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也欺軟怕硬,是真的嗎?死亡病例最多的是哪幾類患者?

高考志願報考


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死亡病例多為此類患者。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裡是這樣描述的。

堪稱“流氓病毒”的新冠病毒(2019-nCoV),比SARS(非典型肺炎)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更具傳染性,它又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我們來看一看這一個多月以來這些研究結果,都說了些什麼。

一、醫學刊物《柳葉刀》1月29日刊載了一篇名為《中國武漢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99個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徵和臨床表現:描述性研究》的文章。對2020年1月1日至1月20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99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結果顯示:在99個病例中,男性67例(67.7%);患者平均年齡為55.5歲,40歲以下患者僅佔10%,40-59歲佔比52%,60歲以上患者的佔比為37%。其中51%的病例患有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截至1月25日,99名患者中有31名已經出院。在11名死亡病例中,最先死亡的兩人分別為61歲和69歲的男性,兩人均無慢性病,但有長期吸菸史。剩下的9名死亡病例中,5人年齡超過60歲,3人患有高血壓,1人為重度吸菸者。

二、2020年2月9日,鍾南山院士團隊在MedRxiv上發表了一篇預印本文章: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回顧研究了來自全國31個省552家醫療機構的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

部分內容如下:1099例患者,平均年齡47歲,男性佔比58.1%,女性41.9%,15歲以下佔比0.9%,其中25.2%的患者至少有一項基礎疾病(高血壓或COPD),重症患者伴有基礎性疾病比例較高。1.36%死亡(數據截至1月29日,部分患者仍在治療)。


三、2020年2月20日,浙江大學醫學院、國家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李蘭娟課題組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型論文,題為“Clinical findings in a group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outside of Wuhan, Chin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研究組收集了2020年1月10日至2020年1月26日,在浙江省7家三級定點醫院收治的62例實驗室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的病歷。

回顧性分析:62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1歲,58%為男性,25例(40%)患者年齡在19-40歲之間, 33例(53%)患者在41-65歲之間,2例(3%)患者在10-11歲之間,2例(3%)患者在65歲以上。其中20例(32%)有基礎疾病,沒有患者死亡。

總結:這三個研究可以看出明顯的相似之處受感染人群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集中分佈差異較大,可能與病例較少有關,受感染的患者中慢性基礎疾病主要是心血管、糖尿病、慢性肺基礎疾病。

由於樣本量較小,可能說明不了什麼,那我們再看一下迄今最大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在2月17日一篇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的論文,對截至2020年2月11日發現的所有COVID-19病例進行了流行病學特徵描述和分析。

共報告72314例病例,其中,確診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為16186例(22.4%),臨床診斷病例10567例(14.6%),無症狀感染者889例(1.2%)。

在44672例確診病例中:大多數年齡在30~69歲之間(77.8%),19歲以下佔2.1%。51.4%為男性,48.6%為女性。共有1023例死亡,粗病死率為2.3%,男性死亡653例(63.8%),60歲以上死亡829例(81%)。未報告合併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約為0.9%,有合併症患者的病死率則高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為10.5%,糖尿病為7.3%,慢性呼吸道疾病為6.3%,高血壓病為6.0%,癌症為5.6%。


總結:從44672例確診病例中可以看出,男性與女性患病比例差異不是很大,但在死亡的病例數中,男性明顯高於女性。感染者年齡分佈主要在中青年至老年,青少年及兒童病例較少。沒有體現出新冠肺炎“其軟怕硬”的特點。在死亡病例中,大多數為60歲及以上患者,且多數患有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香草小醫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雖然對人群普遍易感,但不同人群感染後的臨床表現和預後也不盡相同,大多數患者預後較好,但對於老年人群或已有慢性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發生重症或危重症的概率更大,相對死亡風險也大。但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新型冠狀病毒可防可治,正規及時治療下,可以最大限度改善預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性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最新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提出在相對密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的情況下,存在氣溶膠傳播可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常見的症狀主要有發熱、乾咳和乏力,少數患者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瀉等不適。輕型患者可僅有低熱、輕微乏力,無明顯肺炎表現;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符合下列任何一條,即可考慮為重型:①呼吸窘迫,呼吸≥30次/分;②靜息狀態下,指氧飽和度≤93%;③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當出現以下任意一條,即考慮危重型:①出現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②出現休克;③合併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護治療。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全科掃地僧


