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家,学校上网课,有些学生不听课,也不写作业,家长在家也知道。大家怎么看?

师者梦洁


有些学生不听课,也不写作业。这种现象不是在家上网课独有的,在学校上课也很常见。在校受约束,在家更自由。

防疫宅家,学校上网课,有些学生不听课,也不写作业。

1、不学习的孩子本就存在,与教学形式无关。

不能否认,在哪里都有不学习的孩子。这与家庭条件无关,与学习环境无关,与家庭教育多少有点关系。

2、在家上网课,缺少老师的监督。

课堂上老师适时的鼓励、点拨、批评,对学生都是有益的提示。在家里没有人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更容易跑神,听课效果差。

3、在家上网课,缺少课堂学习氛围。

安静的听课环境,或紧张,或有趣的课堂氛围都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家上网课,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有限。老师“满堂灌”的讲授方式,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专注力。这也是和在校教学的不同。

孩子不学习,家长不闻不问。

在家上网课,孩子不学习。家长知道也不管。

1、不把孩子学习当回事的家长本就存在。

与不爱学的孩子一样存在的还有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的家长。这样的家长或许是工作太忙没有闲暇时间,也许觉得孩子自有各自的发展。曾有个家长认定了二八定律,劝老师对孩子管教不要太严格。这样的家长从不在乎孩子的学业表现。

2、家长对孩子已经失去管控能力。

好习惯的培养不容易,坏习惯的纠正更是难上加难。孩子逆反已经形成,家长还没开口说话,孩子就开始捂上耳朵。当“打”屡次失效后,家长的管控彻底失效。最后最先投降的往往是家长,从此学习再也不被提起。“顺其自然”是家庭和谐的保证。

在家上网课也不例外。

3、网课成了不学习的孩子,不管孩子的家长拒绝学习的理由。

同样是上网课,不同的孩子做法不同,不同的家长反应不一。

网速不是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同样面对电脑屏,有些孩子津津有味,有些孩子呼呼大睡。

网课不是拒绝学习的借口,网课试出了孩子对学习的真态度,成就了甩手掌柜型的假父母。


春风绿梦田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是无奈了:

今天上午,我们班组织网络直播课程,因为我教道德与法治,所以我是多群联播,一共是6个班级一起上,平常这6个班级一共有290多人,结果今天在线上课的只有270多人,有20多个人居然没有听课。

上完课以后反馈回来的数据,这20多个人,虽然也在线,但是总是来来回回的进出,并不是网络的问题,有几个同学据他们班主任说家里的网速特别好,根本不是网速的问题,就是不听课也不想听课。

还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居然把自己家里上课的网络截图发到了群里,公然的挑衅老师。

家长放弃了,老师也就解脱了

总有人会说学生学不好,有很大的责任在于老师,其实有的时候老师也无能为力,有一些家长在家庭当中特别的放任孩子,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不管不问。

时间一长,孩子的毛病越来越难以管理,家长又不帮助老师处理孩子的问题,老师也只能把这个孩子放弃,如果这个孩子能够幡然悔悟的话,老师是特别欢迎的,但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悔悟的。

所以对待一些根本不学习的孩子老师,对他们的做法也是放任不管,只要他在道德上不出问题,在学业上绝对不会为难他。


宇宙最好老师


初三班主任驾到。这个问题真是说到点了,我一天天就为着这些小祖宗转了。自从疫情发生后,我感觉还不如上班去,天天体温表统计、作业检查、学习笔记检查、网课点名、班会家长会、学科会议、学习强国等数不胜数的东西压在了老师头上,有的家长和学生还不配合,有时候真是气到不行。我们是毕业班,上课他不来,发作业不发,给家长打电话有时候说的也挺好,两天又回原样子了,让你毫无脾气。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会家长会多点名、群里气急了我也会通报批评,我知道孩子们不想这样,没办法啊,老师们不这样成绩上不去,最终受害的还是你们啊。老师们也压力大,很疲惫,有时候我真不想批评孩子们,我会打电话心平气和的找他谈一谈。是不是有其他事情,需要老师帮忙吗?

