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編明史為什麼編了一百年?還可信嗎?

Z在下頭很硬


清朝初年下面就有人編明史了,但都被滅了三族。文字獄當時就沒人敢編。加之本身清初的幾個清朝關鍵人物,多爾袞,鰲拜,吳三桂都打入另冊,不好提。是到了乾隆年間,雖然政府編了明史。但隔了太久一些史料缺乏,很多就像《四庫全書》一樣篡改了,比如史可法和袁崇煥的能力過於誇大了。等到清末因為反清的需要改了不少。


二戰英雄連


清朝順治入關以後,確實曾試圖以修史轉移明朝舊臣的注意力,以使反清浪潮失去指引者,因此最初修明史相對可信。

但隨著康熙年間吳三桂引領三藩之亂,使得各地明朝將領跟從,數年動亂平息後,康熙帝將怒火釋放到文人學著的著書上,掀起了文字獄的先河。

清朝從雍正時期,到乾隆中期統治癒加穩固,但滿清八旗的戰鬥力卻呈現下降趨勢,更加依仗漢人所組建的漢軍綠營,所以思想上的強化是必要的手段,只有確立滿清的皇朝正統,才能維持長久的統治。

因此乾隆中期以後,文字獄氾濫的同時,清朝通過修四庫全書,乾隆帝也為袁崇煥,孫承宗等人翻案,通過塑造他們被冤屈,而反襯明朝帝王的昏聵!所以斷斷續續確實有百年之久。

四庫全書使得諸多珍貴文物古籍遭到破壞,明史裡將外國裡直接稱“我大清”等語,阿諛奉承清庭的態度下,《明史》的可信度大打折扣,需要結合其他的史料進行綜合參考。

清朝正是通過這樣的思想管控,使得漢人為清朝驅使,清末若不是有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勉力支持,清朝早已在太平天國的浪潮中覆滅,可見清朝的政治目的已經達到。


多臻貴


自古修史是一件大事,基本都是新朝給舊朝修,耗時良久,比如《明史》,從順治帝開始,一直修到乾隆年間才結束,足見工作量之大。

目前大家採用的清史是《清史稿》,之所以用了“稿”這個字,就證明它僅僅是一部稿子,是一部並沒有修完的史書。由於這部書大都是清朝遺民所著,所以書中有美化清朝,反對農民起義,弘揚清朝正統的思想在裡面。

且本書太過零散,編寫人員混雜,內容不統一,存在大量的錯誤,所以,《清史稿》並沒有被認定為正史,僅僅是一個稿子。實際上這項工作,在2002年的時候就已經啟動了,預計是10年時間。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快20年了,還是沒有面世,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首先,清朝的史料實在是太多了,除了國內的,還有國外的,除了漢文的,還有滿文的,除了宮廷的,還有地方的,數不勝數。一方面要全部整理出來,另一方面還得判斷真假,篩選內容,單舉一個類別,比如《清代詩文集彙編》,一間屋子不一定擺得下。

其次,二十四史都是紀傳體史書,且是文言文,現在編史書再用文言文,一方面不太合適。另一方面,這個時候再找會用文言文編史書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文言文幾個字就能表達清楚的內容,用白話文要寫滿滿一大段,別說編清史了,就算是翻譯明史,字數也會增加幾倍,甚至十幾倍。這樣就導致,清史的編寫,字數太多,而且是越寫越多。導致清史編到一半後,又開始壓縮字數,弄得白話不白話,文言不文言,這整體的統一無疑增加了大量時間。

除了工作量巨大以外,客觀嚴謹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所以民國時期沒有編寫完成,跟遺老遺少還存在有關。有些事情需要蓋棺才能定論,這也是很多前朝史往往歷經百年才能編好的原因所在。

對待清史更是如此,一方面趕進度,另一方面又得保證質量,所以很多史料需要反覆論證才能寫入。畢竟史實來源太多了,篩選起來非常費時間,同時也導致編史進度一直拉長。

不管怎麼說,所謂慢工出細活,畢竟歷朝編史,都有刻意抹黑前朝的成分在裡面。朱元璋編《元史》,大都通過參考《元實錄》,不到一年就編出了這部《元史》。與其這樣不夠嚴謹且詳細的編出一部史書大綱,不如像現在一樣,認真考證,編出一部符合事實且嚴謹的清史。


老兵數碼通訊


說明史編了一百年,這個說法就是不正確的!明史從順治時期開館,到乾隆初年完成,前後歷時確實近百年,然而這近百年的時間,清政府並不是一直都在修史,而是處於一種斷斷續續修史的狀態,扣掉閒置的時間,真正修史的時間大概在四五十年左右吧。

