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全国已有12起复工后聚集性疫情发生,复学后会不会发生?该怎么预防?

领导观


警惕!全国已有12起复工后聚集性疫情发生,复学后会不会发生?该怎么预防?

这种担心是完全正常的,作为学校和企业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人员过度集中,活动空间比较狭小,我们的学生就像工人一样,每天上学上班,虽然在单位或者在学校相当比较单纯的一些,但出了校门以后呢?他们又会接触很多比较复杂的环境,而且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工作上也会接触很多人,或者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与来历不明的人打交道,因此我们的学校真的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也是目前所有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也不愿意送孩子上学,就是怕发生学校聚焦性的安全事情,那影响可真就大了。

像我们作为一个小学,师生人数达到1700人左右,如果全校发生一起凝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那我们所有的至少有1700人左右需要隔离吧?对于不是重灾区的地方来说,突然涌现出这么多隔离的人群,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何况这么多人又涉及到很多家庭,影响何止1700人左右呢?几千人甚至上万的影响都完全有可能,因此此类的担心不仅仅是我们这种中等规模的学校,那些初中,高中的担心可能更多一些,突然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开学呢?家长和学生才能够觉得更安全呢?目前应该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要相信政府和专家们的意见,而且作为企业来说,肯定开工复工是走在学校的前面,恰好在这些事件中可以找到我们还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哪些防范措施我们还没有考虑到位,都值得我们学校反思。

其实目前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彻底将冠状病毒患者收拢到医院,让社会上不存在冠状病毒携带者,阻止传染源进入社会包括校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某些地区虽然10多天凝似和确诊病例的增加者是0人,但仍然没有允许学校开学,其实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在没有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清0之前,都有可能发生聚焦性传染事件,因此需要多一些时间来排查所有人,能收尽收,我们现在的情形就是床在等病人,而不是病人在等床的时候了,当这一切结束的时候,我们回到校园也就不用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外面已经没有一例冠状病毒患者,潜伏的都没有。这样的担心可以有,但完全没有必要。而我们的学校的工作也会做到最稳妥最安全的防护的,大可放心。


杨锅来了


全国已有12起复工复工后聚集性疫情爆发,复学后会不会发生?

看着这些新闻与数据,不禁让人胆颤心惊。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很多人的弦儿都松了,认为安全了。今天下午我和老公一起去超市买生活用品,阳光普照,的确很吸引人。我们我们走出去一看,本该比较宁静的滨江大道已经有了喧嚣的车声,热闹的谈话声,甚至还有人不配戴口罩就出门,我和老公每看见这样的人,就从另一边绕过。我们俩赶紧去超市,把东西买了,就急匆匆地回家了。一路上不禁感叹,人们因为关的太久了,都认为形势好转,所以心情大好,觉得自由了,防护意识普遍降低。

这12起复工人员具体性感染也是因为防控意识差。他们可能认为既然叫我们复工,应该就是比较安全的啦,而领导也没有加强防护监督,都大而化之,结果就上演了一个个悲剧。

学校复课一直都还没有盖棺定论,所有的领导都还在权衡,要等到所有风险都解除才敢进行。我们当地已经20天没有新增病例,但是一直都没有复课,绝大部分人依然知道保护好自己。而南充今天新增的确诊病例,潜伏期大约有一个月,这让学校的复课更是顾虑重重。

结束语:学校复课不仅仅是做好防控,更应该谨慎。今天少学一点知识,明天可以补,春季少上一两个月课,可以暑假补,秋季补,必须等到疫情全面结束,才能复课,谁也不敢保证你身边的人来自哪里,当地没有了,万一有输入病例呢?这病例万一处于潜伏期呢?这都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12起复工后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哪些地方?感染人数有多少?

从上面可以看到,12起复工事件共有15个人确诊,18个人感染,并且造成514人被医学隔离。其中,内蒙古和山西,这两起复工生产事件都发生在发电厂


警钟都敲响了,如果还不能够深刻反思,那怎么行呢?

这段时间陆续都会有集中性病毒传染的新闻报道,这是直接给我们开学敲了一个预警啊!

如果疫情增长,不能持续几天为零的情况下开学,那么还是会有很大的风险的。

那么关键一点来了,我们该怎么样有效的去预防,预防的措施又有哪些呢?

