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的学生和一位北大本科的学生同时去一家公司应聘,你认为公司会录取哪一个?

倚门回首嗅青梅cy


我是有3家公司的,让我来选择这两个人其中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是本科生,因为我还没创业之前身边的例子,我所读的大学同学,师弟师妹有考清华北大中科院的都有,几年下来我在社会上学的比他们研究生阶段学到的东西还多,还实用。后面叫过来一块儿把企业做大吧,发现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但是差不多点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度,干事激情,不抱怨不怕累的精神正是我们这种小老板需要的团队,豪华的团队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最大价值,但是我这么说也没完全否认他们,这只是我个人亲身经历的事情


孟永淳


很多人不懂了吧。给你说一个真实的招聘故事。我叔叔在国防部下属的一个单位,他们招聘首先是硕士。其次看这个硕士本科在那里读,筛选出前五所高校的毕业生。再次就看这个硕士高考是应届毕业还是复读考取的。结果基本上招的是北大清华应届高考毕业生。他说情愿要北大清华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也不会要211里面考上北大清华的硕士。应届北大清华毕业生智商没问题,知识面整体比211广。

我原来的女朋友的弟弟是西安交大日语毕业,他们单位很多从日本回来的海归。但每次日本的专家,领导来公司检查工作,指名道姓要我女朋友的弟弟当翻译。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海归其实就是在国内三本都看不上的人。翻译也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西安交大旁边也有一所高校,有人讲分辨他们的方式很简单,就和他们聊会儿天就知道。从知识面就知道985和普通高校学生的区别。

中国有背景,有钱的人太多。这样的家庭娃不是想读就能读的。能不能读北大清华还是要看你的智商,其次是努力。考上北大清华的人首先是智商其次是努力。有几个高三学生不努力?都想上好学校。大家都读过书,细心的伙伴应该会发现,有的人从来是上课心不在焉随时玩疯了,考试就是前三名。啥原因呢?!就有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心可以二用。

我们不是211,也不是985。我能正确认识自己,985的很多学生4年都能看上百本课外书,试问有几个三本的学生4年看了50本课外书,而且还有记忆。


社交电商联合创始人


作为老HR,给大家爆一个料吧。热门公司(知名度高、待遇高、应聘者多)招聘应届生,坚持优中选优,甚至查应届生的“三代”(硕、本、高),看看是不是“根正苗红”(从高中、本科、研究生是不是都是名校出身)。这个“秘密”,在人力资源业内是公开的“潜规则”,但外人并不是很清楚,你只拿一个北大金灿灿的硕士招牌,并不能蒙混过关,绝对不是贬低非名校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的含金量(下面会分析)。很多HR会选择北大本科的,不会选择三本考入北大的研究生。

第一,先讲讲我的实操过程吧。

如果我遇到了北大研究生,我会仔细查看他的本科学历、成绩、科研成绩、发表论文,再仔细查他的高中是什么学校、成绩、获奖情况,来判断此人是不是“根正苗红”。那种高中就是名校,学习成绩领先,本科是北大,研究是北大,一路学霸,值得重点考察。再通过面试,看看他是不是书呆子,是不是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

半路出家的北大硕士,也不是不重视,要考察他是怎么考上北大研究生的。三本学生,能考上北大研究生,按照常识来说,此人应该更牛。说明他智商高,高中贪玩,没考好,后来发愤图强,考上北大研究生,不是更厉害吗?

在老HR眼里,北大硕士的含金量不如北大本科。因为高考是最严格的筛选,可操作的余地不大。但北大硕士,可操作的空间相对是有的,未必是真才实学。有本事的人,需要能搞定硕士导师,并未能搞定高考。这一点,要考察他的高中是不是名校,底子是不是扎实,智商是不是过硬。

第二,再讲讲实践情况吧。

一个人要在职场上持续发展,要面临许多天花板。比如,智商上的天花板,情商上的天花板,天赋上的天花板。举例说明吧:

高中、本科、研究生都是名校生,说明此人智商非常稳定,功底扎实,天花板就比较高。我们公司搞科研的人员中,表现就特别突出。根正苗红的北大硕士张三,与半路出家的北大硕士李四,在科研中级水平的时候,体现不出来,勤奋也能补拙,但在科研进行到高深时,天花板就来了。

