到30岁,大多已经成家了,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非常大,同时在现在的单位也看不到前途,感觉人一辈子好像就这样了,遇到中年危机和大的就业环境不好,更担心哪天被裁员了,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题主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在国企里面,很多是论资排辈的,要增加收入,要晋升,需要一定的证书,但是证书只是你增加收入和晋升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一个很小的必要条件,国企里面晋升更多的还是要靠领导的提拔和为人处事能力。


另外一方面,题主也想通过考证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职位,但是,职场的晋升和加薪并不是能力高就行了,有时能力以外的因素更加重要,能力提高和考证以及学习也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

我对题主的建议:

一、心态放平

每个人都有30岁和40岁,都会经历这种焦虑和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你一定要放松心态,不要产生莫名的压力。有压力了,还要弄清楚压力来自哪方面,是职业发展受阻、收入低、发展空间小?只有弄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去缓解和消除压力。

二、有针对性地考证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如果你学习能力强,那么多学一些知识和技能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为了考证而考证。作为一个HR,我们在实践中不会对证书有硬性要求,只会作为一个参考。与其花大量时间去考证,还不如实实在在提高自己的实操技能,多花时间维护上下级的人际关系,在行业内建立自己声誉和品牌。

三、正确对待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终身的事。学习也要讲究技巧的,要想好“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样学,学以致用”。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学。这是学习的目的,有些人学习是为了考上好的学校,有些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有些人学习纯粹是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等等。

其次,要明确学什么。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去学习,而不是什么都学,时间和精力都耗不起。

再次,要掌握怎样学。怎样学就涉及到学习方法和技巧。如果上班学习了,下班还继续学,要么是你学的东西太杂了,要么是你们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导致低效。

最后,理解学习的目的。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践,也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学习完后,你的认知水平是不是提高了,工作技能是不是提高了,绩效是不是提高了等等。

四、经常性复盘

你要经常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进行复盘,从整个职业生涯的角度来考虑,目前你处的状态是不是你满意的,如果不满意,是哪些地方不满意?我认为你的问题不在于学习少了,而是学习太多了,以至于忘记了你是处在一个人组成的团队中。

智商固然重要,但是情商更重要。在涉及到升职加薪方面,领导的欣赏和同事的信任往往比你多考几个证书更加重要,所以你要多和领导以及同事沟通交流,请他们指出你的不足,你再有针对性地去改进,这比你闷头考证和学习要强很多。

综上,我们要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去消除和缓解压力。考证和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走极端,不能为了考证而考证,也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比考证和学习更加重要。


峰哥谈HR


当年大学本科毕业,与同班同学一起入职了国企,干了五年,同学升了副主任,我还是职员。有一天与同学酒后畅谈,我这同学道出了真言,如今这行规,我们要是走正当程序想往上升,概率极低。咱们从学校出来一起工作论能力你肯定比我强,这我佩服你!但论人际关系,你不如我,谁叫我爸在市政府工作呢,他一引荐聚下餐,关系搞好,机到了肯定升的快。


刘熙2020


【小智职谈】观点:我能深切感受到你的压力,因为我也是国企工作者,前两年也是连着考了两年,这种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最真切的感受:“不容易”。

不过我和你不同的是我上班工作比较忙,捞不着学习,只能下了班学习,从下班回到家吃完饭开始,一直学到睡觉为止,晚上十一点半或者十二点一直是常态。枯燥乏味的学习加上白天的辛苦,搞得自己很是疲惫,整天和睡不醒似的。

1、而立之年,在国企里工作,压力大是正常现象

在国企里工作,因为国企的特殊性质,竞争大、压力大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像我们公司,有几千名员工,关系网交错复杂,有背景关系的员工多的是,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如果有空闲的管理岗位的话,不知道有多少只眼睛会一直盯着。即使你的工作能力很强,业务很突出,也可能不在考虑之列。

你已经30岁,应该也已经结婚有孩子了,那么生活压力肯定也会很大。像我们公司这样的国企,基层员工的工资大约在6000左右,在我们当地也就算中等偏下的水平。但现在一个三口之家每个月的开销可能会很大,又赶上你处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所以,生活压力自然很大。

2、考证确实是一种自我升值的途径

我当时考的证书是建造师和消防师,目的就是为自己增值,同时也能增加一部分额外的收入,缓解下自己的生活压力。

因为我工作较忙,白天基本没有时间在办公室里学习,只能下了班回到家再学习。在公司一天的忙碌本就非常累,可是没办法,回到家吃完饭只能拖着自己沉重的身子进书房继续学习,直到晚上十一点半至十二点。实在是困的不行,只能关上电脑,合上书本去睡觉,要不第二天完全应付不了新一天的工作。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拿下了证书,最直接的回馈是一年能多增加好几万的收入,回想起来还是蛮值得。

3、上班学习,下班也学习,只能说明工作比较清闲,把时间充分利用好也不是坏事,很正常

你说你上班学习,下班也学习,只能说明你工作相对比较清闲,国企嘛,确实有一些岗位工作量不大,关键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多学点东西也不是坏事。一是能让自己增值,二是说不准还能让公司间接受益,这是好事。

你能想着多挤出时间学习说明你很在乎考证这件事,想尽快的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是很正常的事,不要想太多。因为奋斗的路上总是有舍有得!

