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真的人才凋零了吗?

1王亚坤


所谓乱世出英杰,三国前期正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全国大小军阀势力几十甚至上百个,而且相互之间攻伐不断,文臣武将各为其主,展现的机会较多,稍有出众就会被历史记载。而且优胜略汰,最后剩下的人才干自然都十分优秀。

三国后期,魏蜀吴政权稳定,交战方只有三个,大将们上场的机会都有限,更何况小兵小将,而且统治集团内部趋于稳定,利益集团派系分明,对人才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别说像诸葛亮这样的还得三顾茅庐,就是庞统这样的主动上门都不一定有人要。再加上着重描写三国前期的《三国演义》广泛流传,才使得大众心中感觉三国前期人才辈出,而后期“人才凋敝”,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只是三国前期留名历史的比较多。


足下三尺


当然是真的人才凋零,

1、从人口数量上分析

东汉恒帝时期,关于全国人口的数量,最多的观点是在4100万左右,而三国后期三足鼎立之后,魏国登记在册的只有400多万人,吴国200多万,蜀国只有可怜的90多万。仅仅剩下的700万左右,这还是经历了休养生息之后的人口。

东汉末年,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到760万,曹操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乱世田弃不治,粮食减少引发的大饥荒,不仅对军队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致命的打击。曹操军队没吃的,程昱供他三天伙食,餐餐混有人肉;袁绍在河北吃桑椹;袁术在江淮吃水草;刘备被袁术打败后,在广陵人相食;黄巾起义爆发被镇压后,全国出现了诸侯割据的现象。除去战争直接导致的死亡外,还有很多人因战火被迫成为难民,导致了田地荒芜,大量的人口被活活饿死。在大量人口死亡后,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瘟疫。因为死去的尸体无人掩埋,再加上古代医疗卫生条件极差。所以病患往往只能听天由命。在征战中,为了威慑自己的敌人,诸侯做出过屠杀这种事情,使得人口减少的情况进一步雪上加霜。

总人口的急剧减少,战乱丛生,生活不稳定,人才也难以培养

2、从政治军事对人才需求分析

黄巾起义爆发被镇压后,诸侯割据,战火丛生,诸侯都需要战将和谋士等人才。对外的出征、稳定内部都离不开人才的辅佐。三国前期战争很多,也就催生了很多英雄人物,所谓时势造英雄,乱世机会多,英雄人物也有很多想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到了后期,三国鼎立,战争也会有爆发,但是比前期少了,而且前期很多英雄人物或老去、或战死,后辈涌现出来的不多;还有三国鼎立,稳定内部,内部的斗争也是很激烈,主要就是政治斗,军事斗争没有前期诸侯混战那么多,建功立业机会少了,也难像前期那样涌现;统治者也不像前期诸侯那样求贤若渴,这里面有司马家族的篡权,杀戮曹氏宗族和相关人士。蜀中士人和荆州集团内部斗争,诸葛亮治蜀后,对人才的对事务的态度也有很大关系,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排挤政敌,川中士族对诸葛亮严苛治国不满,但又只能忍气吞声,还有东吴内部的各种权臣之争等等。政治内斗的结果,经常造成灭族,人才自然损失不少,还有反叛战争也会死伤人。


与三国前期相比,三国后期更加险恶惊悚,少了些好听的英雄故事,多了些沉重的政客故事。但也有姜维的九伐中原、邓艾偷渡阴平,钟会自立,文鸯单骑退军(堪比赵云单骑救主),丁奉雪中奋短兵,陆抗平叛,王濬灭吴等等。


南北朝东西


不是这样的,三国后期依然人才济济。

之所以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笔墨主要用在了三国前期,三国中后期的血腥残暴的政治厮杀一点都不少,故事依然精彩纷呈。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夺取政权,屠杀曹氏一族,簒夺政权。许多人不满司马家的统治,王凌、毌丘俭、文钦、 诸葛诞相继反叛,史称“淮南三叛”。这些人不也是人才吗!

姜维九伐中原,和对手邓艾你来我往争斗不休。最终邓艾偷渡阴平灭掉了蜀国,即使如此姜维依然没有放弃复兴蜀国,结果“一计害三贤”把钟会、邓艾还有自己害死了,最后获利的就是司马昭。这些人不也是人才吗!