李四面对高深知识和原版外语资料时,就遇到了天花板,一是智商不够,二是天资不够,三是理论功底不够,四是语言理解力不够,就无法继续突破了,技术水平就会停滞了。张三根正苗红,理论基础扎实,语言天资好,智商超过常人,所以,他就能突破天花板,继续深入,取得更大业绩。

第三,再次要辩证看待名校生和普校生。

有人不服气,凭什么说普校生就是不如名校生呢?有的名校生反而更不好用,长期发展还不如普校生呢?许多普校生,甚至大专生、小学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业绩,他的手下专门招北清博士呢。

这种反驳实际上就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小学毕业生当了企业家,专门招北清博士,不是“戏弄”他们,而是通过经营企业后,更加明白智商、情商、理解力、创新力的重要性。小学毕业生当了企业家之后,他绝对不会“武大郎开店,比他个高的不要”,如果有“矮个子里拔将军”的理念,企业就会一茬不如一茬。

有人还反驳,为什么我们企业中,普校生成长的更好,甚至都当了名校生的上司呢?这是一个现实,同时也是一个误区。

在传统行业里,尤其是高精尖技术、超高智商含金量要求不高的企业,普校生发展的更好呢?比如,石油企业,石油大学、石油大专的毕业生几乎“一统江湖”;再比如,电力企业,华北电力的学生霸占了主要中高层岗位。那些名校生反而不好用,发展不好呢?

在这种企业里,员工成长发展,更加突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行业从基层做起,要能吃苦,能坚持,能钻研业务,同时要懂人情世故,情商要高。对高精尖的技术需要偏少,对智商的要求追求度不高,所以,名校生的优势体现不出来,不能吃苦、不能忍耐、情商偏低的缺点反而凸显出来,造成了普校生更踏实发展更好的局面。

相反,在那些金融、咨询、投资以及高精尖技术领域,名校生的优势与普校生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真的不能比,有些高材生对数字、对技术、对深奥理论的理解力和穿透力,真是叹为观止。面对一大摞子报表,高材生精英看几眼,就能做出判断,而一般人看半天越看越糊涂。这就是智商和领悟力的差距,人家从高中、本科、研究生一路考出来,知识功底、理论功底、智商水平、领悟力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到了高深领域,普校生不服真不行。

所以,北清以及其他世界名校高材生一般不去传统行业,那里待遇低是一方面,关键是与一帮普校生竞争,优势反而成为劣势。高材生往往直奔金融、投资、咨询、医药、互联网、高科技等领域去了。


职场火锅


一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的学生和一位北大本科的学生同时去一家公司应聘,你认为公司会录取哪一个?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讨论第一学历出身不好,能不能通过考研考博深造努力学习来改变或弥补或提高自身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很难!

1、我们首先来比较一下中国的高考与研究生考试博士生考试大概就能得出一些结论了。

高考称之为中国第一考,国家重视程度、参考人数之多、程序严密程度远超研究生考试、博士生考试。你随便就能听到研究生、博士生考试泄题或出现事故的现象,但你很少听到高考泄题或出现事故现象(问题也有,但是很少,而且多数是一些客观原因)。从这点来看,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是最可信的。所以才显示出第一学历特别重要!

2、从参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来看考试的竞争程度也能得出结论。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75万,清华北大的总招生人数为6700人,差不多意味着全国975万考生要竞争6700个清华北大总名额,录取比例为0.069%,全国10000名学生之中大约只有7个人能考上北大与清华,竞争程度可以说比残酷还残酷。而2018年是硕士生招生考试报名最多的一年,人数为238万人,2018年清华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5372人、北大新招收硕士研究生7372人。如果总人数看成是238万,两校录取人数为12744人,录取比例为0.54%。全国10000名大学生中有54人能考上北大或清华,数字54比7大多了。

其实,因为大学里学生已经选了专业,不能自由随意报考北大的专业的原因(比如大学自己学的专业,北大没有,如何报北大?),报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人数远没有238万,所以真实的录取比例远高于0.54%。所以结论就是高考考北大清华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远比硕士研究生考试强多了、大多了!