當然,四五十年也算很長的時間了,但是如果以修史時間長來否定明史,是不科學的。相反的,明史的許多有點都是有耐於其用時之長、用工之勤。

至於說明史可不可信,我認為從朱元璋開始,到萬曆晚期這兩百來年的歷史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因為這段時期的歷史並未觸及清政府忌諱的地方。但是,明末清初大概六十多年的這段歷史,由於觸及到清政府的忌諱,往往有所隱瞞或者曲筆,可信度有所欠缺,需要參考其它的史料,如《國榷》、《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等。

明史當然有它的缺點,例如它對明末農民起義軍使用了非常惡毒的詞語。對於明末清初,清軍的一些暴行也往往隱瞞不寫。

但是,明史更多的則是它的優點:它編撰得體、敘事穩妥、行文簡潔、材料翔實等等。

後世的史學家對於明史的評價也都非常高,文末附上幾位歷史大家對於明史的評價:

趙翼: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白壽彝:《明史》是一部史料價值較高的正史。《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諸史修纂之經驗,成為二十四史中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後諸史中,更為突出。

劉庭華:《明史》體例嚴謹,首尾連貫,材料翔實,文筆簡潔,舛誤很少,是自清代以來史家公認的一部質量上乘的史著。


歷史宴


《明史》修撰時間長達九十二年,從順治一直修到乾隆。這在二十四史裡是絕無之有的。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清朝前期社會矛盾較大,統治者無暇修史。清軍入關時,雖明朝正統已滅,但南方仍有幾個明朝宗室建立的小朝廷,清軍僅有數十萬人,面對偌大中華,統一之路未卜。及至康熙朝,鬥鰲拜、撤三藩、平葛爾丹、收臺灣,武功大於文治。雍正、乾隆二朝屢次文字獄。等等。這些矛盾有民族矛盾,有敵我矛盾,總之,雖斷斷續續在修《明史》,但曠日持久在所難免;第二,清軍在統一過程中,製造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慘案,推行“削髮剃頭”,造成南方軍民殊死抵抗,尤其是當時社會精英的士子群體,更是多不與清廷合作。我們知道,修史需要人才,而且是對明朝有些認知的人。南方文學風流之地,大才不計其數。他們不合作,修史殊為不易;第三,清朝畢竟是異族統治,對中華文化仰慕但不精通,修前朝史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說太壞,壞了漢人不認同,矛盾更劇,也不能太好,好了漢人思慕舊朝,時間久了難免生變,漢人億萬,相比滿人,何止百倍。所以,修《明史》時,要做手腳。綜上所述,故《明史》之修撰,久矣!


天涯雲水間txq


明史水分大,這是客觀事實。

實際上,《二十四史》都是史官編寫的,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尊重史實,所以都有不可信的部分。但是像清朝修的《明史》這樣大量扭曲史實的,就太過分了。

那麼,作為明朝之後的王朝,清朝和明朝到底有多大仇多大恨,非要將明朝妖魔化如此呢?“靜Yes”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考慮:

1、政治需要

從漢朝開始,中國就確立了後朝為前朝修史的慣例,這成為中國王朝更迭的一個潛規則。

而作為新王朝,有對前朝蓋棺定論的資格。

那麼,為了凸顯自己的合法性,必然要對前朝進行一定的抹黑,比如唐朝對隋煬帝的醜化。

這樣的做法雖然很不厚道,但是畢竟前朝已經覆滅,用前朝樹立一個反面典型,借用一下也不算太過分。但是清朝和其他朝代不同,它是一個少數民族王朝。

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滿族,統治者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你說有沒有壓力?

所以,清朝皇帝們一直壓力山大。

為了鞏固社會穩定,清朝皇帝開始大肆推行愚民政策,其中修史作為愚民政策的一部分被反覆使用。

“慾望其國,必先亡其史”,修改了明史,讓後人瞭解到一個妖魔化的明朝,從而對清朝產生由衷的熱愛,這是清朝皇帝們的想法。

在這樣的思路引導下,清朝修史一步三回頭,反覆修訂,反覆修改。而作為修史的總設計師,清朝皇帝還要親自過目,即使政務纏身也要親自審閱,確保裡面沒有不利於清朝的內容。

所以,《明史》的修訂是從康熙年間開始,一直到乾隆年間才最終定稿,前後花費100多年時間。這是個多麼龐大的工程啊!當然,你也可以說清朝對《明史》修編的重視程度!