有人会觉得老师很轻松不用你上课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那样,我感觉真不去在学校好一点,家长这能溺爱孩子,会害了他的。毕业班不学习,还能指望什么时候学习啊,醒醒吧同学们。别怪老师事情多,你当了老师,在这个角色,当了班主任,在这个角色,也一样会这样的,你不能见死不救的。

愿所有的同学们健健康康,学习进步,愿年轻、阳光、聪明、可爱永远属于你们!







人生只如初见207470605


孩子小学二年级,今天是上网课的第1天。

孩子第1节数学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我去学校办那点事,他妈妈也没怎么监督他。当我12:00回来的时候,孩子的作业已经做完了,上课老师教的古诗《春居》,自己也会背会写了。

我问孩子上网课感觉如何?他的回答让我很意外,他说上网课比在学校上课轻松。

诧异之下,我问孩子怎么听网课的?孩子说:“在电视上听网课,眼睛有点累。于是我就选择性地听课,重要的地方聚精会神地边看边听,不重要的地方,我就闭着眼睛听。听完课后,我把老师要求的东西复习了,该背的古诗背了。做作业就很快,一会儿就做完了!”

我真想不到这小家伙还有自己的听课法宝。当然,作为当老师的来说,我们一直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有了自觉性,当孩子长大以后,对他的学习也就不发愁了。当然,孩子还小,这么断言还早,对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回归正题,防疫在家,学校上网课,有些孩子不上课,也不写作业,家长在家也知道。

我个人觉得要么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要么是家长现在已经对孩子的教育有心无力了。假如孩子以前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好,当一个家长可是够头疼的。

一个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相当重要。有些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除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外,还可能是青春期逆反,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所以稍微长大以后,特别是到了初中,很多孩子缺乏对家长的敬畏,加上青春期的盲目,家长管理起来相当有难度。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话讲重了不好,不教育也不行。很多家长心里很无奈。


孩子在学校上课,有老师监管还好。现在在家上网课,正像有些家长说的,天高皇帝远,谁都管不着。

所以我认为,假如自己的孩子老是像这样,不改变对学习的认知;家长再一味地溺爱孩子,那么可以说,自己的孩子从现在已经被分层次了,假如就读的是初三,那么就只有进职校,和大学绝缘了。

当然,假如孩子还没有就读初三,就读的是其它年级,那么我奉劝家长们:溺爱孩子你是在害孩子,从小从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开始吧,孩子还小,有可能觉得你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爱他,但是孩子大了,一定会理解你的。


忧优纵横侃教育


这个问题好像正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说实话,到现在我还气得肝儿疼。因为我们现在是初三,任课老师对孩子们抓的都很紧,已经开网课两周了。因为我们是用的钉钉直播授课,每次上完课课任课老师都会把听课人数、听课时长和作业情况导出数据发到群里。有的学生每天都会被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喊好几次,为此我还给好几位家长打了电话,但是是情况并没有得到改观。



为什么家长在家知道孩子不好好上网课,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呢?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

01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管孩子,但是管不了。

上周五有一个孩子体育一直不参加打卡锻炼,我就在微信上和家长联系了。结果家长却大吐苦水,说每天都和孩子强调锻炼的重要性,但是孩子不但不听,还把房门一关,让家长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太溺爱,从小没有把孩子管出来。孩子对家长没有一点敬畏之心,把家长的话完全当成耳边风。

02家长知道孩子已经无药可医,选择了接受现实。

前两天有个家长在微信上联系我,问我能不能帮个忙,就是不让孩子交作业了。这个孩子实际情况我是非常了解的,成绩倒数反应较慢,但是比较敏感,自尊心强。因为每天完不成作业,急得直哭,本身身体又不好。因此我答应了家长的要求。

像我们初三阶段很多倒数的孩子,家长已经选择了放弃。尤其是有些孩子的单科科目能考到个位数,这样的孩子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家长也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但是已经没有办法改变,只有无奈地选择接受现实,不再苛求孩子。



其实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好,但是有些家长确实在管教孩子方面比较无力。以前孩子放在老师的眼前,对老师还是有一些畏惧心理的。现在上网课老师却鞭长莫及,助长了很多孩子的懒散。

