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每天食米仍然接近数升,司马懿凭何断定他即将不久人世?

晓史才能明事


司马懿的原话是,日进米不过数升,呕心沥血,寝少事多,命不久矣。

古代的计量单位跟现在肯定不一样,而且司马懿了解诸葛亮比自己都清楚。他应该吃多少饭量,不应该吃多少,什么时候上厕所,都是门清。

所以才会有命不久矣的决断。而诸葛亮听到使臣的回复,也直言司马懿是最了解他的人。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因。

诸葛亮和司马懿算是棋逢对手,惺惺相惜。

两人在诸葛亮北伐时的你来我往,可谓精彩。

诸葛亮远道而来,再加上运粮通道蜀道难于上青天,所以迫切希望速战速决。

司马懿深谙其道,故而选择坚守不出。

司马懿在曹氏,那就是有用才用,没用就甩的角色。自己数不清几次起起落落。

最后终于在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夺回大权,官拜大都督。

两人中间,死诸葛退活仲达,火烧五丈原,街亭失守,空城计等等精彩对决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战场上常有养寇自重的说法,但我觉得司马懿真不是这样,因为这样做对他没好处。

只能两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都无法彻底消灭谁。

对手,有时候比朋友更值得怀念。


古今中外多少事


诸葛亮每天只能进食大米一斤,司马懿却据此判断他即将不久于人世,这件事情在史料《三国志》中确实有记载: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及事之繁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下:“亮将死矣”。

既然这件事情并非子虚乌有,而是确有其事,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地推敲一番为什么司马懿会这样说。



一、司马懿做出判断的依据并非仅仅只是诸葛亮吃的少。

在司马懿做出:“亮将死矣”的重大论断前,除了说诸葛亮吃得少之外,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这句话就揭示了司马懿说这句话的又一个重大依据:诸葛亮事必躬亲,干的事情也特别多!

当时蜀军的兵力虽然不像演义中说的那样动不动就三四十万,但是好歹数万人肯定是有的,而处罚在二十杖军棍以上的事诸葛亮都要亲自来处理,他每天要处理的军务之多,肩上的担子之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何况诸葛亮素来倡导依法治国,主张军纪严明(从挥泪斩马谡就可见一斑了),所以他的处罚肯定也会相应地比魏军更重,说不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能挨个几十军棍,这样一来他要干的事情能不多吗?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但是诸葛亮却硬要强行苦苦支撑,无限制地透支自己的身体,逆势而为,其结果必然只能是过早地离开人世(就好比是一堆柴火摆在那里,慢慢来加柴不温不火的本来是可以烧到天亮的,结果你硬要一次把柴都加到火上去,柴禾不就一次就烧光了?)



在这里我想最好用来举证的例子莫过于清朝的雍正皇帝了,不管历史对雍正个人性格的评价如何,他在朝廷政务上的勤奋却是毋庸置疑的(他不像康熙乾隆那样木兰秋狝,也没有下过江南,在为十三年一直宅在京城处理政务,甚至连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只有三四个小时),几乎可以说在中国数千年王朝史上的数百明皇帝中都找不出几位来,因此才有了“朝乾夕惕”、“以勤先天下”的中肯评语。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太过勤奋,几乎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掏空了自己的身体这才导致他仅仅五十多岁就撒手人寰。不然凭他儿子乾隆活了快90岁的优秀长寿基因来看,雍正作为他的父亲活个六七十岁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二、诸葛亮确实吃的很少。

虽然《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当时仍然可以“食饭数升”(原文是“不至数升”,具体是多少也不清楚,这里就假设他还可以吃进去数升),但是这个数字相较于当时的人来说依然很小(秦汉时期一升大约是180到220毫升,折算下来诸葛亮每天也就能吃个小几两)。

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生活水平低下,菜里油水少,人们主要只能通过吃饭来补充体力;而且古时候男人要干的力气活很多,消耗的体力也很大,所以吃进去的饭就要更多了(一般来说那时候的成年男性平均下来每天吃个两三斤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所以两相对比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的食量确实特别的小。



正是因为以上两点的存在,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吃的这么少的时候才有这样一句感慨:“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其言下之意就是说:“诸葛亮,你吃的比老鼠少,干得比黄牛还多,你还能坚持几天?”

