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能上班,單位會給交保險嗎,你怎麼看?

伍恩建


這個問題要看情況,一是單位沒有通知復工的情況下,公司應給予交納保險。二是單位通知復工,你因疫情嚴重無法去上班,可以申請延長假期,公司給予交納保險。三是單位通知復工,你因疫情嚴重無法上班,又沒有請假,我覺得公司會把你當成離職不會再給你交納保險的。再說一下我們公司是個體小戶,本就沒有保險,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好羨慕嫉妒你們!!!!


月上無煙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

1. 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後有一個緩衝期。

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湖北省從2月到6月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徵。

同時,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在此期間對職工因受疫情影響未能正常還款的公積金貸款,不作逾期處理。

實施上述政策,充分考慮了社會保險基金結餘等情況,可以確保養老金等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髮放。

2. 突出抓好穩就業這一“六穩”的首要任務。抓緊出臺科學分類、切合實際的復工復產防疫指南,指導各地合理確定復工復產條件,取消不必要的保證金。

加快落實已出臺的財稅、金融等支持政策。有針對性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通過跨區域點對點勞務協作等有序組織農民工返崗,除疫情嚴重和擴散風險高的地區外,對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要堅決糾正。

結合脫貧攻堅和當地建設等支持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抓緊制定高校畢業生延期錄用報到方案,加大網上招聘力度。支持企業適應群眾線上消費需求增加靈活就業崗位。

個體工商戶是重要就業主體,要抓緊研究出臺支持政策。

3. 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

及時將受疫情影響的就業困難人員納入就業援助範圍,確保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髮放。支持疫情嚴重地區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運用失業保險基金向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


慧算賬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都的中小企業和私人企業都延長了開工時間,像疫情嚴重的南方地區,開工日期更是無限延期,那麼這樣的話肯定會影響到我們員工的一些經濟收入。

當員工的最關心的其實就是個人保險和工資的問題,那麼如果我們不能正常上班的話,我們的保險,工資怎麼辦。對於這個問題擔心肯定擔心,但是我覺得沒必要,因為我們在某個企業上班的時候都會簽訂勞動合同,因為有勞動合同合作關係期間,那麼用工單位就應該給我們正常交保險。而且今年國家還規定用工單位或者個人逾期沒交的,疫情過後可以再補繳,不會影響個人的權益的。

工資方面我覺得這各地各個企業都不同的,有的大企業實力雄厚,待遇方面好,它們可以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大方生活費,有的小型企業或者私人企業無力承擔的,我們也行還理解,因為這也是受疫情影響不得已休假,並不是我們帶薪休假,畢竟這麼長時間沒有開工,有一些小企業它們比我們更艱難,所以大家互相理解。

我堅信,不用多日,疫情馬上就會被控制,因為我們中國是強大的國家,無堅不摧,更有前線的白衣天使和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更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團結一致,加油!明天會更好。





行走的小韓


首先,根據勞動法來說,保險是在職員工應當享受國家法律給予的福利(當然由公司和個人繳納)。疫情期間不能上班,只是屬於不可抗力的休假,並不算是離職。因此公司不能停止繳納員工的社保!

其次,工資問題。這個需要根據企業的能力去

衡量。畢竟資金實力雄厚且現金流充沛的公司少之又少,尤其是江浙廣一帶的企業比較典型!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卻解決了中國一半部分左右的人口就業問題。可想而知身上的重擔及壓力。。。疫情當前,我認為不是計較企業和個人得失的時候!長時間不開工,公司沒有收入,光是公司的房租,稅務,保險,貸款利息這些費用都是巨大的支出。

因此在工資問題上可以適當協商調整。 比如超過30天休假且未出工出力的,至少給員工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以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若在休假期間有出工出力的員工,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協商增加!畢竟員工也有家庭和生活。。。有付出就應該有報酬!

疫情當前,我們既要生活又要人情。。。不斤斤計較微不足道的得失,攜起手來共患難,復工後努力工作,爭取把損失都賺回來!個人和企業之間都至少給彼此一個基礎的保障。這樣才會更好的融合,中國人民一家親,少了誰都不行!


彥哥Zone


只要沒有與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單位都有為員工繳社保的義務。且根據國務院最新規定:2月至6月免徵除湖北外各省中小微企業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 大型企業2月至4月減半徵收。

湖北省2月至6月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徵。

所以,你的擔心應該可以解除了!


律師劉芳


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關係存續期間單位就必須按勞動法規定,給職工繳納社保。在疫情期間,很多企業的經營將經歷重大的挑戰,職工們也只能領取基本工資。而對於那些工資是有基本工資加上績效工資的職工來說,在領取基本工資的時候,繳納社保依然還是會按照原先的標準進行繳納。

我們此前已經分析過社保斷繳會出現諸多的影響,但是隻要我們與企業依然保持勞動關係的話,是不用擔心的。當然為了謹慎起見,職工們可以通過軟件進行查詢,看企業是否有按時給自己繳納。


有些事兒


沒有意外情況,社保肯定是要交的!


我們單位位於上海,由於疫情影響,雖然不能正常上班,但人力成本這塊還是需要付出。不過企業也會有相應的政策出臺,從而能減輕企業負擔,比如稅務方面的減免等。


關於工資這塊,上海有政策出臺不能正常復工企業發工資可以不用全額髮放,比如像績效部分這塊就是可以省去的部分,這也給了企業靈活處理的空間。但另外也規定了發放的下限,相應的還是保障了員工的利益。


但如果是整個月都沒能到崗或者沒有在家辦公,公司肯定會就工資的事情與員工協調。


這無可厚非,按道理員工也需要給予理解和體諒,積極與公司進行商量,爭取得出兩全其美的辦法。


以上說的都是一般崗位,如果是拿高提成類的崗位,那就另說了!


咆哮的小楊


疫情期間,很多工作單位可能都無法正常的開工。比方說一些生產類的企業,比方說一些疫情發展比較嚴重的地區,那麼很有可能都會導致你所在地區的工作單位,或者說工廠都無法正常的開工生產,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我們員工本身的一個效益,或者說經濟收入。

那麼其中很多員工最為關心的就是,個人社保的問題。那麼如果我們不能夠正常的工作,比方說在家休息的時間超過了15天,甚至是超過了30天以上,那麼我們的個人社保怎麼辦呢?實際上這個問題我們個人擔心是很正常的,但是這樣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勞動合同關係存續期間,那麼作為工作單位來講,就需要無條件地去執行勞動合同的規定,那麼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為我們正常的繳納社保。


熙哥123


看了大家的回答,都是從法律層面和公司紀錄方面回答。

突發事件的到來,才體驗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遠見和對員工的關懷。

此次疫情突如其來,傳播性強,又趕上春運大流動。

我是這麼看:

1、的確不能上班的員工,遠程辦公,公司正常繳納社保;

2、考慮效率,可以適當減少績效和獎金;

3、公司提供給上班員工必要的防護工具,例如口罩,護目鏡等;

4、如具體上班條件,員工不願意上班,協商解除勞動關係,協商,協商,協商,千萬不要直接就斷社保來“威脅”員工上班



米小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