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罚,什么是变相体罚?老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雨洒江湖


体罚,是老师对学生批评过程中的动怒😡,随之拳脚相加,其力量大得狠,叫体罚,变相体罚,是老师批评学生过程中的另外手段,罚学生干这干那,罚站,罚款等等。


YHbaijiazhengming


现在的老师都知道无论是体罚或是变相体罚都是不允许的,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如果因为管教学生,给学生造成身体或者心理上的伤害,就是触摸到了教育的红线,不但会给学生带来影响,而且也会给老师本身带来很多问题。题主所问,什么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到底应该怎样去界定?小编作为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此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体罚是指无论老师采取了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造成了学生身体上的伤害或者疼痛的感觉,通常表现为暴力的形式:(1)对学生进行拳打脚踢,揪头发打耳光等。(2)利用班级所谓的约定,对犯错误的学生用戒尺打手心,包括让学生互相打。(3)罚跪、罚蹲马步、头顶书本站墙根等形式,长时间的折磨学生,虽说没有直接对学生打骂,但是对孩子的伤害程度不可小视。当然,还有其他的多种体罚形式,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应该多加注意的,如果因为自己不当的工作方式,对学生造成伤害,给自己带来困境,我认为都是不应该的。


第二,变相体罚通常是指除了暴力以外的对学生的其他体罚方式,这种方式同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和阴影,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1)罚操场跑圈,有的老师在不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冒然罚学生跑十圈甚至二十圈,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2)罚抄作业、抄课文、抄单词等机械的抄写行为,一次抄写很多遍,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只是惩罚而已。(3)罚学生交班费,强制让学生为班级做公益等。(4)罚学生打扫卫生,不怀善意的打扫厕所等。

总之,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达到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的效果。


三尺讲谈


体罚是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通常有用教棒打学生的手或屁股,用手直接打学生或用脚踢学生,用书本或三角板、圆规等抽打学生。由于学校大会小会都讲严禁体罚学生,且是红线,现在几乎没有老师体罚学生了。

变相体罚,以前指的是,让学生站着上课,罚抄作业,到操场上指定跑多少圈,以及让学生去体力劳动等。不动手辱骂学生叫心罚。

去年,“教育惩戒权”意见征求稿中,已有“让学生站不超过一节课的时间”,“面壁反思”,“带离教室进行隔离”,“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以及“家长陪读”,“劝其转学”等内容。由于教育惩戒权还没有正式实施,所以,现在教师只能使命学校允许的教育方式。据我所知,依法从教是绝大多数教师都有的意识。


红蓝推演


1、什么是体罚?就是对一个人进行外力的打击,如用棍棒,拳打脚踢,对一个人的身体进行伤害,使被打的人皮肤或骨头造成损伤,皮裂骨折及体内出血等。

2、什么是变相处罚?

强迫一个人在烈日下暴晒,不允许喝水,强迫一个人干超出人体能力的体力运动或者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辱骂、抵毁,羞辱等言行。

3、老师能不能惩罚学生?一开始我认为老师是可以惩罚学生的。但是,通过全国各地相继报道的老师惩罚学生的视频后,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觉得老师不能惩罚学生。为什么这样说呢?本来,老师惩罚学生的目的就是要令学生懂得遵规守矩,不违反校规班规,认真听课学习,做一名遵纪守规的三好学生。在惩罚过程中达到教育学生守纪律的目的。现在不赞成老师惩罚学生是:现在的老师惩罚学生已经超出了教育学生的范围。打一二下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不听话是要被惩罚的,痛在皮上,印在脑海里。惩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可惜啊,老师对学生的惩罚手段大大的超出了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疯狂的拳打脚踢,为了发泄老师心中的愤怒,双目烈火,早已把教育学生的目的忘记得一干二净啦,学生已经表明自己错了老师还不放过学生,非要把学生打得皮开肉绽,骨折,甚至把学生打至终身残废也再所不惜。早已把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拋到脑后。这可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啊!当然这种行为只发生在个别老师的身上,不能代表所有的老师都会这样。但是,就这么个别的老师的恶劣行为已经警示所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用单纯惩罚来处理,三观教育才是教育学生的目的。学生没有好的品德,分数再高也会迷失人生的目的。


