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白《梁園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唐代李白《梁園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詩人遊大梁(今河南開封一帶)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時候。天寶元年(741年),他得到唐玄宗的徵召,奔向長安。結果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離開長安,“浮黃河”以東行,到了梁宋之地,寫下此詩。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梁園吟註釋:


我浮黃河去京闕(què),掛席欲進波連山。我離開了京城,從黃河上乘船而下,船上佳起了風帆,大河中波濤洶湧,狀如山脈起伏。掛席:即掛帆、揚帆之義。波連山:波浪如連綿的山峰。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航程長,水遙闊,飽嘗遠遊之辛苦,才終於到達宋州的平臺,這是古梁園的遺蹟。平臺:春秋時期宋平公所建造,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梁園區東。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suì)作梁園歌。在平臺作客依然愁思不斷,對酒高歌,即興來一首《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ruǎn)公詠,因吟“淥(lù)水揚洪波”。又感阮籍《詠懷》“徘徊蓬池上”之詩,念及“澤水揚洪波”之句。蓬池:其遺址在河南尉氏縣東南。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深感長安與梁園隔著幹山萬水,道路迢迢,想再重返西京希望已經不大了。舊國:舊都。指西漢梁國。西歸:蕭士贇注:“唐都長安在西,白遠離京國,故發‘西歸安可得’之嘆也。”

人生達命豈暇(xiá)愁,且飲美酒登高樓。人各有命,天命難違,必須豁達,不必憂愁,且登高樓邊賞風景邊飲美酒,再讓歌女唱我的小曲。達命:通達知命。暇:空閒功夫。暇,宋本原作“假”。據王本改。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身旁有平頭奴子搖著扇子,炎熱的五月就如同十月清秋一樣涼爽。平頭奴子:戴平頭斤的奴僕。平頭:頭巾名,一種庶人所戴的帽巾。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jiǎo)白雪。侍女為你端上盛滿楊梅的玉盤,再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吳鹽。吳鹽:吳地所產之鹽質地潔白如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yí)齊事高潔。沾白鹽飲美酒,人生不得意也要盡歡,別學周朝的夷齊品行高潔,不食周粟,我拿著皇上的金子買酒喝。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líng)墳。以前這附近有個瀟灑豪勇的主人名叫信陵君,如今他的墳地卻被人耕種,可見權力風流是空。信陵君:魏公子魏無忌,封為信陵君。仁而下士,當時諸侯以公子賢,多門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曾竊虎符而救趙,為戰國四公子之一。事見《史記·信陵君列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雲。你看現今這梁園,月光虛照,院牆頹敗,青山暮暮,只有古木參天,飄掛流雲。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當時豪奢的梁園宮闕早已不復存在,當時風流倜儻的枚乘、司馬相如哪去了?“梁王”句:阮籍《詠懷》:“梁王安在哉。”此化用其句。梁王,指梁孝王劉武。枚馬:指漢代辭賦家枚乘和司馬相如。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yú)汴(biàn)水東流海。當時的舞影歌聲哪去了?均付池中綠水,只剩下汴水日夜東流到海不復回。汴水:古水名,流經開封、商丘等地。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吟到這裡,我不由得淚灑衣襟,未能歸得長安,只好以黃金買醉。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hān)馳暉(huī)。或呼白喊黑,一擲幹金;戴分曹賭酒,以遣時日。五白、六博:皆為古代博戲。分曹:分對。兩人一對為曹。

歌且謠,意方遠。我且歌且謠,暫以為隱士,但仍寄希望於將來。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就像當年謝安東山高臥一樣,一旦時機已到,再起來大濟蒼生,時猶未為晚也!“東山”二句:《世說新語·排調》:“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後出為桓宣武司馬,將發新亭,朝士鹹出瞻送。高靈時為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而醉,戲曰:‘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如卿何!’”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望廬山瀑布、贈汪倫、靜夜思、古朗月行、夜宿山寺、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峨眉山月歌、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月下獨酌四首·其一、陳情贈友人、搗衣篇、贈參寥子、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公無渡河、送友人、白馬篇、春日醉起言志、黃葛篇、雉朝飛、梁園吟、幽州胡馬客歌、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敘舊贈江陽宰陸調、禪房懷友人岑倫、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贈郭季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