3、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分析,结论很明显,第一学历本科为北大,其以学习能力为主的素质是万里挑一,而北大清华硕士的学习能力是百里挑一(也非常厉害)。所以,如果一个企业用人要求是要高素质而不是高学历之时,毫无疑问应该选北大本科。而如果一个企业要选一个博士或硕士学历来对外宣传撑撑门面时,同时又要求员工能干好本职工作时,应该是选硕士。

其实,这个问题人力市场大概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了结论。在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已经发现整体上名校硕士学习能力与素质往往不如名校本科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当然不能适应于每一个人)。因此,第一学历不高或本科学历出身不好的应聘者,用人单位不收其简历!这就是人力市场的残酷与敏锐,非常看重第一学历或本科学历!

所以,如果有高中学生朋友们看到这篇文章,希望你能有个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把本科学历做的“硬梆梆”,方能在日后的职场中有过硬的竞争力!不要怪社会,不要怪用人单位,因为如果用人单位不那么做,单位就会在残酷的竞争中跨掉!市场经济就是如此!


师范生活


1、所面试公司的性质。

对于国企、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北大的研究生会更加占据优势一些,因为这些企业更加看中学历的高低,而且一般是看你的最高学历,不太会去关注你以前的学校,所以北大的本科生和三本毕业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相比,通常情况下北大研究生是会被优先录取的。

2、所面试公司所看中的东西。

如果面试公司比较注重学历,那么北大的研究生会打败北大的本科生,被优先录取,如果面试公司比较注重能力,那么就得看北大的本科生和北大的研究生这两者谁的能力更强一些了。

3、两者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都是北大的,一个是本科生,一个是研究生,面试人员还会根据两人在面试环节的综合表现来给两人打分,依据性格、能力、品质等综合评判出更加符合公司职位的人选。

最后,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北大的本科生从基础上明显是要优于三本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的,而北大的研究生从三本院校考入北大,可见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能不能够在研究生期间一如既往地努力,追逐自身基础欠缺的问题,是需要考察的。


小刘老师说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真实例子,发小从小学习就很好,是北大本科毕业的一名学生。后来没有考研,直接选择去应聘。和他一起竞争的一名学生是北大毕业的一个研究生,但是本科却在另一所大学就读。

发小觉得自己的学历比较低,不会被录取。在面试时,并不是很有自信。可回家等消息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对方企业入职的通知。

当时他非常惊喜,赶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后来他在那个公司干久了才发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和名校毕业的大学生知识面确实天差地别。

1. 北大本科比研究生含金量高。

大家都知道高考是一个很严格的考试,全程360度无死角的考场以及多名考官,完全不可能让考生作弊。但是考研究生的时候有没有那么严格,有些研究生并没有学到真本事。

2. 在职场中本科北大生比半路的研究生表现更出色。

职场在用人时一般都会考虑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北大读本科的学生受的教育更好。而且能考入北大的学生智商一定比较高,需要从事比较困难的工作时就能看出差距。

3. 普通学校的学生与名校毕业生各有优势。

对于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的企业来说,从事的工作需要考验员工的智商、理论、知识,名校毕业生很有优势。普通学校的学生一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情商方面会比较高,但是支持基础并不牢固,适合做传统行业,比如,电力企业。


时小慢


金本银硕烂博士,这个要区别的看。比如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招人,必须卡本科,一定要是985;再比如福建省引进清华、北大、人大的毕业生,必须要是硕士、博士,这个你本科生肯定不行。但可以肯定的是,北大本科的含金量自然是最高的。

至于三本本科北大硕士和北大本科哪个会发展更好的,这个其实真说不准。你不要说以前怎么样,以后怎么样,就比现在!

首先要声明,越是好的学校,对本科越是没有歧视,比如我有个同学保研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不要,说你不是211。最后你猜她去了哪里?保送中国人民大学!北大历史系每年都有大把的三本院校的学生。能够从三本考上北大,一定是他们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但是你北大的本科,只能说明你智商超群,并不一定每个人在其他方面都会出类拔萃。

我还是举个例子,答主目前就读于国内某top3高校历史学院,结果发现学院里面混的最好都不是这些985本科的,反而是双非的混的最好。比什么?学生无非就是政、商、学三条路嘛!第一个双非的,学院研会主席,掌握好几门外语,美声山西省一等奖,钢琴谈的6的很,还发了《历史研究》;第二个双非的,学校研会部长,发了好几篇C扩,国奖获得者,也不错吧;第三个双非的,学校某校级组织副职,在最高央媒发了几十篇文章,年入40k,也是某国际二级学会助理秘书长。