  1. 在上学的时候,学校应该坚持在校门口设卡,去测量学生体温,并且记录在案,全部输入电脑里面做数据分析,就算没有感冒发烧,如果学生体温一旦出现波动性较大,异常的情况就要及时的去医院诊治
  2. 在学校应该始终强调要戴好口罩,学生的自觉性可能不是那么好,那么学校的工作人员就要加强管理,时刻监督
  3. 上下学都应该错开。不能出现人流量较大的情况,其实每到学校一放学门口的交通系统几乎瘫痪,人山人海,这样的情况在这种特殊时期,不允许发生,是非常危险的
  4. 公共场所应该做到定期消毒,并且消毒频率要稍微多一点,方方面面都要做到,不留死角
  5. 卫生要加强管理,时刻通风,保证空气干燥,不易滋生细菌
6.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学生宿舍,也要加强消毒工作做

其实直接一个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暂时不开学,直到疫苗研制出来,并且学生全部接种完,才能够开始复学

我们不可能说让学生去承担风险,学生群体人数众多。如果造成感染局面,几乎控制不住。只是疫情的严重性,想必大家都知道,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可能让孩子去冒险。

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又何谈学习呢?

再多的预防措施都只是去隔离病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哪怕只有00001%的几率感染,情况在学生群体里面都是不允许发生的。如果没有抗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就得不到100%的保障。

结束语:我是二中数学王大川老师,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谢谢您的点赞转发,再次感谢!


二中数学王大川老师


贸然复学以后不能够排除学校会发生聚集性疫情发生,必须严加预防。

教育部明确指出,复学的先决条件是:疫情解除。疫情解除,就是指当地没有任何一个确诊病例,也没有一个疑似病例。

但是,新冠病毒非常“狡猾”,在人体里的潜伏期最长可以达到24天,尽管只是1/1000的概率,但如果恰恰这个超级“潜伏者”就是我们的师生,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我们学校4000多名师生,比如教“小科”的,周课时数达到14节才算满工作量,那么就要教7个班,一个班50名学生,7×50=350人,一个办公室10个老师,所以一旦有“超级潜伏者”,真的就会使学校暂时停学。学生一家至少三口人,那么又是多少人需要密切观察、隔离。

而新冠病毒主要有三种传染方式:接触传染、飞沫传染、气凝胶传染。气凝胶传染真的是防不胜防,与雾霾一样,随风飘荡,长时间在空气中,而且一般的口罩抵挡不住“气凝胶”。

因此我们只能够得到复工、复市20天左右,如果这个地区仍然没有一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我认为才真的没有传染源了!

学校要做的事情:

一、消毒每天放学后、上课前都应该对教室、学校食堂、寝室、操场等进行消毒。


二、严把出入口。校门是第一关,学生在来上学的时候,校门口必须要测体温。非本校容易不得进入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


三、学生可以自备体温计,每节课下课测一次体温。


四、老师每节课上课前要统计班上有无发热、咳嗽、头昏的学生,如果有,立即送医院就诊。

五、学习食堂就餐要错峰。比如从11点到12点,每20分钟应该年级就餐,学生之间的距离应该在1.5米。

六、师生应该戴口罩。

结语:

学校开学的前提条件必须要牢记:疫情不解除不得开学。学校的工作要做到位。


平淡是真oymlq


【事件梗概】

近期全国陆续开工,据不完全统计,复工后发生的聚集性疫情12起共15人确诊,18人传染,514人以上被隔离。

【感染的原因】

1、北京某单位的员工,未按照外地返京隔离14天的规定。

2、广州一名职工确诊导致所在公司隔离并停工。

3、山东一单位发生多起关联病例,因为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未按照要求测量体温。

……

通过这12起事件,可以看出主要原因还是个人防控意识不强,没有足够重视,一些防控措施做得不到位所导致的。

【学校开学是否可以参考企业开工】

学校和企业也都属于密集型场所,而且学校的学生比企业的员工还要密集。学校肯定会吸取企业开工的前车之鉴,做得更好。

通过查看各省的开学时间,发现一些省份是在3月初开学。那么再过一周就已经到3月了,学校应该做哪些准备,让家长放心呢?

吸取企业复工的前车之鉴,学校首先会让教师提前14天到校,并隔离,在满足条件后再让外地教师复课;其次学校会对学校进行消毒,包括食堂,寝室和教室以及办公室等等,全校消毒;也会给家长发放防护手册,让家长对孩子的防护做到督促。然后学校也会对学生做到每日体温测量和登记,非校内教师和学生禁止进入校园;学校采取开学时间错峰,就餐错峰,放学时间也错峰,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密集;学生每日更换2只以上口罩,对体温异常的学生设置单独的隔离间,然后及时送去就医……

【家长的担忧】

1、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死要面子活受罪。大家都不学考试成绩也是公平的。为了考试成绩才去学习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进度,拿学生孩子的生命当赌注!

