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是为前途,学校教书是为事业还是升学指标?你的看法呢?

湘水余脉


细想一下,一个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升学率,让读书为前途的孩子都升到理想的大学难道不是好事?对希望孩子鲤鱼跳龙门的家长来说难道不是好事吗?

看得出来,你的问题是在担心学校一门心思抓教学,只注重升学率,而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了。但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拿我们这样的学校来说,学生的思想觉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有的甚至还不懂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学习上是松散懈怠的,所以为师者还得不断地对他们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励志教育,激发他们的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有时还不免加上一些“惩戒”的手段来达到督促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吧,在拼力抓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的同时,思想教育一刻都不敢放松。

还有一点也必须提到,如果学校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三观不对,心中没有正能量,就又可能在升学考试中写出“零分”作文来,直接影响学生的为前途而读书。

所以说,不必担心学校抓教学质量升学指标的时候,会放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那种把学生的为前途而读书和学校的抓升学指标完全剥离开来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七夕来客


学生读书是为了前途,这不假也很现实。学生书读得如何?只有通过测验也就是考试来见分晓。当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那就必须根据上一级学校招生计划来确定一个最低分数线,这就形成了位于分数线两侧的学生一分见高低。也就是高一分就有学上,而差一分就名落孙山。

既然有考试这一社会现象的存在,学校当然就有升学率的考量。所谓的名校当然就是升学率高的学校,并且还是升入重点院校学生多的学校,不然名校就名不符实了。

学校并不教书,教书是老师们的工作和任务。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

如果说老师教书为了事业还是升学指标?本博认为二者兼而有之。作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面对的是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所谓事业成功与否的体现就在于升学指标。如果没有升学指标,凭什么来说明教师事业有成?

农民种地,目的是为了多打粮食。工人做工,就是为了多生产机器设备、建筑更多的楼房和桥梁等等。同样道理,教师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的优秀人才,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升学指标。如果没有升学指标的考核,怎么来体现某一个老师的贡献大小?怎么来界定某位老师的事业有成?

看任何问题都不能孤立地抓住某一个方面,要从全局出发,有关教育问题,可以说众口难调。有心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当然是把它当作个人奋斗的事业来对待,而升学指标那不是某个人想要就要想废就废的简单的事。既然有升学任务,毕然就存在升学指标这一现象,不论重视也好,淡化也罢,它就是客观存在。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心里都明白。(2020/02/19)


吉祥如意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这个提问的题干有些含混,后句中“学校教书”这个主谓短语搭配不当,学校是个单位名称,它怎能“教书”呢?

我想,提问者应该是说“教师”,把“学校”改为“教师”,句义就通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就是一名教师。

教师的事业是什么呢?

说句高大上的话,就是教书育人,即韩愈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如果朴素些说,就是做一个让学生称赞的老师,并能评上职称。

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称赞呢?

第一,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教师被学生喜欢,首先体现在课堂上,即他教的课,学生爱听。

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有好几个条件需要满足。主要的条件有:

01、有渊博的知识。

渊博的知识不只指对所教的课程内容和体系了如指掌,还要懂课程以外的知识。

比如说,语文老师,除了课本中的每篇课文知之甚详之外,还要懂得历史、地理、时事等。

02、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严密、流畅,且能师生互动。

讲课前的备课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备课,大到难点、重点,小到一句幽默的调侃都要精心准备。而且必须要设计出师生互动的过程,没了师生互动,或者互动没有趣味,学生是不喜欢听的。

03、课堂教学语言简洁流畅,且有幽默之语。

课堂教学语言决定了学生的听课兴趣。有些老师讲课,会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皆因课堂教学语言重复啰嗦,呆板无趣。

要让学生一节课的听课兴趣不减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关键,除了简洁流畅之外,时不时讲一句幽默的话,让学生开心一笑,很有必要。

第二,能为学生着想,关爱他们。

教师被学生喜欢的另一个理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想学生之所想,用真心去关爱他们。

比如:教师发现学生抽烟了,按学校规定,是要上报政教处做处分的。但是教师真的上报了,学生也被处分了,那么,这个学生会恨你一辈子,同时影响全班同学不信任你。

我的教学生涯中,我能处理的事情,绝不上报学校,也不通报家长。因为学生最不喜欢没有担当和不替他们着想的老师。

像学生抽烟这样的小事,是不影响人的道德成长的,也不会给班级管理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把它当作一件调侃学生的事来处理。

我本人也抽烟,我会隔几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抽烟的孩子:今天带了什么烟,能否分享一支?同学们便一阵轰笑。还会问:明天给带包中华烟吧。几天后,抽烟的孩子找我了,说:您别再这样了,我不好意思,我再不抽烟了。

评上职称是教师一生的追求。

教师工作一生,评上高级职称是不二的追求。

怎样才能评上职称呢?

评职称是有条件限制的,其中有一个条件是获得县级以上的表彰。

那么怎样获得表彰呢?

超额完成升学指标是最重要的条件。

其实完成升学指标,需要教师加倍努力教学才行,所以它也是一种激发教师教学潜能的方法。对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而言,是共赢!

总之,做一位教师,无非是为了得到学生的尊重,并能评上高级职称。如此,一生便无悔!