我觉得如果是从老师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要把学习的重要性和家长和孩子陈述清楚,还可以教授家长一些管理孩子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是成绩特别差,本身智商就不如人,能力比别人差的孩子。初三高三阶段可能早有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尊重家长和孩子的做法了。


轩老师谈教育


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说是相当普遍。

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老师真的是非常的无奈吧。

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家上网课会形成几种情况:

第一种:认真的孩子依然认真。这种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自觉性比较强,老师在与不在,家长在与不在,他们学习的状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这种属于学霸区的孩子占比应该比较小,是众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第二种:认真的孩子变得不认真。这部分孩子在学校里面比较害怕老师或者是在集体中比较好面子等,所以每天会规规矩矩的学习交作业,中规中矩,成绩不优异,但也不会太差,这种孩子一旦脱离了学校的环境,脱离了老师直接的管束,思想上难免就开小差,上网课对于这种孩子来说效果会降低。

第三种:不认真的孩子变得认真。这种孩子缺少一定的自制力,但骨子里还是比较向学的,一整天都在父母的管束之下他们也就只能坐在那里学,但他们心理上并不反感。网上授课对这部分学生有一定效果。

第四种:不认真的孩子更不认真。这种学生平时在学校里面就有拖拉作业的情况,但是在老师的威严之下也会慢慢吞吞地把作业补齐,也有少数的学生在学校作业都不能够好好的完成。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对父母的管束也不在意,或者说父母本身对他们的管束就很少,对他们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网上授课对于他们来说可以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因此出现了他们不做作业家长心知肚明但也不督促的情况这很正常。因为这部分的学生平时在学校其实就是靠老师管束着,老师也比较吃力,那遇到上网课的情况就更别提了。纵然老师在群里面反复督促他们也会视而不见或者用各种理由进行搪塞,甚至还有家长帮腔的情况。

我想说的是孩子是家校共育而成长,如果是属于最后一种情况的话,只能安慰老师:不是每一棵树都会开花结果,或者说可能他并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云,他可能是在其他领域当中会显示他的才华,但绝对不是学习的领域。尽自己的力,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操守就可以了。


莫LY


我每次直播之后都看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仔细研究了每节课的数据,没有一天学生听课到齐了。

经常好几个人不听课,布置的作业也不做。大家看看图片记录,这网络上课怎么教?

平时也不知道学生听课没有,一场直播下来有的学生光顾着给老师点赞,在群里发些没用的图片。

我们是用钉钉和家长联系的,我有时候用钉钉和他们视频,学生还不接,问他在干嘛也不回。你说伤不伤心。

上了两周的网课颈椎痛、腰背疼,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只希望早点结束!

大家可以关注我,我主页里有教育干货视频。


邹智明微课堂


我认为中小学生上网课有利也有敝,敝大于利。至于老师的课讲的怎么样,我不做任何评论,相信大家自己心中有数。根据安排,学生上网课时间基本和在校上课时间一样,也就是说,孩子平均每天就有3-4个小时要盯着手机或者电脑屏幕。

好处:

1.减少外出与人更多的接触,孩子比较安全。

2.学校讲课老师都是业务精英,学科骨干,有利于学生知识点更好的把握和提高。

坏处:

1.对孩子眼睛的伤害不可避免。

2.对不自觉学习的孩子开了绿灯,整天拿着手机,有一点儿空闲就玩游戏。

3.有难理解的问题,学生不像在课堂上,便于询问老师或提出质疑。

4.合理按排时间上有点儿乱。

5.作业老师批改受到局限,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70后风帆


作为一个老师,深有体会上网课,学生学习不认真,走神分心,吃东西,这些问题家长是知道的,家长会感觉网课就像课外辅导一样,可有可无,反正开学后还会再讲一遍,这样的心态占大部分,主要还是缺乏危机意识,看不到竞争,如果他能感受到别的同学在认真听认真学,就会有压力,管理严厉点。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勤互动,网课不像面授的课堂上,可以察言观色,现在就要让学生勤说话,人人参与教学,提升学生在网课的存在感;