孙权骂死陆逊、赐死朱据,东吴的政坛上从此不再安定。之后孙峻图谋诸葛恪,又有孙休清算孙綝,再有孙皓屠灭濮阳兴、张布。各种勾心斗角,各种阴谋诡计,东吴这边也是上演了一出出非常精彩的权谋斗争。只是人才们在自己内耗,不思进取,不想着去扩张领土,一直对外,这倒是三国后期的悲催之处。

再说蜀国的政治环境。这里充斥着荆州派和益州派的斗争,尤其是诸葛亮死后,这种争斗愈演愈烈了,姜维被费祎、谯周、董厥、黄皓疯狂打压。偏安的益州党不想打仗,而姜维又是个战争狂人,因此才矛盾重重。即使如此,诸葛亮死后,蜀国也挺过了29年,这又能说蜀国的文臣武将们没有作为吗?

所以总的来说,三国后期不是没有人才,只是那些故事都太过血腥残忍,没有前期的故事那样精彩,才没有为我们所熟知。

乱世出英雄,这句话永远不错。

我认为三国后期没有人才凋零,只是他们的事迹没有曹操刘备的故事出名而已。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采纳!


海贼说历史


三国时期实在是一个很有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一些很著名的人物,比如说曹操、诸葛亮、孙权等等,他们一个比一个有名,一个比一个厉害,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东汉末年还有三国前期的人,这时候实在是人才辈出,你在这个国家看到一个高手,能够马上从另一个国家看到一个更厉害的人物,可是渐渐的发展到了三国后期,好像就找不到什么比较出彩的人物了,比较有名的也只有姜维、邓艾等等,三国后期,蜀汉人才是比较缺乏的,魏国还有东吴的人才也让人感到凋零,三国后期为什么会给人这种感觉呢?

三国后期确实是没有前期那么出彩,但是也远远没有达到人才凋零的程度,我们大部分人对于三国的了解就是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这本书里面,罗贯中几乎是将自己所有的笔墨都用在了三国前期人物的身上,对于后期人物,他实在是没有什么过多的描写,这都是《三国演义》的传播力度太大了,事实上,在三国后期,蜀国有姜维、夏侯霸、王平等等人才,曹魏这边有司马昭、司马师、邓艾等人才,东吴政权这里,也有丁奉等人物,虽然说再有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也算是少的了,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并不比三国前期逊色多少。

还有三国前期之所以能够诞生精妙绝伦的历史人物,一方面是激烈的动乱和战争局面,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的人口锐减,可以体现出来,东汉末年还有三国时期,存在十几支诸侯势力,正是因为这个单一势力,谋士还有武将的作用更加的明显,三国后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加比的是兵力还有粮草等资源,个人能力在资源战争之中的作用,就很难得到发挥,三国的逆境,能让一个历史人物潜力不断的爆发。

三国前期,大小军阀都能够将人才看成是稀缺资源,而后期虽然依旧没有完成统一,但那是局面都很稳定了,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三国人口也越来越庞大,比之前更加的保守和稳固,总之就这个时期来说,杰出人物的需求性就不如三国前期那样的大和急,虽然有要表彰的人物,但是也不至于那样有名气了。


笑看往事如云


三国后期的确是人才凋零,要不然不会出现姜维独当一面,文鴦单骑退雄兵的场面。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历史趋势的必然,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长期战乱,造成民不聊生,民生凋敝。三国鼎立的短暂和平,迎合了人心思安的期望,没有人愿意看到战争,更不愿意参与战争,战争人才必然缺少。

2、英雄退出历史舞台,所谓乱世出英雄,与三国前期以及鼎盛时期不同,三国后期,英雄逝去,新生力量不足。无论是智谋之士还是武将,都显示出凋零之势,就连冢虎司马懿称之为智囊的桓范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文鴦也就是仅仅有单骑退雄兵的一次壮举,最多出场的幼麟姜维11次北伐大多徒劳无功,还是因为没有人才可用。

3、三国鼎立短暂的安稳,内耗出现,魏国司马家族诛杀打压曹氏,吴国诸葛恪的被诛,蜀国姜维虽然没被诛杀,却也都废除军权。

4、三国后期大一统趋势出现,人才缺少了展现才能的历史舞台,随着魏国司马家族的强大,吴蜀两国的衰退,不再需要强势的人才即可做到统一。邓艾钟会入川争功而亡,也灭亡了蜀国,灭吴的杜预等人,以后没了展示才能的舞台。

所以说,三国后期的确人才凋零,但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知道点儿历史


其实并非如此,三国后期,非但没有人才凋零,反而应该是一个人才累积,等待爆发的时间段。<strong>

相对比较

纵观历史,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但无论哪个朝代,相对于三国前中期,都给人一种人才凋零的错觉,就连被称为盛世的大唐初期,人才的相对数量,相较于三国前中期相比,也少的可怜,但并不能因此就说其他时期,相对于三国前中期,人才凋零。