【小智职谈】总结:工作的同时考证不是坏事,说明你是有意识的在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对你自己好,对单位也好,是很正常的现象。只不过上班的时候学习最好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而且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为最好,祝你早日考取自己想要的证书。

欢迎关注 ,资深国企管理人员,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和职场心得!


智说职场


毕业之后,国企,机构,私立学校,再到现在的单位,一路走来,心酸不已,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刚毕业在山西一煤矿工作,集团二十多万人,我在其下属的一家煤矿深入地下开采光明。虽然活儿很重,也很累,但很充实,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就没干了。不过庆幸自己的学习能力,从煤矿离职后,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已经掌握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再后来又转行,考进了行政单位,虽然学校的那一套没有用了,但是心里还是很踏实,毕竟就算哪天我不干这个工作了,最起码还能去教书。

所以建议题主,一定要学习,在这个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年代,多一项谋生技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老邪爱扯淡


忙肯定是很忙,但是现在这么忙对于未来于你而言有没有什么值得长期发展的呢。

昨晚跟我一个堂哥聊天,堂哥国企的,结婚很多年了常年在外地,想回来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工作,这点对于我堂哥而言也是十分苦恼的。

但是呢我也曾经非常地羡慕我堂哥在国企,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从没有尝过失业和迷茫的滋味,但是我知道每个人其实都会有这一天,不过是多少罢了。


罗sir职话


我也是国企上班,现在也忙着考各种职称、单位还派去学习,自己也要英语考级、孩子上高中、下班买菜做饭洗衣服,接、送娃上学,业余时间练瑜伽、舞蹈、太极拳、还得健身、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几年下来挺好的,充实自己、


阳阳妹


这很正常。因为你的中年职场危机已经来了,但这么做不一定正确。

30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年龄段,压力是非常大。身在国企,虽然很稳定,但是如果不是垄断性质的国企,待遇跟社会上充分竞争的行业相比,收入上只能算是一般般的。

所以你想不断考证,一方面是给自己留一些后路,另一方面,你想用这些证,去挣一些外快。

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虽然正常,但不一定正确。

01

提高个人职场竞争力,不是靠考证

提高个人职场竞争力,或者说个人能力,光靠考证,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的。你问问你自己,这些证,你考完之后,真的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吗?你考的这些证,对你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吗?

其实,想要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捷径其实就是提高自己自身专业上的能力,在本单位提升竞争力,是见效最快的。

02

不要陷入“能力陷阱”

你可能很擅长考证,你可能已经陷入了“能力陷进”。你擅长考证,所以你一直就考证,对于自己实际的工作能力,没有做任何的提高,而考证花费了你巨大的精力,却让你放弃了本职工作上的提高,放弃了工作人际关系的培养,可能这几年下来,你只获得了一堆无法变现的证书。

想要脱离“能力陷进”,你要做你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比如你想有更高的收入,你可以做做其他副业,例如,自媒体写作、电商等等。

03

要学会正确生活

3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要把工作做好,要把家庭照顾好,要把生活过好。

30岁,应该已经有家庭有小孩了,你现在的主要精力,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要把多余的精力,放在家庭和培养小孩身上。

总结来说:你考的那些证,挂不了几个钱,加上国家政策越来越严厉,挂证的路子会逐渐堵死,所以建议你把精力放在能真正永久提高自己的身上,去放在家人身上。这些证,其实根本没有办法给你提供保障和后路,因为你连一天的实际工作经验都没有,有证人家也不敢给你做项目啊。


公门爬山虎


一个同事抱怨他老婆,天天考这证考那证,忙得跟总理一样,其实就是一名普通文员,工资也就三千来块。

题主的情形跟我同事老婆类似,想不断学习来抵御未来的风险。题主问这是不是不正常,我的答案是不正常,是一种病态,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除了毕业证加专业领域的资格证件外,其他证件基本是没含金量,而且专业领域证件要与工作经历挂钩才有大价值。比如你有中级会计师证,但你没相关财务管理经验,也做不了财务经理。中级会计师难考吧?会计证好考吧,但已太多人有这个证了,没什么用,找会计工作的时候发现还是关系比证件更重要。你是老板你会请一个不了解的会计吗?结果发现拿了会计证,找的工作却会计助理,跟文员没什么区别。