二,把学生的上课情况如实反馈到家长,举一些好的例子,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存在危机意识,现阶段的教学环境变了,但是升学压力依然存在,只有家长重视了,学生的认真程度才好提升;

三,要提升网课的质量,不以网课数量为前提,我们这从早上到晚,有录播课,有在qq群里上课的,光说不写,这种上课质量很难保证,针对性不强,学生易于疲倦,失去兴趣,适得其反,直播课老师吼破嗓子get不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提升课程质量才最关键,网课要比面授课难多了。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拙见,望采纳。






香山yellow哥


很高兴能和你沟通分享这个问题。最近网课让学生、家长和老师进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之中,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的不投入,家长的监督不到位,老师的讲授和检查方法的不成熟都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关于原因,我觉得有这几点:

一、学习习惯差

我们会发现,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平时认真的孩子依然认真,不爱学习的仍旧想方设法的逃避。这是学生在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学习习惯问题,习惯具有顽固性,即使觉得新鲜的网课也只是新鲜那么短的时间而已,本质上还是对学习厌恶。当然,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因为基础薄弱产生一些挫败感而对学习丧失信心,有的因为自制力差被游戏占据了大量精力,有的因为青春期情绪的波动产生的逆反心理等等。所以,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是因人而异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多从根源上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沟通,或鼓励,或监管,或谈心等等。

二、家长教育缺失

很多家长对现代教育思想缺乏一定的知识,或者拿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孩子,或者忽视孩子个性和心理的需求独断专行,或者或者以自己文化低为理由直接做甩手掌柜,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这些都是造成孩子学习习惯差的原因。平时在学校中受教育,家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心理安慰——老师会教育孩子的想法。其实,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想法。现在在线教育导致老师不能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接触和管理,孩子自制力又差,又处于青春期,家长缺乏足够的教育知识,一下子黔驴技穷、捉襟见肘了。

家长忽视了言传身教。当你要求孩子去学习时,他会发现你在玩手机。孩子心理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感,会对你的要求产生质疑。如果你都做不到管好自己,那么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逆反心理。家长的威信也会降低,久而久之,孩子已经不会再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也不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所以,家长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以身作则。

三、在线教育的不成熟

在线教育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突如而来的疫情仍是把大家打得手足无措。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会面临许多问题,这是正常的。我们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上战场了。从课程的设计,从软件的应用,从班级的管理,从家校的沟通等方面都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否新颖,让孩子有更大的兴趣投入进来。我们如何制定相应的在线监督管理方法,让我们对孩子的监管更有力度,更方便落实。比如,很多家长抱怨老师信息繁多,焦头烂额,老师和麻烦划成了等号,配合老师就不可能了。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愿意管,有方法管。老师和家长好比河道的两岸堤坝,让孩子在正常的河道中前进。

所以,我们应该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

1.设计课件要有趣味性,让自己的课更有吸引力。

2.分层次管理孩子,根据孩子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尤其基础弱的孩子,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都要做特殊要求。

3.多鼓励表扬,比如孩子往常都迟到,今天按时上网听课了,我们就要表扬他,鼓励他,让他自己有信心继续坚持。如果他坚持了两天又迟到了,我们要给他机会,理解他而不是一味地斥责。

4.与家长沟通好。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会更愿意配合。比如,有些孩子学习不认真,但是每天都帮助爸妈干家务,这就是他身上的闪光点。在于家长沟通时,多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抓着缺点不放。

5.做好班委组长工作。组长是老师的好帮手,他们更了解彼此。老师给组长进行思想教育和方法指导,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小组管理。他们能落实好每个组员的情况,我们老师才能更高效的进行管理。比如,一个组长要求每天早晨七点半开小组视频会议,集体点评昨天学习情况和布置今天学习任务,那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不想让自己的同学看到自己在被窝的样子吧!

6.建立奖惩机制。及时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孩子的斗志,比如,我们每天统计孩子在家务、学习、作业、锻炼等方面的得分,再一周做一次汇总,进行适当地奖罚。激发组长的责任感和小组的团结性。

我也是老师,虽然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一起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