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導語:秦國發動滅國戰爭,為何對魏國使用獨特戰法?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角度入手分析,秦國這樣做法很保險,一舉兩得,既可滅魏又可為以後農業發展

戰國風雲,諸侯爭霸,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強大,崛起自公元前203年開始,進行兼併六國的統一戰爭,先後分別滅掉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進行了六場大規模的滅國戰爭,秦王嬴政帶領著秦國一統天下,整個中原地區也重新成為了一個自周朝以後的又一個統一的王朝,結束了數百年諸侯割據的春秋戰國時代。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秦朝的建立,使我國從奴隸制社會過渡到了封建制社會,中華文化的傳承也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基本政治制度的演變,也從分封制度到了君主制度,可謂是開啟了統治的新篇章。結局是美好的,可是戰爭的過程卻是極其殘酷的,每一場重大滅國戰爭的爆發都會死傷無數,兩國軍隊的交戰即是生死存亡的較量,也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不過在消滅這六個國家的戰爭當中,大多數都是兩軍對峙的硬碰硬打法,只有在消滅中原大國魏國的戰爭當中採取的是水攻的方式。

秦國為何採取水淹大梁作戰方式滅魏國?

那麼為什麼偏偏對魏的作戰要採取與眾不同的方式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秦國對魏國的滅國戰,看一看在對戰魏國的戰爭當中,為什麼沒有采取普通作戰方式,而是採取水淹大梁的方式?在這其中又有著什麼樣的緣由?

魏國的地緣政治,地理戰略位置十分關鍵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魏國的地緣政治、地理位置戰略地位,魏國是中原地區的大國,也是佔據著中原核心地段的國家,被稱為天下之腹;除了燕國之外,其它各大諸侯國都與魏國有相鄰的領土,可以說是真正具有戰略地位的大國,所以秦國在與魏國的對抗當中必須要一擊必勝,只有在佔領魏國之後才能夠接觸到東部的齊國,也才能夠有著監控其它諸侯大國的基礎。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再者,因為魏國與秦國相鄰的土地面積十分廣闊,而且當時秦國的門戶其中之一便是函谷關,而且函谷關自古以來就是秦國和魏國競爭十分激烈的領土,如果秦國在對戰魏國的戰場上僵持太久,如同長平之戰當中與趙國的對抗,或者在滅亡楚國的戰爭當中與楚國的對抗那樣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喪失魏國地處中原核心的戰略地位,所以必須選擇出奇制勝。

魏國實力強大,秦國必須採取保險的打法

第二個原因,是魏國強盛的國家實力讓秦國不得不選擇保險的打法,魏國雖然在戰國末期並沒有什麼大的行動,也沒有過多的吸引其它國家的注意力,但這個國家卻是整個戰國時代唯一與秦國一樣實行過法治變法的國家,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諸侯強國。

曾經秦國在與魏國作戰的過程當中,就吃過不少的苦頭,甚至在發動滅國之戰之前,魏國的信陵君,還曾經帶領著六國合縱的部隊打贏過秦軍兩次,因此採用硬碰硬的打法並非是首要的選擇,它們必須尋找一種胸有成竹萬無一失的手法,才能保證在這場戰爭當中能夠取得勝利。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因為魏國並不像燕國或者是韓國那樣弱小,雖然它國內的發展循環並不如秦國良好,也不如秦國持久,但這樣的一個國家卻是極其容易死灰復燃的,因此硬碰硬的打法可能不容易將其一舉擊潰。

同時,魏國的國家面積又非常的廣闊,如果一旦發生混亂,戰爭不能夠徹底的進行的話,那麼秦國在這場戰爭當中所受到的損失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要想徹底的打敗魏國,必須尋找其它的方式。

秦國兵分三路,在兵力上捉襟見肘

第三個原因,是當時的秦國在兵力上實際上已經捉襟見肘了,在發動滅國之戰的時候,秦國的對手並不是某一個國家,而是山東六國,所以它需要將它整個國家的部隊分成好多部分,共同抵抗來自各方面的危機和不確定因素,除去山東六國之外,秦國還需要監視北方的匈奴,防止匈奴趁中原地區發生混亂而南下,導致文明的崩潰和中原地區更加的混亂。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候的秦軍大體上是分了三部分的:一部分由蒙恬帶領著阻止匈奴南下,哪怕中原地區發生再大的戰爭,這支部隊也要穩穩地駐紮在帝國的北方,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匈奴的行動。