上述意思并不是阻止考证,而是提醒不要盲目考证,考证要职业规划相结合,否则真是浪费时间。如果你的职业岗位目标是财务经理,那会计证是必备,拿了会计证从会计助理做起,慢慢向目标靠近。

综上,建议不要盲目考证,用时间照顾家人,学习新知识,也会有收获。


职场见证人


三十岁的年纪正是考证的好时机啊,等再过几年你想考证都没有这个精力了,这是我的亲身体会。考证正常么?是很正常的,因为有些证书的含金量很高,不客气的说只要你考下来了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但是否什么值钱的证书就要去考呢?当然不是,下面的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题主的顾虑和疑惑,读完之后必将有所收获。

第一、正确认识各种各样的证书

证书五花八门,但只有国家认可和组织的证书才是最值钱的,当然也有一些组织受到行业的推崇但少之又少,作为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只需要靠国家组织的证书就可以了。

1、要选取自己领域的证书

值钱的证书很多,但不要挑选自己不专业的领域,否则浪费精力不说即使考过了对你本身的职业发展也没有什么帮助。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惨痛精力,好多年前的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可是非常值钱,但其实不是我的专业,我就花了四年的精力夜以继日的学习(跟题主现在的状态很相似),结果呢,败在了最后半天的专业课上,连续两年只差2分,实在熬不过了才选择了含金量低很多的一级注册建造师(轻轻松松就过了)。

2、正确认识证书所带来的作用

很多年前大家考证书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往外挂证书挣钱,然而现在国家已经注重了人证合一的要求,外挂的路风险很大,如果不是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很大作用的,建议就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去专研了。

我一认识的朋友,前几年考过了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挂出去的价格听说达到了惊人的60万三年,然而现在也乖乖的放在自己家里睡觉,派不上任何用场,其一是不值钱了,也就一年六七万的样子,其二是风险太大,其三是自己的单位用不上这样的证书。

第二、30岁的国企工作者,考证是唯一的出路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出路很多,如果不适合那就改变航道,当然这里首先要说明证书是有它的意义的。

1、证书的真正用途

许多岗位是需要证书的支持的,就像行业的敲门砖一样,比如我考的这个一级注册建造师就可以在大型项目上当项目经理。许多药师证也是一些行业的必备。

2、没有证书的工作还有很多

有证书当然更好,没有也无所谓,其实很多行业并不需要你有证书,如果你的能力不能考下证书(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状态),建议改弦更张更换门庭。

第三、你这样的状态是否正常?

我认为如果持续时间不长还算正常,如果持续三四年如此就有点不正常了,这是我作为过来人的真心话。

1、影响了自己的身体

工作以后锻炼的机会变少了,因为没有学校里那么方便的操场了,而且也很少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志了,如果给自己一个考证的理由,那么下班之后就天天学习,锻炼的机会基本上就消失了,长此以往对自己的身体绝对是一个打击。

2、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三十岁的年纪正是成家立业额时机,如果好几年一直学习考证看不到结果就会影响你跟爱人的交流,影响你跟孩子的互动,影响你跟父母的互动,这些才是这个阶段应该重视的东西。

3、影响了你正常工作的提升

证书只是你能力一种体现,但不代表就一定能在你的工作中用上。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考证书上面了,却忽略了本职工作的提升,那就是得不偿失的,或许你这几年如果在本职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的话已经小有成就或者都提升中层了。

最后的告白:适当的考证是必须的,要选择自己的领域,选择合适的证书,花费比较经济的精力去获取证书,切勿因为长时间的考证耽误了其它更值得你付出的地方。就分析到这里,喜欢就分享转发,更多精彩请关注@品味职场

品味话


在国企工作,首先要认清国企的本质,其实根本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每天清茶一杯报纸一张的环境,也不是什么靠关系拉山头,那是有人酸国企的,国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模式,没有两把刷子没有真才实学和谋略是难以升职的,别忘了国企内人才集聚靠投机取巧难以维系。

三十岁了,也在企业工作了几年,工作不努力总为自己考证,把从学校到企业应当培养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丢掉,想靠几个证书聚蓄能量是很幼稚的,丢西瓜拣芝麻正是你的现状,如果长此一往换了环境也会一事无成,因为你的工作作风丢失了,前进的动力变得虚幻,只有把握企业文化,所学至用扎实工作才有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