老迟84926257


一个孩子做错事情,根据情节得到相应的是否应该呢?咱们来看看成人的世界是怎样的。杀人犯枪毙,小偷小摸坐牢,抢劫但未致死的坐牢,行骗但未造成特严重后果的坐牢……也就说在成人的世界里,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承担后果。那么孩子应不应该呢?当然应该!从小就该培养负责任,为所做的事情承担后果,这是为孩子成人不犯或少犯大错必要的教育。如果一个孩子犯了错,老师和学校都无权教育,家长动不动就给老师和学校扣上“体罚”的帽子,那么你把学校当什么了?幼儿园?你把老师当什么了?餐厅服务员?老师没任何权利教育你的孩子,你把孩子送学校干什么去了?养爷?孩子做了错事,得不到任何惩罚,长大成人后他就敢目无法纪成为祸害,你作为家长希望培养出一个大坏蛋吗?因此,把教育孩子的权利交给老师和学校,家长从心里自觉的支持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你的孩子才会健康成长,长成一个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爱国爱家、勇于担当的好人。


笑怪巫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个体之间就会存在差异,作为教师应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全面发展。体罚是明令禁止的,那么何为体罚呢?何为变相体罚呢?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1、体罚:对学生进行身体上的惩罚,比如:打手心、打屁股、罚站、罚跪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听话,对学生身体上不仅会产生影响,而且学生心灵也会受到危害。素质教育提倡: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尊重、赞赏、民主,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怎么做;

2、变相体罚:要求学生罚抄、罚做、讽刺挖苦、等。这种对学生心灵上的伤害超过体罚,对学生人格也是严重的侮辱。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更好的培养优秀的学生;

3、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答案是肯定的,不能!那对于调皮捣蛋学生怎么办?我想说,只要你从事教师岗位,永远都避免不了会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至于怎么应对,建议在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方法吧,毕竟每位老师都有“制服”学生的办法。

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会更高!不能打,不能骂,那就和平共处吧,和平共处那就终身学习,反思教育经验吧。






平凡练家人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巜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巜教师法》都明确要求教师对学生不能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但是两法中都未对体罚和变相体罚作出法律界定。

那么该如何解释体罚和变相体罚呢?

一,体罚。

巜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析解释体罚的:用罚站、罚跪、打手心、打板子等方式来处罚儿童的错误教育方法。

这也就是说,体罚是用暴力的手段对学生的身体进行伤害。

通俗说,就是打学生。

二,变相体罚。

顾名思义,变相体罚就是换了一种方式体罚学生。也就是说不用打的方式,而用与打差不多的让学生难受的方试。

这种方式最常见的形式是:罚抄课文或作业、罚钱、罚做值日、罚站或逐出教室、辱骂学生或讽刺挖苦学生等。

因为巜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巜教师法》规定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所以,教师是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

至于惩罚,是另一个概念,《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中没有提及,所以,从概念上说,我认为教师是能够惩罚学生的。

但是,什么样的行为是惩罚呢?

我们看到,变相体罚已经把能起到处罚效果的行为都包含了。

所以,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已经没有什么方式可以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处了。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左右为难。

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惩处吧,家长就要找教师的麻烦,到学校里讨说法,一度形成了“校闹”的风气。面对家长的行为,教育行正部门和学校就要处分教师。一旦有一例发生,所有的教师在面对教育学生时就襟若寒蝉。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没有一点权威可言。

对犯错误的学生听之任之吧,全社会都要口诛笔伐,说现在的教师只知教书不知育人。

这种情形,大家有目共睹。新冠状肺炎病毒出现之前的网络上,随处可见讨伐教师的文章。

为此,为了解决教师育人的困境,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要给予教师惩戒权。

但是,到目前,教育部的具体政第还未出台。

很多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说到学校教育,总是感慨地说:我们上学时在路上看到老师都是害怕的。因为那个年代的老师是有惩戒权的。不管老师,还是学生和家长,似乎是约定俗成的。但是,现在,时移世易,老师、学生、家长又约定俗成了另一个概念:老师是不允许惩戒学生的。

