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董卓在京城杀了袁绍,董卓会有什么下场?

乡村九九哥


董卓作为外来的土著,突然执掌朝堂,虽然下面的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但只是表面上服从他,心里一万个不会认同他的。加上何进何苗刚亡,禁军群龙无首,要不然袁绍、袁术曹操等人早就和董卓干起来了,董卓有救驾之功,朝廷加以赏赐就可以了,可董卓怎会放弃这等大好机会,把持着朝政,带人把洛阳围个水泄不通。袁绍叔父袁槐位列三公,他自己也是三公之后,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董卓只是忌惮杀了他只会惹得天下之人群起而攻之。

那么董卓若真杀了袁绍,他自己会有怎样的下场呢?

答案肯定是不得好死,董卓杀不杀袁绍其实无所谓,他自己所犯的罪行已经罄竹难书了,把天下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杀袁绍,得罪了众多世家大族。

作为东汉末年势力和威望最高的大家族之后代,董卓都敢杀,试像弘农杨氏、颍川陈氏、旬氏等怎敢与董卓与虎谋皮,若杀了袁绍,他们会第一个跳出来与董卓干。



杀袁绍,得罪了袁绍的圈子里的人。

袁绍除了是四世三公之后外,袁绍个人的影响力也不小,袁绍是个善于培养自己名声的人,袁绍年轻时好结交游侠,曹操就是其好友,准备在乱世中大显身手,其次礼贤下士,袁绍后来在冀州时,多有豪杰、游侠和谋士愿意追随他,如“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谋士如:田丰、许攸、沮授、审配、陈琳等。说明袁绍的个人魅力还是不错的,如在后来天下诸侯讨伐董卓时,共推袁绍为盟主。


综上,杀袁绍,只能使董卓败亡得更快。细数下想董卓干的事、废少帝,改陈留王为帝,毒杀太后、少帝,纵容手下强抢民女,作奸犯科,对百姓烧杀掠夺,已经激起天下之人的民愤了,因此董卓的下场不言而喻,被杀是迟早的事,被杀之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当初董卓进京的时候,其实力其实并不强。只是他表面功夫做的好,瞒天过海让人误以为他很强大。大家对他是敢怒不敢言,也不乏有个别铁头娃,即使在董卓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队后,实力大增的情况下依旧敢和董卓正面硬钢。


分别就是丁原、袁绍、卢植。

丁原仰仗的是自己手下的并州军。结果吕布被收买,杀了丁原。

卢植属于真性情,我看不惯你,我就要打你;我打不赢你,我就骂你。让我服你?不可能。董卓想杀卢植,但由于卢植名望太大,杀了他舆论影响不好。

袁绍仰仗着自己四世三公的尊贵地位。董卓其实很想杀他,也是顾忌袁绍在士族阶级的地位和影响力。

上面三个公开叫板董卓的人,董卓只杀了丁原。原因是丁原有兵权,能够直接威胁到董卓,不杀不行。而卢植和袁绍都是士族阶级高层的人物,影响力大,但暂时又对董卓形成不了威胁,他俩也只是逞口舌之快而已。

所以董卓没杀卢植和袁绍。

不要以为董卓就是一味的残暴。董卓对形势的判断还是很到位的。他知道外戚和宦官倒台后,士族阶级一家独大。而他董卓出身边关无名小族,是根本入不了士族阶级法眼。


董卓清楚的看到天下大势在于士族阶级。所以董卓不仅忍了卢植和袁绍,还积极拉拢他们【以朝廷的名义给他们加官晋爵】

但是呢?不管是士族阶级,还是地方军阀依旧不买董卓的帐。群起而攻之,这才让董卓十分恼火:“早知道这帮兔崽子养不熟,当初就该直接宰了他。”

如果当初董卓直接杀袁绍,董卓最终的命运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士族阶级依旧会联络地方军阀推翻董卓【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左将军


