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博士是否供过于求?如果是,中国大学的未来科研水平会大幅度提高么?


中国学术界博士不仅没有供过于求,相反,仍存在巨大缺口,应该在各个领域需要更多的博士。

之所以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已经供过于求,是因为目前博士群体人数在不断增加,且大家认为学历不代表能力!

但我们不得不说通过博士阶段的训练,总体来说,博士在很多方面还是有自身的优势,科学思维,逻辑能力,写作能力,检索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不仅仅在学术界需要,在各行各业都是需要具备的能力。即使博士毕业不从事科研工作,相信在其他行业也能做的比较好。

当然,这是总体情况,不排除个例情况!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能力很低的人,也包括博士群体,总体而已,博士总体在某一些方面还是比较强的!

现阶段,我们需要更多的各个领域的博士,只有进一步增加群体总数,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平,不局限于科研水平。

只有保证了数量,才能进一步提高质量,才能提高科研水平。并且我们不难发现,最近几年毕业得博士总体科研水平明显高于早期博士水平!


科学Insights


我读博最大的感触是思维方式被改变了。

不过,在中国,学术圈也不是想进就进的,需要自己有超强的能力和强大的导师(人文类的更多的还是看导师,毕竟这个圈子比起理科靠数据说话的传统,评价一个人行不行还是太有运作空间,别的不说,美术类一篇核心要多少钱?为啥这么贵?论文内容到底有多了比起,鬼知道)。

我觉得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优化学术氛围,而不是考虑供求。学术应该是自由的,严谨的,高尚的,不应该让一些人借助自身资源在学术界画圈占地,拉帮结派,里面的出不来,外面的进不来,封闭环境大搞学术买卖!也不能让一些人为了职称,花钱堆成果坑国害民,误人子弟。学术是应该完全不讲情面的地方,大家靠本事说话,管你年纪地位!学术意见有别,可以公开讨论,也不怕你搞歪门邪道。所以,好的学术氛围有了,才能让能者上,劣者下,才有条件谈供求。

理科要好一些,文科惨不忍睹。反正我的孩子如果以后立志搞科研我坚决不让他学文科或者缺少标准的领域。理科的搞不成我会劝他干别的。文科这方面没有家庭资源给他,没准白白努力一场,连入场券都拿不到。这个可不是有钱能解决的。

如果能做到风清气正,至少正气压过邪气,所有立志于科研的人都能适得其所。大师搞大研究,普通科研工作者搞普通研究,一起为社会贡献智慧。

目前看,中国一流院校科研工作问题不大,整体向好,不入流的各种学院啥的真是各显神通啊。其中原因复杂,个中滋味,干的人最清楚。

我认识的博士里不做科研的也有,靠着扎实的学术训练和科研思维方式在其他领域干的风生水起的也有不少。

博士作为一个教育阶段,我们还是用受教育的眼光看吧,不是读了博士就一定要搞科研,也不是是博士就一定能对科研有贡献。


大鱼师兄


是否博士过剩?首先去看看一本二本三本高校教职员工数量,科研机构人员数量,至少200到300万吧!再加上公务员,国有大型企业千分之一的博士该要吧!高科技企业像华为,阿里,腾讯等等大量需要博士吧!全国目前不到一百万博士吧!许多人还流失到国外去了呢!你说博士多吗?我一个60多万人口中等县一个博士从业人员都没有!这个县还能够脱贫致富吗?最高层知识点这么少,还指望四个现代化?你觉得博士多吗?还是你对博士的要求高?如果博士水平低,你能否读一个在职博士看看能不能毕业!如果你毕业了,你可以说博士水嘛!别外行都去说内行行不行!


光老哥


看了看问题和一些评论,感觉还蛮有意思的。近些年来,高学历人员的能力问题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本科到硕士再到现在的博士。我的感觉像是比较类似于流量明星更容易招黑,而今年年初的翟天临事件也算是加了一把火。回归正题,学术界博士是否供过于求。有的人可能觉得目前很多博士就是混子。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确确实实存在,而且还不少。但是,我却不认为这是持反对意见可以立足的点。任何领域都有好坏优劣之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不可能说某个领域都是人们想象中的精英。即便你加大入学考核难度,你会发现你所谓的混子照样能考上。混子之所以是混子,不是他不够优秀,只是追求不一样罢了,能考上博士的大多都是万里挑一的。此外,也有人质疑,人文科学类的博士对社会的进步又有啥用。其实存在即是道理。我个人认为呢,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发展,而自然科学追求的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发展(这么说可能也片面了些),物质和精神都不可少。目前人们可能更多的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所以看到的更多的是自然科学的贡献,其实这蛮类似于我国目前不太重视数理等基础学科一样,难道你能说数理不重要吗?好像又说远了(有点尴尬啊[我想静静])至于博士多不多,其实我挺喜欢一个比喻的,我就借用一下。那些学术大牛就好比分子,而学术圈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就是分母。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做过科研,一个领域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很多人的共同推进,最终成功的自然就成了那个分子,而其他大多数则是那个分母,你就能说分母没用吗?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了1600次,那么如果1600个爱迪生合作,是不是一次就可以了呢?当然这么算是不对的,不过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其实一个相对较大的科研基数相对来讲能够产生更多的科研人才。其实说了很多,大多都是废话,哈哈!说个很简单的道理,扩招的决定是国家做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决定的,我不认为你的大局观能比那些领导们更好,我也相信国家不会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我觉得说前无古人都不过分,国家的高速发展证明国家层面的决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是具有十分积极意义的,所以相信党和国家这就够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没必要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要做爱因斯坦,也无需去纠结贡献的大小,我觉得只要你确确实实在为科研的进步做出贡献,这就够了。


一个人一把伞一盏灯


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如今心静如水的人少,院士尚且如此,况博士乎?没有坐冷板凳的劲头,博士多了,没有好处。我领导一个20个博士的研发团队,让我满意的不到两成,很累人!不是这些人水平太低,而是这些人杂念太多,不能沉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工作,而且没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只关心自己的项目评奖。


识途老马75118909


还是要分专业而论,文科类的基本就是在家翻故纸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进行所谓的研究…比如古希腊哲学 雷锋精神研究…最后七拼八凑一个所谓论文。理工科没有高水平的论文连毕业都是问题…再说说SCI的事儿,论文的收录前期要经过全球相关专业的专家的评审,哪里能随随便便就中了,没有价值的垃圾论文怎么可能发表,此外还要有系统专业的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要求真的很高


General6991279


中国稀缺实践能力强国际公认自然科学博士,太多拉低民智卖嘴叫瘦博士。



文凭再多,再高没人去研究东西,而是研究人研究适应“环境”,研究“错”地方了,适应环境对自己有利,那么,研究不出东西,不研究东西就正常了,适应是最好的选择,那么这个x士就没用在应该用的地方,沒用,用正地方是人才,用错地方可能害人。


李晨光163


博士是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高科研能力,有较強創新能力的学者。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很快,各地区各部门,各大型企业,各高等学校,研究院所,医疗单位都要這樣人才。

过去博士一般都在高校研究院所工作,而且数量很少。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现在博士不是多了,而是要大力培养,提高水平,特别是提高导师水平,以滿足国家需求。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为什么有人认为博士多了呢?我认为还是由於对国情了介不够。另外也有少数单位和领导对博士分配不合理,工作安排不适当,没有很好的安排博士的工作,没有很好的犮挥博士的作用。

我们国家一方面要培养博士,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云宵仙翁


学术水平来自于实践。

中国教育缺的是质疑、批判,一味的“跟班”研究,不会出现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