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 導語:

中國陶壺的歷史悠久、類型多樣、各有特點。在它們當中,秦文化陶壺別具特色,是中國陶壺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它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秦文化的變遷。

本文以秦咸陽城西郊(即今咸陽市東郊)的三個較為重要、延續時間長、秦文化特徵明顯的秦人墓地為例,對墓葬中出土的秦文化陶壺類型和特點做一探討、對其發展演變規律做一梳理,並略談器物變化背後所反映出的一些相關問題。

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咸陽城西郊秦墓出土的陶壺

一、秦都咸陽與咸陽城西郊秦墓

自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築冀闕”開始,秦人才正式將咸陽定為都城,經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秦二世等國君的經營,秦咸陽城成為一座規模宏大,人口眾多的大型城,至秦二世而亡(前207年)時,咸陽作為秦都共計沿用144年。1974年至1975年對咸陽宮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清理了一、二號宮殿遺址,發現這兩座宮城始建年代較早,且遺址基本位於上述宮殿建築遺址區的東西居中位置,反映出其地位最為重要。

隨著時代發展、秦國的國力增強,咸陽城又經過了秦惠文王、昭襄王時代在渭河南部興建“章臺宮”,秦始皇時興建“信宮”,以致咸陽城的範圍迅速擴大,成為一座南北橫跨渭河兩岸的曠世大城。

《三輔黃圖·咸陽故城》:“ 始皇窮極奢侈,築咸陽宮,因北陵營殿,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度,以法牽牛。”

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秦咸陽城遺址

在咸陽城不斷髮展擴大的同時,城外也形成了多處延續時間長、面積大、人數多的秦人墓地。至今考古工作者已在渭河第二階臺級上發現了多片秦人墓群,其中範圍比較大的有:1975年初至1977年春,咸陽市考古研究所在咸陽市東北15公里黃家溝墓葬區清理戰國中期至秦統一以後秦墓50座;1995年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咸陽鋼管鋼繩廠建設,發掘咸陽市渭陽鄉塔爾坡村墓地,清理戰國晚期至秦統一秦墓381座;1990年至1991年為配合長慶油田石油助劑廠建設,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施工區域內242座春秋中期至秦代墓葬進行發掘清理。以上墓葬群的時間跨度長、墓葬數量也較多,出土器物的變化比較連貫、穩定,能完整反映出秦文化器物的變化特點,是一批較為合適的研究材料。

二、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規律

據當前所公佈資料,任家咀秦墓共出土陶壺49件,塔兒坡秦墓出土陶壺99件,黃家溝秦墓同屬塔兒坡戰國秦墓群,出土陶壺3件。依據類型學原理從宏觀上綜合分析,可將全部陶壺大體分為A型(有耳壺)、B型(無耳壺1)、C型(無耳壺2)、D型(蒜頭壺)、E型(繭形壺)和F型(異形壺)六種類型,其中異形壺屬於特例,因此本文暫不討論。按照二歧分類法原則,將形態相似者兩兩合併,可見繭形壺與其它各類陶壺的形態差異最大,現將其它五類陶壺按形態相似性關係梳理如下圖:

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秦文化陶壺形態相似性關係

從春秋中期至戰國中期,秦咸陽城西郊秦墓中多出土A型(有耳壺)。按照特徵將其演變分為四個階段:春秋中期——方口圓角,粗頸,圈足較高;春秋晚期——束頸,耳低,蓋、圈足變薄、變小;戰國早期——壺束頸更加明顯;戰國中期——壺束頸,扁腹,蓋平;由此可見該類型壺的總體變化特徵為:壺蓋由圈足形變為平蓋,頸由粗頸變為束頸,耳由發達逐漸退化,腹由弧腹漸變為扁腹,圈足由高變矮。從地區間對比來看,春秋中期任家咀秦墓中出土有耳壺同鳳翔雍城附近八旗屯秦墓出土有耳壺相似,而戰國中期任家咀秦墓出土有耳壺也同寶雞隴縣戰國中期秦人墓(店子秦墓)出土的有耳壺相似,說明寶雞隴縣、雍城和咸陽地區的有耳陶壺形態大體相似,基本上都表現出傳統秦文化的面貌,通高都在30~45釐米之間。

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任家咀秦墓中出土的有耳壺(手繪剖析圖)

到戰國晚期,秦咸陽城西郊墓地中的傳統秦式有耳壺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類無耳壺。

B型(無耳壺1),有些材料又稱亞字形腹壺。主要特徵:有蓋,鼓腹,壺體較圓,腹部最大徑較低,通高22釐米左右。C型(無耳壺2),有些材料稱侈口長頸壺或細頸壺。主要特徵:橢圓形腹,體較瘦,下腹斜收,腹部最大徑略高,通高25釐米左右。這兩類無耳壺都流行於戰國晚期。

