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16岁了,高中没考上,也不愿意学习,就玩游戏,脾气还很大,怎么教育啊?

远嫁的梅子


青春期问题种种,父母重在引导,最终答案掌握在孩子手上

孩子的现状,肯定是有历史原因的。这里大胆地猜测一下,极有可能家里有一位非常严厉而且比较容易炸的长辈。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先自己进行反思,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自己做过什么事情,说过什么话,可能伤害到孩子,如果有,一定要记录下来,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读书以后。


对于一些父母,这个反思的过程会非常痛苦,因为确实自己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这个时候请家长不要自责,自责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做客观记录时间和大概事件就好。


有的家长可能非常迷茫,不知道或者不记得做了什么伤害到孩子,推荐这类型家长读一本书《解码青春期》,会给到家长思路和引导

其次,家长必须打开和孩子的对话通道,找到目前孩子这种状态的根源。要进行对话,家长要做好两点心里准备


准备一:不要指望找孩子谈话,一定就接你的招,极有可能,孩子完全不回应你,甚至排斥你,这个时候,家长请不要勉强时机不对下次再试

因为孩子已经16岁了,如果曾经受到伤害,那么一定不是短时间了,不要指望一个已经持续很久的问题或隔阂家长一句话就能打开孩子的心门;

任何一次历史伤害都会将家长和孩子的连接推得更远,这个时候,需要做的不是强行要求孩子对话,而是耐心去恢复连接,只有做到心连接了,孩子才会听你的

准备二:如果孩子愿意和你说话,极有可能很多家长又开始说教了,结果肯定是孩子这边耳朵进去,那边耳朵出来,甚至又躲进自己的保护壳里面,特别是男孩子;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了,家长的那些大道理难道孩子不懂吗?孩子难道听得还不够多吗?那么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呢?

这里隆重推荐一本书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当中给到一整套方法来指导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包括沟通四要素:事实、感受、需求和请求,还有全身心地倾听

但是在运用沟通四要素之前,家长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重新建立和孩子的心连接,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当孩子愿意表达时,家长要全身心地倾听和适度的反馈而不是简单说教

家长们不妨试一下,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前面三次的沟通,只做倾听者,不给建议,我可以很肯定你会发现三次倾听以后不可思议的孩子的变化。

第四次开始,如果孩子愿意和你说更多的话了,你可以开始灵活运用沟通四要素:

首先,表达家长自己的感受,比如担忧,伤心,难过,焦虑,提醒单纯表达感受,千万不要这样说,“孩子你现在这种情况让我感到很难过”,多一个让字味道就变了;

其次,表达你的需求,比如,“爸爸妈妈非常希望你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而完成自己的学业对于好的未来真的很重要”,然后举一些名人的故事甚至自己的体会;

再次,如果孩子理解了你的苦心,你才可以开始表达你的请求,比如,“爸爸妈妈现在非常希望能够帮你,也相信你自己能够有能力突破现在的困境,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怎么做,好吗?” 那么

关于事实这个部分怎么运用呢?比如,如果孩子玩游戏,家长这么说,“你一直都在玩游戏”,这就是不是一个客观事情描述,听上去更像是在指责,孩子不会接受的。

家长需要这样描述客观事情,比如,“孩子,昨天爸爸妈妈看到你上午8点坐到电脑面前,一直到12点还没有休息”,然后可以表达家长的感受,“爸爸妈妈感到很担忧”。

在整个沟通过程当中,时刻要注意你和孩子之前的连接状态,如果出现不愿意沟通的情况,就不要勉强,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看上去不是很愿意说话,没关系,我们下次等你状态好一些的时候再聊”。

必须提醒的是,这个沟通过程不会很容易,家长一定要沉住气,掌控自己的情绪,具体的方法家长可以认真读一读《非暴力沟通》并且多练习几遍。

总之,问题里面说的该如何教育孩子,很遗憾,不是家长来做,最终应该是孩子自己来找到答案,家长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和支持,而如何沟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更新教育领域知识#


榕树说教育


请问你自己水平?985还是211现在年薪多少?然后我再告诉你我一个初中同学的故事,95年进初中成绩一直在及格边上徘徊到了初二终于想明白要好好学习了,成绩也坐飞机似的上升,升初三他已经是班里排名前五的学生但是初三换了个班主任把他的座位从第二排调到了第五排他不甘心据理力争,之前的班主任也和新的班主任沟通可是新的班主任以他个头太高为由坚持己见,班里第四排之后都是不要学习的孩子,自此他开始自暴自弃每天放学和一帮不爱学习的孩子们相约沉浸在网吧里玩游戏,成绩也开始一落千丈,之前关心他的老师们也集体沉默了,中考时他的分数过了民办高中分数线但是他的母亲以学费太高为由在填报志愿没有填任何一所民办高中,最后他只能去到一所中专继续打他的游戏,可惜的是父母在他中专二年级时纷纷下岗连他网吧打游戏的钱也负担不起,他迫于无奈出去做兼职,毕业后没有继续考大专为家庭出去打工,前几个月同学聚会他开着宝马5系来参加聊天时候得知他已经混迹上市民企的中高层,年收入早已50万以上,老婆也是外企高层,家里房子二套车子两辆都买好了。他觉得是人才不会因为学业上的挫折让人没落,相反反而会激起个人在社会上的奋斗。


