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防护服就像住进了太空舱!”护士长讲述在重症隔离病房的18天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4日讯(记者 田甜 通讯员 瞿慧 范晖)“这将是我从医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18天前,湖南常德汉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的郭毅杰接到了前往常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支援的任务。今天,郭毅杰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抗“疫”故事。

“穿上防护服就像住进了太空舱!”护士长讲述在重症隔离病房的18天

最难忘:穿上防护服像进入“太空舱”

“我虽然有十几年的护理经验,但是重症隔离病房对我来说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郭毅杰告诉记者,当时,医院共派了4名医护支援一线,他们被分为了白班、晚班,每4个小时轮一次班,虽然都是从医经验丰富的老医护,但穿上隔离服真正走进重症隔离病房时,压抑的气氛还是让大家心里有些犯怵。

“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被感染的重症患者,但是真正见到他们,真正开始工作,什么都忘了。”和所有进入隔离区域的医护人员一样,郭毅杰每天必须严格执行防护流程,进入隔离病区前,大约要执行几十个动作,经过不少于8次的手消毒,完成各个消毒程序总共需要三十分钟。

“穿上防护服就像住进了太空舱,平时简单的心电监护、吸氧、雾化吸入、输液、采血、测量体温……在厚重的防护装备包裹下,都成了难事,我就像个宇航员,每一个动作都迟钝、笨拙、别扭,就连静脉穿刺也是十分困难。”郭毅杰打趣地说,她是最皮实的“宇航员”,因为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脸上压破了皮,出现了二期压疮,但适应能力还不错,“我现在除了耳朵和后脑勺偶尔有疼痛感以外,基本适应了,脸和鼻子都没事了。”

“穿上防护服就像住进了太空舱!”护士长讲述在重症隔离病房的18天

最开心:救助他人还成了朋友

“这段时间,我亲眼看着自己护理过的患者从插管到拔管,从卧床到下床,从一开始的有点不配合到现在主动找我合照。”给郭毅杰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老爷爷。老人家在刚转进来还未插管之前,和郭毅杰抱怨说,自己老了老了得个重病,还害得家人也被隔离了,现在自己一个人住院,干脆不要治了。他对医护人员非常抵抗,情绪也越来越差。

“看见他,我就想起我家里的爸爸,万一我爸也这样了,我得多心痛!所以我和同事每天轮番去和那位老人家聊天,看得出,他的态度渐渐在转变。”在大家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老人情况好转,要去其他病房了,他拿着记事本把每个照顾过他的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都给记了下来,他说,“等疫情过去,要给每个人煮一碗拿手的常德牛肉粉给我们吃”。

郭毅杰觉得,重症隔离病房真正让人恐惧的不仅有对病毒的恐慌,更多的是病人自己的不安情绪和不配合行为。而医护人员要做的也不仅仅是治病,还要解开他们的心防。

“说起在防护服上写字,对所有医护人员来说就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我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医院,大部分时间没法靠脸认人,写上姓名身份,就是写下了救死扶伤的决心。”郭毅杰说,她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她会继续坚守,相信春天很快就会来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