不過,過猶不及,抹黑的多了,不僅騙不了群眾,連自己也騙不了了。所以清朝在《明史》中,還是保留了對明朝皇帝比如朱元璋、朱棣的讚譽。而對於正德皇帝,處於教育皇子的需要,形象被大大地妖魔化了。

2、孤證不立

愚民政策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讓人們關上了解外界的窗口。

如何關閉,毀書。

乾隆年間,清朝編纂《四庫全書》。收錄全文的圖書一共有3461種,成書79000卷,近7.7億字。而編修中明令禁焚的書籍就有3000多種,禁燬6766部,93556卷,禁燬數超過了收入的總數,成為文化史上的奇觀。

在空前的浩劫中,無數優秀的典籍被徹底焚燬,剩下的,都是對清朝統治有利的,或者說,對愚民政策有利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明史》呼之欲出。

很多人不相信明史,是因為清朝將大量明朝的書籍都焚燬了,導致很多歷史史實無法相互印證,比如袁崇煥中反間計被崇禎誅殺,只有《明史》的一家之言,沒有其他歷史資料的佐證,這讓事件本身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而在修編《明史》的過程中,清朝也在不斷掀起文字獄,這種捕風捉影的高壓態勢讓所有人選擇了閉嘴,客觀上讓明史越來越鶴立雞群。

高處不勝寒!

清朝的方式可謂是弄巧成拙,本以為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徹底否定明朝,但是越這樣,越降低了《明史》的權威性。


毀夢千萬次


給前朝編史,已成慣例,大部分時間都比較漫長,畢竟有海量的書籍文典需要核對和確認,編成的史書是要流傳後世的,一般來說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目前的二十四史,都是後朝開始編纂,需要對前朝記錄的各項文字,還有民間流傳的野史進行核對增刪。另外還有社會發展方面,需要對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再作合理推斷,所有這些確認完了,才將正式的文字記錄下來,成為後世參考的正史典籍。

這幾年所需要耗費的金錢,人力物力都是非常龐大的,所以編史都是在國家強盛時期開始編纂,有充足的能力支撐。一般情況下,這些史書中會對前朝有一些黑化,以顯得本朝上位的正當性,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不會太過。唯一的例外就是元史,朱元璋對其黑化比較嚴重,短時間內便編制完成,所以今天我們對元朝歷史有很多誤區。

總的來說,編纂前朝歷史是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強大的國力支撐,所以清朝建國百年之後才完成明史編纂,明史也是相對來說非常完整和正面的!


以史知今


自古後朝為前朝修史,就成了歷朝歷代的潛規則。新的朝代為了突然自己的合法性,就會對前朝修史。但為了突出自己的優越然後貶低前朝的黑暗,勢必會對前朝進行抹黑,畢竟前朝已經覆滅了,怎麼寫就看自己心情了。就比如唐朝對隋煬帝的醜化。

但《明史》的抹黑是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因為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他們人數較少,管理一個人數超過一億的國家,他們也沒有把握能否將統治延續下去,而且反對清朝的勢力一直沒有徹底斷絕。為了使老百姓徹底對明朝徹底失去唸想,也為了增加自己的正統性,明朝從順治年間就開始修編明史了。

“慾望其國,必先亡其史”,將明朝描繪成一個黑暗混亂的朝代是最簡單的方法,從而引起百姓對清朝的熱愛和嚮往。可能剛開始修史的效果不明顯,如果經歷過兩三代人之後,那就大不一樣了。後來出生的人口對明朝時完全沒有概念的,只能通過《明史》來了解前朝了,而《明史》中的明朝又是如此黑暗,對比之下還是清朝美好,這就達到了清朝皇帝想要的目的。

順治二年,清朝剛入關就開始了編著《明史》,那時候清朝還沒有完全統一中國,當時南明政權還存在,這麼著急為前朝修史,也顯示出順治皇帝的不自信,他急於證明自己是正統的,否定南明政權的合法性。

由於順治年間清朝還有很多外部問題需要解決,所以《明史》的修編一直進展緩慢,順治之後,到了康雍乾三朝,《明史》的修編才正式進入正軌。但是康雍乾這三位皇帝似乎對《明史》的編著特別“上心”,幾乎是走一步三回頭,每進行一部分,都需要皇帝親自過目審閱,還要反覆修改,一直到滿意為止,即便皇帝日理萬機,也要抽出時間來過目明史,確保書中內容沒有對清朝不利的地方。

清朝編著的《二十四史》中,《宋史》修了2年半,《元史》前後只用了331天,連一年都不到,而《明史》從起稿到成書,足足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如此挖空心思的修史,也讓《明史》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文化歷史那些事


元,清的歷史就是倒退。可以當反面教材來批判。


金路易80869758


就像我們現在編的民國史,大部分都是醜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