兹维列夫


孔子说,因材思教,有教无类,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负责任没有耐心的家长,还有歪曲的学校教育。

这里讲个真实的故事,大家可以互相探讨一下。

在2008年北京通州,我总去一家饭店吃饭,认识一个当服务员的东北老乡。这大姐有一天跟我提起她儿子,顿时愁眉苦脸,六神无主。她有一个儿子十七岁,上个中专不好好学习,除了逃课去网吧打游戏,再就是跟几个坏同学去社会上瞎混,爷爷奶奶管教不听,学校把他开除了。大姐想再送孩子去上学

,苦于没有目标,不知道送什么学校念什么专业好,征求我的建议。根据大姐的讲述,了解到他儿子有两个优点:喜欢玩电脑、擅长美术,我建议她送孩子去学动漫设计。因为我跟大业传媒的IT是朋友,完美时空是我的客户,所以我把这行的美好前景转化成信心,传递给老乡大姐。三年以后,大姐收获了果实。她儿子顺利毕业于北京的一个培训学校,从事动漫设计专业。他们班级9个人去一个公司实习,这孩子跟另一个女同学获得公司赏识,成功签约。东北大家的儿子,成为一个努力工作的好员工,成为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跟教育工作者多一份耐心和关爱,不要惧怕孩子们是炽热岩浆四处堵压,合理引导他们成为温泉,滋润你我他……

但愿这段小文能被哪位有缘人看见并转发,只要帮助到一个个小孩子快乐的成长,也就不辜负我大半夜用手机打字的辛苦了😄😄😄


门樱其


这个小孩只能引导,我父亲一直都是引导我和我弟两人读书的,记忆中,母亲只会打😂,父亲就是跟我们讲道理。

小孩16岁,正在叛逆期,对事物的判断缺少足够的认识,越打骂越叛逆,我觉得应该带他出去走走,看看用事物来教导,因为天天坐在电脑面前接受不了外面的事物点自闭!

小孩16岁,正在青春期!一味的打骂,断绝经济赶出家门等方式都是没有用的,反而会让他走向歧途。

小孩16岁,正是争强好胜的年龄,像他喜欢玩游戏,可以给他报名参加游戏比赛,让他在比赛中学会自己到底是要选择什么?通过在比赛中的胜负,可以引导他走正确的道路。

小孩16岁,正是学习的年龄,现在很多家庭对小孩的教育都缺乏,佛学,国学,儒学等教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小不点通讯


您好对于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回答过两个很相似的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大多数初中生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就是爱玩游戏不好好学习。您孩子目前要是没考上普通高中的话,可以选择去职业高中学习,或者看看能不能再在初中学习一年努力下考个高中这样会好点。如果能继续学习您可以尝试下面的建议进行教育。

首先,初中阶段男孩子多会出现叛逆玩游戏等现象。那么作为家长你不能总是强制孩子去做什么,他不喜欢学习你非要让他学习,其实这种处理事情的方式是不恰当的,当您孩子出现玩游戏的的情况时,您首先不要太过于着急去打断他玩游戏,比如收他手机等一些强制行为,因为这样他会更加叛逆,而且你接下来说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听。等他不玩游戏的时候,您在跟他好好沟通下,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或者旁敲侧击跟他说,比如某次学习成绩好了您可以带他出去玩之类的话,但是作为家长也应该说到做到呢。这样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叛逆情绪这样孩子渐渐的就会好点了,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处于青春期阶段,多多少少都会有贪玩的想法。



其次,为家长最好是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不能完全抹杀孩子的天性。同时作为家长也需要自我反思一下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不能整天让孩子去学习,而作为家长却整天玩手机,打麻将之类的活动。这样对孩子不管不问是很影响孩子心理成长的。同时也没有办法给孩子一个说服力。

最后就是情况比较糟糕的一类了,那就是孩子太沉迷于游戏了,什么人的话都不听也说不进去,而且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有不想念书去打工的想法,针对这样的孩子又有个建议那就是缓兵之计。