相信,过不了多久,教育部的惩戒学生的政策将会出台。

一旦政策落地,教师在教育学生上就能有规可依,就能让学校教育变成教书和育人两条腿走路。

总之,教师的职责历来是既教书又育人,不能因为惩罚学生的原故而变成瘸子教育。


张旭语文


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概念介定,在网络上很快就能找到。我认为体罚是一种希望通过让孩子的身体不舒服而产生畏惧心理的行为。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勇。

体育训练时几乎所有的教练用过罚跑,军人生活的影视剧中士兵犯了错误也是被罚跑、站军姿。大家都能接受。但是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是不可以的。国家有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老师必须遵守,否则就会违法。

但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只听了道理就会按照道理做。有时,对这样的孩子老师就会在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冲动之下容易对孩子施行,逼着孩子进步。结果是有的孩子越来越好,有的孩子呈现逆反。育人露耍先用心,有时比体罚管用。


时空福禄元


体罚即用罚站、跪、打手心、打板子等方式来处罚孩子的错误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望文生义,体罚就是通过暴力手段对孩子身体进行责罚,以造成身体的疼痛感为突出特征,使犯错者身体受到惩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的行为方式。

变相体罚即为间接体罚,就是不直接让受教育者身体疼痛,而是通过一定的形式,经过一定的过程后才能感到身体疼痛或身心受到伤害的行为方式,如抄作业20遍50遍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为变相体罚,这种变相体罚对学生的身心伤害更为严重。

惩罚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健康能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是一种行为和手段,所以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惩罚,但要有度,不能把惩罚当体罚或变相体罚来使用。





春雨润无声之教育


一、体罚概念的界定

  (一)体罚的概念

  关于体罚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为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体罚”。这些界定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大体分为两类。之前对体罚的界定比较清晰,例如:《现代汉语词典》提出,体罚是“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儿童的错误教育方法”。《辞海》将体罚定义为“成年人对小孩身体使用的惩罚,其严厉性从打手心到打屁股不等”[2]。《教育大辞典》将体罚解释为“以损伤人体为手段的处罚方法”。这都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界定,都是把体罚界定为对孩子肉体的惩罚。

  20世纪90年代之后学者赋予了体罚新的定义,例如:但汉礼在《关于中小学体罚现象的比较研究》中这样定义体罚:体罚是指以损伤人体、侮辱人格为手段的处罚方法。王洪明在《案例与评析:“校园惩罚”问题》一文中提出,体罚是以伤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灵为手段的惩罚方法。显然,这些学者把教育者对学生的人格、精神伤害也归入到了体罚的范畴中,原有的体罚概念外延扩大,于是“变相体罚”的概念应运而生。我们认为这样的界定从学理上、管理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它造成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分辨不出一般性的教育惩戒和精神上的惩罚的区别,从而在使用惩戒权时不能把握好惩戒的尺度。

  (二)体罚的构成要素

  体罚的构成要素是判断教师的行为是否构成体罚的关键因素。体罚的要素主要包括:

  1.体罚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对未成年人的体罚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家庭内部的体罚;二是教育机构的体罚。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发生在教育机构的体罚,是在学校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身体进行的惩罚。实施体罚的是中小学教师,受罚者是在校的中小学学生,因此,体罚的行为主体是中小学教师,行为客体是中小学学生的物质性人格权和生命健康权。

  2.体罚的对象是学生的身体。体罚必须诉诸学生的身体,不论是以直接还是以间接的方式。在我国,由于对体罚采取的是“零容忍”态度,所以教师在惩戒学生时接触学生身体,比如推、拉学生中使其感到痛楚,都可能被认定为体罚。对于不诉诸身体的惩罚我们不应该认定是体罚,如罚款、语言羞辱、冷暴力等。有些学者把伤害学生的心灵、尊严等处罚方法也归入体罚,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法学上,身体的伤害和精神的伤害是严格区别的。教师对学生的冷嘲热讽、当众辱骂等侵害学生精神性人格权的行为是属于我们常说的“心罚”的范畴,与体罚相对,因此,心罚应该从体罚的概念中剥离出来。