新冠肺炎不僅僅是一個欺軟怕硬的病毒,還是一個愛耍流氓,喜歡用兵法的病毒,除了傳染力強,傳染方式眾多,破壞力也更大,但是對於身體素質價高,免疫較高的人,它還是有懼怕之心的,打不過呀,也有數據表明,有一些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後,不僅沒有症狀,還能夠在不用任何藥物輔助治療的情況下,自愈了,但是有的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後,不僅症狀明顯,還有可能發生危重的情況,以及還會出現治癒後居家隔離後,再複檢的時候又被感染的情況。

所以新冠病毒狡猾之處就在於,裝傻充愣,耍賴皮,還會死灰復燃,這也是新冠病毒控制的艱難的原因,雖然現在全國已經控制的情況已經獲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這個成果主要來源於隔離,這是避免傳染最好的方式。而對於死亡病例來說,危險最大的基本上都是有基礎性的疾病的人,因為這類人的集體免疫力本身就較差,而在治療的過程中,會用到藥物,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因此也就是最危險的。


而在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當中,老年人佔比會比較大,加上老年人的免疫力也稍差,所以是比較危險的,其實一線的醫護人員也算是高危的人群,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是超負荷運轉,人在高度緊張和疲勞的時候也是影響機體免疫力的,所以除了我們要注意家人以及自己的防護,希望一線人員也能好好的保護自己。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先來看看全國的疫情形勢: 目前已經有77027人確診為新冠肺炎,5365人為疑似病例,治癒人數達到22724,但也有2444人因此而去世。前段時間多篇頂級國際文獻報道指出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其實是不高的,也就是2-3%左右。從上面的數據我們也可以大致看出死亡人數比例確實還不算高。但是,大家肯定會好奇,為什麼有的患者可以在方艙裡跳廣場舞,而有的患者卻只能上呼吸機躺在重症監護室裡和死神搏鬥,甚至離我們遠去?

難道新冠肺炎真的是欺軟怕硬?新冠肺炎死亡最多的病人是哪些?

一,新冠病毒並不欺軟怕硬!從全國患者的年齡分佈來看,各年齡段人群均對新型冠狀病毒沒有抵抗性,只要滿足傳播條件均可以感染。從目前的臨床數據來看新冠病毒既可以感染嬰幼兒也可以感染八九十歲的老人!當然,年輕力壯的男青年也逃不過它的魔掌。雖然新冠病毒有人群易感者,但是這不代表人人都會感染。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一點,新冠病毒肺炎是傳染病,作為個體來講我們能做的就是切斷傳播途徑。大家知道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是新冠的主要傳播途徑,所以我們個人能做到的就是佩戴口罩,洗手,和其他人保持安全距離!我想新冠病毒並不欺軟怕硬,它是欺負防護措施弱的,害怕防護措施做的好的。


二,死亡病例最多的是哪幾類患者?

1. 通過對死亡病例的回顧性研究分析,目前認為新冠死亡的高危因素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比如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哮喘的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其實,這個還是很好理解的,年紀大了,還有基礎疾病,人體機能特別是免疫能力必然要差一點。而大家知道目前治療新冠沒有特異性的藥物,人體免疫力很重要,所以上面這部分在抵抗病毒方面自然是弱一點。

2. 醫護人員是高危人群!醫護人員特別是護士和病人的接觸時間最長!她們長期暴露在滿是病毒的狹窄空間裡,所以很多醫護人員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有一篇針對1099個新華確診病例的回顧性分析發現確診醫護人員佔了2.09%。14號衛健委發佈會上也透露了有1700多醫護人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另外,大家也知道有一些奮戰在一線的醫生已經離我們遠去。希望所有一線的白衣戰士們都能早點平安歸來!