董卓可是在京城一手遮天,就连皇帝都没有放在眼里,他想要出入后宫就出入后宫,而当时所有想要反对的人都被董卓杀了。而袁绍是当时第一军阀,他所在的地方可是面积最大的一个,而且在朝廷里非常的有威望,他家三代都是位列三公,门生遍布各地。对于董卓来讲,袁绍就是最大的威胁,可是董卓还是不敢杀掉袁绍,因为他家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而现在朝廷都还没有彻底安稳下来,杀掉袁绍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董卓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就算明明知道放袁绍放虎归山,但是没有什么理由的话,他也不好下手。

可是董卓放袁绍走之后,袁绍却举兵来攻打董卓,而且会合了18路诸侯,袁绍当上盟主。要是董卓先下手将袁绍杀死,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那么董卓杀死袁绍之后,会发生哪些事情呢?(引用三国演义)

董卓曾经想杀过袁绍,但是因为害怕袁绍后面的势力而放过了他,那袁绍后面的势力究竟是什么?

中军校尉 袁绍挺身出曰:“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 庶,非反而何?”卓 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 不利否?”袁绍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两个在筵上对敌。

当初董卓是想要废掉皇帝,而换上陈留王继位。当时很多人是心里反对,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口,就是因为董卓是位高权重,而董卓是非常残暴的,对于所有反抗的人都是要杀光。而这个时候袁绍挺身而出,他的职位不过是中军校尉而已,为什么就敢反对董卓呢?

首先是袁绍这个人心中有正义感,非常看不惯董卓现在的所作所为,他明明知道董卓现在是可以杀掉他,但是还是挺身而出了,这件事情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当时董卓已经说他自己的宝剑非常的锋利,意思就是说可以杀掉袁绍,但是袁绍说你的剑非常锋利,可是我的剑也非常锋利,意思就是说他也可以杀掉董卓。两个人可谓是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胜负难分啊。


其次这是在董卓的家里,而且有大家的劝告,所以董卓是不想要违反众怒,暂时还是已忍了下来,这样和大家闹翻是没有好处的,他必须要重新想一个办法。袁绍着挺身而出之后,还有很多人反对,董卓因此放弃了。


最后就是因为袁绍后面的势力太大,他的叔父可是三公之一,而且他们家在朝廷里当官这么多年,门生已经是遍布朝廷的各个地方,具有很大的威信,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官。这样的势力,董卓也需要掂量掂量。

如果杀掉袁绍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首先就是在袁绍起兵之后,董卓可是将他的叔父也杀死了,这个时候袁绍可是彻底的和董卓撕开了脸面,董卓也就不需要心慈手软了,将袁绍一家都满门抄斩,鸡犬不留,这个让袁绍听到之后,袁绍都气晕过去了。


因为当时袁绍其实是没有什么力量的,董卓杀掉他也不会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在后期连他的叔父都位于三公都敢杀了,还将他满门抄斩,其实是不用担心什么的。毕竟动作视力已经是非常强大,就算是袁绍,家里很多门生都遍布朝廷,可是也不敢违抗董卓。

“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 势必为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 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


董卓明明知道袁绍可能会离去,然后起兵谋反自己,但是董卓依然是不害怕的。因为知道袁绍这个人都成不了气候,让他走又能如何呢?最后董卓还是相安无事。在袁绍家里袁绍可是最厉害的一个,要是连他都没有办法的话,其他人又能如何?



等袁绍死后,他兄弟袁术可以打着为他兄弟报仇的旗号。但是袁绍和袁术都是差不多的,袁绍都无法撼动董卓的统治,袁术又怎么能够呢?

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用,董卓依然过得很安分,在这个乱世之中,权力才是最大的武器。袁绍家里门生特别多,虽然人多势众,但是面对权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汪公说


一样不得好死,曹操挟天子尚且落下汉贼的名声,何况没有一点良好名声的董卓,只要名不正言不顺,即使得天下也是短暂的,曹魏,司马晋,国祚之短,不是没有原因的,名不正是最致命的,所以东晋根本没人把司马儿皇帝当回事,基本都是权臣当道,只不过因为这些世家大族互不服气,所以就只能拿司马儿郎做个傀儡了,董卓即使篡位成功,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金微大都护


不见得,也有好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