  以学生身体的“痛楚”或“痛苦”界定体罚是不科学的。体罚肯定会造成学生的身体痛苦,不引起这些痛苦的惩罚则不是体罚,如罚写三遍错字或罚站两分钟等。有些非击打身体等惩戒措施,如罚站、罚写、罚背书等,有时也使学生感觉肉体痛苦或羞耻,但是这些措施被认为是教育的必要措施,因为这些痛苦或羞耻感能够唤醒并警觉学生认识错误,矫正其不良行为。在国外,有些国家是允许体罚的,但是这些国家对体罚中击打学生的身体部位有严格的限制。例如,教师只能击打学生肉比较厚且神经比较多的身体部位,例如手心和屁股,这些部位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痛感,而把握好度则不伤身体。但这些国家不容许教师击打学生的关键部位,如头、颈、胸、腹部、裆部,这些部位易造成身体伤害;也不允许打学生的面部、嘴,扯学生的头发、耳朵等,对这些部位的打击除了对身体的伤害外,对学生的精神伤害更大。

  3.体罚的行为客体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权。体罚超出了学生身体承受的限度而侵害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是界定和判断体罚的关键因素。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实质不产生影响而仅仅使学生产生痛苦和羞耻感的惩罚行为不是体罚,我们将其归于一般的教育惩戒范畴,例如学生总写错字,教师为加深其对汉字的印象,罚学生抄写词语三五遍;学生经常迟到,教师为维持班级纪律,罚学生站两三分钟等。即使教师间接惩罚学生的身体,如罚站、罚跑、不让学生上厕所、不让学生回家吃饭等措施如果超出一定限度而危害学生生命健康也属于体罚。一般性的教育惩戒是以大多数学生的身体可接受并且不造成伤害为参考的,如在惩戒时,学生感到极度的疼痛或因疲劳而损害身体健康,或者学生被打部位出现明显的红肿、流血、骨折等状况,这便是超出了学生身体承受的限度,即损害了生命健康,这就属于体罚。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二、体罚或变相体罚与教育惩戒的区别

  (一)体罚不同于教育惩戒

  体罚不同于教育惩戒,它超越了正常的教育惩戒的范畴。教育惩戒是指具有惩戒权的教育主体对于具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做出的一种否定性评价。教育惩戒权是教育权力的下位权力,是学校与教师惩戒违反校规的学生的权力,是作为教师应有的一项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权力,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学生感受到荣辱、对错、痛苦等,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增强为自己过失负责的责任感,从而达到矫正和教育的目的。在我国,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体罚,尤其是对所谓“变相体罚”的“零容忍”,教师的惩戒权在理论研究上被悬置,同时,由于适当的合理的教育惩戒也会被当成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加上学校和教师担心引起事故纠纷,所以教育惩戒在实践上被看作不合法而被取消。教师因头顶“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利剑威慑而不敢管学生,实际上这是放纵学生,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当前部分中小学生无法无天,社会上流行的暴力欺凌现象层出不穷,这与教育惩戒的缺失,与体罚、变相体罚的规定不完善密切相关。

  体罚与教育惩戒有着本质的区别:

  1.方式和手段不同。惩戒的方式主要包括心理惩戒和身体惩戒等。心理惩戒的方式主要有当众批评、心理暗示、与家长沟通等等,心理惩戒只要不造成学生生命健康的损害,我们不认为是体罚;身体惩戒主要有罚站、罚跑、罚学生抄课文等,身体惩戒只要不造成学生生命健康的损害,我们也不认为是体罚;体罚的方式比较单一,我们只认可对学生身体的惩罚才是体罚,它通过直接摧残学生的肉体使学生感到极度痛苦来达到教育效果。

  2.程度不同。这是体罚与教育惩戒最根本的区别。二者虽然都是通过实施惩罚使学生感到痛苦来达到教育目的,但痛苦的内涵和程度不同。教育惩戒是通过对学生施以轻微程度的身体惩罚,使学生在惩罚中悔过自新,从而“不愿”再去犯错,并且教育惩戒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罚则是通过暴力的方式使学生惧怕皮肉之苦,从而使学生“不敢”犯错。体罚的程度一般都超出了未成年人身体承受的范围。