骨科木匠劉醫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不少人是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在疫情期間,確實是稍微緊張一點好,因為你會緊張,那才會重視,但是太過緊張、害怕、胡思亂想就容易引起心理問題了,如焦慮、煩躁、恐懼等等。說到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其實也是一個討論的熱點,下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①事實證明,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普遍易感染的現象,在初期是發現合併基礎疾病的易感,但是隨著疫情的進展以及對疫情深入的瞭解,發現新冠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注意了,最關鍵還是在於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係。

②如果一次接觸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很強,也可能患病。對於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在被感染後更容易轉為重症患者,不容易康復,相信前段時間寧波某男子買菜15秒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還有印象吧,後經流行病學調查分析,這其實和所接觸新冠病毒毒株數、病毒毒力有關,如果毒性強,毒株數量多,那接觸2-3秒都有可能感染。

關於發病人群的臨床數據調查分析

①說白了,我們要想了解它具體感染得哪些人群,是吸菸的多還是不吸菸的多,年齡大的多還是年齡小的多,基礎疾病的多還是沒有基礎疾病的多,都有賴於大量的臨床調研。其中最大量的臨床樣本分析是

來自鍾南山院士2月6日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佈約1100例患者的回顧性研究。

②隨後在2月11日,由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中國國家疾控中心領銜,在醫學預印本雜誌medRxiv上再次發佈臨床回顧性研究,此次研究分析截止到1月26日,包含來自30個省共8866例患者(包含4021例實驗室確診病例和4845例疑似病例),其中確診病例有約41%來自武漢市。此次研究預估新冠肺炎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潛伏期約為4.8天,病死率約為3.06%

③基於以上的這兩大流行病學調查統計,從年齡分佈來看,確診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於女性患者。超過7成分佈在30-65歲,其中56歲患者最多。50歲以上發病率最高,20歲以下發病率最低。疑似患者中情況類似;從肺炎症狀來看,確診患者中,25.5%被診斷為重症肺炎,69.9%為輕症肺炎,約4.5%無肺炎症狀。且重症肺炎在40-70歲患者和男性患者中比例較高。疑似患者中情況類似。重症肺炎患者從出現症狀到住院的中位時間為8(4-12)天,

輕症肺炎患者為4(2-7)天,無肺炎症狀患者為3(1-5)天。如下:

※根據病例類型和基線特徵分層,新冠肺炎患者的預估病死率▼▼▼

※確診病例中,不同報告率設置下的R0值▼▼▼

如果某個人不幸被確診,如何確定他治癒成功的概率多少,哪些人容易痊癒,哪些人群死亡率高?

①其實這一點我覺得要求有點高了,為什麼?因為新冠病毒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腦外科收了一個急性硬膜下血腫的病人,需要急診開顱手術治療,術前醫生和家人進行術前談話,這時家屬問,醫生,聽說腦子動手術很危險,你有多少概率能手術成功?或者有多少把握手術後恢復的很好?說白了,沒有答案,這不是概率的問題,疾病能否治癒成功和疾病本身才有關係。

②言歸正傳,如果一個人感染新冠肺炎後能否治癒成功沒有概率可講,因為“他”是一個個體,每個感染的人情況都各不一樣(感染時間、個人體質、感染時病毒毒力、毒株數等),醫生治病可不是半仙能掐會算,就像有報道年輕醫生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一樣,這是他們接觸的病人所有都是隔離病房裡面的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這首先就是一個高危環境,能說年輕就不容易感染,年齡大更容易感染嗎,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主要還是和接觸的病毒數、毒力、暴露時間、所處環境等有關係。

③關於哪些人容易治癒,哪些人群死亡率高這個疑問,以上的臨床樣本分析其實已經給出答案,男性、年齡≥60歲、基線診斷重症肺炎、延遲診斷患者,預後較差,其病死率明顯升高。從當時列入調查的病例中來看,預估病死率最高的是老年男性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達到9.47%

綜合總結

以上我所列舉出來的死亡人群、病死率百分比等都是根據當時所納入臨床樣本分析的病例來推算的它不能替代整體,它只是局部的反映,如果在接下來再納入更多的樣本分析、回顧性研究可能還會更精準、更客觀。我們認識這個疾病,其實就是在疫情的不斷進行中逐步熟悉、瞭解,作為普通人,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積極做好個人防護,保護好自己。

