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 导语:

中国陶壶的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各有特点。在它们当中,秦文化陶壶别具特色,是中国陶壶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它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文化的变迁。

本文以秦咸阳城西郊(即今咸阳市东郊)的三个较为重要、延续时间长、秦文化特征明显的秦人墓地为例,对墓葬中出土的秦文化陶壶类型和特点做一探讨、对其发展演变规律做一梳理,并略谈器物变化背后所反映出的一些相关问题。

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咸阳城西郊秦墓出土的陶壶

一、秦都咸阳与咸阳城西郊秦墓

自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筑冀阙”开始,秦人才正式将咸阳定为都城,经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秦二世等国君的经营,秦咸阳城成为一座规模宏大,人口众多的大型城,至秦二世而亡(前207年)时,咸阳作为秦都共计沿用144年。1974年至1975年对咸阳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了一、二号宫殿遗址,发现这两座宫城始建年代较早,且遗址基本位于上述宫殿建筑遗址区的东西居中位置,反映出其地位最为重要。

随着时代发展、秦国的国力增强,咸阳城又经过了秦惠文王、昭襄王时代在渭河南部兴建“章台宫”,秦始皇时兴建“信宫”,以致咸阳城的范围迅速扩大,成为一座南北横跨渭河两岸的旷世大城。

《三辅黄图·咸阳故城》:“ 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度,以法牵牛。”

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秦咸阳城遗址

在咸阳城不断发展扩大的同时,城外也形成了多处延续时间长、面积大、人数多的秦人墓地。至今考古工作者已在渭河第二阶台级上发现了多片秦人墓群,其中范围比较大的有:1975年初至1977年春,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在咸阳市东北15公里黄家沟墓葬区清理战国中期至秦统一以后秦墓50座;1995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咸阳钢管钢绳厂建设,发掘咸阳市渭阳乡塔尔坡村墓地,清理战国晚期至秦统一秦墓381座;1990年至1991年为配合长庆油田石油助剂厂建设,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施工区域内242座春秋中期至秦代墓葬进行发掘清理。以上墓葬群的时间跨度长、墓葬数量也较多,出土器物的变化比较连贯、稳定,能完整反映出秦文化器物的变化特点,是一批较为合适的研究材料。

二、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规律

据当前所公布资料,任家咀秦墓共出土陶壶49件,塔儿坡秦墓出土陶壶99件,黄家沟秦墓同属塔儿坡战国秦墓群,出土陶壶3件。依据类型学原理从宏观上综合分析,可将全部陶壶大体分为A型(有耳壶)、B型(无耳壶1)、C型(无耳壶2)、D型(蒜头壶)、E型(茧形壶)和F型(异形壶)六种类型,其中异形壶属于特例,因此本文暂不讨论。按照二歧分类法原则,将形态相似者两两合并,可见茧形壶与其它各类陶壶的形态差异最大,现将其它五类陶壶按形态相似性关系梳理如下图:

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秦文化陶壶形态相似性关系

从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秦咸阳城西郊秦墓中多出土A型(有耳壶)。按照特征将其演变分为四个阶段:春秋中期——方口圆角,粗颈,圈足较高;春秋晚期——束颈,耳低,盖、圈足变薄、变小;战国早期——壶束颈更加明显;战国中期——壶束颈,扁腹,盖平;由此可见该类型壶的总体变化特征为:壶盖由圈足形变为平盖,颈由粗颈变为束颈,耳由发达逐渐退化,腹由弧腹渐变为扁腹,圈足由高变矮。从地区间对比来看,春秋中期任家咀秦墓中出土有耳壶同凤翔雍城附近八旗屯秦墓出土有耳壶相似,而战国中期任家咀秦墓出土有耳壶也同宝鸡陇县战国中期秦人墓(店子秦墓)出土的有耳壶相似,说明宝鸡陇县、雍城和咸阳地区的有耳陶壶形态大体相似,基本上都表现出传统秦文化的面貌,通高都在30~45厘米之间。

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任家咀秦墓中出土的有耳壶(手绘剖析图)

到战国晚期,秦咸阳城西郊墓地中的传统秦式有耳壶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无耳壶。

B型(无耳壶1),有些材料又称亚字形腹壶。主要特征:有盖,鼓腹,壶体较圆,腹部最大径较低,通高22厘米左右。C型(无耳壶2),有些材料称侈口长颈壶或细颈壶。主要特征:椭圆形腹,体较瘦,下腹斜收,腹部最大径略高,通高25厘米左右。这两类无耳壶都流行于战国晚期。