三、食量是古人评价身体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古人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偏见,认为人吃进去的多身体就一定倍棒(也许这就是“能吃是福”的出处吧)。战国末期的名将廉颇就为了再次出山,就想要在使者面前展示自己宝刀未老,风采依旧,因此故意在他面前表现出自己超乎常人的食量:

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实别说是千年之前的古人,即便是现在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现在他们中的很多都仍然拿食量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所以一般来说他们这些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吃它个两大碗饭是不会罢休的。

四、司马懿可能在用计,想要以此扰乱蜀军君心。

大家不要忘了,这个时候司马懿和诸葛亮仍然是敌我两方,他们分别代表的是魏国和蜀国这两个利益集团,因此即便这两人私下里真的是英雄相惜,但是在这两军阵前,他们也只能把个人情感暂且抛诸脑后,双方目前仍然是视同水火,有你没我。

此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曾经用过反间计让曹睿疑心司马懿,同样司马懿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回敬了诸葛亮一道反间计,利用苟安摆了诸葛亮一回,而且收效还不错,刘禅在得到诸葛亮怀有异心的情报后立马就急召他回了成都,结果使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被迫中断。

我想司马懿现在在军营里说诸葛亮活不久这种话也很有可能是在故技重施,一方面动摇蜀军军心,让他们漏出破绽,另一方面也是在给魏军打气,告诉他们诸葛亮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活不了几天了,胜利已经就快要到来了。



可以说司马懿此举可以收到扰乱蜀军军心和巩固魏军士气这么两个功效,真可以说得上是一石二鸟,司马懿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老练也就由此可以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其实不管司马懿说出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亦或是他此举的目的如何,他与诸葛亮对决的结果早已在慢慢历史长河中分明了:司马懿用他的坚韧与等待拖死了诸葛亮的,换来了魏军的胜利。


历史漫谈君


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对于一个老人来说饭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程度,现代如此,古代更是如此。

战国时期的廉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他的军事才能非常厉害,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廉颇上了年纪之后有敌国来犯,于是廉颇主动请缨出战,此时赵王认为廉颇年纪大了,所以不想让廉颇出战。最终廉颇用自己的饭量证明了自己的身体依旧健康如壮年。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会说廉颇老矣,尚能战否来赞美廉颇老当益壮为国做贡献,同时也证明了在古代饭量同样以一个人的饭量来判断一个老人的健康程度。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时候已经五十四岁了,在现在看来五十四岁了是个老当益壮的年纪,只能算个中年吧。但是放在三国时期的话五十四岁了就是一个人正常去世的年纪,此时诸葛亮已经是处于暮年了。

而诸葛亮每顿吃的米不足数升,而普通士兵每顿吃饭应当是两升以上的,诸葛亮并没有患上绝症的情况下食量如此的低,足可以让司马懿判断诸葛亮大限已至。

另外诸葛亮事必躬亲的事情也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饭自然是干不了那么多活的,若是硬干的话必定会透支生命。同时诸葛亮忙的不分昼夜,睡眠也跟不上,总总迹象来看诸葛亮确实是大限已至。

不过司马懿也是凭经验判断的,之所以司马懿敢大胆的说出来,是因为这样符合自己的战略部署。蜀国一直求战,而司马懿却闭门不出,惹得军队中诸多将领不服,认为司马懿怕了诸葛亮,搞得魏军人心惶惶的。诸葛亮大限已至的消息放出去,则可以安定魏军军心。


所以司马懿这样说一方面是有常识依据,另一方面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不得不说司马懿这个人真的是老谋深算!


唐朝的长老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汉代的度量衡和现在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即24铢为1两,16两为一斤,30斤为1钧,128斤为1石(dan)。黍米的大小不一,如果再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来准确的测量。目前保存在北京博物馆的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衡重器具,实际称重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

容量单位《汉书.律历书》记载,

千二百黍实其龠,合之处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也就是说,1200个黍米的体积是1龠,2龠是1合,10合为1升,10升为1斗10斗为1斛。因为重量和体积都是用黍米作为计算单位,我们换算一下便可以知道1升米大约相当于汉两10两,折合现在约160g左右。

《晋书.帝纪第一》记载:

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亮其能久乎!”竟如其言。

三四升米大约相当于现在1斤米,每天吃1斤米,算得上少吗?500g生大米可以提供约1800大卡热量,500克米饭可以提供约600大卡热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能量摄入参考量,成年男子轻中体力劳动者每日需要能量为2400一2700大卡。