作者寄語:疫情來臨,很多普通人由於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不瞭解這種病毒,也不懂怎麼去保護自己。所以每天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為大家進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會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內容為主,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如果有幫助,就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張壘醫生


新冠肺炎有人戲稱之為“流氓病毒”,我們想象一下現實生活中的流氓是不是坑蒙拐騙、欺男霸女,遇到比自己強大的就服軟?其實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也是如此!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它可以逃避我們人體免疫細胞的識別,會被誤認為是正常的組織細胞;隨後綁架、破壞細胞內蛋白組織,並且不要臉地大量繁殖,最後到處去打砸搞破壞。當人體進行積極治療後以及免疫細胞重新識別、追捕病毒後這些臭不要臉的病毒又裝可憐求饒而導致“假陰性”及出院後再次復發的情況出現。病毒這一系列的操作與流氓無異,稱之為“流氓病毒”再合適不過!


目前死亡的病例最多的是哪幾類人?

一、年邁體弱。這類病人本身年紀大,身體各個器官大不如前,一旦感染該類病毒,無疑是雪上加霜,對身體而已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二:慢性病多。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者,由於慢性病的原因存在,會消耗身體大部分能量,加上感染此病毒,更加是背後捅刀子一樣地打擊;

三、醫務工作者。醫務工作者作為抗擊疫情的戰士,直接面對感染病毒的風險,這是風險最大的一類人,加上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

總的來說,病毒也是欺軟怕硬的。死亡最多的三類人是年邁體弱者、慢性疾病眾多者已經醫務工作者。

健康所繫,生命相托。關注和點贊姚醫生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傳遞科普知識,守護您的健康!

姚醫生


新冠病毒對人體“欺軟怕硬”?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全對。

1.病情進展結果就是病毒與體內免疫力之間博弈結果,不完全是“欺軟怕硬”。

為了形像說明問題,我們來打個比喻吧,病毒好比外敵,免疫力好比禁衛軍。


小撮外敵侵犯國土,燒幾把火,搶幾隻羊,未成氣候,即被禁衛軍消滅了,老百姓還安睡在家,這就是新冠病毒“怕硬”,結果是不發病或者僅僅是輕症。

如果來犯的敵匪人馬彪悍,精兵糧足,禁衛軍又老弱病殘,邊界必定失守,敵人將會長驅直入,百姓生命財產必然遭受損失,這就是新冠病毒“欺軟”,結果是重症。

如果外敵強大,禁衛軍也精良,雙方勢均力敵,那就是一場惡戰,戰火所到之地,生靈塗炭,到最後禁衛軍可能殺紅了眼,敵我不分,誤傷不少己方老百姓,這就是重症病人出現的炎症因子風暴,結果是由輕症突然轉重症,或病情突然加重的主要原因。


2.新冠肺炎是一個自限性疾病,不管輕症重症,最後痊癒靠得還是自己的免疫力,死亡病例多發生在身體機能低下,或合併基礎疾病的患者。

什麼是自限性疾病?就是疾病發生髮展到一定程度後,靠機體調節能夠控制病情發展,並逐漸恢復痊癒,只需要對症治療或不治療,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的疾病。比如病毒性感冒、輪狀病毒腸炎等等。

新冠肺炎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張文宏、張定宇等多位專家已經多次呼籲過了,最好的醫生就是自己免疫力,要取得最後勝利仍然靠自己免疫力清除病毒。我們治療手段只是去“扶一把”,幫忙“支撐”一下,主要起支持對症治療,如發生高燒,給予退熱,如呼吸不暢給予吸氧、呼吸機幫助呼吸,甚至人工膜肺等。


新冠肺炎患者如果有合併症,有基礎疾病,死亡的危險性可以高達好幾倍,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本身免疫力不足,心肺功能已經受損,再加上新冠病毒攻擊更是雪上加霜,往往全面潰敗,容易發展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結言:新冠病毒與機體之間的博弈,並不全是“欺軟怕硬”,雙方都很強大時會兩敗俱傷,並且損傷身體機能。死亡病例多見於合併基礎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心肺功能功能不全患者。