  为了使体罚的概念更为明晰,我们认为还应该采用早期的界定方式,可以将体罚定义为:在学校背景下,教师通过对学生身体实施击打,使学生肉体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的处罚方法。这种界定简洁明了,实践中易于辨析,并且能够跟教育惩戒和所谓“变相体罚”相区别。

  (二)变相体罚不同于体罚

  “变相体罚”的概念不明晰,不是正规的法学概念,变相体罚常指教师为了维持教学秩序,不直接对学生的身体诉诸拳脚和工具,而是间接地处罚违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使受罚者身心感到痛苦或者屈辱的惩罚方式。体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侵害的是学生的物质性人格权、生命健康权,而从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来看,变相体罚侵害的是学生的精神性人格权,主要是隐私权、名誉权、人格尊严权。体罚和变相体罚有以下区别:

  1.作用的对象与影响不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是作用在学生的身体上,通过对学生身体的摧残使学生感到极度疼痛或疲劳,从而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变相体罚则是不直接伤害学生的身体,以侮辱的语言间接地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学生感到屈辱,从而获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体罚学生直接摧残的是学生的身体,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育,严重的会造成学生身体的残疾甚至会威胁到学生的生命;而所谓变相体罚的直接后果则是对学生精神和人格的伤害,常常会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体罚带来的是显性的危害,是短暂的伤害;而变相体罚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往往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是持续性的、影响深远的危害。

  2.性质与层次不同。虽然“变相体罚”的危害性不可低估,但是其行为本身大多属于道德范畴,而非法律范畴。面对屡教不改的儿童,家长或其他人员有可能不会拳脚相加,但是对其极端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不可避免,不能认为这种行为犯法。同样,教师对犯错学生的挖苦讽刺等行为虽然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但是还未达到违反法律的程度。尽管教师因其专业教育者的身份比其他非教职人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但因学生犯错误而对其进行责骂或采用其他具有不友好的非暴力行为则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除非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或引起学生重大的伤亡。

  将师德问题法治化使教师难以区分体罚、变相体罚和教育惩戒的界限,直接造成了教师不敢对学生使用正常的教育惩戒,也不敢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国的教育。因此,应当将“变相体罚”这一概念废止,将部分师生冲突中双方身体接触但没有造成身体健康危害的行为归入教师正常施行的惩戒权;将非暴力但侮辱学生人格的行为列入侵犯学生的精神性人格权专列,并明确学生的精神性人格权的内涵、外延与加害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体罚的范围、程度

  我们通过对国内外一些资料的研究、借鉴与参考,重新界定了体罚的范围、类型和程度。

  (一)体罚的范围、类型

  教师对学生的惩戒必须是轻微的,严重的惩戒则会构成体罚。日本的《学校教育法》规定,在必要时,校长及教员有权利对学生和儿童实施惩戒,但不得体罚。日本针对体罚的类型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侵害受罚者身体的惩罚,诸如殴打、踢等,是体罚;对学生的身体给予痛苦的惩罚,如长时间使其保持端坐、直立等姿势,是体罚;不让学生如厕,超过用餐时间后仍留学生在教室等造成学生肉体痛苦的行为,也属于体罚范围。日本还规定:教师不得剥夺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的权力;在罚迟到者或偷懒者打扫卫生时,不得有过度要求;对于有偷窃行为的学生,教师不得强迫其自白或供述。

  教师体罚学生的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有时一种体罚方式也有多种罚法,我们将教师体罚学生的类型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1)直接过度责打学生的身体,如:打耳光、扯头发、揪耳朵、打臀部、让学生自打或互打,甚至在学生脸上刺字等。(2)让学生长时间维持特定的姿势,如:长时间罚站、罚跪、罚晒、罚半蹲等;罚站不仅仅指在教室中罚站,还有在烈日下、在暴雨中罚站,更有甚者,罚站还演变成了“金鸡独立”或“四足顶地”等。(3)让学生长时间从事剧烈运动,如:罚跑步、罚俯卧撑、罚单腿跳等;罚跑又分为穿鞋跑和赤脚长跑等。(4)让学生过度从事特定的工作,如:超负荷地罚写作业、抄写课文,罚过度劳动等。(5)长时间剥夺学生的生理需求,如:长时间不准学生吃饭、上厕所、午休而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二)体罚的程度