张旭语文


你是家长,那我现在问你,你的孩子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前途?你的回答肯定是考一所好大学,将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那怎么去考取呢?肯定考的分数要高一点,如果要考的好一点,你肯定想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初中和好的一个高中。这应该是你作为家长的观点。

我即使家长,也是老师,在教学一线33年了,我来谈一下我的观点。学校教学也要事业,也要升学率,事业是教师的天职,升学率是老师的成就,事业和升学率不矛盾。并不是说做事业不提高升学率了,提高升学率就不是做事业了,升学率只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不是教育事业的全部,这也许是你对事业和升学率的理解不到位。

我八七年上班儿的时候工资只有40多块钱,后来的工资也不是太多,为什么没有放弃?其实还是舍不得这份教育事业。但是学生取得好成绩,我非常的高兴,我也希望他们取得好成绩,因为那是我的成就。虽然我们的工作不一样,在这点上我认为是一样的。

作为学校也一样,首先是做好党的教育事业,当然也想让学校的升学率高一点,因为这是教育事业工作中的一项,升学率高肯定是学校在管理和教师教这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也是一种成就。党的教育事业是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共同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学校在抓升学率的同时,其他工作也在进行。由于学生在学校主要任务就是文化学习,总得来说学习这方面在时间和要求多一点。但有一点是老师在文化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着德育渗透。

在老师眼里,不管成绩好成绩差都是自己的学生,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培养他们成人。当然,重升学率轻其他方面培养的老师和学校也有。这只是个别老师和个别校长的认识不到位,他们不代表全部。


健康体育人


其实出现这种现像也并非全是学校的责任,因为这是整个国家的教育政策认同问题。不是你某个学校所能改变的。


三角看世界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虽不是教师但和教育机构打交道也近十年,我来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先说老师教书。老师,这是一门职业,是老师们谋生的手段。老师这个职业需要老师们有事业心,有爱心,大是为了国家,中是为了社会的每个家庭,小是为了自己。老师工作的任何一个单位,往往也需要绩效、需要考核、需要激励老师们提升。因此,老师就会有考核指标。中小学往往采用“升学指标”,大学往往有论文、教材编写等作为指标。我曾经作为一个大学的教学督导,要听老师们讲课并通过填表给出反馈意见,反馈诸如教学准备、示范操作、教学资源利用、学生课堂反应、教学互动及效果等。考核指标也许有不完全合理的地方,需要调整改进,但没有考核、没有反馈的教学,能越来越好吗?升学指标,数据真实、没有人情,考核相对公平。因此可以说,学校教书是干事业,升学指标很重要。

至于孩子读书是为前途,孩子读书为自己,为自己将来有更好的选择、更好的生活;做好自己,无形中也有益于社会、国家。


耕云教育


学校教书,应该是指老师在学校教书。那么老师教书是为了事业还是升学指标?

在我看来,一个老师教书先是为了升学指标,再者为了事业!

首先,老师在学校教书,先要完成升学指标。一位老师自走进学校他就要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和教学计划,做好各项教学工作。而他的教学成绩是他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一。

当下,许多地方对老师的考核或者说职称晋级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就升学指标,对于小学老师来说,就是期末考试的排名。也就是说你所教班级成绩如何,排名多少直接和你的职称相联系的。

因此,每位老师自走进学校,不会先考虑自己的事业前途,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把所担任班级的学科成绩提高上去,使之成绩能排名在前,那样子才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些职称评定的砝码。

此时,他还没考虑到自己的事业问题!

其次,当他在教学中,取得了成绩后。在本校、本县、本地区有了一定的成绩或有了一定的名气后,他会开始考虑到自己的事业问题。这时,对于他来说,名气可以为他以后的事业前进奠定了基础,事业的进步对他来说已经更方便了。

第三,两者也有相辅相成之效果。一个有追求的老师,在走入学校时,有明确的目标,他会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学习,不断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去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又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事业不断往推进。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或许,做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郑老师的教育


对有事业心责任心的老师而言,教书既为事业也为升学指标而奋斗,两者可以兼顾。应试教育阶段,升学指标是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一位老师业务素养,一名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纯粹为升学指标就难免会急功近利,甚至不惜造假。近年的高考移民事件就是为升学而升学,用诱人的落户,安置费,奖学金将别省优秀学子据为己有,制造高升学率,名校高中率假相吸纳更多更好的生源。


BuddyYee


教师的工作不太成熟的比喻就是承包脑袋。太累人啦!学生越小越气人,因为还不太懂事这是小学,课堂上经常出现按下个葫芦起个瓢,这时候的教师必须是手疾眼快。上初中好一些,有点懂道理了,怕羞。同时也有点自制力了。但是麻烦多,产生矛盾了、彼此有意见了、闹情绪了、这一切都是由教师耐心细致地去解决。到了高中学习任务紧迫,成材心切。教师的工作更复杂了,帮助学习吃力的,解决早恋的问题,联系家长双管齐下,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才。到了大学好了,懂事了有事儿自己去找指导员。教师的一生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到了退休年龄,算是彻底解放了。


HLH59226687913


孩子读书是为前途,学校教书是为事业还是升学指标?

——这个问题本身踢得就是有些问题的。提问者的出发点和价值观过于功利。

孩子读书是为前途,这是很多家长督促孩子学习的口头禅。本质上,这还是封建时代“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赵恒劝学的那一套说辞。

人的需求无非两个方面,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读书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最简单最廉价最便利的手段。引导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就像养育孩子让他吃好饭,会吃饭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读书变得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生活必需。

学校教书虽然是主要工作,但并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育人。人之为人,必须有知识有文化有人格有人性,从这个意思上说,学校教学的功能就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