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编明史为什么编了一百年?还可信吗?

Z在下头很硬


清朝初年下面就有人编明史了,但都被灭了三族。文字狱当时就没人敢编。加之本身清初的几个清朝关键人物,多尔衮,鳌拜,吴三桂都打入另册,不好提。是到了乾隆年间,虽然政府编了明史。但隔了太久一些史料缺乏,很多就像《四库全书》一样篡改了,比如史可法和袁崇焕的能力过于夸大了。等到清末因为反清的需要改了不少。


二战英雄连


清朝顺治入关以后,确实曾试图以修史转移明朝旧臣的注意力,以使反清浪潮失去指引者,因此最初修明史相对可信。

但随着康熙年间吴三桂引领三藩之乱,使得各地明朝将领跟从,数年动乱平息后,康熙帝将怒火释放到文人学着的著书上,掀起了文字狱的先河。

清朝从雍正时期,到乾隆中期统治愈加稳固,但满清八旗的战斗力却呈现下降趋势,更加依仗汉人所组建的汉军绿营,所以思想上的强化是必要的手段,只有确立满清的皇朝正统,才能维持长久的统治。

因此乾隆中期以后,文字狱泛滥的同时,清朝通过修四库全书,乾隆帝也为袁崇焕,孙承宗等人翻案,通过塑造他们被冤屈,而反衬明朝帝王的昏聩!所以断断续续确实有百年之久。

四库全书使得诸多珍贵文物古籍遭到破坏,明史里将外国里直接称“我大清”等语,阿谀奉承清庭的态度下,《明史》的可信度大打折扣,需要结合其他的史料进行综合参考。

清朝正是通过这样的思想管控,使得汉人为清朝驱使,清末若不是有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勉力支持,清朝早已在太平天国的浪潮中覆灭,可见清朝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


多臻贵


自古修史是一件大事,基本都是新朝给旧朝修,耗时良久,比如《明史》,从顺治帝开始,一直修到乾隆年间才结束,足见工作量之大。

目前大家采用的清史是《清史稿》,之所以用了“稿”这个字,就证明它仅仅是一部稿子,是一部并没有修完的史书。由于这部书大都是清朝遗民所著,所以书中有美化清朝,反对农民起义,弘扬清朝正统的思想在里面。

且本书太过零散,编写人员混杂,内容不统一,存在大量的错误,所以,《清史稿》并没有被认定为正史,仅仅是一个稿子。实际上这项工作,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预计是10年时间。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快20年了,还是没有面世,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首先,清朝的史料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除了汉文的,还有满文的,除了宫廷的,还有地方的,数不胜数。一方面要全部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还得判断真假,筛选内容,单举一个类别,比如《清代诗文集汇编》,一间屋子不一定摆得下。

其次,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且是文言文,现在编史书再用文言文,一方面不太合适。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再找会用文言文编史书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文言文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白话文要写满满一大段,别说编清史了,就算是翻译明史,字数也会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样就导致,清史的编写,字数太多,而且是越写越多。导致清史编到一半后,又开始压缩字数,弄得白话不白话,文言不文言,这整体的统一无疑增加了大量时间。

除了工作量巨大以外,客观严谨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所以民国时期没有编写完成,跟遗老遗少还存在有关。有些事情需要盖棺才能定论,这也是很多前朝史往往历经百年才能编好的原因所在。

对待清史更是如此,一方面赶进度,另一方面又得保证质量,所以很多史料需要反复论证才能写入。毕竟史实来源太多了,筛选起来非常费时间,同时也导致编史进度一直拉长。

不管怎么说,所谓慢工出细活,毕竟历朝编史,都有刻意抹黑前朝的成分在里面。朱元璋编《元史》,大都通过参考《元实录》,不到一年就编出了这部《元史》。与其这样不够严谨且详细的编出一部史书大纲,不如像现在一样,认真考证,编出一部符合事实且严谨的清史。


老兵数码通讯


说明史编了一百年,这个说法就是不正确的!明史从顺治时期开馆,到乾隆初年完成,前后历时确实近百年,然而这近百年的时间,清政府并不是一直都在修史,而是处于一种断断续续修史的状态,扣掉闲置的时间,真正修史的时间大概在四五十年左右吧。