因为整个两汉至隋唐初期,社会人才的基础数量都是大致相同的,但人才并没有真正被世人所熟知,只是因为社会的稳定程度,以及人才选拔制度的变化因素所决定的。

制度因素

整个两汉至南北朝在到大唐时代,随着王朝更替,人才的选拔制度也发生着转换。

两汉实行察举制度,就是通过朝廷官员以及州县考察品学兼优的人才,举荐给朝廷的一种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就是一种通过朝廷专职官员,审查士人品评品级为官的一种制度。

隋唐时代,虽然已经实行科举,但还保留着公荐制度,就是文人可以通过诗赋向显贵投递简历而获取官职的一种制度。


门阀控制

但以上无论哪种制度,都因制度的缺陷性,被门阀士族所垄断,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显贵的情况出现。

门阀士族不仅会紧紧把控上升渠道,为了保持家族的世代兴盛,在朝代更迭时期,还会进行人才的调配。

比如,在三国时期,诸葛家三兄弟并没有孤注一掷,全部投身于三国其中一家,而是采取了鸡蛋分装的策略,这种策略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家族在乱世后继续兴盛的几率,所以三国时期,各个门阀都士族都是如此,光是世家人才现世的数量就三倍猛增,这只是其一。

割据原因

其二、因为三国前期各军阀势力割据,对人才的需求也几何倍数的增加,原本被门阀限制的上升渠道随之被打破,社会下层人才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格局以定

其三、在三国后期,局势已定的前提下,门阀士族再次选择收敛投资范围,门阀士族数量三倍减少,而且此时三国的割据范围也趋于稳定,官员的选拔制度再次启动,又导致下层人才的上升渠道被权贵士族所垄断


所以在三国后期,大局已定的大环境下,无论是门阀士族还是社会下层人才,都在保存实力,等待大一统的王朝出现,新王朝的初期,必定会早就一批新的门阀士族,而老的门阀士族为了家族地位,也会想方设法的再次垄断上升渠道,所以三国后期,并非人才凋零,而是一个人才累计等待爆发的时期。

<strong>


麻团小百科


确实是人才凋零,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就是蜀汉政权人才匮乏最好的写照。

廖化;荆州人,出生年月不祥,曾经担任关羽的主簿,关羽死后逃回益州,从此一直都在军中任职,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后达40多年,在蜀汉灭亡的最后一战中,他还率兵跟姜维一起拒守剑阁,估计廖化的年龄应该在70以上,如此能力平平的七旬老翁尚奔波劳碌于军旅之间,由此可见蜀汉政权的人才凋零到了何种程度,邓艾突破阴平天险,兵临绵竹,蜀汉派出的统兵大将居然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除了写字绘画,吟风弄月之外一无是处的诸葛瞻和从来没有临过战阵的黄崇,张尊等一群纨绔子弟,官二代,这样的一个政权哪里还有什么“人才”可言,


狼的影子716


实在是不敢苟同三国后期人才凋零的说法。何谓人才?人才者,有一技之长也。三国后期,各国出场的文武官员确实少了些,但这不代表三国后期人才凋零。东汉末年,战乱四起,各路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军阀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代表是曹操,数次颁发求贤令,求的是有真实才学但名声不大好的人,推崇唯才是举。且各军阀需人才支持以成霸业,故人才涌现。而三国后期,九品中正制的苗头出现,出身而不是才学成为选拔人才的工具,吴蜀两国内多党互攻,蜀国荆州党、东州党、西州党,吴国江北党、江南土著党各自争权,不允许别党得势,故三国后期看起来是凋零了。但真正的人才还是在民间,在基层,非是那些世家大族可比的。


盈虚子1


这其实还是个“伪命题”,很多人如果是光读《三国演义》可能会觉得三国后期也就是夷陵之战后非常出色的文臣武将少了很多,对故事的精彩性也打了折扣。事实上三国后期人才未有调离,反而出现了不少跟赵云、贾诩这些前期角色有的一拼的武将、谋士,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三国前期的故事而认为三国后期人才开始调离了呢?个人认为各方面总结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对这话题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一、受《三国演义》影响

因为大家了解三国的历史一个很大的途径就是《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是一种对历史的艺术改造,有很浓厚的戏剧色彩。而《三国演义》的精彩部分都主要浓缩在前半部分,很受大家喜欢的“七进七出”的赵云、被“三顾茅庐”的诸葛亮也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出场并大放光彩的,武将对阵大家看的爽、谋士暗斗则让人们感慨他们的才智。

