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課堂2周,50歲的老教師對直播課堂的4點感受

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讓全國各地學校不得不延期開學,為了讓學生在這段時間裡不至於荒廢學業,各省教育部門紛紛下發通知,要求各校開展網絡線上教育教學。一時間,全國萬千老師“秒變直播”,網上直播課堂開展得如火如荼。

那麼這次全國性的網絡直播課堂給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帶來了些哪些收穫和感受?

網絡直播課堂2周,50歲的老教師對直播課堂的4點感受

一、這次遍地開花的網絡直播課堂的發生背景。

遠程教育早就有之,十年前我們安徽省就在各中小學配建了微機房、電視、網絡等設施,也搭建了一些教育平臺,裡面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只在城市的中小學和大學開展的較好,農村學校由於各種原因,遠程教育並未生根發芽,更談不上遍地開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校長和老師的觀念問題,認為遠程教育不是主流教育。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學校延期開學,為了不長時間間斷學生學習的持續性,保持學生的學習狀態,減少學生的流動以利於疫情防控,各地教育部門號召老師們積極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於是線上教育風生水起,一時風光無二。

網絡直播課堂2周,50歲的老教師對直播課堂的4點感受

二、開展網絡直播教學以來的“風、瘋、諷、豐”現象。

疫情發生以後,教育部迅速作出延期開學的決定,並要求各校做好網絡線上教學的準備,頓生各種現象,用四字總結,便是“風、瘋、諷、豐”。

‘風’’:一時間,各種機構、網絡平臺迅速跟風,晝夜開發出直播課堂平臺、推出教學資源,讓廣大師生應接不暇。但由於準備倉促,性能不穩定、功能不齊全,出現登不上、卡、頓、掉線等各種現象。

網絡直播課堂2周,50歲的老教師對直播課堂的4點感受

“瘋”:由於事發突然,又處寒假之中,老師們的課本、教參、電腦等都還在學校,交通又被阻隔,老師們只能在短期內迅速準備,瘋狂備課。平臺和信號的不穩定也讓學生氣瘋,各種卡、頓現象讓學生登錄了又退出,退出後又重新登錄。家長們也“瘋”,被孩子上網課的各種奇葩、不專心氣瘋。

“諷”:一開始,社會上對老師網上直播的各種擔心、指責、譏諷紛至沓來,用苛刻的眼光來看待這群新晉的“主播”們,甚至用放大鏡來找出他們的瑕疵。

“豐”: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及時聯繫了一些教育機構為線上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老師們經過短暫的摸索適應後,對直播課堂漸漸熟悉起來,現在已是得心應手。各校網上直播課堂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學生和家長也交口稱讚。

網絡直播課堂2周,50歲的老教師對直播課堂的4點感受

三、學生和家長對網上直播教學的反應。

青少年學生普遍對新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他們絕大多數都樂於接受網上直播課堂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學習也很努力認真。經調查,80%的學生使用手機收看,65%的學生每天網上學習的時間在3小時內,35%的學生超過3小時。學生們反映在家線上學習很安靜,喜歡連麥與老師互動,長時間看屏幕眼睛吃不消,有脹痛感覺等。

家長們都歡迎在假期中給孩子線上教學,否則孩子睡懶覺、不按時吃飯、長期玩遊戲。有了直播課堂在家能親眼看到孩子的上課學習情況,能發現孩子學習習慣的優缺點,但家長也要時刻監管孩子網上學習,陪著聽課、下載資料、上傳作業,感覺這種陪學的日子並不輕鬆。

網絡直播課堂2周,50歲的老教師對直播課堂的4點感受

四、老師們對網上直播課堂的思考。

網上直播課堂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老師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年齡大的老師。首先是直播的設備簡陋,因辦公電腦都在學校,許多老師使用手機直播,用各種土法自制手機架。其次是經驗不足,出現了各種問題:有老師電腦中毒,放出了不該有的不可名狀的音頻;有老師把自己靜音了,聲情並茂上了一堂課,學生不知所云。

第三是聽課的不僅有學生,還有部分家長。網課是照妖鏡,老師講得好不好,家長都知道。表達能力好、情緒感染力強的老師能講出課堂的既視感。否則,學生聽課會感到枯燥無聊、萌生睡意。所以學生上網課的狀態很大程度取決於老師的課堂質量。

網絡直播課堂2周,50歲的老教師對直播課堂的4點感受

對於網課,大多數老師覺得課堂節奏更易把握,講課不受打擾,思路更清晰。但缺乏師生互動,難以監管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習效果也不能檢測,對學習有缺差的學生輔導以不及時,作業批改也不能面對面指正。

互聯網發展了幾十年,網絡教育一直在路上。這次肺炎疫情的突發也促進人們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雖然說網絡教育的“春天”到來還為時過早,但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網絡教育應該迎來一個發展的最好契機,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學習馬雲老師的“擁抱變化”態度,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