当然,四五十年也算很长的时间了,但是如果以修史时间长来否定明史,是不科学的。相反的,明史的许多有点都是有耐于其用时之长、用工之勤。

至于说明史可不可信,我认为从朱元璋开始,到万历晚期这两百来年的历史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这段时期的历史并未触及清政府忌讳的地方。但是,明末清初大概六十多年的这段历史,由于触及到清政府的忌讳,往往有所隐瞒或者曲笔,可信度有所欠缺,需要参考其它的史料,如《国榷》、《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等。

明史当然有它的缺点,例如它对明末农民起义军使用了非常恶毒的词语。对于明末清初,清军的一些暴行也往往隐瞒不写。

但是,明史更多的则是它的优点:它编撰得体、叙事稳妥、行文简洁、材料翔实等等。

后世的史学家对于明史的评价也都非常高,文末附上几位历史大家对于明史的评价:

赵翼: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白寿彝:《明史》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正史。《明史》修纂日久,又有前诸史修纂之经验,成为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尤其是隋、唐以后诸史中,更为突出。

刘庭华:《明史》体例严谨,首尾连贯,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舛误很少,是自清代以来史家公认的一部质量上乘的史著。


历史宴


《明史》修撰时间长达九十二年,从顺治一直修到乾隆。这在二十四史里是绝无之有的。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清朝前期社会矛盾较大,统治者无暇修史。清军入关时,虽明朝正统已灭,但南方仍有几个明朝宗室建立的小朝廷,清军仅有数十万人,面对偌大中华,统一之路未卜。及至康熙朝,斗鳌拜、撤三藩、平葛尔丹、收台湾,武功大于文治。雍正、乾隆二朝屡次文字狱。等等。这些矛盾有民族矛盾,有敌我矛盾,总之,虽断断续续在修《明史》,但旷日持久在所难免;第二,清军在统一过程中,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推行“削发剃头”,造成南方军民殊死抵抗,尤其是当时社会精英的士子群体,更是多不与清廷合作。我们知道,修史需要人才,而且是对明朝有些认知的人。南方文学风流之地,大才不计其数。他们不合作,修史殊为不易;第三,清朝毕竟是异族统治,对中华文化仰慕但不精通,修前朝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说太坏,坏了汉人不认同,矛盾更剧,也不能太好,好了汉人思慕旧朝,时间久了难免生变,汉人亿万,相比满人,何止百倍。所以,修《明史》时,要做手脚。综上所述,故《明史》之修撰,久矣!


天涯云水间txq


明史水分大,这是客观事实。

实际上,《二十四史》都是史官编写的,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尊重史实,所以都有不可信的部分。但是像清朝修的《明史》这样大量扭曲史实的,就太过分了。

那么,作为明朝之后的王朝,清朝和明朝到底有多大仇多大恨,非要将明朝妖魔化如此呢?“静Yes”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

1、政治需要

从汉朝开始,中国就确立了后朝为前朝修史的惯例,这成为中国王朝更迭的一个潜规则。

而作为新王朝,有对前朝盖棺定论的资格。

那么,为了凸显自己的合法性,必然要对前朝进行一定的抹黑,比如唐朝对隋炀帝的丑化。

这样的做法虽然很不厚道,但是毕竟前朝已经覆灭,用前朝树立一个反面典型,借用一下也不算太过分。但是清朝和其他朝代不同,它是一个少数民族王朝。

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满族,统治者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你说有没有压力?

所以,清朝皇帝们一直压力山大。

为了巩固社会稳定,清朝皇帝开始大肆推行愚民政策,其中修史作为愚民政策的一部分被反复使用。

“欲望其国,必先亡其史”,修改了明史,让后人了解到一个妖魔化的明朝,从而对清朝产生由衷的热爱,这是清朝皇帝们的想法。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清朝修史一步三回头,反复修订,反复修改。而作为修史的总设计师,清朝皇帝还要亲自过目,即使政务缠身也要亲自审阅,确保里面没有不利于清朝的内容。

所以,《明史》的修订是从康熙年间开始,一直到乾隆年间才最终定稿,前后花费100多年时间。这是个多么庞大的工程啊!当然,你也可以说清朝对《明史》修编的重视程度!