不比别的,就比量化,比当下,比政、商、学三个层面,他们三个算得上是做的最好的,你能说双非的一定没前途吗?当然,能北大本科肯定是最好的。



青年史学家


本人在一家大型国企做人力资源,经历过很多次这种情况,所以在此一答:

一、如果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

招聘的流程是,应聘者网上提交简历,系统按条件筛选。二三本的本科生自动pass掉,硕士以上按照最高学历筛选,同样pass掉硕士是二三本的应聘者。按照题主的条件,北大本科生和本科三本硕士北大的研究生都会过关,进入下一个环节—笔试。假如笔试两人都过关,则在面试关定胜负。

面试一般是小组面试,多对多,也有多对一的,面试官包括一名主面试官,一般由公司高层担任,他带领几名中层,包括用人部门的经理对应聘者面试。如果是多对多的面试形式,两人同时接受考核,每个面试官都可以提问,根据表现进行打分。然后hr根据核算打分,给出面试分数。当然,这个分数有时候不是唯一的录用标准,主面试官会再与用人部门的经理商量,决定最终人选。

就流程来看,一旦进入面试环节,学历、学校的作用就减弱了,两人的机会理论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在于招生官的主观评价标准。假如招生官有名校情结,那么无疑,本科生是北大的应聘者机会大一些。谁都知道,高考在中国的权威性远高于其他考试,包括研究生考试,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竞争相当激烈。成功考入北大的,低于招生总人数的千分之一,至少他们的学习能力是经得住考验的。而研究生考试虽然也是全国统考,但竞争远不如高考激烈,这就打了折扣。但假如招生官没有名校情结,他自己就是毕业于一所普通院校,那么北大本科生的光环就没了,需要衡量的就是两人的能力。

所以,如果招聘应届毕业生,两人都有机会,谁的机会大,取决于面试环节的表现和招生官的个人倾向。

二、如果用人单位招聘非应届毕业生

如果招聘非应届毕业生,则无论是哪个学校的,什么学历,只要满足本科以上的条件都可以入围,这个时候,用人单位考察的,主要是应聘者的能力,看重他的经历。所以,只要你曾经有过很好的业绩,能证明你有能力,那么学校、学历都是其次的了。

综上,清北毕业的光环,在应届生就业时比较明显,但现在用人单位阅人无数,除了清北,还有很多世界名校毕业的,更何况,有几个清北本科毕业不出国留学或继续在国内读研的?本人周围不乏本硕都是清北的同事,那又怎么样?一旦进入职场,首先看能力,学校、学历只能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单纯的学历、学校已经不能成为取胜的砝码。


飞飞飞飞的鱼儿


一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究生的学生和一位北大本科生同时去一家公司面试,这家公司会录取哪一个呢?

我觉得应该是录取哪一个学生的几率比较大,而我觉得这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究生的学生几率会更大一些吧!为啥呢?一起听我来解释一下。



第一,学历上

首先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本科,那么这位研究生录取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现在的大多数公司都认的是学历,那么学历就是一块敲门砖,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是这个道理,你没有过硬的本领,你拿什么来为公司创造利益呢?

话说回来,本科的学生也并不是不如研究生,那么要是一个公司更加的看中能力的话,或许被录取的就是本科生了!


第二,经验上

一位本科三本的北大研究生,在经验上肯定是多于北大本科生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大学里要想考研不是易事,更何况是北大研究生,那么这个人是有多么超人的意志力和脑力等综合素质相结合的优点,这些都是北大本科不具备或者具备很少的素质,那么用人单位肯定是想要经验丰富的。


第三,忍受力

一个三本研究生能考上北大,那么他的智力绝对是足够的,那么他本科为什么没有考上呢,或许是因为很多原因才上了三本,那么你想想在大学里学习和高中考大学哪一个更简单呢?我想是前者吧!

既然这样都能坚持下来,说明他的忍受力是多么的强劲,所以我想更多的会选择他吧!

一家公司想要发展,我想更多的是注入新鲜血液和有能力的人才,和学历高低没有关系,只要能力强,那么小学生也可以啊!你说呢?