  • 王翦部隊對付趙國,監視燕國,阻止與匈奴聯合

第二部分則是由王翦帶領的部隊,消滅趙國的殘餘勢力,以及監視燕國的行動,趙國是一個非常有血性的國家,雖然在長平之戰當中就已經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軍事實力,但趙國沒像韓國那樣低頭,最後一任趙王帶領著殘餘的勢力北上重新建立了代國。

代國秉承趙國的遺志,繼續抗擊秦國,給了秦國一統天下非常大的阻礙,為了防止這個新興的國家對滅國之戰產生重大的影響,也為了防止燕國與代國和匈奴人進行勾結阻止秦軍的東進,所以當時王翦肩上的責任也是非常重的。

  • 王賁部隊對付魏國,所能支配的秦軍數量很少

最後的一部分,才是由王賁帶領著消滅魏國的軍隊,但那時秦國舉國之兵也不過60萬,山東六國能夠聯合起來的軍隊數量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更何況秦國的60萬軍隊還要分成好幾個部分去應對來自不同勢力的壓力,所以可攻王賁支配的軍力是少之又少的。而魏國又是一箇中原大國,它能夠集結起來的部隊比趙國的殘餘勢力和燕國、韓國這樣的國家要多出許多,更何況這個國家還是一個曾經出現過魏武卒,這種無往不利無堅不摧的部隊的國家,所以對抗它並不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 滅魏戰爭和滅楚戰爭,秦國面臨壓力不同

在這裡也就有人要問了,楚國也是一個強國,秦國還不是選擇了與之硬碰硬嗎?事實確實是這樣的,但我們也要知道滅魏戰爭和滅楚戰爭的不同;在消滅魏國的時候,東部的齊國、南部的楚國、北方的燕國和代國以及有著死灰復燃跡象的韓國都是秦國的威脅。

但滅亡楚國的時候,中原地區的各個國家幾乎都已經被全部消滅了,就是所剩的齊國和燕國也無力在與秦國對抗,那個時候的齊國選擇了“置身事外”,現在是唯秦國之命是從,而燕國也已因為荊軻刺秦而招來的戰爭被逼到了遼東地區,本就弱小的燕國變得更加的沒落,領土面積大幅度縮小,國家實力迅速的跌落,已經不足以對秦國造成威脅。

而北部的代國也面臨著生存的危機,蒙恬抗擊匈奴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韓國的叛亂已經被阻止,所以秦國可以拿出舉國之兵60萬南下滅楚,但是在滅魏的時候,秦國能夠支援的力量也只有十數萬,比起魏國這個龐然大物來講是少之又少的,所以不得不尋找另一種戰爭之道。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水淹大梁作戰方式,在理論上很成熟

第四個原因,是因為水淹大梁的作戰方式並不是需要冥思苦想的,而是已經有前人提出過的,可以說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並且提出水淹大梁滅魏方式的人還曾經是戰國時代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位是曾經的縱橫家蘇代,而另一位則是戰國末期赫赫有名的信陵君。

  • 蘇代曾提出水淹大梁滅魏

蘇代是著名的縱橫家蘇秦的弟弟,與蘇秦學習的是同一種鬼谷之術,在戰國中期的時候曾經遊走在燕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對中原地區局勢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雖然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是褒貶不一的,但他的鬼谷之道也算是比較精闢,對於一些事情有著獨到的見解,甚至齊國被樂毅攻破之後的復國也可以看到他的影子,所以此人提出來的計謀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 信陵君也曾提出過水淹大梁

信陵君就更不用多說了,他的軍事才華是大家都看在眼裡的,竊符救趙事件,就不需多說了,這是耳熟能詳的故事;單純說他後來帶領合縱的軍隊多次打敗秦軍的戰績,就已經很有威懾力了,所以連他都認可的計劃自然有著自身的道理。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只不過信陵君提出這樣的計劃本意,是讓魏國能夠有所作為,能夠在還不危急的情況之下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不過可惜的是,當時的魏王與信陵君曾經有過王位上的爭奪,所以對信陵君所說的話並不願意去執行,以至於後來秦軍真的採用水淹大梁的方式來滅魏的時候,魏王還在叫囂著不可能。

所以,當時王賁通過查閱古籍就能夠得到這種奇特的作戰方式,在結合蘇代和信陵君的過去的看法,水淹大梁的作戰方式,可以作為經驗論的,在理論上很成熟了;同時也就解決了軍力不足的缺點,不至於再讓他在戰爭當中兵行險招,同時採用水淹大梁的方式還能夠更快的取得戰爭的成果,由此一來,消滅魏國的戰爭也就有著更大的把握了。