不过,过犹不及,抹黑的多了,不仅骗不了群众,连自己也骗不了了。所以清朝在《明史》中,还是保留了对明朝皇帝比如朱元璋、朱棣的赞誉。而对于正德皇帝,处于教育皇子的需要,形象被大大地妖魔化了。

2、孤证不立

愚民政策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让人们关上了解外界的窗口。

如何关闭,毁书。

乾隆年间,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收录全文的图书一共有3461种,成书79000卷,近7.7亿字。而编修中明令禁焚的书籍就有3000多种,禁毁6766部,93556卷,禁毁数超过了收入的总数,成为文化史上的奇观。

在空前的浩劫中,无数优秀的典籍被彻底焚毁,剩下的,都是对清朝统治有利的,或者说,对愚民政策有利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明史》呼之欲出。

很多人不相信明史,是因为清朝将大量明朝的书籍都焚毁了,导致很多历史史实无法相互印证,比如袁崇焕中反间计被崇祯诛杀,只有《明史》的一家之言,没有其他历史资料的佐证,这让事件本身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而在修编《明史》的过程中,清朝也在不断掀起文字狱,这种捕风捉影的高压态势让所有人选择了闭嘴,客观上让明史越来越鹤立鸡群。

高处不胜寒!

清朝的方式可谓是弄巧成拙,本以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彻底否定明朝,但是越这样,越降低了《明史》的权威性。


毁梦千万次


给前朝编史,已成惯例,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漫长,毕竟有海量的书籍文典需要核对和确认,编成的史书是要流传后世的,一般来说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目前的二十四史,都是后朝开始编纂,需要对前朝记录的各项文字,还有民间流传的野史进行核对增删。另外还有社会发展方面,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再作合理推断,所有这些确认完了,才将正式的文字记录下来,成为后世参考的正史典籍。

这几年所需要耗费的金钱,人力物力都是非常庞大的,所以编史都是在国家强盛时期开始编纂,有充足的能力支撑。一般情况下,这些史书中会对前朝有一些黑化,以显得本朝上位的正当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不会太过。唯一的例外就是元史,朱元璋对其黑化比较严重,短时间内便编制完成,所以今天我们对元朝历史有很多误区。

总的来说,编纂前朝历史是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所以清朝建国百年之后才完成明史编纂,明史也是相对来说非常完整和正面的!


以史知今


自古后朝为前朝修史,就成了历朝历代的潜规则。新的朝代为了突然自己的合法性,就会对前朝修史。但为了突出自己的优越然后贬低前朝的黑暗,势必会对前朝进行抹黑,毕竟前朝已经覆灭了,怎么写就看自己心情了。就比如唐朝对隋炀帝的丑化。

但《明史》的抹黑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因为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人数较少,管理一个人数超过一亿的国家,他们也没有把握能否将统治延续下去,而且反对清朝的势力一直没有彻底断绝。为了使老百姓彻底对明朝彻底失去念想,也为了增加自己的正统性,明朝从顺治年间就开始修编明史了。

“欲望其国,必先亡其史”,将明朝描绘成一个黑暗混乱的朝代是最简单的方法,从而引起百姓对清朝的热爱和向往。可能刚开始修史的效果不明显,如果经历过两三代人之后,那就大不一样了。后来出生的人口对明朝时完全没有概念的,只能通过《明史》来了解前朝了,而《明史》中的明朝又是如此黑暗,对比之下还是清朝美好,这就达到了清朝皇帝想要的目的。

顺治二年,清朝刚入关就开始了编著《明史》,那时候清朝还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当时南明政权还存在,这么着急为前朝修史,也显示出顺治皇帝的不自信,他急于证明自己是正统的,否定南明政权的合法性。

由于顺治年间清朝还有很多外部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明史》的修编一直进展缓慢,顺治之后,到了康雍乾三朝,《明史》的修编才正式进入正轨。但是康雍乾这三位皇帝似乎对《明史》的编著特别“上心”,几乎是走一步三回头,每进行一部分,都需要皇帝亲自过目审阅,还要反复修改,一直到满意为止,即便皇帝日理万机,也要抽出时间来过目明史,确保书中内容没有对清朝不利的地方。

清朝编著的《二十四史》中,《宋史》修了2年半,《元史》前后只用了331天,连一年都不到,而《明史》从起稿到成书,足足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如此挖空心思的修史,也让《明史》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文化历史那些事


元,清的历史就是倒退。可以当反面教材来批判。


金路易80869758


就像我们现在编的民国史,大部分都是丑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