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塔儿坡秦墓出土的无耳壶(手绘剖析图)

D型(蒜头壶)发轫于关中,后随着秦的统一战争传播到各地,流行于战国晚期至秦代,是战国晚期秦文化的标准性器物之一。主要特征:壶口呈蒜头型,溜肩,细颈,平底。战国晚期形体较扁矮,到秦代形体较瘦高。秦咸阳城西郊秦墓中出土的蒜头壶最高24.8厘米,最矮13.6厘米。蒜头壶虽然类型极为特殊,其中一部分还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并非“冥器”,但在墓葬的器物组合中也作为礼器与鼎、盒配套成一套完整的礼器组合,其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应当把蒜头壶也视为陶礼器。

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塔儿坡秦墓出土的战国晚期蒜头壶(手绘剖析图)

E型(茧形壶)在春秋中期和战国早期的任家咀秦墓中有极少量的发现,战国中期关中出现这种器物当是吸收了来源于东方“三晋文化”的结果;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同茧形壶首先出现在关中地区,随后向周围地区(主要是关东地区)扩散。流行于战国晚期至秦代的茧形壶主要特征为:侈口、短颈、圆腹、圜底,通高20厘米左右。战国晚期壶体圆胖,到秦代壶体略扁、较瘦。

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塔儿坡秦墓出土的战国晚期和秦代的茧形壶(手绘剖析图)

三、器型及文化变迁分析

从秦咸阳城西郊的秦人墓地出土的陶壶来分析,秦文化陶壶的类型和演变有以下两个特点:

(1)秦文化器物可分为两大器群,即“春秋型”器群和“战国型”器群,有耳壶(A型)属于“春秋型”器群的器物,而无耳壶(B、C、D、E型)则是属于“战国型”器群的器物。

这两种风格、面貌差异巨大的陶壶在时间上有先、后的衔接顺序,不过在器型上显然没有任何发展、演化关系。

如果根据惯例“文化不变、器物形态只会逐步演变,器物、器物群发生断裂性重大变化而说明旧文化消亡、新文化产生”来进行判断,一般会将这两类群器物分别对应为两种不同的古代文化,但考虑到它们皆出自秦都咸阳西郊秦人墓地,又只能做出一种有违此惯例的推断——两种风格迥异的陶壶只能属于一种文化(秦文化)。这实际上就更新了历史学研究的认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古代文化发展、变化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文化突变”,就是在缺少外力干预的条件下,因古人群体内部的自发内因作用,促使古文化的面貌在短时间内自行发生了大的改变。

以咸阳城西郊秦墓为例,论秦文化陶壶的类型特点和发展演变

咸阳城西郊秦墓出土的陶壶

(2)这两类陶壶的交替发生在战国中、晚期之交,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一直流行有耳壶,而战国晚期至秦代则流行无耳壶。结合历史文献来看,秦国在此时面临重大灭国危机,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变。即秦献公、孝公改革——徙都栎阳、止从死、“初行为市”、“为户籍相伍”、与魏战、伐西戎、商鞅变法及迁都咸阳,全面的从制度上尽废旧礼,确立起封建制,使封建的等级制在旧礼制的废墟上茁壮成长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自然而然的摒弃了一贯使用的旧陶壶,使新形式的陶壶迅速的、大规模的流行于秦地。

结语:

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流行的有耳壶,其类型较为统一,具有传统秦文化的特点,反映出较为单一的文化面貌,说明秦国与东方各国缺少紧密的文化联系,大多是吸收西北地区的戎狄文化。但相较于秦文化来说,秦国本身的文化是强大的、先进的,所以其本身文化面貌无有突变,陶壶形制也呈现出渐进的演化趋势。而战国中期商鞅变法以后,逐步发展、壮大并对外扩张,必然会加强与外界的各种交流,东方列国的各种文化对秦文化来说又是较为先进的,是需要秦人学习的,此时(战国晚期)流行的无耳壶类型多样,这体现出战国晚期秦文化的兼容包并。

战国晚期至秦代的文化逐步吸收了“三晋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周文化并融会贯通,最后一统天下。这不但是“落后地区学习先进地区并成功转型”的典型例子,也是社会历史前进的一个大趋势——只有开放的、善于学习的国家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才能向前发展,这亦是研究秦文化器物、研究秦文化给今人带来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