  教师的惩戒必须是轻微的,不得超出学生年龄段所能承受的范围。韩国颁布的《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认可了教师有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实施一定程度的体罚的权利,并对体罚的程度、方式等做了具体规定:体罚小学生、初中生,要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可使用直径1.5厘米,长度不超过60厘米木棍;教师不能用手或脚直接体罚学生;体罚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大腿部;在体罚数量上,初高中生不得多于10下,小学生不得多于5下,程度上以不在学生身体上留下伤痕为准。[9]在美国的一些州,体罚造成疼痛或微小的伤痕是合理的,这是教师的特权,但是体罚造成学生身体某部位的脱臼、深度青肿、流血、骨折等,就是过度惩罚且具有民事侵权性质;体罚学生禁止使用诸如刺棒或断木板等器具;体罚某个有潜在健康状况的学生而造成严重伤害时,教师不负有法律责任。

  我们认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时必须保持合理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陷入了体罚范畴。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并以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参考,我们对体罚的程度、数量等作了以下界定:对学生体罚会使学生感到明显的疼痛感、疲劳感或不舒适感,甚至会造成学生身体残疾、长时间晕厥等。责打学生身体时,在程度上以留下伤痕为准,发红但不肿不起泡、微小的伤痕不属于体罚,而被打部位出现深度青肿、扭伤或骨折等,则都属于体罚的范畴;在维持特定姿势或罚学生运动方面,如罚站、罚蹲、罚跑步等超过一般性运动限度则属体罚,学生只感到轻度疲劳的属于一般的教育惩戒,而烈日下罚站、暴雨中罚站、“金鸡独立式”站立都是体罚;体罚中的罚抄是指罚学生抄明显超量的作业,比如罚抄词语、诗歌、课文等超过十遍以上等;在剥夺学生生理需要方面,如不准学生吃饭等超过一定时间,比如十分钟可归为体罚。

  四、严控体罚,明确教育惩戒程序

  教育中对犯错学生的惩罚在不伤害学生身体健康的范围内属于正常的教育惩戒。教育惩戒除了要程度适宜外,还应该坚持程序正当,否则就成了体罚。2002年,韩国的《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对体罚的程序进行了规定:体罚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体罚原因;体罚前要检查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必要时允许延期体罚;学生有以校内义务劳动代替体罚的权力;体罚时必须要有校监或生活指导老师的监督;体罚要避开其他学生。美国一些州的法律也规定了体罚的程序:学年初,家长要和学校签订一份是否同意体罚学生的声明;当其他教育方法都无效时,教师才能实施体罚;教师不能在其他学生面前实施体罚;教师体罚学生要有证人的监督;与受罚学生有冲突的教师不能实施体罚;体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来实施;体罚要打学生身上肉多的部位。

  只有严格遵守教育惩戒程序,才能严控体罚。我国可以借鉴韩国和美国的法律,制定惩戒的程序,从而减少对学生的伤害。我们认为,教师在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惩戒时,应当坚持以下程序:

  1.教师惩戒学生前要向学生讲明理由。老师对学生进行惩戒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学生因违反纪律造成对课堂和校园秩序的破坏,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听老师的反复教导与训诫等。

  2.教师直接责打学生身体必须是在其他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惩戒前应该坚持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先提醒学生,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只有说服教育不起作用时才可以轻微地责打学生的身体。

  3.教育惩戒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身心发展特点等因素来实施。对学生进行处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而且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个别学生有必要坚持不公开原则,以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此外,我国还应该考虑建立专门的惩戒学生的机构或部门,例如,美国部分州规定教育惩戒由副校长或教务主任实施,并且在班主任等专人监督下避开其他学生在专门地点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