孩子玩游戏不想读书时,您可以这样说,你现在还小就算不读书出去打工也没有人收因为你是童工,所以这样吧你先适当的学习不要求你有多努力但是你之少要读完高中参加高考,等高考结束你没考上不想读书了,那么再让他去学一门手艺也可以。

你可以让他玩游戏但是要有个约定就是他每次考试过后如果成绩上升了可以给他多玩一会,成绩没变化你可以少玩一会。该看书就看书,玩游戏的时候我不会打扰你,但是你不能去网吧玩。如果孩子愿意遵守这样的规则那还可以慢慢挽救,如果不愿意遵守那么家长就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了,那就是强制不给他玩,就直接跟他说你不遵守那么你就别玩。因为实在没办法只能这样了。但是大多数孩子还是愿意遵守的,毕竟是父母也不是别人。这样慢慢来说不定孩子渐渐的就不在迷恋游戏,反而会主动学习了。毕竟初中毕业太小了,学手艺什么的也太小了,现在的社会这么大的孩子如果仅仅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那么确实以后在社会上没什么太大的竞争力。以上仅是个人建议和理解。


chemistry化学


记得在前不久的一篇文章中我就谈到过孩子教育有窗口期的话题。说的是孩子大脑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会建立很多神经通路,而这个神经通路不通过反复练习的话就会被修剪掉。所以教育孩子的最佳选择就在其被修剪掉之前的这个窗口期。它具有不可逆性,一旦错过,教育的效果恐怕就事倍功半了。

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窗口期应该是12岁之前。显然,16岁的孩子要扭转其不良的一些行习惯,是有些迟了。迟虽然意味着改变起来困难,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已经定型,不可再塑,所以题主一定要有信心,相信父母之爱的力量,努力教育孩子,挽救孩子。这里摘录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一段言语:



如此看来,我们做父母的,只要不放弃,肯付出爱,孩子还是有变好的机会的。有信心——这是补救孩子的前提条件。

其次,教育孩子要有超强的耐心。孩子不爱学习、迷恋游戏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同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特效药,让孩子一下子远离游戏、喜欢上学习也不太现实。所以题主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做好“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坦白地说,教育孩子有无耐心,也是父母爱心的一大体现。

再次就是要和孩子深入地谈心了。按理说,孩子初中已毕业,已经修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适龄儿童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业。那接下来,孩子的前途该不该继续走求学这条路,比如选择复读重新参加中考,就要和孩子作一番深入的长谈了。父母必须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态度——绝不允许孩子一直赋闲在家,不上学只玩游戏。强烈建议题主让孩子跟随自己或亲朋好友去“劳动一场”,让孩子切实体验感受一下生活的艰苦、挣钱的难处,让艰苦的环境改变其思想认识,从而扭转其做事的态度,这是最彻底的、最有效的手段。我年轻时的一个同事,其命运就是这样通过跟随其父亲“上房工”(搞建筑)而改变的。

其四,做父母的要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孩子变成这样,我们做父母的是第一责任人。就我个人的看法,孩子成长的过程,要么存在父母教育的缺失、放任,要么题主对孩子溺爱、纵容,从而失控于孩子,让其泛滥为“问题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舍得对孩子付出爱,不能因工作而耽误孩子的前程;爱的同时,又必须有严厉的一面,“狠心”坚守原则和底线,比如要严格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爱的施与可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要多多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至于孩子脾气暴躁,我想这与孩子百无聊赖有关。当一个人无所适从时,累积的情绪就需要寻找突破口宣泄。其实孩子心里比我们都明白自己的状态不佳,也心急如焚,只是苦于找不到好的生活方式,也没有一下子回归学业的信心,远离游戏的决心,重返正常人生之路的勇气,从而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自己。这种向往好却不能变好、既自责却又不想改变的矛盾心情必然会表现得烦燥不安,脾气大增。这一方面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地理解,要以一颗宽容心安抚、劝慰孩子。相信等孩子步入生活的正轨,当他心情变好、情绪稳定时,自然就不会动辄发脾气了。

另一方面,则源于父母的脾气。其中有遗传的因素,但更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有必要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是不是存在动辄发脾气训斥、打骂孩子的行为,为人父母要有教育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的理念。



总之,教育孩子确实非易事,问题孩子则更令父母头疼。但我们做父母的绝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要从自身上找原因,相信父母之爱的伟力,只要坚持以“六心”——信心、耐心、谈心、爱心、“狠心”、宽容心——深度陪伴孩子,就能让孩子走出低谷,迈向健康成长之路。就让我们拭目以待——题主脸上露出灿烂笑容的那一刻吧!