2、学习重要,还是孩子和老师们的安全更重要?加强防护才是硬道理。

3、应该在疫情完全结束后,经科学评估后,学校再开学。保护学生是第一位的重中之重。

4、没事都好,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旦发现不只是一个家庭。加大防控和筛查力度,孩子们,防控意识差,卫生意识差,免疫力也不如成人!

学生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复工后发生的12件聚集性疫情事件,会给学校的学生返校开学工作敲响警钟,什么才是万全的准备呢?如何准备才能万无一失?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只希望疫情早早结束,学生能正常上学。

家长应该放平心态,学校开学不是学校说了算,而是全省一盘棋,只有连续14天0增加,经过科学评估之后,学校才会放心。现在各省的开学时间只是拟定开学时间,又不是最终开学时间。家长心里都有一杆秤,什么时候安全了,什么时候送孩子去学校,学生是学校众多学生中的一员,可他是家庭的全部!


一师者


完全有可能发生!绝对需要万分警惕!

因为,这是12起,不是一起两起,这是聚集性感染,500多人被隔离观察,几十人确诊。

再联想联想爆发疫情的浙江山东湖北的五个监狱,这都是人员密集的场所,都是由于个别人的原因,要么就是隐瞒接触史,要么就是自己不知道,还有就是明明知道自己发热还在上班等等,结果把别人感染了。

加上监狱和复工场所,已经有17个疫情突发案例,足以说明,人员密集的单位复工复学所隐含的潜在危险有多么大。

虽然我们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治愈出院的人数越来越多,新增确诊病例越来越少,疑似病例同样也是逐渐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面对这种可恶至极而又凶险无比的新冠肺炎病毒,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说,当我们在需要开学的时候,一定要万分警惕!

现在到了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咬紧牙关,把疫情防控做实做细做强,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小学教育者


我是数学李老师,来说说我的看法。

警惕!全国已有12起复工后聚集性疫情发生,复学后会不会发生?该怎么预防?

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仍需要高度警惕

让我们先看一则新闻:

近期全国陆续复工,据不完全统计,复工后发生的聚集性疫情12起共15人确诊,18人传染,514人以上被隔离 。包含内蒙古赤峰一发电厂、山西一发电厂。


现在多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响应等级进行了下调,不少企业也已经复工。但是现在还不是需要放松警惕的时候,此前发生了多起因复工造成的聚集性疫情,多人确诊,并有不少人因此被隔离。现在正是抗击疫情的吃劲阶段,一定要高度警惕,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导致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一炬。确诊病例零增长并不代表疫情的“拐点”到来,警惕一松,功亏一篑。

开学的前提一定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今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原则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而现在还没有到可以开学的时候。毕竟学校不同于其他地方,学校人口众多,人员密集,学生涉及的家庭众多,家庭来源地区复杂,且无法避免学生之间近距离接触。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那将直接影响成百上千的家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一定要高度警惕,做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不开学。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学后应做好防护措施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教育部审核评定可以开学后,根据教育部指示,学校仍需要做好以下措施。做好开学防疫准备,落实错峰返校,错峰开学。学校开学后,要严格措施,加大校园管理力度。教育部会成立学校疫情防控专家应急工作组,指导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会有专家编写高等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南,学校配合落实。


数學李老师


绝对不可能!

【首先】社会要求不一样,人员构成不一样

期全国陆续复工,据不完全统计,复工后发生的聚集性疫情12起共15人确诊,18人传染,514人以上被隔离 。包含内蒙古赤峰一发电厂、山西一发电厂。

复工和开学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全国都在复工,为了保证国家的生产和生活。因为不复工的话,人民的生活无法保证,所以复工的愿望是比较迫切,而且很多地区也具备富翁的条件,复工的人员都是大人他们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强。

相对比下开学,并不一定非要到学校去学习,现在我们国家都开展了网络直播课程,学生可以在家里学,同时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相比大人而言还要欠缺很多,所以现在不具备开学的条件。

【其次】疫情控制情况不一样

一旦政府决定让学校开学,一定是疫情得到了彻底的控制,在没有疫情被彻底控制之前是绝对不会开学的,因为学校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而且放学和上学的时候接触的人员特别多,特别复杂,一旦在学校中感染病毒,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即使做再好的保护措施也是没有用的。

【再次】前车之鉴

其实政府部门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前几天是山东浙江五地的监狱爆发了疫情,然后又出现了复工之后很多地区又产生了疫情,隔离了很多人,这都给整个教育一个警示。

在情况没有完全安全之前,是绝对不可能开学的,幸亏这几起事件都发生在开学之前,如果是发生在开学之后,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学校最先开学的话,有可能疫情爆发就出现在学校中。

