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这部纪录片上线于去年5月,豆瓣9.3分,可热度却极低。如果不是疫情严重,恐怕还很难被人注意到。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纪录片将镜头对准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是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


心血管科、骨科、肿瘤科、烧伤科、血液科,每个常见的科室里,都有一群最常见的医生。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无事时,他们不过是个普通人,跟我们一样,是别人的爱人、父母、孩子。


但在病人面前,他们是神,是可以救命的人。


比起很多996白领,医生的工作强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很累,却连上微博上热搜抱怨的时间都没有。


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朱良付,经常性工作到凌晨12点,回到家后还要随时待命。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有一次,凌晨12点从手术台下来,又做了16台造影,一直熬到凌晨5点多……


即使满身疲惫,也无法卸下重担。他说他不敢死,不能死。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因为他是父亲,因为他是医生。因为国家培养一个成熟的主任医师,太难太难。


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从颈椎到小腿,落下一身职业病,但还经常坚持在手术室里连续工作长达17个小时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即使是周日,也有各种学术讲座和义诊,全年没有一天休息日。


医生累吗?太累了。这种累不止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医者仁心,谁不希望病人痊愈,然而不可抗力却太多了。


比如整形烧伤科医生徐晔,遇到了一位全身重度烧伤95%的老人,


治疗,并非不可能,但高昂的接近百万的治疗费,让老人的儿子望而却步。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新厂刚盖好,卖是不可能的,房子刚买好,也动不得。


某个傍晚,老人还是转院了,儿子让父亲放弃了恢复完全正常生活的可能。


年轻的医生看着空荡荡的病房,内心皆是遗憾。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医疗有时候不仅仅有关医术,更关乎人心。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都说医生接触了太多的生死,早已淡然。


但事实上,往往最先向患者伸出援手的,就是医生。


整形美容外科的医生舒茂国,接触过一个特别的患儿。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这个孩子尚在襁褓时,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在村口,寒冬腊月,野狼出没。被人捡到时,孩子的浑身已经冻的青紫。


而被遗弃的原因也很简单,不过是因为他天生是唇腭裂。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手术前的孩子及养父)


捡到他的农民夫妻好心收养了他,并带他来做手术。


舒茂国听到了这个故事,当机立断,免去这家人的手术费,决定自己筹集善款,来治疗这个孩子。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舒茂国这么做,不仅是可怜孩子的身世,也为了感谢和褒奖收养孩子的养父母。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做完手术后的孩子)


他觉得,不能让好人寒心,好人应当有好报。


但好人确实有好报吗?不尽然。


至少,很多善良的医生,都没有所谓“好报”。


就在年前,北京刚发生了2起医生死伤事件。


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被患者家属连砍数刀而死,只因其95岁母亲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朝阳医院年轻的眼科医生陶勇,在出诊时被严重砍伤,曾经技术一流的双手,从此再也无法握住手术刀。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而在武汉疫情爆发之初,更有患者由于迟迟无法看上病,向医生吐口水,或者大打出手。


殊不知,这些医生已经不眠不休,筋疲力竭,


防护服没了,口罩也不够了,护目镜直接摘掉了,还要接连不断的应付如潮水般涌入的病人。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火火想诚挚的,对这些中国医生说一句“感谢”!


肆虐的病毒,让手无寸铁的医生成了扛枪扛炮的战士。


我们习惯了大喊,“医生,救命”,在死亡面前,医生成了最后的保护神。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却忘记了,医生也会死,他们也不过是凡人。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感谢中国医生,抗击病毒的英雄们。


做中国医生,太难了


待到春暖花开,希望你们脱下防护服,成为一个普通人,成为别人的丈夫、妻子、父母、孩子。


跟我们一样,看樱花朵朵,撒满江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