討論

筆者認為,秦國之所以採用水淹大梁滅魏國,更多的是出於自身的考量;水淹大梁計劃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當時的大鴻溝,只不過鴻溝在那個時候已經不是一個基礎的水利設施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鴻溝逐漸地被人們遺忘,失去了它的使用價值。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 秦國水淹大梁能夠一舉兩得,滅魏更是為了以後農業發展

而秦國有意將它進行修整,重新投入到農業的生產當中去,因此,水淹大梁的計劃不僅能夠達到消滅魏國的目的,還能夠藉此機會重修大鴻溝,給後來的農業經濟生產帶來更大的好處,這其實是一種一舉兩得的行為。

再者,以水為兵的方式不至於造成大面積的人員傷亡和城市的破壞,不像那種硬碰硬的戰爭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這樣一增一減,水攻所帶來的好處就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來了。而鴻溝的作用,在後來的發展進程當中確實展現了出來,它與都江堰、靈渠、鄭國渠等等都是秦朝的基礎水利設施建設,也都為秦國的農業經濟生產帶去了很大的好處。因此在那場戰爭當中,秦國的眼光其實非常的長遠,不僅是為了攻破當時的魏國,更是為之後的農業發展也做出了奠基,因此才用水攻的方式,對於秦國來說是事半功倍的。

  • 魏國固守不出,沒有阻止秦國修整鴻溝,加速滅亡

說到這裡,我們也不得不提一句當時的魏國,事實上,秦國在重整大鴻溝的過程當中,魏國的軍隊不是沒有發現,也不是不能阻止,只不過是在魏王當時的政策引導之下,魏國的軍隊全部都固城不出,想像曾經的即墨城一樣進行堅守,所以任由秦國的部隊在城外為所欲為,這才導致了秦國的重修鴻溝計劃進行的順風順水,最終引來了茫茫大水,淹沒了曾經風華的大梁王城,魏國也在被大水浸泡三個月之後選擇了投降。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魏國的滅亡可以說是山東六國當中壽終正寢的典型,沒有一點波瀾,也沒有楚國滅國之前的轟轟烈烈,更沒有代國想要恢復統治的意志和決心,就這樣轟然倒塌了。事實上,如果它不選擇固守不出,而是選擇死守當時魏國城外的水道的話,相信秦國的水攻計劃不會進行得那麼順利,魏國也就不至於在大水面前毫無辦法,也就不會滅亡的那麼窩囊了。

可是歷史不允許我們進行假設,我們也沒有辦法將過往的事情做出些許的改變,只能從曾經發生的悲劇當中汲取一些教訓,避免這樣的故事再一次發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綜述

筆者認為,秦國之所以選擇水淹大梁的方式滅魏國,是有著自身的考量,其實在滅國戰爭當中,秦國面對各個國家所採取的戰爭計劃都是不同的,只不過水淹大梁的方式更加的獨特而已,它是以水為兵而並非是以人為兵,解決了當時秦國的軍力捉襟見肘情況,因此顯得更加的獨到一些。

從地緣政治和兵力分配,分析為何秦國採用水攻方法滅魏?一舉兩得

但在其它的滅國戰爭當中,所實行的戰法也是各有各的特點,比如說消滅楚國的戰爭就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峙,有歷史學家曾說,那場對峙是整個冷兵器時代規模最大的,也是最後的一場對峙,在此之後,再也沒有那種百萬軍隊曠日持久較量的場面。

滅亡燕國的戰爭,也不是秦國一貫的重型部隊作戰風格,而是採用輕兵武裝的方式,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所面對的對象不同,那麼採用的方式也就會有著些許的不同,在戰爭當中,並非只有人才能夠發揮出自這樣的實力,懂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才能夠收穫更大的利益。

有時候以自然為兵,比以人為兵能夠更有效果,就像秦國水淹大梁的滅國之戰一樣,在大水的攻勢之下,魏國很快就臣服了,而當時如果王賁沒有選擇水淹大梁,而是選擇了以軍隊來硬碰硬的話,那麼我們現在的歷史課本上將會是一場別樣的故事了,秦國所付出的代價將是比滅楚之戰更大的,而統一的時間也會因此而推後,甚至戰爭最終的結果也不得而知,所以水淹大梁的計劃還是有著非常多的實際價值的,也是非常值得後來人們思考的。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漢書》、《資治通鑑》、《呂氏春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