根据司马懿与使者谈话内容的推断,诸葛亮应该每日食用的是500g米饭,而不是500g生大米但即使是580g生米煮成的米饭,对于诸葛亮的工作量也是偏少的。所以,司马懿得出这个结论应该不是信口开河。

当然有人会说,除了米还有水果,蔬菜和肉类啊,怎么可能吃不饱呢?鉴于当时的生活条件,司马懿的问话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要么是肉类等摄入较少,要么就是虚指,所谓食米代指所有饭量。不管怎么说,司马懿表现的很惊讶,说明诸葛亮吃的确实很少。


最后的守门人


天天晚睡早起,睡眠不足;工作事务繁多,无论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处理,心情不免烦躁;还没有一个安稳的家,可以用来减压(诸葛亮的刘禅不让人省心呀);再加上谨小慎微的性格(诸葛亮的特点),自然是寝不能寐,而食无味了。

出现了这种状况,不要说司马懿了,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能判断出来,此人命不久矣。至于吃饭多少,此时,还真不是关键了。比照现代很多过劳死的人,吃饭并不少呀,而且营养更丰富,补充的能量肯定是够的。“过劳死”的主要原因,还是心情压抑,过于劳累,身体透支造成的。


历史斋录


从汉代的饮食供给制度看来,这个数字确实是比较低的。近年来,地下出土的简牍信息为我们揭示了许多汉代社会生活的侧面,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生活上的细节问题。

从汉代出土的地下简牍资料可以看出,一个普通的成年男子一个月的口粮有三石三斗三升少,也就是说一个月会有大约333升的口粮,平均每日要吃大约十升左右的粮食才能够保证充足的体力。可是诸葛亮身为三军统帅,他每日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正常来讲他的食量应该要大于十升,而且需要有其他的菜蔬辅食才能够保证每日的正常饮食量。可是根据史书记载:“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及事之繁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下:“亮将死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的诸葛亮的食量只有正常人的一半,正符合司马懿所谓的吃得少,做得多。所以,司马懿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如今保存在敦煌考古研究所的“过长罗侯费用簿”也为我们展示了汉代正常人的食量。从上图最后所示,一餐饭用了廿八石八斗粮食招待三百名刑徒(汉代身份最低的人,几乎就不视为正常公民。),也就是每人有9.6升多的口粮,一顿的粮食就几乎达到了诸葛亮一天的食量。这说明诸葛亮的食量连当时的刑徒也比不上,足见一代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骨。


经典守望者


感谢【晓史才能明事】史友邀请!我是安定郡小书生,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俗话说:不怕吃的多,就怕拉的多。

廉颇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晚年受到排挤投奔魏国,后来赵国多次被秦国围困想重新启用廉颇;于是赵王派遣使者前往魏国大梁去慰问廉颇,顺便摸摸底——看廉颇还是否依然可用。不料赵国使者被廉颇仇敌郭开暗中贿赂,可怜的廉颇还不知情,面对使者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被甲上马,表示自己宝刀未老。但使者回来却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饭量还很好,就是和我坐了一会儿拉屎就拉了三回。”赵王认为廉颇老了,从此就绝了重新启用廉颇的想法。

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可见,能吃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对于此观点,书生是深为赞同,并坚决贯彻到实践之中。当初第一次上丈母娘家,在吃饭时,书生一改平时只能吃一碗饭的习惯,连续吃了两碗饭;丈母娘看见后,大为满意,从此这门亲事就一锤定音了。

古人认为身体棒不棒,就看是否还能吃的动饭。虽然司马懿从诸葛亮吃饭判断其命不久矣是出自《三国演义》小说演义,在正史中做不得准,但是也有一定科学依据。在古代“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用现在方式折合成大米大概一升约为1.25斤,一斗约为12.5斤。

老将廉颇作为武将一顿饭能吃一斗米、十斤肉,姑且认为古人身体强壮标准就是每顿能吃一斗米吧,所以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每天好几顿饭才不过数升时,就认为诸葛亮饮食跟不上,加之每天大量脑力劳动(夙兴夜寐),从而断定诸葛亮迟早就会被拖垮身体。