金菲昔比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北大作为我国最高学府,学生的培养质量,总体看,自然是很高的,毕业生受到招聘单位的普遍欢迎,这是不难理解的事情。

当然,北大毕业生也是多层次的,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这三个群体。不同群体,因为学历层次的不同,虽然同样是北大毕业生,受欢迎的程度依然有一些差异。

从人们比较普遍的认知来看,北大本科生最受欢迎,认可度最高。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高考的重要性十分看重,认为经历了高考选拔出来的全国拔尖而进入北大的本科生,生源质量极高,另一方面是对北大本科教育的高度认可,认为那些在高考中拔尖的学生,进入北大后,经历北大高质量的本科教育的培养,毕业时自然是很优秀的人才。

相对来说,北大研究生的认可度则要低一些

。这倒不是说接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研究生,水平反而不如本科生,而是因为北大研究生大部分都不是在北大(清华)接受的本科教育,无论从高考的分数还是在本科阶段接受的培养质量来考量,那些占据北大研究生的大部分名额的本科非北大(清华)的研究生,无疑是不及北大本科生的,即便是他们后来进入了北大,接受了两年或者三年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人们对他们的认可程度依然不如北大的本科生。

这就是人们常说北大(清华)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的根源。

不能否认,那些本科并不在北大(清华)就读的北大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毕业时,总体确实较北大本科毕业生有所不及,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

以我自己为例,我本科就读于一所财经211金融专业,虽然本科母校的金融专业实力较强,培养质量较高,但我读研时,班上有三分之一本科来自北大(清华)的同学,观察这些同学在读研期间的表现,感觉他们确实要强一点,不但专业基础扎实,论文写得好,而且知识比较广博,脑子也转得快,思维敏捷而灵活。

所以,在同样是研究生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招聘,肯定是优先选择这些本科背景更好的同学,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如果用人单位面对的是北大的研究生(即便本科非北大)和本科生,研究生往往依然是占优的,更可能被选择。这一方面是对于北大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的认可,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很多不错的单位,招聘的基本要求就是研究生。北大本科生固然优秀,但依然是不符合招聘要求的。

那么,假设一个本科就读于三本的北大研究生,与一个北大本科生应聘于同一家公司,谁更可能被优先录取呢?

很明显,这个命题中的北大研究生属于本科背景最差的那类了,这个问题实际可以理解为:北大“最差“的研究生与一名普遍意义上的北大本科生,如果应聘“撞车”,谁会更得到优先认可?

<strong>

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以下两条结论:

1、如果面对的是那些对学历要求并不严格的单位(比如大部分民企、部分国企及事业单位、选调生及考公等),北大本科生会被优先选择

。这不但因为他们本身很优秀,大多数岗位的工作都能很快适应,更在于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很有潜力,培养前景十分喜人。

而反观三本出生的北大研究生,这类学生当然也是比较优秀的,毕竟在北大接受了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但他们的本科起点确实较低,本科培养质量确实相对较差,虽然考研北大成功,并接受了北大的研究生教育,但综合素质并不会那么好,可塑性并不会太强,培养前景并不会像本科生那么好,所以认可度不太可能超过以优秀著称的北大本科生。

2、如果面对的是那些对学历要求非常严格的单位(比如少数大型国企及事业单位,少数著名的民企等),即便是三本出生的北大研究生,依然会被优先录取。原因很简单,学历够条件,更符合招聘要求。北大本科生虽然优秀,但毕竟只是本科生,在面对严格要求学历的单位时,学历上是肯定吃亏的。

当然,现实中,这样的应聘“撞车”情况其实是很难发生的。因为北大本科生大部分都选择了读研深造,少部分选择就业的,也往往以“灵活就业”为主,通过签就业协议而就业的,其实是很少的。

以2018年北大毕业生为例,当年的北大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校本部的2693名本科毕业生中,读研深造的比例占大约75%,而剩下的25%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18%的毕业生选择的是灵活就业,通过应聘,签订就业协议的仅仅5.24%。

也就是说,偌大一群本科毕业生,只有100多人是通过应聘的方式就业的,这么点人,要和本校那极少数三本背景的研究生应聘“撞车”的概率是很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