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你幾點下班的,不是老闆,而是你自己

最近有一部熱播日劇,讓感觸很深,劇名很簡單粗暴,叫《我,到點下班》。


正好趕上國內關於996的話題討論正沸沸揚揚,有許多聚焦職場話題的公眾號拿這部劇作為論據,以此來旗幟鮮明地反對“996”加班。


的確,劇中女主很“任性”,幾乎每天都不顧上司暗示、同事斜眼,準時6點下班,但在這背後,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她工作時那些聚精會神的忙碌、有條不紊的編排、以及遇到突發情況時,自願加班完成任務的責任感,有了這些,她才能在收工時做到如此的胸有成竹。


想,這部劇最大的意義,不是告訴我們抵制996如何天經地義,而是提醒我們一個現實:決定你幾點下班的,不是老闆,而是你自己。以下,Enjoy:


決定你幾點下班的,不是老闆,而是你自己


年初,我給自己立了三個flag:


高效:爭取不加班完成任務,空出思考時間

專業:切忌情緒化、感情用事


其中,高效這一欄算是我最為迫切實現,也是半年來提升效果最為明顯的。


剛畢業那會,我經常一天工作11—12小時,還心安理得的認為這都是自己工作認真的表現,只要夠拼,老闆總會看在眼裡。


但時間一長,我就漸漸發現這一套“自我催眠”不管用了。


最忙的那段日子,我每天回家後都疲憊不堪,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與此同時,工作狀態也急劇下滑,思維枯竭不說,還煩躁易怒。


最悲催的是,年底領導找我談高價值回報工作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投入產出比是失衡的。


終於,我意識到這種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努力,充其量也只能感動自己,畢竟,職場上最注重的是結果。


經過這次思考,我開始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剛好,手頭有一本書叫《吃掉那隻青蛙》,提到了很多時間管理法則,事實證明對我有很大幫助。


因為相比之前,這半年來我幾乎是在更短的工作時長內處理著雙倍的工作任務,並且,每天都覺得很充實,很有幹勁兒。


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決定你幾點下班的,不是老闆,而是你自己


01 / 考慮效果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


成功大多與家庭背景、教育、智力、人脈的關聯性不大,而與態度相關。


成功人士大多都是有長期時間觀念的人,他們懂得延遲滿足感,在做活動規劃時,都會用長期的觀點去考量。


所以在工作中,你首先要明確的是“從長期來看什麼是對你真正重要的”。


例如:


提前到達公司、參加培訓、集中精力完成高價值回報工作,這些會對未來產生積極的影響;


與此相反,在早上最後一刻到達公司,上班時間習慣性摸魚,從短期來說可能是愉快的,但肯定不利於長期的發展。


排出優先級後,對任何必須要做的事情,一定要下決心把它做好。


02 / 學會說“不”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職場中,很忌諱的一件事就是忙著做老好人。


巴菲特曾經在分享他成功秘籍時這樣說道:“成功的秘密非常簡單,我會對當下不重要的事情直接說不。”


所以,對那些在你生活和時間中優先級不高的事情,你也可以優雅地拒絕別人,但態度一定要堅決。


03 / 提升專注力


這裡,我們不妨思考一下:


你是不是每天同時跟進很多項目?是不是會在不同辦公軟件之間來回切換?


很多人會覺得,這才是高效的表現,其實則不然。


在不同任務、軟件間切換,不但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那些沒做完的事情還會繼續駐留在我們的大腦中,干擾著我們的認知。


經常走神,甚至有時候會突然忘了自己剛剛在做什麼,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這些多任務切換。


但我們無法否定的是,成功需要專注,想要專注,除了要有意識地排除周圍一切干擾,還要提前規定好某一時間段需要做的具體工作內容。


拿我自己舉例來說,我現在一般會選擇利用上午頭腦清晰的時間做些難度係數較高,但回報價值更大的工作,下午則用來做些簡單重複性的工作,這樣效率會更高。


有些人習慣用便籤紙標好每天的待辦事項,然後貼在電腦上,做完一項就撕下來一項,這個習慣非常好。


因為,通過撕掉便籤紙這樣的一個簡單動作,可以給大腦傳輸一個信號:


此項任務已經完成,該開始整理思緒進行下一份工作了,這樣更有利於注意力的提升。


除此以外,乾淨整潔、佈局合理的辦公環境也很有效果,比如:


把經常性重複性工作生成模板,打印貼在電腦旁,有需要就能隨時看到;


把需要及時處理的文件放在手頭,不但有提醒作用,還能避免翻找文件的麻煩,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決定你幾點下班的,不是老闆,而是你自己


04 / ABCDE法


說完專注力,有人可能還會有疑問,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快速列出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呢?


《吃掉那隻青蛙》中提到了一個極為有效的設置優先順序的方法——ABCDE法。


它的運作機制是:把你第二天要做的事列出來。然後,在每一個任務前分別標上字母A、B、C、D或E。


標有字母A的任務是重要,且必須完成的事情,比如,拜訪一位關鍵客戶,或是撰寫一篇原創文章。


B類任務是指那些應該做,但是如果不做後果並不十分嚴重的事情,比如:一個不太重要的電話、短信,或瀏覽電子郵件。


C類任務是工作時間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一般指處理一些私事。


D類任務是可以授權給他人去做的事情。把所有D類任務授權給他人,這樣就能留出更多時間來做A類任務。


E類任務是完全可以不做的事情。通常是指你出於習慣或樂意去做,儘管它真的沒有價值。


把任務排出優先級後,要遵循的一個原則是:如果A類任務沒有完成,那麼,決不要先去做B類,以此類推……


這樣,你的生活和工作就會變得井井有條,能夠有時間做更多意義重大的事,還能給空出一定的時間讀書、思考,陪伴家人和朋友,讓一切重新回到自己的掌控中。


我們從來不反對加班,我們只是反對無意義的加班;


到點下班後的時間,也不是用來喪,用來頹,用來虛度,而是為了在每天輸出自己的同時,有一個源源不斷的輸入。


工作業績的優秀與否,不在於看過多少次“凌晨4點的北京”,而在於如何充分利用時間卓有成效。


希望每一個奔波勞碌的你以後都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今天,到點下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