新冠肺炎並非欺軟怕硬,而且,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很多身強力壯的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以後,更容易出現劇烈的免疫反應,發生炎症風暴,有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其實,免疫力良好的年輕人,感染此病毒,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結局,要麼短期自愈,要麼病情很重。
從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特點來講,該病毒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沒有特定人群感染的特點。從目前收治的患者來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危重病例比例較低,總體病死率在3%左右。死亡病例,多見於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再就是上文提到的身強力壯但恰好感染嚴重的人,此種情況常發生在青壯年人群中。


近期,全國各地區疫情已經有所緩和,每日新增確診患者總數呈持續下降趨勢,雖然鍾南山院士告誡大家,疫情拐點尚未出現,但這已經是振奮人心的變化了。

同時,近期有個別地區出現小規模疫情爆發,比如山東濟寧監獄疫情爆發事件。其實,病毒的傳染性沒有降低,疫情的初步控制,是全民抗疫的成果。3月份將進入攻堅期,防控壓力依然很大,不可放鬆警惕!


關注重症行者-阿鋒,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重症行者阿鋒


其實確實可以這麼說,肺炎病毒對於免疫力強的人來說,是很難感染的,而且我們也看到了,死亡率最高的那一批人,大部分都歲數比較大的人,而且尤其以老年男性為主。

最新的統計是,男性死亡比例比女性要多三倍,65歲以上的人死亡率要更高一些,因此,可以說新冠肺炎“欺軟怕硬”…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免疫力強的人感染新冠肺炎也很容易痊癒

對於年輕免疫力強的人,即使感染了,也很容易治癒,對於新冠肺炎的治癒來說,多數從開始到結束為5到10天,少數有超過14天的。而這個天數就和免疫力強弱有很大關係了。

免疫力強的人,抵抗力強,雖然可能會有炎症風暴,但只要治療的及時,也很容易就治癒。但對於免疫力弱的人,或者有慢性病,三高疾病的人,肺炎病毒還是不怎麼友好的治療起來費時費力,還容易有病危的可能。

從免疫力和治癒率來看,新冠肺炎確實欺軟怕硬,怕的就是免疫力強身體素質好的人。

絕大多數病毒其實都是欺軟怕硬

對於病毒來說,基本所有的都是欺軟怕硬,只要免疫力強大,抵抗病毒的感染,或者在治療上就有優勢,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多想辦法增加免疫力。

增加免疫力我所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運動,運動可以促進免疫細胞增加活性,而且效果非常迅速,只需要有氧運動三十分鐘,身體裡的吞噬細胞就會快速分裂增多,它主要的能力就是吞噬病毒細菌。 所以,日常我們應該多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天運動超過三十分鐘,對於病毒的預防就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自從有了人類,病毒就一直糾纏著這個地球上智能最高的生物。所有的病毒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找到一個“舒適”的繁殖宿主,一直紮根下去。

病毒的目的絕不是毀滅人類,而是要把人類當成自己的孵化場,所有最強壯,最優質的個體被留下來。

這也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欺軟怕硬”的原因,一切不抗揍的,身體虛弱的個體都會被侵蝕。

鍾南山院士團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第一篇回顧性論文中總結髮現,重症患者多是年紀大、伴有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在1099名患者當中,發病年齡的中位數是47歲,這個年齡已經是接近老年。人體在40歲之後其實已經開始出現衰退。

老年人、體弱者、嬰幼兒在傳染病橫行中是最容易受到攻擊和導致病重的人群,需要特別地關注。

同樣,在對抗這場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意自己有沒有下面的這些情況。

一、吸菸。疫情期間請戒菸,有謠言說吸菸著感染幾率低,這是沒有經過任何研究確認的。反而如果吸菸者感染新冠病毒,更有可能因為肺功能不全而進展為呼吸困難、低氧。

二、熬夜。熬夜在任何時候都是對人體摧毀最大的行為,疫情期間請十二點前睡覺,睏倦時適當補充睡眠。

三、情緒激動。情緒激動是壓力大的表現,壓力來襲,免疫力也隨之下降。疫情期間,也許很多人被憋在家中,情緒到了崩潰邊緣,但是還是希望大家繼續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