【最后】

在疫情没有彻底控制之前,任何的防护措施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很多医生即使有非常专业的防护措施,仍然被感染病毒。

作为学生一定要听从专家的话,出门的时候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在家要勤洗手,多通风,不要和陌生人接触,安安心心的在家上网络课程,努力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等到一行车一结束的时候再回到学校上学。


宇宙最好老师


小徐老师仔细看过这12起复工后聚集性疫情发生的案例,这12家单位,其中一部分是复工比较早的发电厂、水泥厂、商场等地的员工。

拿这些单位来说,员工各负其职,基本工作性质不算密集,虽然商场平时人流比较大,但以现在的局势来看,除了买菜的地方人多一点,像华润万家确诊的员工是在商场三楼的老年装专柜,上班期间顾客稀疏。这也是这些确诊病例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疫情爆发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例是小区的保安,结果该小区实行封闭,全部住户全部隔离14天,影响较坏。

另外一例人员密集度比较高的确诊病例,是齐齐哈尔的建华区运建国小区圣水湖老年公寓,因老年公寓人员较密集,已有2人确诊,46人被隔离。这例影响也不好,毕竟老人家感染上不好治疗。


从这些事例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一点,那就是人员密度性越高的地方,传染越快,人员来源越复杂的地方,疫情越不好防范。


那么学校是不是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答案不言而喻,学校是公认的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另外,学生来自千家万户,特别是大学生更是来自全国各地,一旦复学,情况非常复杂,无法确定是否有携带病毒者侵入校园。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沉得住气。


2月24日,教育部召开党组会,对高校,中小学生、幼儿园等各类学校的开学筹划工作作出指导:

一、高校学生开学原则

会议指出,要统筹谋划高校开学工作,但又强调,原则上,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一定要精准到各地各类学校,精准到人,将“严防扩散,严防暴发,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落到实处。

这一原则从根本上相当于给大家吃了“定心丸”。现在各地的交通管制有所放松,一些蠢蠢欲动的大学生总想着回到校园呼吸自由空气,然而教育部的这一原则可谓给各地高校及各地大学生指明了方向,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想学习在哪里都可以,还是好好在家里上好网课吧。


二、中小学及幼儿园地方开学指导

对于中小学生的开学事宜,教育部也给出指导,既然中小学开学要按照错时错峰的原则来制定方案,那么就要压实属地责任,以县为主,精准做出科学研判评估,确保学生健康的基础上再开学。

至于,学生复学后怎样防控疫情的发生,教育部也做出决策,明确表示会组织专家编写高等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南。


目前,各地教育部门编写的开学预案,可谓面面俱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错峰,错时,错年级上下学,上下课,避免学生大范围聚集。

二、学校防疫物资齐全,消毒液,洗手液,体温检测器,口罩等准备到位,并按标准执行。

三、师生在教室这种相对人员密集的场所要戴口罩,人与人之间尽量保持距离。

四、寄宿制学校要制定一套学生错峰、错时就餐,以及宿舍卫生安全预案等。

五、晨午两次检测师生体温,发现发热者马上隔离,并开通绿色通道就医,并判断出病情性质,如果是新冠肺炎,要有相应的隔离,治疗预案。


以上各项准备以及执行方案已经发放到各校老师手里,目的是让老师尽快熟悉各项方案的实施,做好防疫工作,但在细节上还需要专家给出更好的标准和预案。

总之,高校学生原则上疫情得不到有效防控,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那么地方中小学开学的原则,也应该是地方上疫情得不到有效防控,学生亦不可返校,不可开学,而返校后,我们也不可大意,会有一套比较标准的防疫预案进一步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


指尖教育帝国


从1月27号教育部发布推迟开学的通知后,全国31个省市都陆续几次推迟开学时间,原因就是预防校园疫情的发生。

由于企业开工涉及到国计民生,社会正常的运转和供应必须由企业开工来实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跨区域返工带来的疫情传播的风险,媒体报道,最近全国已经有12起因为复工后发生的疫情传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聚集性活动导致。


那么这些企业返工后的例子,带给教育系统的启示是什么呢?

面对疫情,我们必须要谨慎再谨慎,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疫情现在好转,很多省市都是确诊病例零数据,但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湖北的形势仍然很严峻,湖北疫情不彻底控制和解决,其他地区也不会安心。

但是在继续疫情管制的基础之上,再找到有利的时机开学,那样风险就会小很多。同时,学校还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好学校内部的卫生消毒管理,学生错峰上学放学,加强晨检控制。

所以,我认为教育系统开学的时间确定将会变得非常谨慎,不但要等到疫情彻底控制之后,还要同时做好各种预案,这样做是不是更加安全了?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