浮尘微草


首先,你要么放弃要么争取,你能提问说明还是对孩子存在希望,这个年纪的孩子十有八九都是爱玩游戏的,成年人中的很多成功人士也爱玩游戏不要说18岁孩子,这时候你得知道你孩子玩的什么游戏,什么区什么服角色名,如果我是孩子父亲我一定会在同一时间陪他一起玩,你不知道孩子在游戏里和朋友兄弟妹子聊天最容易吐露心声,也最容易引导孩子!现在你们迟但是还得有必要去了解你儿子玩的游戏和他游戏里做朋友,慢慢引导他,即使你心里很急了你也要这么做,这时候孩子不是靠吼靠打靠骂就能引导的,你得讲感情,感情这事很细腻,游戏角色很容易爆发,他不愿意说的游戏里啥都高兴说!脾气暴躁那是因为高考失败,人啊嘴巴上说其实无所谓但是本心还是希望自己能考上的,这个时候你们在边上不安慰还在不停数落,他不爆才怪,给你孩子重新读高三的机会,不要觉得现在读技校什么将来也有出息,也不要听别人讲以前什么学校差的混的好,也不想想那时候什么时代现在什么时代,这个年代没有文凭你连公司门都进不了,这个年代你大学都没读做生意有什么门路,高中都没上有多少文化底蕴够你挥霍?做好受伤的准备,拉住你孩子手不要放手,孩子心现在还是热的,不要推开他,一步一步来,先从他玩的游戏开始了解他,在花代价给他重读重考的机会,带他出去旅游再他高兴时候和他聊心,失败一次没什么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告诉他你们的决定也遵循他的意见,也告诉他你们由衷希望他重读重考。


给我三分钟进圈我也能破千亿


不一样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命运。想教育孩子朝父母设定好的目标前进,这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是孩子的特质不同,爱好兴趣不同,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和影响不同,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道路的多样性。

首先的问题就是做家长的在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是存在问题的,日积月累,十几年过去了,教育的问题也在孩子青春期暴露无遗,此时想去改变实在是来不及了。

其次是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逆反的最后阶段,也是最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多年积累爆发的最强阶段。

最后圈子的影响,社会教育的缺位,让孩子更加无所适从。

解决法案供参考:不破不立。第一,向孩子检讨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误(别怕丢面子,因为这个阶段之前你就已经没有面子可丢了);第二,请求孩子的谅解(教育的失误造成的后果你必须承担,因为你是施教者);第三,尝试跟孩子沟通,希望和孩子成为朋友;第四,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平等的人格;第五,为孩子分析社会现状及孩子的前途与未来。


不一样的周老师


都这么大了,你自己再教育也就那样了,还拉仇恨,高中都没考上还能发脾气,是他的失败,也更是你的失败。这个时候要工作还有点早,未成年。作为家长,虽然挺失败,但也不能说放弃自己的孩子,考虑长远一点,年纪小,问去不去中职之类的,先再上两年学,不为学啥,长点身体就行,如果还有一点点再教育的可能,有些中专3+2也不错,能保证基本的工作生活,如果实在没得救了,勉强读两年就送去社会打工,工厂或者培训点学技术,让他在社会上成长成长,磨砺,自己动手不挨饿就行,有上进心了就自己去努力。


不一样的大学体验


和我儿子情况一样。经常半夜偷跑去上网。我来把我的大概管教过程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给我提提建议:在劝说多次无效后,我狠狠的揍了他一顿——然后答应每周放假时陪他玩三四个小时,几个月后有所改观但还是偷跑出去上网——我把他赶出家门,给了他100块,半个月他没有回家,在同学家里吃住——没办法我去学校接他回家,在他又一次逃学后我再次打了他,他说他不想读书,要出去打工,我同意了——暑假,我送他到老表的工地学手艺,并偷偷的跟老表说除了让他注意安全,不要把他当小孩看。(这个是个转折点)——半个月后他要回家读书我趁机让他去姑姑家补英语(他英语最差一般考30几分),在姑姑和我的共同教育下他慢慢改变,英语水平迅速提高。——开学后我把他从城里的一中转到了镇中,我自己教他,我自己当班主任教数学,姑姑教他英语。——初二第一次月考英语81分,总分全年级300多人40名,全班第七。第二次月考班级第五,全年级20名英语88——后面他又有反复还是有多次半夜跑出去上网,成绩也时好时坏,最差一次全校110多名,当中我一直劝说为主,也打过他两次。——如今初三了比原来有很大改观,但放假还是爱玩游戏(白天在姑姑那学习,得空的时候和晚上玩),在学校也有半夜偷玩手机(同学手机)的情况,直到临近中考的最后一个月才在学校没有玩手机的情况,不过有我或是我姑姑陪着他学习的时候,他也很用功。直到现在,他依然需要有人管着他提醒他,成绩目前稳定在全校20名左右(最好考过13名),英语100分以上。道理他都懂,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希望他能慢慢学会管理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