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日本牛仔裤的特别之处在于,注重最细微的细节,品牌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面料,同时始终保持优雅的着装风格,并且大多数设计都不会太过花哨。


日本牛仔裤或许没能在世界上呼风唤雨,但牛仔裤是日本时尚输出最成功的例子,这个国家确实确立了高端布料、高品质缝纫、创新生产技术,以及新颖处理方法的全球标准。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日本牛仔裤的历史并不长,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在二战后担起重建日本的责任,日本时尚“美国化”的趋势自然相当明显。一段时间后,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牛仔裤精神和时尚感,使日本牛仔裤与众不同。


DenimNotes丹宁笔记跟大家一起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1950年在美军占领日本期间,美国士兵常以旧衣物作为付给妓女的报酬,妓女再把衣物拿到阿美横町的商店转卖。最常见的就是褪色的靛蓝色牛仔裤,那是士兵不执勤时常常穿着的裤子,因此也称为“美国大兵裤”,而其简称“ジーパン”(G-pan)。就这样,旧的蓝色牛仔裤流入了日本黑市市场。


(转卖美国大兵裤的店商表示:“我们用一条300-500日元的价格买进,再以3200日元卖出。牛仔裤实在抢手,一到店,还没贴上价格标签就已先卖光了。”)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

1955年,因为出现在东京的美国人,以及广受欢迎的电影《无因的反叛》中,詹姆斯·迪恩

(James Dean)反抗的叛逆姿态,牛仔裤在日本年轻人中获得了新的文化认同感。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

1957年,日本政府开始放宽对进口服饰的限制法规,开放海外二手衣的正式贸易。东京二手商品零售商荣光商事马上在西雅图郊区的洗衣厂买下两万条二手牛仔裤。那一批牛仔服饰是首批大规模进口至日本的美国牛仔服装。


不久,荣光商事又进口了八万条全新的Lee牛仔裤,而竞争对手大石贸易也签下订单,每月进口三万条Levi’s牛仔裤。这两份合约让真正的美国牛仔服饰涌进日本,二手服饰店也期望顾客能来店购买正统的美国牛仔裤。然而市场反应冷淡,顾客更喜欢被人穿过的、质地柔软、褪色后呈现多层次靛蓝色泽的二手牛仔裤。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

1960年代,常春藤风格(Take Ivy)卷席银座。日本男士服饰风格的兴起完全借鉴美式风格,但起初日本男士传统西服是偏英式的。


日本在常春藤风格之后拥有了开创与传播最新美式风格的基础——不仅是整洁好看的新英格兰青年服装,甚至还有更狂野的反主流文化造型——牛仔裤开始进入更多日本人的视野。


由于早期牛仔裤的售价昂贵,只有年轻演员、狂热的艺术学生,以及有钱人家出身的叛逆青少年才穿得起。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

1964年年底,日本街头出现廉价的牛仔仿制品(染上靛蓝色的轻质混纺棉质长裤),二手店商希望有人能生产价格合理、跟美国原版一样的日本本土牛仔裤。于是,位于儿岛的丸尾服饰决定踏入牛仔裤生产领域,并买回了一条美国牛仔裤分析研究。


但丸尾服饰发现,日本传统染色技法是让蓝色染料完全渗进棉纤维内,也就是说,当时日本没有染色师傅能制作出美国牛仔布那种保持白色纱芯不被染色的靛蓝纱线丸尾服饰要生产牛仔裤,必须进口美国牛仔布。


而曾进口Levi’s的大石贸易刚取得独家进口美国牛仔布料的权利。同年,大石贸易在东京设立缝纫工厂,以CANTON为品牌名,生产牛仔裤供应日本市场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

1965年2月丸尾与大石签订合约,大石将剩余的3000码14.5 oz 牛仔布供给丸尾,丸尾在日本西部生产与销售CANTON牛仔裤。


-

1965年年中,丸尾服饰以CANTON为品牌名,生产了它的第一条牛仔裤。尽管日制的牛仔裤比进口的二手货便宜了差不多一半,但二手牛仔裤的销量还是全新牛仔裤的十倍。


于是,丸尾服饰买来一批洗衣机将牛仔裤预先洗一次,让布料变软、褪色。“一次水洗”牛仔裤销售开始有了起色,但仍属小众市场。


丸尾服饰的员工认为,常春藤风格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市场良机:“美国人在校园里穿牛仔裤的机会多过卡其裤。”


丸尾服饰企图说服百货公司进货,但下水洗过的牛仔裤却遭受到传统零售商的排斥,如此同时,也面临东京牛仔裤品牌Edwin的竞争。


Edwin创始人原本是经营二手美国军用品买卖的,也从美国进口二手牛仔裤,当丸尾研发CANTON牛仔裤时,他也开发了日制牛仔裤产品线,并以Edwin为品牌命名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

1967年丸尾服饰为了迎合百货公司,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成立了一个原创牛仔裤品牌Big John,首度推出直筒、防缩水的Big John M1002牛仔裤,牛仔布由Cone Denim供货。


(Cone Denim是向Levi's提供牛仔面料的工厂。)


由于价格合理,日本年轻人开始抢购Big John牛仔裤,多家百货公司也主动向丸尾进货。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那时的东京,经历了几场反主流文化运动,深深影响了那个年代的日本街头时尚。而牛仔裤是这些叛逆族群的共通点,也得到最多注意。新宿运动让年轻人摆脱了整齐、直挺的卡其裤,改穿粗犷简便的服装。


牛仔裤销量从1966年的200万条增加到1969年的700万条。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到了1960年代末,青少年认为牛仔裤是对抗常春藤风格最强大的利器。日本社会只提供年轻时尚的两种极端——整齐斯文的常春藤和邋遢蓬乱的嬉皮士,而经典美国风格则被排除在两者之外。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1971年,牛仔裤销售数字高达1500万条,1973年达到4500万条,喇叭牛仔裤在当时最受欢迎。


Big John销量傲人,引发更多儿岛厂商推出牛仔裤品牌。如今,日本近乎全数的牛仔裤都来自儿岛这座曾以生产日本学生制服而闻名的城市。


就在儿岛逐渐提高日制牛仔裤产量之际,美国因罢工运动提供给日本的牛仔布料开始减少。


日本牛仔裤有何特别之处?带你快速回顾一下日本牛仔裤的发展史


虽然日制牛仔裤很成功,但日本人仍然渴望拥有由日本自己生产的红边布制成的牛仔裤。


那日本为何不自己生产牛仔布呢?


未完待续…


图源:互联网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