但是到了后期罗贯中便少了很多对后半场角色的角色着墨、精细程度不如前期,像“三英战吕布”可以互相杀个几百回合,后面就是两人照个面后就完事。而比较能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也就姜维、钟会,自然给大家一个三国人才有在调离的感觉了,但是演义毕竟是演义,推荐大家看一下《三国志》,其中陆抗和羊牯对阵十年的故事精彩程度绝对比得上《三国演义》。


二、三国后期斗争方向转移

到了后期的三国其实各个国家的地盘、资源基本稳定了,而大家的实力也不弱,像夷陵之战那样的灭国行动比较少了。重点自然转移到内部的宫廷斗争上了,皇帝和大臣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都没少往这里使劲。像比较稳定的、经常北伐的蜀汉内部也不都是一条心思的,虽然《三国演义》后期主角姜维那带兵能力是杠杠的,但是政治才能不高。所以在蜀汉的朝堂上常被皇帝身边的红人黄皓打压。而最后也是黄皓的乱政加快了蜀汉灭亡。

蜀汉算好的,孙吴后期政治的黑暗残酷真的和前期面临曹魏南下时的万众一心差太远了。先是孙权以立储为契机引发朝堂上大臣的各自站边,之后又派人骂死了陆逊,赐死了朱据,全步二家依仗皇亲国戚的身份对异己大开杀手。之后每到新皇上位,更是一朝天子一场戮。

曹魏更不用说了,蜀吴跟他们比那又是小巫见大巫,蜀吴的皇帝之位还是稳的,曹魏直接换皇帝了。而司马家的夺权之路上就诞生了一个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大家都忙着内斗了,那些武将打仗的戏份自然少了,也给人一种三国后期都在内斗、人才没落的感觉,就算罗贯中想写打戏,那材料稀缺的不支持啊。


三、大环境开始安稳,上升渠道封闭

三国乱世开始时,群雄并起,天下出现大大小小数十股割据势力,各势力想活力自然要大力吸引人才的加入。像曹操就很直接,只要有才的,品德他不管。在那种环境下,像那些家世不行或性格有缺陷的人,比如法正、郭嘉都有了在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机会。

而在后期,虽然三个国家还有战争,但没前期那么激烈了,自然不会看到四处流浪的刘皇叔、也没有全家一起“猪突”的曹操。各国内部逐渐稳定,那时又没科举,一些有才的人因为阶级上升通道给权贵和大族把握而难以崭露头角。特别是在曹丕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寒族想当官那比登天还难!像关羽、周瑜那样有个性的武将谋士自然少了,多了一些阿谀奉承的贵家子弟,更加剧那种三国后期给人的那种人才调离的印象了!


志华L


三国其实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段历史,而在这段历史中也诞生了很多的名人、名事和名言,但是要说三国后期,为什么人才凋落,只能说在三国后期的历史并没有展现的像三国前期那样耀眼而已。

三国时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东汉末年到官渡之战是三国前期,官渡之战之后到夷陵之战是中期,夷陵之战之后被称为三国后期,而赤壁之战是形成三国鼎立的转折之战,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也可以看出,赤壁之战也将整部小说推向最高潮。

因为大家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也因为这部演义喜欢上了三国历史,前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厮杀,到中期的谋士之间的相互博弈,都让人津津乐道,这小说中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渲染也是非常的浓厚,“万人敌”的吕布、“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一身是胆”的赵云等等,在有对谋士策略的上的博弈,当时的郭嘉、贾诩、李儒、田丰、许攸、法正等等一众谋士的良记也将谋士地位推向高峰。

但是,在这一众人去世之后,《三国演义》开始对后期的三个国家的描述缩减,时间的跳跃度增大,也没有了对文成武将的大篇幅描述,在这时很多人认为三国的人才开始凋落,再也不像之前那样了,实际上并不是的?

三国前期的人物在演义中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人都喜欢而且都记得住,到了后期大家对他们的建立的政权之后的事情并不如创业时候那么喜欢,这也许就是大家认为只有在“乱世才出英雄”“乱世才能造就英雄”一样啊!

在三国后期,政权的建立在没有大规模的征战,而是更多体现在政治的斗争,对于人才的重要性远远低于军阀混战时期,对于人才的笼络也降低了需求,官员们更多的是建立自己的亲信和自己的小团队去对抗一些权臣而已,所以罗贯中先生在后期的《三国演义》中写的司马家族的篡权、姜维与黄皓之间的不合、东吴的权臣之争等等。

其实三国的后期跟别的朝代一样,都进入自己政权统治的时候,更多的在乎的自己内部了,而不是想尽办法去一致对外,这也是历史上很多名人说过的“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