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塔兒坡秦墓出土的無耳壺(手繪剖析圖)

D型(蒜頭壺)發軔於關中,後隨著秦的統一戰爭傳播到各地,流行於戰國晚期至秦代,是戰國晚期秦文化的標準性器物之一。主要特徵:壺口呈蒜頭型,溜肩,細頸,平底。戰國晚期形體較扁矮,到秦代形體較瘦高。秦咸陽城西郊秦墓中出土的蒜頭壺最高24.8釐米,最矮13.6釐米。蒜頭壺雖然類型極為特殊,其中一部分還有明顯的使用痕跡,並非“冥器”,但在墓葬的器物組合中也作為禮器與鼎、盒配套成一套完整的禮器組合,其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應當把蒜頭壺也視為陶禮器。

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塔兒坡秦墓出土的戰國晚期蒜頭壺(手繪剖析圖)

E型(繭形壺)在春秋中期和戰國早期的任家咀秦墓中有極少量的發現,戰國中期關中出現這種器物當是吸收了來源於東方“三晉文化”的結果;現在學術界普遍認同繭形壺首先出現在關中地區,隨後向周圍地區(主要是關東地區)擴散。流行於戰國晚期至秦代的繭形壺主要特徵為:侈口、短頸、圓腹、圜底,通高20釐米左右。戰國晚期壺體圓胖,到秦代壺體略扁、較瘦。

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塔兒坡秦墓出土的戰國晚期和秦代的繭形壺(手繪剖析圖)

三、器型及文化變遷分析

從秦咸陽城西郊的秦人墓地出土的陶壺來分析,秦文化陶壺的類型和演變有以下兩個特點:

(1)秦文化器物可分為兩大器群,即“春秋型”器群和“戰國型”器群,有耳壺(A型)屬於“春秋型”器群的器物,而無耳壺(B、C、D、E型)則是屬於“戰國型”器群的器物。

這兩種風格、面貌差異巨大的陶壺在時間上有先、後的銜接順序,不過在器型上顯然沒有任何發展、演化關係。

如果根據慣例“文化不變、器物形態只會逐步演變,器物、器物群發生斷裂性重大變化而說明舊文化消亡、新文化產生”來進行判斷,一般會將這兩類群器物分別對應為兩種不同的古代文化,但考慮到它們皆出自秦都咸陽西郊秦人墓地,又只能做出一種有違此慣例的推斷——兩種風格迥異的陶壺只能屬於一種文化(秦文化)。這實際上就更新了歷史學研究的認知,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古代文化發展、變化中還有一種特殊的現象——“文化突變”,就是在缺少外力干預的條件下,因古人群體內部的自發內因作用,促使古文化的面貌在短時間內自行發生了大的改變。

以咸陽城西郊秦墓為例,論秦文化陶壺的類型特點和發展演變

咸陽城西郊秦墓出土的陶壺

(2)這兩類陶壺的交替發生在戰國中、晚期之交,春秋中期至戰國中期一直流行有耳壺,而戰國晚期至秦代則流行無耳壺。結合歷史文獻來看,秦國在此時面臨重大滅國危機,不得不做出相應的改變。即秦獻公、孝公改革——徙都櫟陽、止從死、“初行為市”、“為戶籍相伍”、與魏戰、伐西戎、商鞅變法及遷都咸陽,全面的從制度上盡廢舊禮,確立起封建制,使封建的等級制在舊禮制的廢墟上茁壯成長起來。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自然而然的摒棄了一貫使用的舊陶壺,使新形式的陶壺迅速的、大規模的流行於秦地。

結語:

春秋中期至戰國中期流行的有耳壺,其類型較為統一,具有傳統秦文化的特點,反映出較為單一的文化面貌,說明秦國與東方各國缺少緊密的文化聯繫,大多是吸收西北地區的戎狄文化。但相較於秦文化來說,秦國本身的文化是強大的、先進的,所以其本身文化面貌無有突變,陶壺形制也呈現出漸進的演化趨勢。而戰國中期商鞅變法以後,逐步發展、壯大並對外擴張,必然會加強與外界的各種交流,東方列國的各種文化對秦文化來說又是較為先進的,是需要秦人學習的,此時(戰國晚期)流行的無耳壺類型多樣,這體現出戰國晚期秦文化的兼容包並。

戰國晚期至秦代的文化逐步吸收了“三晉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周文化並融會貫通,最後一統天下。這不但是“落後地區學習先進地區併成功轉型”的典型例子,也是社會歷史前進的一個大趨勢——只有開放的、善於學習的國家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文化、才能向前發展,這亦是研究秦文化器物、研究秦文化給今人帶來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