安定郡小书生


诸葛亮北伐在五丈原安营扎寨,派出一支军队挑战司马懿,司马懿是不出战,后来蜀军的军兵辱骂司马懿,司马懿部下要出战,被司马懿呵斥。

于是,诸葛亮派士兵买了套女人穿的衣服和头巾放在一个盒子里,还有一封信,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使者到了魏营把诸葛亮的礼物送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命人打开盒子,见里面放的是女人的衣服和头巾,司马懿的部下将军们都被羞辱脸都变红了,司马懿打开书信一看,*大意是你司马懿即为魏国大将军,统领中原的精锐大军,你的军队都装备精良,却不思进取,却龟缩在巢穴里,害怕刀枪箭戟,和女人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还有廉耻心和男子汉的气概,就如约迎战?*司马懿看完心中大怒,却脸上装笑说:*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对部下诸将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司马懿通过诸葛亮派来的使者,了解到诸葛亮事必躬亲,呕心沥血,吃的少,睡的少,而且大事小情特别的多,都得自己亲自处理,恐怕劳累过度,不能活的长久了。


隐者康司马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这事儿不是罗贯中瞎编的,也不是《三国志》写的,而是在南朝学者裴松之给正史《三国志》做的注释中提到的: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及事之繁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噉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

这里的《魏氏春秋》,是东晋史学家孙盛所著,裴松之把这段放在了《三国志》涉及诸葛亮和司马懿渭水交兵的那部分里。


《魏氏春秋》的这条记载是否可信呢?不好说,这部书的全本早已散佚,也就是压根找不到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都是别人引用它的。但是北宋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时,也用了这条记载,我们就认为这段对话是真实的吧。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身体状态的确很不好,后来也确实病逝于军中。司马懿审时度势,不与蜀军交战,本意是要拖到蜀军粮尽。因为蜀道难,从成都平原往蜀军所在的关中地区转运粮食,需要穿越秦岭山脉,很费人工,路上消耗的粮食也不少,故而好几次北伐都是因为粮食吃完了而不得不撤退。

因此,司马懿用了龟缩大法,哪怕被送来女人衣服羞辱,也坚守不出。上天眷顾司马氏,这次居然耗死了诸葛亮。

从《魏氏春秋》的原话里我们看出,司马懿之所以推测诸葛亮命不久矣,不仅仅是因为他吃得少,还因为他太认真。“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这条不由得让答主想到了秦始皇的工作劲头。秦始皇作为皇帝,养尊处优,这样消耗身体都受不了,何况诸葛亮一把年纪,还在前线呢?

本身作为统帅,不需要操心这些具体的事务,但是诸葛亮过于认真,需要责打20以上的处罚,他都要亲自审核一下,身体怎么能持久?

再来说说吃饭。原文为“所噉食不至数升”,并未说明是米,总之就是每天吃的食物不过几升。今天的一升为1000毫升,一瓶常规的可乐是500毫升,按照今天的量来看,吃的的确不算少了。

可是汉代的单位跟今天不一样啊。汉代的标准一升为200毫升,只有今天的五分之一。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王莽时期发布的标准量器,铜方斗。其容积为1940毫升,当时1斗=10升,换算下来,一升也就是194毫升,接近200毫升。


所以按照这个来算,诸葛亮哪怕一天吃5升食物,也才相当于今天的1000毫升,何况他未必能够吃5升呢?

综上,诸葛亮在渭水交兵期间,每天的食量确实不大,再加上工作过于劳累,导致身体状况迅速恶化。


考古军中马前卒


司马懿断定诸葛亮将不久人世是从多方面来论证的。诸葛亮六出岐山,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急于求战,派使者送给司马懿一些女人的脂粉和衣物,借以讽刺司马懿不像男子汉大丈夫所为,不敢出战。



当时司马懿十分淡定,只向使者问了些诸葛亮生活上的琐事,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听后就说,诸葛亮不久于人世。司马懿依据为几点:一是食量少。每天仅不过数升。当时的每升是现在的二百毫升,折算成大米重量应为二两多一点。诸葛亮食入量每天或不足一斤。二是操劳过重,凡事不分巨细,都要亲历亲为,罚杖责二十以上时事都必亲自审定,完全是在超负荷工作。三是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当时诸葛亮五十多,在古代已是老年人了,饮食少,休息少,工作负荷重,司马懿根据这几点断定诸葛亮命将不长。


后来实事证明司马懿判断正确,不久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第六次北伐宣告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